就是责任的“内核”
工作=解决问题
工作是什么?
假如你是一位销售员,你可能会说每天跑市场、签合同、下单、出单、收单、催款、为客户服务等,这就是你的工作。
假如你是一位产品开发部的经理,你的工作可能就是负责公司品牌的定位、负责工作人员的培训、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制定工作任务等。
人们对工作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还会回答:只要不迟到,不早退,做完自己分内的事就是完成工作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领工资了。
我们在工作中总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事情做起来有时顺利,有时困难重重。比如,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客户太难伺候,太不讲信用;有时会嫌研发部门没有把产品设计得更有竞争力,有时抱怨老板规定的任务指标太高了,于是,我们抱怨个不停,甚至想放弃,准备换一份工作。
可是,在工作充满问题的时候,就算我们换了一份工作,依然不能保证新工作中没有困难、没有问题。
俗话说:“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老板任用你就是需要你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假如问题都被别人解决掉了,你只需要做现成的、容易的事——这样的工作恐怕很难找到。
有一天,寒风凛冽,华特森一大早就召开了销售会议。会议一直进行到下午,气氛非常沉闷,没人说话,大家也显得焦躁不安。
这时,华特森站起来,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Think”,然后对大家说:“我们缺少的,是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要记住,我们都是靠解决问题赚得薪水的。”
从此,“Think”成为华特森和IBM公司的座右铭。
后来,在IBM公司,所有管理人员的桌上,都摆着一块金属板,上面写着“Think”(思考)。这是IBM的创始人华特森定下的规矩。
然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还是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确实是没办法!”
“真的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设想一下,如果你的上级给你下达某个任务,或者你的同事、顾客向你提出某个要求时,你这样回答对方,他们怎能不对你非常失望呢?
也许一句“没办法”,就为推卸责任找到了最好的理由。然而正是一句“没办法”,让我们忽视了工作的本质。
其实,无论人生还是工作,都是一个不断碰到各种问题,不断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在一个企业中,上至老板,下至最基层的职员,不论他的工作是简单还是复杂,问题总是避免不了的。设法解决这些问题,正是工作的核心内容。
松下幸之助说过这样一句话:“工作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晋升之门将永远为那些随时解决问题的人敞开着。”
他的话道出了工作的本质。工作就是解决问题,工作的实质就是凭借我们自身的能力、经验、智慧,凭借我们自身的干劲、韧劲、钻劲,去克服困难,解决那些妨碍我们实现目标的问题。
用责任“激活”内心的活力
“牛仔裤专家邓建军”是江苏常州黑牡丹公司的高级技工,是新世纪全国首批“能工巧匠”之一,是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曾两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
是什么让邓建军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岗位上,获得如此众多的荣誉呢?是强烈的责任心使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邓建军刚刚参加工作时,正是中国纺织企业告别传统“金梭银梭”的年代,国内企业特别缺少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工人。
黑牡丹公司有一批进口剑杆织机急需改造,邓建军积极主动地接过了任务,但看过现场以后,他的心底不禁冒出一股凉气。
几十台机器的各种电气线路如一团乱麻,图纸不知去向。一块线路板有2000多个点需要一一测试、分析、测算,要想改造这些进口货,任务十分艰巨。
他一咬牙,从最起码的制图开始做起,每天蹲在机器边14个小时以上。经过他的艰苦努力,这些机器终于改造好了,为企业节省了大笔的资金。
在工作中,邓建军一直努力为企业创造效益,并把此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2年8月,新产品“竹节牛仔布”生产告急,如不能按期交货,公司不仅会丢掉400万美元的订单外加付违约金,还要将市场拱手让人。
邓建军急了,他带着科研小组奋战15个昼夜,自行设计安装了4台分机,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1/8,保证了公司按时交货。客户满意之余,又续签了800余万元的新订单。
