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7600000017

第17章 最恐惧的发泄—缺陷人格与面具

恶子杀父弑母——是钱让我丧尽天良

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

——菲尔丁

“其实我没想杀我妈。我恨我爸,就想杀了我爸,因为雇的‘杀手’想早点拿到钱,我就杀了我妈,这样从我妈那里就可以拿到家里的防盗门和保险柜的钥匙。

“我和我爸说不到一起,总爱吵架,也就是为了一点点小事。他老觉得我不争气,总唠叨让我别乱花钱。有时还会因为我乱花钱打我,所以我有些恨他。

“我妈曾向我诉苦说,我爸在外面和别的女人好,还让我劝我爸,但我给我妈说,我和爸说不到一起去,我觉得我爸对不起我妈,就更恨我爸了。去年12月底,就想杀了我爸。

“今年9月,我偷走了爸爸的5万元。因为被他发现了,所以我很害怕。他专门找到我,和我谈了有半个小时,他说我不争气,说着说着,我和爸爸都哭了,但我还是怕爸爸。之后,又想杀了他……从今年10月开始,准备动手了4次都没弄成……

“从小,家里条件就比别的娃好,花钱大手大脚习惯了。1997年,我到西藏去当兵,日子还算比较苦。但2000年12月回来后,虽然我爸把我安排到城里一家土地所上班,可我不好好上班,受不了被人管,到现在能花掉20多万,全都用在了吃喝嫖赌上了。

“我爸有个保险柜,就在他住在白水县城的家里。他每天从矿上把收回的钱放到保险柜里,大概一天一万。我知道我爸很有钱,就想杀了我爸……是钱,叫我做出了不是人干的事,犯了罪……我脑子乱得很……

“我妈最疼我,我很爱我妈。人家也都说我爸很能干,我爸也不是不给我钱。以前我要是在外面喝酒打架了,爸妈也总是出面把事情就给我解决了。可我的钱在口袋里就装不住。

“当我听说我妈死的时候,腿不停地蹬来蹬去……我就想不干了,可好像不行,就把我爸杀了。第二天,我就后悔了……”

“我对不起爸妈,希望姐姐照顾好妹妹……”

上述皆为某特大杀人抢劫案犯罪嫌疑人赵某所讲述的自己犯罪前后过程,虽然断断续续,前后并不是十分连贯,但我们可以他的语言中找到他最初的杀人动机——求财。赵某所谓的恨父亲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钱,因为父亲不希望他花钱大手大脚,所以他恨父亲。当母亲告知他父亲在外面有女人时,深爱母亲的赵某更加恨父亲。了解了赵某雇凶杀父弑母的直接动机是求财,现在我们有必要对他的犯罪心理进行一番分析。

身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子,赵某是受父母宠爱的,甚至是溺爱,这一点从“从小,家里条件就比别的娃好,花钱大手大脚习惯了”,“以前我要是在外面喝酒打架了,爸妈也总是出面把事情就给我解决了”中就可以得知。长大后,父亲恨铁不成钢,父子两人多次为了经济问题产生过争执,以至于赵某最后深深地觉得自己恨父亲?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结果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首先,赵某的父母对赵某的早期教育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早期教育很重要,不仅可以在孩子与父母在心理建立起依赖和爱的关系,而且也是孩子初步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赵父赵母不该过度溺爱,以至于让赵某对金钱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其次,在建立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情感的同时,父母要注重对孩子性格方面的塑造和教育,要让他想到别人,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否则,当其成年以后,只要遇到问题,遇到麻烦,就有可能出现危险的结果。他不会用复杂的方式处理,只会用自认为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并且不计后果。

综上所述,心理发展是个连续的过程,赵某的父母早期没能与赵某形成情感依恋关系,尤其是赵父,所以赵某长大后不受父母管教,其父母也就很自然的在管理过程中失去了管理权,并且只要管赵某,赵某就会恨他们。时间久了,这样的负面情绪不断积压,赵某最终走上了杀父弑母的罪恶道路。

知识链接

什么是人格?人格也叫做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指的是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家人遇害的真凶——缺陷人格带他走向毁灭

身材缺陷不是真正的缺陷,只有人格缺陷才是真正的缺陷。

——佚名

2010年冬日的一天,某市的李某一家6口被发现死于家中。6人均死于利器,而且凶手在杀死6人后,对现场有过清理,遇害人王某、她的两个儿子,最小的仅为2岁,大儿子6岁,王某的公公婆婆,还有一名年轻女子,该女子是王某的小姑子。而遇害6人的户主李某不知去向,他在某市经营了一家快餐店,此前曾做过美发、金融等生意。

祖孙三代6人同时遇害,年龄最大的54岁,年龄最小者还不到2岁。到底是什么原因酿成这起震惊全国的灭门惨案,凶手又是谁呢?

