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7500000014

第14章

陈平,秦末汉初刘邦麾下重要谋士,汉室名相。他始投魏王咎,继属楚王项羽,后离楚归汉。他奇谋善变,应对危机游刃有余,曾六出奇计助刘邦转危为安,可谓危机管理的高手。与此同时,他还深谙保身之道,相比于汉初三杰——韩信受谤,被擒于云梦泽,死于钟室;萧何遭谗,曾械于牢狱;张良惧祸,托言闲游——陈平却久居相位,且得善终,足见他官场权谋之老道,远在三杰之上。这些,都对我们的管理之道大有裨益。

渡船脱险:敏锐发现危机信号,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

扁鹊曾在对比他们三兄弟的医术时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因为“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而我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对于企业的危机管理亦是如此,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楚汉相争时,陈平在项羽处得不到重用,便偷偷地从军营里溜出来,准备去投奔刘邦。他顺着田间小路,急匆匆地向黄河岸边赶去。陈平赶到河边,叫来一艘渡船。只见船上有四五个人,都是粗蛮大汉,脸上露出凶相。当时陈早已觉察到上这条船有些不妙,但又没有别的去路。他担心误了时间,楚兵会很快追赶上来,只好上了船。

船只慢慢离开了岸,陈平总算松了口气,但他敏锐地观察到,船上这几个人窃窃私语,相互递着眼色,流露出不怀好意的举动。

“看来是个大官,偷跑出来的。”

“估计他怀里一定有不少珍宝和钱,嘿嘿。”

坐在舱内的陈平听到船尾两个人这样低声议论,并发出阴险的笑声时,不禁有些紧张,心想:“他们要谋财害命!我身上没有什么财物和珍宝,我单人匹马,肯定敌不过他们。如何安全地摆脱危险的困境呢?”

这时船到了河中央时,速度明显地减缓了。

“他们要下手了,怎么办?”陈平在上船时已考虑了一个计策。

他故作镇静之态,从船内站起来,走出船舱说:“舱内好热啊,我都快要出汗了。”边说边佯作若无其事地摘下宝剑,脱掉大衣,倚放在船舷上,并伸手帮他们摇船。这一举动,出乎他们的预料。陈平见状又说:“天闷热,看来要来一场大雨了。”说着,又脱下一件上衣,放在那件外衣之上。过了一会儿,再脱下一件。最后,他索性脱光了上衣,赤着身子,帮他们摇船。

船上那几个人,看见陈平没有什么财物可图,就打消了谋害他的念头,很快把船划到了对岸。

敏锐的陈平从船家的外在表现上就隐隐感觉到了一丝危机,他没有忽视这种危机信号,而是暗中观察,进一步确认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以他一介文士的身份,不论是向船家极力辩解,还是凭一时血气之勇拔剑与船家展开搏斗,恐怕都难以逃脱被船家杀害的结局。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他决定从源头上杜绝他们。于是智慧的以静制动,假装无意地表明了自己一穷二白的境地,不露声色地把危机消解于无形之中。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管理者应该随时保持危机感,敏锐地发现危机信号,这样才有可能防止危机的发生,如果对危机信号视若罔闻的话,任由危机成长,其结果将犹如三株一样。

三株集团曾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它创造了中国企业营销史上的奇迹。1994年才进入市场的“三株口服液”,1996年的销售额就飙升至806亿元。1995年和1996年,它的发展速度分别高达2000%和400%,很快成长为横跨全国十几个省、拥有600多家子公司、2000多个办事处、15万员工的大集团公司,并在中国范围内建起了最大的市场营销网络,被称为“三株速度”。

然而谁也不曾料到,1998年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却几乎将这个明星企业推向破产的深渊,这就是“常德事件”。

事件的直接“肇事者”,仅是湖南常德一位已77岁高龄、身患多种严重疾病的“过世者”。其子声称他父亲在1996年6月服用三株口服液后引起高蛋白反应而于两个月后死亡,因此向三株索赔300万元。当“常德命案”发生后,三株在常德的分公司将此事上报总部,总部派了一名副经理去死者家中探望。三株认为对方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却坚持要求三株承担死亡责任,这是他们难以接受的。他们放弃了“花钱消灾”,而轻率地选择法庭解决。

事后三株员工在反省时承认,事发伊始,公司对这件事的严重程度重视不够。当与对方的调解陷入僵局时,三株没有及时请公安部门介入,进行严格的司法调查,以及时澄清事实消除后患,也为日后可能的纠纷搜集证据。等到后来出现法律纠纷而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时,案情便出现了“谁都说不清”的复杂局面,而这对三株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即使事件演变为法律纠纷,三株的领导者对案情的复杂程度依然认识不足。他们坚信自己的产品,因而从来就没想到过败诉的可能。他们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根本没有顾及媒体与大众的态度,直到宣判当天。

