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小说《狄公案》的原型;
他是民间传说中包青天一般的公正神探;
他文能治国辅政,官至宰相,武能镇边安邦,击退契丹,被武则天尊为“国老”;他是武则天当政时难得的正直官员,一度宦海沉浮,无论处在什么位置都能为民谋富;
他对武则天的弊政做了一定的匡正,也对武周政权向李唐政权的回归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就是狄仁杰。一个斡旋在女皇帝与酷吏之间,游刃于武周与李唐政府之际的千古名相。他既能刚正不阿,犯上直谏,又能隐忍雌伏,以迂为直。他能在残酷的环境中生存并取得如此成绩,就得益于他灵活的迂直之术。
犯上直谏,据理力争——坚决维护制度的公正性
狄仁杰担任的大理丞,相当于最高法院的法官,掌管着国家刑法大权。他在此任上的事迹被后人编撰成精彩的传奇故事,这也是“神探狄仁杰”称号的由来。虽然这些故事许多都是编造的,但狄仁杰在任期间不徇私枉法,坚决维护法律公正的精神却丝毫不假。
狄仁杰在担任大理丞时绝不徇私枉法,为了维护法律尊严,甚至不惜犯上直谏。一次,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两人误砍了昭陵(唐太宗墓地)的柏树,按照当时的法律论罪,最多是将两人免官,但唐高宗却下旨要将他们处死。身为大理丞的狄仁杰据理力争,认为权善才、范怀义罪不当诛。高宗一听,火冒三丈:“他们两人砍了昭陵里的柏树,让朕落了个不孝的罪名,必须杀了他们!”朝廷大臣见皇帝在气头上,纷纷暗示狄仁杰不要再继续顶撞。狄仁杰却毫不让步,坦然对高宗说:“皇上,有人说,自古以来顶撞君主的人都没有好下场,但臣并不以为然。在夏桀、商纣时代或许如此,而在尧、舜时期则不然。臣庆幸自己生在尧、舜一样的时代,不怕皇上听不进去我的良言相劝。
汉朝时期,有一盗贼窃取了高祖庙堂前的玉环,文帝大怒,将盗贼交付廷尉张释之惩治。张释之按到宗庙服御判处当诛,上奏文帝。文帝怒不可遏,斥责道:‘人无道以至于此,竟敢盗取先帝明器!我交付廷尉,竟欲判他灭族之罪,而你却拘守成法,这有违我尊崇宗庙的原意。’张释之免冠磕头说:‘法令该如此判处,今以盗宗庙器而灭族,假使万一有个无知愚民挖取长陵上的一锨土,皇上将如何惩治呢?’文帝终于认识到廷尉的判处是恰当的。今依照大唐法律,权善才、范怀义并没有犯下死罪,陛下却下旨要将二人处死,法令如此反复无常,以后还怎么以法治理国家呢?你现在为了昭陵上一棵柏树而处死两位大臣,后世之人将如何评价陛下呢?”在狄仁杰晓之以理的劝谏下,高宗最终免了两人的死罪。
公元681年,司农卿韦弘机在洛阳修建了华丽的宫殿,唐高宗想移住洛阳。狄仁杰上奏弹劾韦弘机,指出他的错误在于是使皇帝生活腐化,会将皇帝引入歧途。高宗遂免了韦弘机的官职。
左司郎中王立本是朝廷的一位秘书,他倚仗皇帝的宠爱,在朝廷横行霸道,大臣们都不敢得罪他。只有狄仁杰上奏弹劾王立本的罪行,但唐高宗却下旨宽恕了王立本。狄仁杰再次上奏说:“朝廷虽然缺乏人才,但也不缺少像王立本这样的人,陛下为什么为了宽大他而违反国家的法律呢?如果陛下一定要宽恕王立本,那么就先把臣流放到荒野之地,以警告朝廷的忠贞之士。”高宗最后将王立本依法治罪,满朝文武都佩服狄仁杰的胆量和勇气,对他肃然起敬。
不难看出,高宗时期的狄仁杰是以一个诤臣的面目出现在历史上的。他的犯颜直谏犹如太宗时期的魏征,他的铁面无私与刚正不阿几乎让高宗下不了台,也对高宗的统治助益良多。当然,他并非是一味刚直,在处理民政时也会给予适当的宽厚。