公安局成立专案组连夜开展工作,根据现场勘验和调查走访等多项措施,迅速锁定了该户男主人李某的重大作案嫌疑。专案组工作中发现李某案发后已经搭乘火车南下,很可能逃往南方某旅游城市。接到某市公安局协查灭门惨案嫌犯的紧急通报后,南方这一城市的警方连夜部署,先后出动近百警力进行搜捕。最终在当天下午抓获了犯罪嫌疑人李某。

在审讯的过程中李某交代杀妻灭子是源于家庭积怨。李某说,从小父母对他的管教非常严厉,结婚后妻子在家里又过于争强好胜,但是自己性格内向,只能任由长期的家庭积怨在心中累积。最近几个月,家里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终于,他彻底爆发了。最后杀害了妻子、父母、妹妹,还有两个年幼的亲骨肉。

作案后,李某清理了现场,然后将6名亲人的尸体留在家里,自己驾车离开了。在潜逃的过程中,李某挥金如土,每天要花费上万元。甚至在公安民警将他押往看守所的过程中,他依旧在留恋这一旅游城市繁华的街景。

李某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家人?他的犯罪动机是什么。在作案之前,他事先准备好了作案工具,这说明他是蓄意谋杀;杀死父母妻妹后,要不要杀死两个儿子,他的内心经历了一番挣扎,足足有一小时之久;杀子的过程中,他闭上了眼睛;作案后,他清理过现场,这些迹象都表明,案发的时候他有情感反应,所以他应该是正常的。既然精神正常,那么为何他能如此残忍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犯罪人具有人格上的缺陷,在作案当时已然人格扭曲。是什么导致了他的人格扭曲呢?李某性格内向,从小父母管教甚严,结婚后妻子又过于争强好胜,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情绪长期受到压抑,人格也就慢慢扭曲,这时他的内向与沉默不过是一种面具,只要遇到什么刺激,就会很容易爆发。

为什么杀了全家还有心思去挥霍消费、旅游观光呢?李某杀了全家,藏起来他会觉得很痛苦,也需要忍,但他忍不了,所以就选择了挥霍。这些都说明李某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缺陷。

其实,如果有人对李某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那这样的灭门惨案也许就可以避免了。倾诉是一种很好的释放。内向的李某没有找人沟通疏导,所以消极情绪在心中无法得到宣泄。这令他最终走进了死胡同。

心理测评

人格测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人格的问题越来越关注。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属于什么人格呢?方法有很多,比较简单是自己尝试做人格测验。现如今,人格测验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典型的有四种,下面我们会分别举出一两个例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尝试做做看。

1.自我概念测验。形容词列表法、Q分类法。

2.情景测验。性格教育测验和情景压力测验。

3.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4.自陈量表法。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同类推荐
  • 觉察力

    觉察力

    对事物的精准的判断和把握,离不开觉察力。觉察力是洞悉彻悟事物的发展规律、方向的高度预见性的一种本领和能力,是能够以小见大、以心见性、见微知著、敏捷独到的一种超前的感悟能力,觉察力是自身体验、内心关注的结果。觉察力是超前思维的具体体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迹象可循,没有无因果的事物,更没有毫无联系的事物,觉察者善于运用心理、思维的力量去解开这些因果关系、相关环节,从细节看到整体,从琐碎看到简明,从表象看到本性,抽丝剥茧地将事物铺垫展开,明晰事物的脉络,从而或取精去糙,或去伪存真,或未雨绸缪,或相机而动……
  • 如何与异性交往(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如何与异性交往(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被称之为“心理断乳期”、“青春躁动期”或“成长关键期”,而学习的压力、价值的趋向、不良风气的影响等最易使青少年在认识上出现一片“真空”,产生心理障碍。《如何与异性交往》关于如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以优美、流畅的文笔,真实地呈现了不同风格和理论取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的治疗全景。为广大青少年认识自我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获取自我调节和预防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提高心理障碍的免疫力提供了多种专业手段,也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提供了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专业参考价值。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全球最强势的神秘力量,你不可不知的超级潜意识!几百万年以前,在宇宙万物之中,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创造一切。在160多年前,科学家发现了这种神秘的力量。近十年以来,它在180多个国家流行开来,它风靡全球,改变世界!它就是潜意识!
  •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第一人、学术界公认的弗洛伊德研究权威、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主编,经全国四十余位专家教授严谨翻译多次修订,堪称海峡两岸最权威、最完整的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版本。本卷仅收录《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是弗洛伊德用动力心理学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从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口误、笔误、失误行为等现象入手,挖掘了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性,说明了潜意识的活动和对潜意识的压抑不仅存在于变态心理活动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当中。
  •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精选了哈佛教授在心理学课程中引用、讲述的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旨在让更多的人走进哈佛校园,听一堂生动有趣的哈佛心理课。《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由牧之等编著。
热门推荐
  • 小哲理大智慧:倒掉鞋里的沙