1998年3月31日,当三株发现法庭里挤得密密麻麻的全是媒体记者时,三株领导者才意识到形势的严峻。很快,三株做梦都想不到的结果发生了:常德法院居然判三株败诉!一纸判决就将自信的三株人彻底打入了深渊。

从此,形势急转直下,媒体对此大肆渲染,几乎不可收拾。更不可思议的是,地方法院居然主动将判决结果寄送给媒体。而当满腹委屈的三株,意欲通过“组织”讨个清白时,一些权威部门的“鉴定结果”却是雪上加霜!

这次事件使三株的销售额从70多亿元跌到10多亿,直接经济损失达40亿元,损失7亿元银行存款。尤其致命的是企业社会形象的崩溃和整个营销体系的瓦解。这两方面直接导致了产品滞销和大量退货带来的产品积压,甚至经销商这时也“趁火打劫”拒绝回款。于是工厂全面停产,15万员工下岗了13万!而留守骨干也因为士气低迷而流失严重。社会上关于三株的流言更使身心俱疲的三株董事长吴炳新有口难辩。

尽管在初审判决一年后,经过三株人的不懈努力,法律终于还给了三株应有的清白,但一切都晚了……虽然三株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但今日的三株与当年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常德事件”其实就是一个危机信号,处理得当则能避免后续危机的爆发,而如果能够进而从“常德事件”中发现企业潜在的暗礁,及时从源头进行整改诊治,危机自然会消弭于无形;反之,处理不好,则会成为危机导火索,引燃一系列的恶性危机反应。辉煌的三株集团因为一个小小的“常德事件”而轰然倒塌,其中的教训足以警醒我们提高对危机的警惕性,对危机信号的敏感度。

在危机管理中,还有一个24小时法则,即发生危机或出现危机信号的企业必须在24小时内迅速做出反应,这样的危机的管理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其实,在网络时代,就企业响应速度来说,24小时是个极限,因为“丑闻”会在24小时内扩散到全球各个角落。所以企业应在获悉危机信号或危机发生后的24小时内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并积极付诸行动。

如2004年4月22日,安徽阜阳《颖州晚报》刊发文章,指三鹿奶粉为不合格产品。当天,三鹿集团副总经理便率工作组抵达安徽阜阳进行危机处理,并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交涉,双方很快就“政府出面向三鹿道歉”一事达成了共识。次日上午,就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真相,从而化解了危机。

【管理王道】

只有危机感强烈的人才能生存,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企业。无论是比尔·盖茨的“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还是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反应的都是对危机感的重视。时刻保持危机感,对危机信号保持敏感是企业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只有能够敏锐发现危机信号,并积极迅速地采取措施,将之妥善消除,才能有效避免企业危机的爆发。

请君入瓮擒韩信:避其锋芒,有效应对危机

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问题构成危机事件,如果对危机事件处理不当,将对企业或品牌造成伤害,这也是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麻烦不断,甚至走向衰败的原因。

汉高祖刘邦登上帝位后,封韩信为楚王,然而过不久就有人告发韩信图谋反刘。刘邦为谨慎起见,召集各文臣武将共同商议对此事的处理方法。众人都主张趁机消灭韩信。但刘邦认为此非良策,于是向陈平请教。

陈平反而先问刘邦想怎么处置,刘邦主张派兵前去讨伐。这时陈平沉着地问刘邦这件事还有没有别人知道,刘邦说没有。

陈平沉思片刻,反问刘邦:“您的兵力比韩信的兵力强吗?您手下的大将,有谁敌得过韩信?”刘邦摇了摇头。

陈平说:“兵力不如韩信,大将中又没有韩信的敌手,如果您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攻打韩信,是凶多吉少啊!”

同类推荐
  • 老板第一防线:防止核心员工流失的策略

    老板第一防线:防止核心员工流失的策略

    留住自己的核心员工已经成为中国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较量的开始,对此,预防和规避核心员工流失的第一道防线就尤为重要,一旦第一道防线失守,后果就不堪设想。北京华夏圣文管理咨询公司对中国1500家企业的核心员工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更让中国企业担忧。调查报告指出,核心员工的流失不仅带走关乎企业的商业机密、核心技术、合作客户,更为严重的是核心员工除了自己另谋他就,还往往会带走其他的核心力量。留住核心员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较高的薪酬、福利,还需要用精神激励来巩固。精神激励主要表现为创建一种参与、平等、沟通的工作氛围。建立起公司内部融洽、友好的人际关系。
  • 做生意必懂的9大算计

