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狭义上讲,多样性是相对于一个节目主持人而言的。主持人语言风格之所以能具有多样性,原因有二。第一,语言风格作为个人思想、作风、品性、修养、性格多方面的语言反映,本身就不是停滞的、凝固的,也不是平面的单一的色彩,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产生于人格内涵的多层面及语言运用能力的丰富性和发展性。第二,语言风格的运用要考虑到对语境的适应,加之节目语体风格的丰富性、多样性,因此,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要不断随之而变化,即“应语体而变”、“随情调而异”(老舍语)。
吴郁在《主持人的语言艺术》中指出:主持人语言个人风格的多样性包括两层含义,一为个人风格中多样手段的交叉和特点的交错;一为主持不同节目时个人风格的变异能力和适应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多样手段的交叉和特点的交错
虽然要求主持人要保持一贯的主持风格,但并不排斥多样风格的运用。比较成熟的个人风格,既有稳定、主导的一面,也要有多样化的一面。从白岩松大量的主持实践中,不难感受到其语言的独特风格,同时又可以发现他语言手段的丰富和适应不同内容时不同风格的交错。白岩松的语言,有唠家常似的大白话,有苦心经营字斟句酌的书面语,有幽默俏皮的调侃,有铿锵犀利的诘问,有简约,有繁丰……表现出他语言的丰富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白岩松的话以切金断玉型为主,话语中如岩浆般喷涌的激情炽热浓烈,如:
“海风吹来,龙的传人当然不会弱不禁风。中国引进资金,也在引进竞争;引进朋友,也在引进对手。当古老的大门终于对外开启的时候,它的含义,绝不仅仅是对门外的人说一声:‘欢迎你’,更重要的,是要对门外的世界说一声:‘我来了’。”
他还具备针砭时弊的能力,如:
“水退了,都退到了警戒水位以下,长久紧张的人们松了一口气,但另一个警戒线却居高不下,那就是中国人口的警戒线,这个高度始终让我们松不了气。长江沿岸水退后各种防洪设施抓紧修建,各地抓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难道不该抓抓紧,把放松了的工作抓起来吗?”
“一家又一家超生,犹如人口大堤上不停出现的管涌,任其发展,当然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后果可能不亚于洪水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别忘了,计划生育是我们的国策。”
当然,有时他也会柔和地抒发感情,如:
“在今天,人群中也许你我并不相识,但是当我们一起构筑起社会保障这艘安全的方舟时,就已经注定,明天,如果人群中当谁需要的时候,我们都会伸出援手,同舟共济,让生命之舟永远行驶在安全的航线上。”
他也很讲究语句中声韵的抑扬和节奏的跌宕,如:
“历史的进程走得飞快,饥渴的年份刚刚过去,精品年代瞬间到来。与饥渴的年份相比较,精品年代的到来,给人更多的兴奋。因为它预示着,只要我们执著地向前走,在不远的将来,全世界的人们都会说:‘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中国人,有品位!’”
白岩松深厚的文化底蕴决定了他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他掌握了较多的语言风格手段,表现出一种在语言运用上“因情调而异”的能力。这也许与他做过多年《中国广播报》编辑有关,当然更关键的是他在语言上的执著追求与难得的悟性。他说:“用生活化的语言,加以提炼和扬弃之后,变成自己的文字,就成了一种属于电视的文字。生僻字眼儿尽量少用,形容词太多也让人感到累赘。我们都应该学会用平实的语言,采用叙述的方式,有节奏及韵律地道出蕴涵品位、值得琢磨的内容。”
白岩松成功的经验提醒年轻的主持人,千万不能恪守条条框框,一定要综合运用多种语言手段,发挥自己多方面的潜能,从而体现出异于他人的特点。当然,许多富有语言修养的主持人都能自觉地讲究语言的锤炼,善于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从而表现出个人独特而又丰富的语言风格,所以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个人风格的变异能力和适应能力
主持人的工作是不断变化的,当一个主持人由于工作的需要,主持过几个不同的栏目,或者同时主持几个不同的栏目,语言风格也应该在个人特色和格调稳定性的前提下,有所调节,有所适应,有所变异,这样才是个优秀的主持人。
一个主持人主持不同的栏目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新瓶装旧酒,也就是在不同时期主持不同的栏目,但栏目的类型归属跨度不大。如沈力从主持《为您服务》到《夕阳红》,虽然前者偏重于从物质生活切入的服务,服务对象较为宽泛,而后者侧重从精神生活入手,亦不乏物质生活的服务,服务对象有明确所指,且节目形态愈发多样,但都可归为社教类中的服务性节目和对象性节目。敬一丹主持过《经济半小时》、《一丹话题》、《焦点访谈》、《东方时空》,虽然前两个栏目报道面较集中于经济工作、经济现象、经济理论、经济生活,但从总体上看都可归为新闻评论类,是比较接近的。
