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400000016

第16章 把实事求是作为执行的基准

对于大多数组织来说,组织内的员工都是在尽量避免或掩盖现实。为什么呢?因为实事求是的态度有时会使得生存变得非常残酷。没有人喜欢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他们总是希望能够掩盖错误,或者拖延时间来寻找新的解决方案(而不愿意承认自己此刻并没有找到任何答案)。他们希望能够避免对抗,大家都希望汇报好消息,没有人愿意成为制造麻烦、对抗上级的倒霉蛋。

企业的管理者也是如此,当我们要求管理者们描述自己企业的强处与弱处的时候,对方总是对自己的强处夸夸其谈,而对于自己的弱处,却总是讳莫如深。当我们问对方准备采取什么措施来改进自己弱处的时候,答案总是含糊其辞。他们会说:“我们必须实现目标。”

诸如此类的事实已经证明,企业的领导及员工,在坚持实事求是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种意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

彼得尼·鲍斯公司与信件和文件复印机公司是曾经十分相似的两家公司。它们有着几乎一样多的员工,相近的收入与利润,股市行情也相差无几。两家公司都在各自的领域保持着近乎垄断的地位,有着相当固定的客户群。彼得尼·鲍斯公司从事邮政服务业务,而信件和文件复印机公司则经营复印机生意,同时,两家公司又面临着失去垄断地位的危机。无论从哪一方面看,这两家公司都没有太大的不同。

但是,到2000年时,彼得尼·鲍斯公司已经拥有3万名员工,总资产已超过了40亿美元,而信件和文件复印机公司却只有670名员工,总资产还不到1亿美元。对于股东而言,彼得尼·鲍斯公司的业绩比信件和文件复印机公司高出了3 581倍。两家公司现在已经明显不同了,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它们产生了这么大的差距呢?

彼得尼·鲍斯公司的主管佛累德·珀杜说过这样一番话:“当你掀开石头,看到下面那些龌龊的东西,你要么把岩石放下,要么就告诉自己,你的任务就是要掀开石头,看到这些龌龊的玩意儿,尽管这可能会使你感到非常恶心。”不仅是珀杜,从彼得尼·鲍斯公司的任何一位主管那里都可以听到类似的话,这反应了他们敢于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他们对于公司在世界的地位过于重视,他们为此而焦虑甚至有些强制。整个公司都是如此。用彼得尼·鲍斯公司的主管们的话说是:“极端仇视自满,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已经完成了的事情,无论多么非同寻常,都不足以让他们停下前进的脚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信件和文件复印机公司缺少这种面对现实的精神了。当然,这与该公司的管理人有直接关系。信件和文件复印机公司有一位个人魅力十足、富有远见卓识的管理人——洛依·艾施。他自称是“大公司的创立者”,曾经通过一系列的可以称为赌博的收购活动,建立了立顿公司(Hitton)。但是,从此以后,公司就逐渐走向了衰落。《财富》杂志曾发表文章评论,他是打算利用信件和文件复印机公司这个舞台,在别人面前树立自己的管理者权威。

作为CEO的洛依·艾施要在信件和文件复印机公司实行一些大胆的设想。但那些设想是只有IBM、施乐、柯达这样的大公司才会有的,而对于一家只经营过信封复印机业务的小公司来说,实在是太不切实际了。有大胆的设想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错,但艾施对他的那些近似幻想的计划执迷不悟,他拒绝面对现实。他坚持从那些还在赢利的部门抽出现金,一方面破坏了正常的业务运作,同时又把资金浪费在错误的投资上。这就注定了他的计划会遭到失败,而且失败的将不是他一个人,整个公司都跟着他遭了殃。

其实,艾施千方百计地想领导公司走向辉煌,但是他太无视那些现实了,以至于他的计划实际上是荒谬的,他本人也在完全实施这些计划之前就遭到了解雇。

彼得尼·鲍斯公司与信件和文件复印公司的情形出现如此鲜明的差异,在于前者面对现实,承认困难,然后去克服,而后者拒绝面对现实,陷于幻想之中。

所以,要确保企业具有执行力,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实事求是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基准。

直面现实

直面现实就意味着你必须用一种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公司,尤其是在拿自己的公司与其他公司进行比较的时候。你一定要非常清楚地了解公司当前所发生的一切,同时要放开眼界,在衡量自己进步的时候,要把眼光放在与其他企业的对比之上,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本企业内部。你不能把自己的关注点停留在“今年取得了什么进步”这样的问题上;你应该问,“和其他公司相比,我们公司目前的状况怎样?它们是否取得了更大的进步?”这才是一种真正的直面现实的态度。