有一次,狄仁杰奉命巡视岐州,在路上遇到数百逃亡的士兵抢劫老百姓的财物,人们非常恐慌,四处逃散。地方官府拘捕了一部分士兵,并严刑拷打,有的甚至被折磨致死。狄仁杰看到这种情况,对地方官员说:“这种办法不对,若是把他们逼得走投无路,就要发生灾祸。因此,最好的做法就是对他们进行宽大处理。”于是,岐州官府张贴了布告,声称抢劫财物的士兵只要投案自首,官府可以宽大处理,已被抓获的士兵只要说明了情况,当场释放。很快,这些士兵都主动前来官府自首,一次大的灾祸得以避免。这件事传到朝廷,高宗非常高兴,连声称赞狄仁杰办事得体,为政宽厚。
这件小事已经初步显现出狄仁杰对迂与直的合理把握,为此后他在武周政权中立足并顽强生存奠定了基础。
【管理王道】
领导者一定要在企业中树立制度意识。企业制度的制定不是为了摆样子,而是要切实执行的。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领导者,一旦涉及制度问题就要按照制度说话,不能因为职位高低而搞特殊,更不能专门为某些人改变制度。只有这样做,制度才能真正落实到位,企业才能逐渐树立起制度意识,即使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也能顺利运行。当然,在冰冷的制度下,企业家要注意适当注入人性的温情。这样,员工才会更具积极性。
狄仁杰版“越狱”——假直为迂,争取时间伺机而动
同样是直,有真直与假直之分。真直是为了坚持立场,假直则是为了迷惑对方或故意顺应对方意图以争取时间伺机行动,实际上也是一种“迂”。
狄仁杰的耿直随着高宗的逐渐淡去、武则天的逐渐掌权而变为隐忍。武则天称帝建立周朝后,任命狄仁杰为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平章事,也就是入阁成为宰相之一。一次,女皇故意试探狄仁杰说:“你政绩很不错,不过有人在我面前说你坏话,你想不想知道是谁说的?”狄仁杰说:“陛下要是认为臣子什么地方做错了,臣当然会改;陛下要是明白臣子没什么过错,那是做臣子的幸运。谁说过我的坏话,我不想知道。”连武则天都认为狄仁杰是个忠厚的长者,胸怀坦荡。
虽然狄仁杰还是那样的胸怀坦荡,但从他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已经收敛了不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正处于恐怖时期,满城弥漫着告密风气,狄仁杰为了长远目标不得不敛言谨行。即使是这样,他这次的宰相生涯却还是因酷吏来俊臣的诬告而结束。
狄仁杰当宰相一年后,酷吏头子来俊臣诬告他谋反。根据当时的法律,一经询问马上认罪的人,可以免去死罪。来俊臣审问狄仁杰的时候,当过大法官的狄仁杰,对官兵对待犯人的心理摸得很透,马上回答说:“现在是大周朝,我是唐朝的旧臣,甘心被杀死,我的确参与了谋反。”来俊臣果然非常满意,狄仁杰免去了皮肉之苦。不过狄仁杰虽然办事不失圆通,大节上仍刚正不阿。有人跑来跟他说,只要牵连另一位官员入狱,就可以减刑,狄仁杰马上拒绝,并说:“皇天后土,我死都不做这样的事情!”说完用头猛撞监狱里的柱子,血流满脸,把来劝他的人吓了个半死。
狄仁杰不愧是断案如神的大法官,应对的办法相当多,他趁着狱卒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拆下被单,写了个状子,藏在自己的棉袄夹层里,对狱卒说:“天气已经变热了,请你把这件棉袄交给我的家人,拆掉棉絮再送回来。”狱卒就把棉袄交给狄仁杰的儿子狄远光。狄远光看到状子,马上上诉。武则天亲自召见狄仁杰说:“你怎么没有谋反却承认了?”狄仁杰说:“不承认的话,早就被虐待死了。”于是武则天释放了狄仁杰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