如果邓建军是一个没有责任感、不为企业着想的员工,他也许会像很多普通员工一样,依赖着公司,却没有办法为公司的前景使上一分力。但邓建军凭着责任和热情,并将之融入自己的工作之中,为团队、为企业带来了辉煌,也激活了自己内心的力量,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辉煌。
那么,责任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或许会有不同的回答,就像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但责任的本质却是一样的。责任是对人生义务的勇敢担当,责任是对生活的积极接受,责任还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会因为这份承担而让人生更有价值。
责任就是永远不让自己成为问题的旁观者
职场中经常会有人觉得全力以赴地工作是一种“吃亏”的举动。事实上,工作中来不得半点“打工心理”,将自己摆在解决公司问题的“主人翁”角色上才是真正的聪明。
一天,燕京啤酒的质检组组长陈丽丽在生产车间巡视。
她注意到有一台机器的运转速度不稳定,而操作工仍然在继续生产操作。经验和直觉告诉陈丽丽,这台机器的转轴内芯出现了较严重的磨损,必须停机检修,否则,生产出的产品很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
陈丽丽立刻让该操作工停止操作、停机检修,但操作工面露难色:“陈姐,不能停啊,这批货赶得特别急,好像订货商已经催了好几次了,上面下命令明天必须交货,否则会扣奖金的。这台机器原来也出过这个毛病,对质量不会有太大影响的。”
听了这话,陈丽丽耐心地对操作员说:“小郭啊,这台机器必须检修。如果因为机器缘故而造成质量问题,你知道那样的影响会有多坏吗?消费者买了咱们的啤酒,如果喝着味道有问题,肯定不会再买了,我们与经销商之间的合作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到那时,也许不会再有‘赶活’的任务,因为根本就没活干了,奖金就更不用提了。而且,我们生产的产品是要对消费者负责的,我们为什么不将隐患消灭在自己手里,而交给别人去检验呢?你要知道,由市场来检验的话,结果只能有两种:受欢迎或被拒绝,而这两者的区别,就取决于我们对质量的把关啊!你说是不是?”
听了陈丽丽合情合理的解释,这名操作员听从了陈丽丽的意见,将机器停止进行检修,又一个质量隐患被排除了。
像陈丽丽这样的优秀员工还有很多,他们的特点之一就是从来不把自己置身于公司的问题之外,遇到问题总是尽全力去解决。面对问题主动解决,全力以赴地将工作做到最好,而不管“分内”还是“分外”。在职场中,只有主动解决问题、全力以赴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才会得到更快更稳的提升。
每排除一个难题,为你增加一点“经验值”
这个世界上,一个人从来不会因为“经验值”多而吃亏,多一些“经验值”,就意味着多一点成功的希望。但是不要指望这些“经验值”能给你带来迅速的成效,它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觉得自己是在做无用功,要知道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未来做铺垫。
日本的来岛集团就十分注重提高员工的“经验值”,从而创造了“一人顶三个人用”的神话。
日本来岛集团下属有家公司,以“少数精锐”、“多元化”为其经营理念,从而创造了“一人三用”的员工培训理念。也就是说,一个人至少要负责三项工作。例如,片上久志的名片上写的是“来岛船坞业务部”,其本行业务的内容包括总务、人事和福利等。通常他告诉别人“我负责员工全部职责”,但他的名片所载明的职责却非其本行,他所担任的是某餐厅的经理业务。经理并非只是偶尔到店里露露面、查查账,而是必须担负一切责任。举凡土地购买、取得政府许可、与建筑商接洽、一切用品的采购、订定菜单、购买材料、选录人员、价格设定、广告宣传以及其他各种手续,全由经理一人负责。他所扮演的角色与一般餐厅中的老板无异。
片上久志30岁出头,但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数年前,他单独前往广岛县丰田郡芸津町与町长议事,并负担太平工业再建的重任。当时的太平工业只是一个造船工厂,还称不上是公司。因为该处只有造船者,没有间接部门。由于当时来岛集团刚接收了这个工厂,需要对外联系人员,于是选择了片上。片上虽没有任何头衔,事实上却具有相当于业务部长的权限。虽然在太平工业中也有厂长、部长,但他们从未因片上年轻而倚老卖老。他们有的只是较高的职称,监督责任在片上手里。
这样,在工厂片上一人独掌众务,如薪资、银行交涉、包工管理、采购、劳工协商、官方交涉、船主接洽等皆为其职责所在。因此他的能力被强迫性提高,两年后再回来时,其能力已有相当惊人的发展。但这并不是表示片上具有特殊才能,继片上之后,每2~3年间都会有两个人去接替相同的工作。也就是说,片上只是来岛公司中普通的一名员工。
来岛集团的领导人认为,一个人一直待在同一部门,所学终究有限,因此在一段时间后每个人都必须做机动性调动。目的不是排除某些人,而是使人人不断获得新的经验。等他再调回来时,就可以担任比原来更高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