在现实的商业运营中,我们吃惊地发现,很多人在分析问题的时候都没能采取直面现实的态度。因为这样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比如说,在一个公司内员工和客户对公司的评价截然不同。公司员工认为本公司的订单执行率是98%,而在客户看来,该公司的定单执行率只有60%。可笑的是,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似乎都没有把关注点放在如何提高订单执行率上面,相反,公司员工似乎认为客户错了,而自己的数据才是正确的。

幸而,不少企业的领导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使得事态不会发展得更糟。杰克·韦尔奇就是其中的一个。

杰克·韦尔奇说,商业就像人生一样,可以归结为一点:直面现实,然后在现实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决定。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一观念更为基本,更为重要了。

韦尔奇“直面现实”法令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他的孩提时代。韦尔奇的母亲总是催促她的儿子杰克“不要自欺欺人”,要认清事物本来的面貌,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期望去认识事物。韦尔奇从未忘记这不朽的教导,说它在他的成功中所起的作用,其价值无法估量。

韦尔奇成为CEO的时候,大多数人觉得GE状态正佳。尽管它被评为美国顶尖的公司,但韦尔奇见到的却是一个困难重重的公司:它正在丧失大量市值,正在自身的官僚主义重压下沉落。尽管大多数人认为韦尔奇应当尊重公司和它的历史,但他仍然决定“开始一场革命”,从上到下彻底改造公司。

韦尔奇革命的核心就是他的“直面现实”法令。从他成为CEO的第一天起,他就确保按照事物真实的面貌去认识它。他从不自欺欺人地相信事情会自行好起来。一旦认识了现实,他就着手实施有助于事情好转的战略和创意。他断定GE的许多业务经营状况不佳,便出售了100多项业务,裁掉了超过150000名工人。

直面现实通常意味着不受欢迎的言行。说到底,谁愿意听到这项业务很糟,或是事情不会好转了的说法?但韦尔奇觉得,只有认真面对现实才能使事情好转。杰克·韦尔奇就是这样将一个老掉牙的官僚机构变成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

麦肯锡公司的从事实入手

在麦肯锡公司,解决问题是从事实入手的。在进行项目的第一天,团队的所有成员要对成堆的资料和内部研究报告进行梳理,收集到足够的事实,以便在第一次团队会议上对他们的那一部分问题进行说明。在总结出了最初的假定之后,团队会出去收集必需的事实用以支持或反驳最初的假定(这是在完成了适当的分析之后)。

当你开始在麦肯锡工作的时候,收集和分析事实就是你存在的理由。正如一位前SEM所观察到的:

当你剥离了麦肯锡用以装扮其解决问题程序的许多美妙的语言之后,剩下来的就是对问题成分的令人非常兴奋的、高质量的分析,与之相伴的还有对待收集事实的积极态度。

为什么事实在麦肯锡做生意的方法中处于如此重要的地位?这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事实弥补了内在的直觉的缺乏。大多数麦肯锡顾问都是通才,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有所了解。随着他们经验的积累和职位的提高,他们会对很多事情非常了解。但是,即便是到了这个水平,他们的所知还是不如实际工作人员,比如说,在对易腐食品的库存管理实践方面,他们就比不上那些已经在Stop&Shop公司中一直从事分销工作达10年之久的职员。对于一项存货管理问题,老员工也许在10秒钟之内就会告诉这些家伙解决的办法(尽管他们也可能比较善于审视事实),但麦肯锡则必须先看事实。

其次,事实架起了跨越可信度鸿沟的桥梁。在加入公司的时候,一名典型的“咨询顾问”应该是其所在院校的名列前茅的毕业生(至少在美国是如此),在一家大公司工作过两到三年,而且在一所名牌商学院获得了MBA学位。他们的年龄大约在25岁左右。在其第一个项目中,他们也许得向一家名列《财富》50强的首席执行型领导提交自己的分析报告,而这样的老总对一位刚刚培训出炉、年龄只有27岁的MBA所说的话是不会给予多少信任的,除非有足够分量的事实支持他们。对于向其老板提交建议的初级主管而言,情况也一样。

尽管(或者也许是因为)事实很有威力,许多生意人却害怕事实。也许他们害怕一旦他们对事实看得太清楚的话,他们——或者是他们上面的某些人——有可能会不喜欢他们看到的事情。或许他们以为只要他们不去看,那些令人讨厌的事实就会烟消云散,但事实是不会烟消云散的。躲避事实所开的是一剂失败的药方,终有一天事实会水落石出。你必须不怕事实。要捕捉事实,利用事实,但不要害怕事实。