    做生意必懂的9大算计

    ,生意人纷纷钻进这个充分体现精明与算计的“龙袍”里,乐而忘返。环境在改变,不同的时代,总会有不同的问题。时代在改变,生意人几乎人手一册《孙子兵法》;90年代,“温州热”“犹太热”席卷生意场。20世纪80年代,商业处于排列布局的阶段,生意场上出现兵法热,但唯一不变的就是生意人那种如醉如痴的热情。我们不难发现,商业处于上升期,三国文化顿热,凝结胜算与谋划智慧精华的《三国演义》几乎现身每个生意人的书架之上;21世纪,商业急速发展,竞争合作变化无常,有一条神秘的隐性线索贯穿始终。那就是富于智慧的算计。做生意更是如此
  • 疯狂谈判

    疯狂谈判

    谈判是实力的较量还是心理的较量?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或许两者都是。但是,一场成功的谈判有一个起码的条件是:如果你不具备足够的心理素质,赢得一场竞争性的谈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在实力均衡的条件下,越是重要的谈判就越侧重于心理的交锋——我们生活和工作中80%的谈判都依赖于心理的战术,而不是实力。看看这样的情况:你因为害怕对方退出谈判,而接受了一个比预期利益小得多的条件。你因为对方足够强硬,而放弃你自己理应坚持的目标。你可能因为对方捉摸不定的态度,而变得惴惴不安,匆忙中接受了对方的要价。……心理的交锋是一场高雅的艺术,如果你置身在竞争性的谈判中,你必须让自己足够坚定,足够强硬,足够“疯狂”
  •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站在人性的高度,立足于中国人的特性,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谈自我修炼、安人得人、鉴人用人,将有血有肉的案例与真知灼见融为一体,不仅充满中国式管理智慧,也十分接地气。
  • 海底捞的秘密

    海底捞的秘密

    书中深度剖析了“海底捞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海底捞是中国服务业的学习标杆,揭示了海底捞为什么能够做到——“人人都是管理者”、“传递给顾客一份感动”、“把员工当家人看”、“用服务倍增利润”、“有双手就可以改变命运”,力图透过现象看本质,等等。帮助读者洞悉海底捞的成功奥秘,真正做到“知其然”,更是中国企业经营创新的成功典范。相信本书一定能给中国企业的广大管理者以有益的启示。本书以“海底捞你学得会”为立足点,更“知其所以然”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本书的内容是熊彼特在1910—1950年间为各个经济学杂志(除了关于马克思的那一篇外)写的十篇经典的评述性文章,对影响世界经济学的十大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从马克思、瓦尔拉、门格尔,到马歇尔、帕累托、庞巴维克、陶西格,再到费雪、米切尔、凯恩斯。对他们的经济学说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评价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超级战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超级战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狐王的冒牌杀手妃

    狐王的冒牌杀手妃

    且看她如何玩转天下!,不,她是不会让这个男狐妖得逞的相府的傻子小姐?什么?她现在的身份!可笑,不。想她堂堂杀手,她是杀手,一朝穿越,却成为了某个妖精男的老婆!!这也太诡异了吧!不,怎么可能又痴又傻。
  • 无良宝宝绝色庶女

    无良宝宝绝色庶女

    庶女逆袭,风华无限,无良宝宝助阵,腹黑无敌,且看母子联手,谁与争锋!
  • 右手出拳,左手挥拍

    右手出拳,左手挥拍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 高超推理的故事

    高超推理的故事

    探案故事是一种通俗文学体裁,主要描写刑事案件的调查和破案过程。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包括《侦探出动的故事》、《高超推理的故事》、《蛛丝马迹的故事》、《扑朔迷离的故事》、《缉捕追踪的故事》、《原形毕露的故事》、《斗智斗勇的故事》、《智破奇案的故事》、《真相大白的故事》和《插翅难逃的故事》等19册,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 星辰微暖萤火光

    星辰微暖萤火光

    一场考试的失利,令她与他不期而遇。原本像平行线一样的人,却被一封封书信紧紧拴在一起。飞舞的红色萤火虫,寻不到的白色月亮门,徘徊在楼下的卷发男孩,事实扑朔迷离;被背叛的友谊,被欺骗的亲情,被反抗的命运,未来晦暗不明。他们,像雪地里跌跌撞撞的行人,固执地守着彼此的秘密,慢慢前行,直到萤光倏然大亮,直到眼泪变成春花。待真相一一揭开,她还他一个清白,他许她一个未来。青春本是一场猝不及防的大雨。所幸,她一抬头,就能看见他如星辰般熟悉的眼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