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6月以来,“次贷危机”这四个字开始陆陆续续出现在中国的各大媒体当中,继而成了街头巷尾讨论的话题。正当人们认为这不过是于己无关的“资本主义危机”时,美国的次贷危机正悄然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这场海啸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几十年来所罕见。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11月15日召开的20国金融峰会上谈及的那样:“金融危机也给中国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
正如我们所见,这种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应对这一困难局面,企业纷纷采取了压缩成本、减少开支、裁撤人员的紧急措施,敷衍工作、懒散失职、毫无业绩的员工被解雇,留下来的人也相应的削减了薪水,各种福利待遇普遍下降。
一系列的“减员增效”和“减薪增量”给我们员工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以往经常光顾的饭店已成了“美好的回忆”,逛商场买名牌衣服的习惯被强行打入“冷宫”,年终的旅游计划也被“割肉”般的取消,很多人似乎又回到了过去那种节衣缩食的时代。对他们来说,钱袋子越来越紧,“苦日子”越来越近。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是抱怨大环境的不理想,是责怪企业“没良心”,还是谴责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我们必须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经济寒冬中,我们是选择“瑟瑟发抖,裹足不前”,还是选择“加强运动,增强体质”,对这个问题回答的态度将直接影响我们在职场上的前程,而职场前程则关系到我们的收入。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收入在目前的特殊时刻不受影响,甚至比起原先有所提高呢?这就牵扯到我们如何看待工作的本质及其工作赋予我们的意义。工作的本质简单说来就是一句话:为自己做业绩,为企业创利润,而员工的自身价值将在业绩的不断提升中得以最大限度地展示。从这个关系上来说,没有业绩就没有我们员工存在的意义。那么,业绩从哪里来的呢?
无数人的职场实践证明,业绩从最好的结果而来,从我们正确的思维定式而来,从我们实际的贡献而来,也是从我们的激情,从我们不怕输、只怕不做的坚定信念而来,正是这些因素构成了我们的力量源泉。与企业共同成长,以主人翁的心态尽职尽责,为企业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切,企业有利润,我们的收入就有保障。
这样的员工,不用担心职场人生会被突然中断,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收入会跟那些不做事、没业绩、磨洋工的平庸员工一样低。在企业,他有自己的话语权,因为他有业绩,业绩决定收入,收入决定生活品质。当你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工作对你而言就不再是痛苦的负担,而是一种美好的创造。
但是在企业当中,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他们不明白自己工作的意义,不明白自己的工资从哪里来,不明白是什么决定了自己的职场位置,不知道自己怎么做才能成为业绩最棒的员工,这就很自然地引申出我们不愿意见到的一种情景:能力低下,业绩为零,收入微薄。
人们常说:不利不为,不做不得。业绩就是员工的“为”,收入就是员工的“得”,也只有员工多为多得,企业才有好日子过。
一个优秀的员工,每天都会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我的工资在哪里”,“公司对我的要求是什么”,“怎样的精神力量能促使我更好地做出成绩”。他们很容易找出答案,然后朝着做一个业绩最棒的员工的目标一路前行,从而充实了企业的“金库”,也成全了自己的“腰包”。
优秀员工所找出的答案也是本书想要提供给各位读者的旨要。本书从翔实的案例和紧贴现实的阐发着眼,以员工的业绩观及其延伸的员工素养和道德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业绩和工资之间的关系,以细致、深刻地解读业绩成因及结果的叙述方式,帮助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员工指明一条道路,使他们找到一种方法、树立一种信心、创造一种价值,使之成为缔造卓越业绩的领跑者,更成为丰厚收益的获得者。这是本书编者最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