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700000065

第65章 说服对方的原则 (11)

七、让对方觉得那是他的主意

每个人都想坚持自己的主见。

你是否对自己的想法比别人给你提供的想法更有信心?如果是的,那你为何要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呢?因为如果你的意见确实正确,事实终会证明这一点;如果你的意见不对,你非得强加于人,别人要么不大愿意接受;要么接受后对自己产生不利的后果,那你的意见不成了一种罪过吗?所以我们何不采取一种更好的策略:只向他人提供自己的看法,而由他最后得出结论!

没有人喜欢被迫购买或遵照命令行事。如果你想赢得他人的合作,就要征询他的愿望、需要及想法,让他觉得是出于自愿。

费城的亚道夫·塞兹先生,突然发现他必须给一群沮丧、散漫的汽车推销员灌输热忱。他召开了一次销售会议,要求这些推销员,把他们希望从他身上得到的个性都告诉他。在他们说出来的同时,他把他们的想法写在黑板上。然后,他说:“我会把你们要求我的这些个性,全部给你们。现在,我要你告诉我,我有什么权利从你们那儿得到东西。”回答来得既快又迅速:忠实、诚实、进取、乐观、团结,每天热诚地工作八小时。有一个人甚至自愿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会议之后,销售量上升得十分可观。

塞兹先生说:“只要我遵守我的条约,他们也就决定遵守他们的。向他们探询他们的希望和愿望,就等于给他们的手臂打了他们最需要的一针。”

同样,还是荷斯的那个例子,用在此处,也是很好的证明。陆军上校爱德华·荷斯,曾在威尔逊总统时期,在许多重要事件上发挥相当的影响力。威尔逊十分倚重荷斯的见解,其重要性有时比其他阁员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荷斯是用什么方法去影响威尔逊总统呢?他后来曾透露过这个秘密,那是经由亚瑟·史密斯在《星期六邮报》上发表出来的:

“‘我比较了解总统的脾气个性之后,就比较知道该如何改变他的想法。’荷斯说道:‘要想改变威尔逊总统的观念,最好是在无意间把一个观念深植在他脑海里。当然,这不但要先引起他的兴趣,而且要不违背他的利益。我也是在无意间发现这个方法。因为有次我在白宫同他讨论一个政策,他本来相当反对我的看法,但几天之后,在一个晚宴上,他却向别人提出我的意见,只是那时已变成他的看法。’”

荷斯是个聪明人,不在乎由谁来表达那个意见。荷斯要的是结果,所以,他便让威尔逊觉得那是他自己的看法,甚至连众人也觉得如此。

让我们再次记住:我们所碰到的许多人,都具有像威尔逊一样的人性。所以,让我们也采用荷斯上校的作法吧!

一次卡耐基正计划前往加拿大的纽布伦克省去钓鱼划船,便写信给观光局索取资料。一时间,大量信件和印刷品向他寄来,不知该如何选择。后来,加拿大有个聪明的营地主人寄来一封信,内附许多姓名和电话号码,都是曾经去过他们营地的纽约人。并希望卡耐基打电话询问这些人,便可详细明了他们营地所提供的服务。

卡耐基在名单上发现了一个朋友的名字,便打电话给那位朋友,询问种种事宜。最后,又打了个电话通知营地主人他到达的日期。

卡耐基说:“有许多人想尽办法向我推销他们的服务,但有一个却让我推销了我自己。那个营地主人赢了。”

确实如此,没有人喜欢他是被强迫购买或遵照命令行事。我们宁愿出于自愿购买东西,或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来做事。我们很高兴有人来探询我们的愿望、我们的需要,以及我们的想法。

西奥多·罗斯福在担任纽约州长的时候,他一方面和政治领袖们保持很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强迫他们进行一些他们十分不高兴的改革。他怎么做到的呢?