旧瓶装新酒是指在不同时期主持不同栏目,栏目的归属有较大跨度。所谓“大跨度”,泛指栏目内容性质、节目形式、制作方式、服务对象、主持人语言活动和语言形态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如杨澜主持过《正大综艺》,现在进入人物访谈类的《杨澜工作室》,前者是综艺类节目,后者属新闻纪实类,中间她还尝试过专题报道类的《杨澜视线》。还有富有挑战力的节目主持人鲁豫,她初上屏幕是在中央电视台的《艺苑风景线》,后来是凤凰卫视的《音乐无限》,1998年春季又走进《时事早班车》,前两个栏目都是综艺类,后一个却是新闻消息类栏目,可以说跨度相当大,考验了鲁豫的多样性。
新瓶装新酒是指在同一时期主持不同栏目,但跨度不是太大。其中又有节目周期长短之分,长的每周一期(或更长),短则几乎天天上。如王雪纯同时面对2~3个栏目,《正大综艺》、《98环球》、《轻松音乐学英语》,虽然节目形式不同,但前两个栏目内容相近,属外国文化范畴,后者用其英语所长,是以英文歌曲进行英语教学的节目。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杨平,有一个时期中午主持《首都经济报道》,晚上又在中央台的《商务电视》中露面,两个栏目都是经济信息类节目,所以在风格上的转换不是很大。
最后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语言条件较好、又基本不参与节目前期制作的主持人身上。实际上,这样的工作状态与播音员的工作状况有些相像,播音员没有固定在某个节目中,从来都是要承担各类节目的播出任务。优秀的播音员形成了鲜明的个人播音风格,只不过,由于工作分工的不同,所赋予的传播者角色特点上的差异,播音风格中的个人特色更多地反映在声音形式和语言表达层面。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这个语言层面的个人特色同样是语言风格的重要构成。
然而由于主持人节目传播形态的丰富多样,以及受众对主持人特有的角色期待,再加上主持人业务领域的扩展,主持人语言个人风格的表现层面也较为丰富和“立体”了。主持人赋予节目的灵魂对不同类型栏目的主持人在具体业务素质上也各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一些节目的主持人特色确实存在较大的跨度(如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综艺类节目主持人、体育节目主持人、少儿节目主持人、读书节目主持人……)。因此,对那些只是在最后阶段将稿件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主持人,要求他们能真正驾驭主导节目的进程,是勉为其难的。要求他们表现出不同栏目的特定风格,往往是很表面化的。所以这一类型的主持人要尽可能地扬长避短,尽可能地熟悉节目的前期制作,尽可能地做到“分心有术”。
不难看出,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多样化是现实的要求。一个主持人能不能做到主持不同栏目时语言风格的多样化,必须尊重客观事实,认真对待。
首先,对于在同一时期主持“大跨度”不同栏目的主持人尤其要注意,不能造成疲于奔命的窘境。否则,因为时间、精力方面的局限,主持人难以整体、深入地去把握节目,带来的后果就是语言流于“表面化”、“一般化”、“平庸化”,而且很可能走上“扮演”的路子,失去主持人本质意义上的一些东西。那时,即便已形成受众认可的个人风格,也会在不停地转换中丧失殆尽。
其次,不要过于寄希望于“名人效应”、“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优秀的主持人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广播电视传播“细分化”、“窄播化”的发展趋势,主持人除了具备做一个主持人必不可少的语言条件外,其“专业化”势在必行,既有栏目所需要的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又具有编导意识的复合型主持人,将是各个栏目最为欢迎的。让主持人在同一时期主持“大跨度”的栏目,难免“用其所短,避其所长”,弄巧成拙,事与愿违。此外,对主持人个人来说,由于主要用其表层的特色,深层次的语言能力长期搁置不用,很可能造成深层次能力的萎缩,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再次,必须有一定的基础,即具有相应的知识结构和语言风格的变通能力。敬一丹、王雪纯,不管她们主持节目的时间和地点,也不管节目的类型,她们都具备栏目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况且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并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一个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主持人,是懂得如何充实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的。鲁豫从主持综艺类的栏目转而主持新闻性栏目跨度是比较大的,她主持的《时事早班车》并没有让人觉得不可接受,反而透出一些新意,她原有的“亲切、自然”的语言风格依然未变,而新闻类节目所需要的“干练、朴实”也已然成为她语言风格中鲜明的特色。鲁豫的此番转型似乎是一个特例,但很好地证明了上述观点,即她的成功是有一定基础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