避免掉进陷阱

有一次,在一个大型保险公司的项目中,项目经理使其团队和客户确信,恢复客户赢利能力的关键在于消除“遗漏”——在接受顾客索赔时不要作什么调整。他派了一位新手去搞清楚过去3年火险索赔的遗漏率。这个年轻人不知疲倦、十分勤奋地投入了自己的工作。他把堆成小山似的索赔梳理了一遍,以便找出遗漏。结果是:没有遗漏,与项目经理所预测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这位项目经理不是想办法搞清楚这些资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恰恰是他需要重新检验自己的假设的一个线索,而是简单地告诉那个年轻人再去看看汽车保险,接下来是海事保险,最后是商业保险。但没有哪一个地方找到了期望中的遗漏率。

有一天,这位项目经理坐在团队的现场办公室里,显得有一点沮丧。团队与客户的主要接触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他问了一句:”怎么回事,尼克?你难道还没有找出足够的遗漏吗?”

这个小故事的寓意在于,不管你觉得最初的假设有多么出色、多么深刻、多么根本,你都必须做好准备,接受事实也许会证明你错了这样一个现实。如果事实是这样证明的,那么就要进行调整,回到事实上去。不要硬把它们往你的框架里塞,就像硬把方梢子往圆孔里塞一样。

你如何才能避免这个陷阱呢?你可以这样处理:从对事实所进行的连续不断的收集和分析中停下来,问一问自己,过去一个礼拜(也许是两个礼拜或更长时间)你已经学到了些什么?新的信息与你的最初假设适应程度如何?如果不适应,它可能会怎样改变你的假设?马上就做这样一些小小的现实性检验,会节省你在死胡同里钻牛角尖的时间。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几条方法,它们可能会帮助你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它们:

1用全新眼光看待事物

有时候人们与事物离得太近,很难看清真相。若想正确把握事物,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看待你的处境。以一张白纸开始,草草记下你所面临处境的真实状况。这可能会帮助你以一种更为公允的态度看待事物。

2不要掉进“虚假剧情”的陷阱

许多商业人士总是假定事情会好转。那可能是一个陷阱。不要一相情愿地设置剧情。你必须直面现实。要是事情并未自动好转,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要避免这样一种诱惑,即把你的最初假设视作答案,把解决问题的过程看作是证明最初假设的练习。要保持一种开放而具有弹性的思维。不要让一种强有力的假设变成头脑僵化的借口。

3给自己多留几个选择

变化的最佳时机是你想变的时候,而不是你不得不变的时候。在评估处境时,依据不同的结果多想像几个情景。假如事情不按计划发展,别忘了准备一个“备用计划”。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每个深谙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凡成就大业的领导者不以“江山社稷、用人为先”为准则,从而因用人而兴——齐桓公重用管仲,成就了一番春秋霸业;秦始皇利用韩非、李斯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刘邦有张良、韩信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谋而成为西汉的开国之君;刘备以隆中对识得诸葛亮,而得“三分天下”之势;唐太宗正是采用“慎择”的用人方式,终有“贞观之治”的盛景;朱元璋凭借自己的真诚感到了心如死灰的前朝落魄士子刘温,使他终归自己账下……举不胜举的领导者在挥洒着他们的用人艺术,以至于无数后人为此拍案叫绝。
  • 窃笑红楼

    窃笑红楼

    本书以《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故事为背景,窃笑大观园企业由盛转衰的过程,期间虽颇多嬉笑怒骂之言,但皆含讽古喻今之意。本书最主要的目的是借这个由头,使中国的家庭企业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企业领导者的心态上,都有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特别是能给一些私企老板以警戒:经营时是凌云壮志,有点成绩后是不可一世,最后还可能是惟我独尊,结果只能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如果你也是如上的其中一位,最好把本书放在案头,虽不能对你的人生和企业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或许也能给你以警示。
  • 经理人必备销售与市场知识

    经理人必备销售与市场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系列丛书将为广大经理人搭建出走向成功的知识阶梯。
  • 不懂带团队,你就自己累

    不懂带团队,你就自己累

    团队执行力的强弱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如何建设和管理一个团队,是全球职场中高层管理者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世界上最一流的高管并非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而是培养一群善于解决问题的人。你只需做20%重要的事,其余80%的事都可以交给他们。《不懂带团队,你就自己累》以世界500强企业都在运用的团队管理法则为基础,针对如何建立领导力、完善制度、高效沟通、科学考核、执行力、时间管理等团队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提出简单、高效、实用的解决方法,教你打造最强团队,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和业绩双赢!
  • 识人用人管人