当某一个重要职位空缺时,他就邀请所有的政治领袖推荐接任人选。“起初,”罗斯福说,“他们也许会提议一个很差劲的党棍,就是那种需要‘照顾’的人。我就告诉他们,任命这样一个人不是好政策,大家也不会赞成。”

“然后他们又把另一个党棍的名字提供给我,这一次是个老公务员,他只求一切平安,少有建树。我告诉他们,这个人无法达到大众的期望。接着我又请求他们,看看他们是否能找到一个显然很适合这职位的人选。

“他们第三次建议的人选,差不多可以,但还不太好。

“接着,我谢谢他们,请求他们再试一次,而他们第四次所推举的人就可以接受了,于是他们就提名一个我自己也会挑选的最佳人选。我对他们的协助表示感激,接着就任命那个人,还把这项任命归功于他们。”

记住,罗斯福尽可能地向其他人请教,他让那些政治领袖们觉得,他们选出了适当的人选,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主意。

前面已提到过,纽约长岛一位汽车商人,就是利用同样的技巧,把一辆二手汽车,成功地卖给了一位苏格兰人。

发生在皮尔医师身上的一个例子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皮尔医师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家大医院工作,医院需要新添一套X光设备,许多厂商听到这一消息,纷纷前来介绍自己的产品,负责X光部门的皮尔医师因而不胜其扰。

但是,有一家制造厂商则采用了一种很高明的技巧。他们写来一封信,内容如下:

我们的工厂最近完成了一套新型的X光设备。这批机器的第一部分刚刚运到我们的办公室来。它们并非十全十美,你知道,我们想改进它们。因此,如果你能抽空来看看它们并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使它们能改进得对你们这一行业有更多的帮助,那我们将深为感激。我知道你十分忙碌,我会在你指定的任何时候,派我的车子去接你。

“接到信真使我感到惊讶。”皮尔医师说道,“以前从没有厂商询问过他人的意见,所以这封信让我感到了自己的重要性。那一星期,我每晚都忙得很,但还是取消了一个约会,腾出时间去看了看那套设备,最后我发现,我愈研究就愈喜欢那套机器了。

“没有人向我兜售,而是我自己向医院建议买下那整套设备的。”

中国有个圣人名叫老子,他说过一些话,也许对今日的许多读者仍有益处: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云,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所以,如果你要说服别人,你应该遵守说服的第七大原则:

让别人觉得那是他们的主意。

八、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不要迷信“当局者迷,旁观者清”,80%的正确决策是当事人做出的。

有些时候,我们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对与错来衡量某一事情,如果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其结果当然不一。因此,当我们面对某一问题时,如果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而不顾他人,往往就会失之偏颇,甚至做错事情,伤害他人。凡事设身处地,换一角度想想,原本疑惑不解的问题可能就变得豁然开朗了。

记住,许多人做错事的时候,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所以,别去责怪这些人,只有傻子才会这么去做。要想办法去了解这些人。当然,这也只有聪明、有耐心而且具有超俗思想的人才会这么去做。

人会有独特的想法或做法,总有其特别的理由。把这个理由找出来,便可以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甚至,这理由还可以帮你了解此人的性格。因此,要真诚地站在此人的立场看事情,以此人的观点看问题。

在准备说服对方前,先询问自己:假如我是他,我会怎么想?我会怎么做?”这么一来,不但可以节省时间,也会减少许多不快。因为,“假如你对事情的原因感兴趣,通常对其所具的影响也一样感兴趣”。更何况,这还可以大大增进你对人际关系的了解。

肯尼斯·谷迪在其著作《点石成金》一书中说道:“且预留几分钟,先度量一下自己对本身事务感兴趣的情形,还有对一般事务关注的程度——两者相比较之后,你或许会了解,举世众人也大概都是如此。”

我们再由林肯和罗斯福等人的说服别人的方法当中,学习说服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那就是:由别人的观点去看事情。

住在纽约的山姆·道格拉斯夫妇,4年前刚迁入新居的时候,道格拉斯太太花了太多时间整理草地——拔草、施肥、每星期割两次草——但是,整片草地看起来也只不过和他们搬进去的时候差不多。于是,道格拉斯先生便常劝太太不用那么费力气,道格拉斯太太为此颇感沮丧。而每次道格拉斯先生这么说的时候,当晚家中的宁静气氛便被破坏了。

