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5500000021

第21章 哲学与交际:人脉圈,定输赢 (1)

多年前,英国泰晤士报曾出了一个题目,公开征求答案,题目是:从伦敦到罗马,最短的道路是什么?

很多人从地理位置上找答案,结果都落选了,只有一个答案获奖,那就是:一个好朋友。

朋友不在多寡在于品质

虚伪的友谊犹如你的影子:当你处在阳光下时,它会紧紧地跟着你,但你一旦走到阴暗处,它立刻就会离开你。

——【英】培根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这首小诗以伐木闻鸟,鸟鸣求友,来比喻人们对友情的渴望,声情并茂之处,自然摇人心旌。鸟都在寻求友声,何况且是人。古人对于求友,非常重视,对于友情的维系,也自有一套章法。

以古代哲学家晏子为例,“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晏子本身不是一个轻易与人结交的人,但是如果他交了一个朋友,就会全始全终。连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也对晏子的交友之道心存敬意,因为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有朋友,但能够全始全终的却非常少,新朋友不断增加的同时伴随着老朋友的不断流失,正所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一个人在为天下国家、千秋后代思想的时候,正是他寂寞凄凉的时候,得一知己,那便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并不一定是距离上的相隔千山万水,更是形容知己之难得。山青青,水盈盈,弹一曲《高山流水》,震彻群山,激扬层浪。于是俞伯牙与钟子期共同欣赏这份相遇相知的真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那份默契与和谐是上天铸就的。鲁迅先生对瞿秋白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赠之,闻之让人心生羡慕。人世间有许多空虚伤痕,许多孤独苦痛,许多忧郁失落,许多悲欢激动,这都需要一个知心人与你共同分担,也只有知心人才会陪着你一起心痛,陪你共同抵御这世间的风雨、寒冷。

的确,世间每个人都需要朋友,但朋友有益友与损友之分。友直、友谅、友多闻,是对自身有益的朋友。“友直”,是讲直话的朋友;“友谅”,是个性宽厚、能够原谅人的朋友;“友多闻”,是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朋友。对自身修养无益而有害的损友亦有三种,“友便辟”,是指有特别的嗜好,或者软硬不吃、不经意间便会将他得罪的朋友;“友善柔”,是个性软弱、依赖性强,缺乏个人主见甚至一味迎合于你的朋友;“友便佞”,则是专门逢迎拍马的朋友,通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于己无益。

《佛说孛经》中说: “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其实,如花、如秤的朋友便是孔子提及的损友的另一种表述,如山、如地的朋友则是益友的另一种概括。

交到好朋友可以使你的道德品质、学业事业都有所进步,而交到不好的朋友,不但对你的道德、事业等没有帮助,更有甚者,会使你走向犯罪的深渊。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朋友对你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甚至会比父母、老师的教导更有影响力。

吴国大司马吕岱的亲随徐原正直豪爽,有才略、有志向,吕岱知道他能成器,便赠送给他头巾、衣服,常与他一起谈论,以后又举荐提拔他,使他官至侍御史。徐原忠诚豪爽,喜欢有话直说。吕岱有过错时,徐原往往直言规劝争辩,还公开评论。有人把这事告诉吕岱,吕岱赞叹说:“这正是我器重徐原的缘故啊!”后来,徐原死了,吕岱哭得很伤心,他说:“徐原是对我吕岱有益的朋友,现在不幸去世,我还能再从哪里听到人家谈论我的过错啊!”

徐原就是吕岱的益友,他能替吕岱着想,敢于指出吕岱的错误。无怪乎徐原去世后,吕岱会如此说。

友谊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惠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刻都准备舍己为人。生活中,一个难得的益友能够推动你事业的发展,帮助你实现自己的愿望,给你提供一个能够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在你遭遇困境的时候,他还会帮你解困,充当“恩人”的角色。他们就如春日里的和风,冬季的暖阳。在你幸福时,他会为你祝福;当你有困难时,他会给你帮助;当你遇到困扰时,他会聆听你的倾诉。益友或近或远,或浓或淡,他不会锦上添花,但一定能雪中送炭。或许他无法给你财富,但是可以带来思想的启迪;也许他不能陪伴你生活,但有时会成为你前行路途上最亮的灯塔。信赖和依靠你的朋友,你能早日走向成功的彼岸。与益友相处,如入芝兰之室尽享芬芳。朋友不在多,更无须满天下,品质上者最佳。

朋友有近处,也有远交

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

——【古罗马】西塞罗

有的朋友需近处,有的则需远交。交友不宜只图快乐,也要讲求实用。良友难遇,如不挑选则更难求。交友当寻可长久之友,因为他们历久常新,你能与之共享生活的美好。没有朋友的人生是一片荒原。友谊使欢乐加倍,痛苦减半;它是应对厄运的不二良方,是滋润人心的美酒。

人的一生不一定要有很多朋友,却一定要有一位或几位知己,这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老朋友,会在你失意时伸出双手。而有些人在你患难时,通常会将你丢弃,甚至是落井下石,你会深受其害。

很久以前,有一个仗义的人,广交天下豪杰。临终前对他儿子讲,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朋友,其他都不值一提。

儿子纳闷不已。父亲就贴在他的耳朵边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见我的这些朋友,朋友的含义你自然就会懂得。