    识人用人管人

    如何察知人才的真才实学,如何让员工的知识能量得到最大的发挥,如何做到知人善任、各尽其才,如何用较简单的管理取得较大的绩效,如何驾驭员工、建立优秀的团队……这些问题都是错综复杂的,答案也不一丽足。关键是领导者要不断揣摩和总结。最终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识人·用人·管人(经典给力版)》借鉴了许多管理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力图从实际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洁明了的道理,阐述三大领导艺术的一般规律和知识,既有传统管理经验,也有与时俱进的领导技巧。从而为读者献上了一份实用性强、操作方便的大众读物,并期待大家在自己的实践中掌握要领、融会贯通,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促进自己的事业走向成功和辉煌。
热门推荐
  • 经典成功之道:用人之道

    经典成功之道:用人之道

    本书从用人的角度出发,以特有的轻松和风趣睿智讲解了成功的道理及方法。
  • 听保健专家讲故事

    听保健专家讲故事

    本书从树立科学的健康观、维护心理健康、讲求科学饮食、改善睡眠、健身运动、女性特殊生理期保健、男性保健、老年人养生、常见病家庭防治、远离癌症,以及美容与健美等主面介绍了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计划,材料新颖、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实用性强。只要你仔细阅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施行,定会助你的健康一臂之力。阅读本书,在破译生命奥秘的同时。会学到如何获得充沛的生命能量,智慧的思维方式,平衡的心理素质。
  • 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依旧笑春风

    那样奢侈的良辰美景,正因为举世无双,所以觉得满心欢喜,只恨流年似箭,岁月轻浅,怅然地站在长河的这头……而明月,已经照了千年。也许不过是某天半夜突然浮上心头的一丝情绪,不曾想却萦绕不休,牵绊出早该遗忘的旧时风月……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移动藏经阁

    移动藏经阁

    白晨的脑袋里藏着一个藏经阁,藏经阁里收尽天下武学……
  • 仙劫

    仙劫

    从此逆天破命!修无上妙法,他天生废脉,左拥右抱,却意外重生成了身怀五行灵脉的天才,携美纵横天下,备受宗门弟子歧视,成就一番逆天修仙霸业!
  • 农女的锦绣商图

    农女的锦绣商图

    却凭空冒出个无良腹黑的男人,重生成为古代已婚农家女。莫诗瑶,坑蒙拐骗强抢偷,回回无耻。擦!他娘的这辈子就这样憋屈下去?妄想!靠!他娘的就这样悲催地过一辈子?笑话!绞尽脑汁谋得一身清净、安乐日子事事顺心,忙时开开药铺酿酿酒,一次试药被人谋害,人生当是得意之时…那原本腹黑无耻的男人却死缠烂打,脱下锦袍、夺过锄头,敲诈掳掠求哄诱,因两家换亲而下嫁东家的病痨男人,招招欠揍……“主子,莫姑娘把他们村长告上了县衙。当痞子天才摇身变成薄命村姑…娘家大哥双腿残疾、嫂子冷眼相加、父亲还中年多病。”夫家婆婆软弱,现代中医世家的首席天才药师,小叔子心术不正,“各有千秋”的两位嫂子竟为半间茅草屋对其明排暗挤。“嗯,莫村姑胆儿可真肥。”费尽心思扩展商业蓝图、前路锦绣良田万倾,闲来捅捅蜂窝养养娃,生意正值兴隆之际…“……说要将村长赶下台。”“嗯?莫寡妇实在有魄力。乡邻皆称其命硬克夫,自此名传十里、千夫指。”“……还、撵得村长的儿子满山蹿,末世谣,结果人家在山上过夜……被蛇咬了。”“此话当真?”椅子上的男人猛地站起身,眸子里闪烁着莫名的光。“……主子莫怪莫姑娘……”咬着人的那是您的蛇……家中仅有荒山半亩,鱼塘一方,不料拜堂当日,一日三餐土豆红薯、野草树根!“废话!爷问村长那儿子被咬出个好歹了没?”“咳咳,听说危在旦夕,新郎当场暴毙,不过主子也不必太担……”“半日之内,方圆百里所有药铺立刻打烊,谁慢一步——关门、放狗!”
  • 重生相府三小姐

    重生相府三小姐

    她,穿越成青菱国相府嫡三小姐,不受宰相父亲待见,府里姐妹也欺负她。本和清河王爷有婚约在先,庶出妹妹却抢了她的未婚夫,夺夫之仇不共戴天……对她好的人她会好好珍惜,对她不好的人她要以十倍百倍还回来,就这样他们开始了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纠葛!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女仆

    网游女仆

    裁缝、炼金、耕种、治疗……技能样样精通。小怪、BOSS、副本、攻略……资料信手拈来。是大神吧?非也,小小网游女仆一枚。“我要的魔法书呢?”“少爷,立刻给你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