道格拉斯先生参加了卡耐基训练班课程之后,深觉多年来的做法不对。他从没想过,或许他的太太本就喜欢园艺工作。她需要的是赞赏而不是指责。

随后的一天傍晚,用过晚餐之后,道格拉斯太太又准备到庭院除草,并且问道格拉斯先生愿不愿意陪她一道去。道格拉斯先生本不太感兴趣,但一想到那是太太的嗜好,最好是不要拒绝,便急忙答应愿意帮忙。道格拉斯太太十分高兴,那天傍晚,他们除了用心除草之外,还谈得十分愉快。

自此以后,道格拉斯先生便常常帮太太整理庭院,也常常称赞太太把庭院整理得多么好。结果:他们的家庭生活大为改进。由于道格拉斯先生能站在太太的立场看事情——虽然只是除草这一类的小事——事情便能获得圆满解决。

吉拉德·奈伦保在其著作《与人交往》一书中评论道:“在你同别人谈话的时候,假如能表现出十分重视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便可赢得对方的合作。所以,你应该先表明自己的目的或方向,然后倾听对方发言,再由对方的意见决定该如何应答。总之,要敞开心灵接受对方的观点,如此,对方也相对的会比较愿意接受你的看法。”

是呀,人若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说话,往往能打动对方的心,便可取得说服别人的效果。

和儿子媳妇住在一块儿上了年纪的格林太太,说了以下的一件事情:一个礼拜天,大约是上午9点的时候,从二楼下来的儿子,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替他穿衣服。格林太太见了此种情形,心想媳妇也太不像话了吧!自己躺在床上要先生照顾小孩,真是过分。

但是一周后的礼拜天上午,女儿出外旅行,这时她瞧见女婿在厨房里忙着弄饭给孩子吃。老妇人不由地感到:“女儿好幸福啊!”这就说明:人往往都会从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去解释一切。

“你真是个随便的人!”“难道你就不是吗?”夫妇间之所以经常口角,不外是双方都只考虑自己立场的缘故!要站在对方立场来说话,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某位作家曾提出这样的论点:先说出对方的口白,这个意见又将会如何?

每晚不醉不归的先生,曾经发誓戒酒,持续了一个多月后,忍不住又去喝了。本来做妻子的想说:“不是说不喝了吗?怎么又开始了呢?”但突然间改口用丈夫想说的口白说:“你看你喝成这个样子,一个多月没喝了吧?”

人对于能考虑自己立场的说话者,常会有一种信任感,因此说话者应时时考虑对方如何才能接受你的意见。

下面是一个父亲和读小学的女儿之间谈话的例子:

“快考试了!有没有在用功呀?”

“老师出了太多的题目,好烦!老师心地真不好。”

“还说这种话!老师出题目,是他的职责呀,是你自己不用功!”

“但是……”

“没有什么但是的,快读书吧!”小女儿嘟着嘴走了,父亲的说服是失败了。

但如果父亲注意倾听女儿的说辞,而且能站在她的立场说话,又会如何呢?

“老师出了太多的题目,好烦!老师心地真不好。”

“出了什么题目呢?”

“就是这个啦,这么多。”

“是啊!那怎么办呢?”

“没办法呀!”

“太多了,做不完是不是?”

“是啊!但是快考试了,不论如何都得做呀!不加油的话……”父亲一句要用功的话也没说,但是女儿自己会会意过来的。

多年来,卡耐基常到离家不远的公园中散步、骑马,以此作为消遣,像古时高尔人的传教士一样。他很喜欢橡树,所以每当看见一些小树及灌木被人为地烧掉时,他就非常痛心。这些火不是由粗心的吸烟者所致,它们差不多都是由到园中野炊的孩子们摧残所致。有时这些火蔓延得很凶,以致必须叫来消防队员才能扑灭。

公园边上有一块布告牌,上面写道:凡引火者应受罚款及拘禁。但这布告竖在偏僻的地方,很少有儿童看见它。有一位骑马的警察在照看这一公园,但他对自己的职务不大认真,火仍然是经常蔓延。有一次,卡耐基跑到一个警察那边,告诉他一场火正急速在园中蔓延着,要他通知消防队。他却冷漠地回答说,那不是他的事,因为不在他的管辖区中!卡耐基急了,所以在那以后,当他骑马的时候,他便担负起保护公共地方的义务。最初,卡耐基没有试着从儿童的角度来劝待这件事。当他看见树下起火时就非常不快,急于想做出正当的事来阻止他们。卡耐基上前警告他们,用威严的声调命令他们将火扑灭。而且,如果他们拒绝,卡耐基就恫吓要将他们交给警察。他只在发泄他的情感,而没有考虑孩子们的观点。