    小哲理大智慧:倒掉鞋里的沙

    在漫漫人生旅途,人们朝着成功和幸福的目标前进。每个人心中都有不落的太阳,我们会抬头看天,也会低头走路,难免会碰到障碍,难免会徘徊不前,速度缓慢,有时还会陷入误区。面对真实的人生,只有脚踏实地,逐步攀登,才能风光无限。使我们激动是奋斗与成功的喜悦,使我们心情悸动的还有诸多挫折、失败,而使我们懊恼沮丧的也许就源于那么一点点东西,一颗留在鞋里许久的颗粒。这个不被注意的角落让我们心力憔悴,错误连连。能倒掉鞋里的沙粒,就能攀登上人生的高峰。别为自己的挫折和错误流泪,最重要的是扫除心中的那粒沙。面对真实的社会和人生,只有付出一步一步攀登险峰的实践,才能贪略那无限的风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毛泽东名言故事

    毛泽东名言故事

    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成为我们的口头禅,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毛泽东很多永载史册的文章、气势磅礴的诗篇、家喻户晓的题词、沁人心脾的格言,甚至已经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分,它们早已经深入人们的内心,化作我们的行为
  • 老板不在,自动自发

    老板不在,自动自发

    培养敬业务实、视企业如家的主人翁精神;打造当家做主、堪当重任的自主型员工。公司是老板的,事业是自己的。工作看似是替别人赚钱,实际是为自己打工。打造自动自发的职业精神,迈向双赢卓越的职场之道。老板不在自动自发,做一名当家做主的员工。
  • 小细节大关键

    小细节大关键

    一个马蹄钉可以毁掉一个帝国,可见细节决定成败。但不是所有的细节,只有那些关键的细节才能决定我们的成败。本书从为人处世,人际交往,饭局应酬、工作方法等方面,多角度地揭示了许多容易被我们忽视而又至关重要的关键细节,以及把握这些关键细节需要注意的细节。
  • 邪魅老公追逃妻

    邪魅老公追逃妻

    美国拉斯维加斯,一个充满爱恨国度的天堂之地。深夜是很多人向往的疯狂时间段,这些人中不排除亚洲超模展皓宸。刚刚拍完一段广告的他在一家不算太大的夜店里,陪同新一轮绯闻女友在这里喝酒解闷。这是他的习惯,也是他消遣的方式。“宸,来,干了这杯。”身为展皓宸新欢的女人眉开眼笑地劝展皓宸多喝几杯。展皓宸微眯双眼,接过酒杯,摇晃了两下,讪笑道:“亲爱的,你都劝我喝了很多了,你该不会动了什么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帝王盛宠:妖娆逆天妃

    帝王盛宠:妖娆逆天妃

    那年初见,她从卑微的御女一跃成为帝王盛宠。盛宠之下尽是累累白骨,斗妃嫔,平外戚,一将功成万骨枯。深宫寒暑数载,从暮春到隆冬,她满身戾气,看帝王宝座下沾满她父兄亲人之血。帝王站在初见的枯树之下,敛眉,冷道:“阿樱,朕爱的只是这锦绣山河。”她悲凉大笑,帝王盛宠,殿堂誓约,原来终究镜花水月一场。帝王爱,美人面,玲珑计,诛心局,这是一部皇家贵媳的成长史。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