儿子先去了他父亲认定的“朋友”那里,对他说:“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朝廷追杀,情急之下投身你处,请予以搭救!”这人一听,不假思索,赶快叫来自己的儿子,喝令儿子速速将衣服换下,穿在了眼前这个并不相识的“朝廷要犯”身上,却让自己儿子穿上了“朝廷要犯”的衣服。

儿子又去了父亲的其他几个“朋友”家。这些人平素与父亲称兄道弟,亲如一家,可当他们弄明白儿子的来意时,都吓得面如土色,找借口溜走了事。

儿子终于明白了,真正的朋友是能够在你最危急的时刻伸出援手的那个人,而那些在你春风得意之时与你交好的人往往会在紧要关头弃你于不顾。这个社会上,朋友也分“三六九”,如果把虚情假意的人当做真心朋友,总有一天会受到伤害。更可怕的是,如果仅仅只是虚情假意倒也罢了,怕的是误交损友,那后果将更严重。真正的好朋友,在你得意的时候,只有邀请才来;在你失意的时候,会不请自来。

中国有句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和君子交往,在淡然中体会情深;与小人交往,在甜言蜜语中迷失自我,被陷害了犹不自知。如果没有识人的明智,交友就更需要谨而慎之。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之处,有些缺点是可以原谅和宽容的,有些缺点却是不可原谅的,特别是若涉及人的本质问题,更是不可掉以轻心。本质有问题的人切不可交。

与人交往应有所区别:与可师者为伍,与豪杰者结交,与有原则者结识,与走运者相持;勿与令你才华失色的人为友,勿信主动靠近你的人,勿与比你强大的人分享秘密,勿成大人物的炮灰。

生活本身是艺术,而交朋友则是这门艺术下属的类别。交友如同画画,有些画是素描,有些画是油画,有些画写实,有些画是印象派。画法有所不同,交友亦应有所区别。不必非要对你的朋友一视同仁,由于每个人性情不同,有的人能为朋友两肋插刀,有的人只有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才为朋友着想,还有的人会为了自身利益插朋友两刀。所以,你必须把朋友分出层次和主次。

一个成功的交际者,可以让朋友与自己共同快乐和悲伤,可以在被小人损害了利益时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朋友的帮助予以还击。交友之道的奥妙,需要人们用一生来体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灵活、不死板。

和准备成功的人在一起

两个人在一起,不出半小时,会有一个显示出对另一个的优势。

——【英】约翰逊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多变的时代,我们喜欢用“瞬息万变”来形容这个时代。似乎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把握不住的,对于成功的经验和模式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学会把握成功模式和经验中最核心的东西。我们所要复制的不是成功人士的人生或者经历,而要学习他们的思维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可以让一个人产生特定的思维习惯,甚至是行为习惯。环境能够改变我们的思维与行为习惯,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效能与生活。和成功人士在一起,有助于我们在身边形成一种“成功”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我们可以向身边的成功人士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感受他们的热情,了解并掌握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有这样一个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和成功人士在一起有多么重要。

“为什么你能成为千万富翁,而我只能成为百万富翁,难道我还不够努力吗?”一位百万富翁向一位千万富翁请教道。

“你平时和什么人在一起?”

同类推荐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步步惊情

    步步惊情

    四个女人的纠葛,为了爱可以奋不顾身,为了爱可以成恨成仇。爱情的指针不停旋转,她们又会为谁停留?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村头狮吼农家夫

    村头狮吼农家夫

    人生何处不悲催。好不容易把农场弄到百级,不料却穿越了!穿越归穿越,别人锦衣玉食,美男后宫…可她呢?居然一来就被拉去濅猪笼!尼玛,说她不知廉耻,伤风败俗?靠,她哪里伤风败俗了?啥,就因为她穿着吊带!可是脱困在即,却又从天上掉下个孩子将她砸回河底…原本想要平平淡淡的过着小日子,却被某奶娃赖上。买地种粮,娶夫生娃,这都需要银子。因此她还要为了富婆生活而奋斗。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死亡开端

    死亡开端

    新书洪荒历已发,字数挺多的了,可以开始食用,味道估计还不错。
  • 致命的错误

    致命的错误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环境杀手:突发环境污染的防范自救

    环境杀手:突发环境污染的防范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堂重生

    天堂重生

    “我爱的是你的心而不是你的人。”“可是那就是我的心。”他看着她,期待她说出一个让他安心的答案。“不,那不是你的心,那是肖儒的心,不是你的。”她面无表情的说。可是却深深的伤透了他,这段情,这份爱要如何的继续……
  • 痴傻王爷霸气妃

    痴傻王爷霸气妃

    凌梓渲本是被凌府抛弃的庶女,时隔十一年却被父寻回,代妹出嫁,嫁给牟远国的痴傻王爷。时隔数月,几人的命运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一切都是阴谋。她的身份,他的痴傻,竟都是伪装。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言不由衷,却都生生地将别人折磨地体无完肤。她为了兄长,为了母亲,为了自己的国家,骗了他;他为了兄长,为了自己的子民,亲手弑母,囚禁了她,却因为深爱,放走了她。时过境迁,几人再度相遇,战争一触即发,总有人争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