结果呢?那些儿童遵从了——怀着一种反感的情绪遵从了。在卡耐基骑过山后,他们又重新生火,并恨不得烧尽公园。

同类推荐
  • 心灵的力量大全集(超值金版)

    心灵的力量大全集(超值金版)

    如果你已经是一位成功者,那么本书将告诉你怎样运用这些心灵的力量保持成功,永不言败;如果你现在是一位失败者,那么本书将帮你跃出失败的泥潭,摆脱过去的阴影,运用这些心灵的力量去成就你的未来;如果你信心不足,还在犹豫不决,踌躇不前,那么本书将帮你打开心结,透析你的强弱,提升你的智能,运用这些心灵的力量去实现你的愿望,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 敬业胜于能力(提升版)

    敬业胜于能力(提升版)

    著名管理培训大师余世维、路长全,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芧理翔,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上海交通大学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余阳明推荐读本。
  •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

    ,本书旨在教育学生要敢于向他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多和他人交流
  •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努力自觉的激励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努力自觉的激励

    本书内容包括:对挫折的感悟、对爱心的感悟、对友情的感悟、对做事的感悟、对智慧的感悟、对品格的感悟、对自信的感悟等。
  • 用争气代替生气

    用争气代替生气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成功,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但有时你会遭遇挫折,会遭遇别人的嘲弄与排挤,这就是生活!生活需要你面对自己的不幸与失意,需要你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奋起,需要你在痛苦时寻找快乐,在愤怒时选择冷静,在执迷时敢于放弃,在失意时学会忘记!正所谓用争气代替生气!生活中有太多不值得我们去计较的事情了,公平、完美、屈辱、顾虑、失去……面对这一切,正是你的太过执著让你失去了生活本应有的快乐与幸福,学会淡泊、学会忘记、学会放弃、学会不去计较、学会用争气代替生气,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超脱。
热门推荐
  • 夜半一点钟

    夜半一点钟

    在香港做了十年私家侦探的夜枯兰官突然放弃一切,回到广州,转行做电台主持人,主持一档叫《夜半一点钟》的午夜节目。在这个节目中,听众可以拨打热线电话,讲述那些曾经发生在自己或身边人身上的,不可思议事件。从第一个故事开始,诡异之门缓缓打开,原罪者、偏执狂、少年犯、残缺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江湖雅韵

    江湖雅韵

    江湖并不是江,也不是湖,江湖之所以成为江湖,是因为水的旁边总是住着人。人就是江湖,人心就是江湖。这样的江湖,可以抽刀断水、快意恩仇,也可以汉书下酒,秦云炅河。它可以忙碌,甚至带些血腥,也可以温馨,而又雅韵天成。是耶?非耶?剑不在手中,剑只在心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之招才纳宝

    重生之招才纳宝

    季晴想过如果没有那件事情的发生,是不是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可是,季晴绝对不后悔选择了那一步。现在,上天给了她一个重生的机会,鱼与熊掌皆焉得也,季晴的人生会发生怎样的转变呢?前生的执念有了机会来践行,再来一次的结果,会发生怎样的不同?才?不一定多,但一定得会。不会怎么办,学!宝?这个谁都不能抢!有人抢了怎么办?咬杀!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 巴比特(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巴比特(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主人公乔治·福兰斯比·巴比特是泽尼斯市一个生意兴旺的房地产经纪人。作者截取了巴比特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以生动简练的文笔、鲜明的色彩、机智风趣的格调描绘了一幅二十年代美国中西部城市生活的风俗画,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中层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泽尼斯虽然是一个虚构的名称,但有典型意义,可以被看成是美国任何一个城市,在那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一切事物,包括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都降为商品,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资产阶级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人与人之间没有别的联系,只有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和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
  •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何建明先生是江苏苏州人。197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1988年,历任团、师、军、兵种新闻干事,报社记者。1989年至1992年转业到中央某机关报社当记者、编辑。现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编审,文学和哲学专业研究生。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书为其纪实文学小说本《台州农民革命风暴(改写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