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4700000088

第88章 红外天文学

 什么是红外天文学

1800年,英国著名天文学家赫歇耳在观测太阳时,用普通温度计首次发现红外辐射。1869年,罗斯用热电偶测量了月球的红外辐射。20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柯布伦茨等人对行星和一些恒星进行了红外测量。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因为缺乏有效探测手段,红外天文学进展缓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红外技术发展神速,各种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器相继问世,气球、火箭以及人造卫星技术为在外层空间的红外天文观测提供了方便。这些进步为现代红外天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65年,美国诺伊吉保尔等人用简易红外望远镜发现了红外星,现代红外天文学展开了新篇章。

红外天文学是在电磁波红外波段研究天体的学科。红外波段包括波长0.7~1 000μm的范围,可分为两个区:0.7~25μm的近红外区和25~1 000μm的远红外区。也有人分为三个区:近红外区0.7~3μm,中红外区3~30μm和远红外区30~1 000μm。温度4 000K以下的天体,其主要辐射在红外区。因此,诸如红巨星、原恒星、恒星延伸大气中的尘埃包层、气体星云和星际介质等,都宜于在红外波段进行观测研究。

 研究对象和意义

红外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包括太阳系天体、恒星、电离氢区、分子云、行星状星云、银核、星系、类星体,几乎各种天体都是红外源。

一般人都知道,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彗星本身不发光,是靠反射太阳光而亮的。其实它们在红外波段都有自己的辐射。有两类恒星是其他观测手段(如光学和射电望远镜)无法观测的——刚刚诞生的恒星和濒临死亡的恒星,而红外观测却可大显身手。另外,通过红外观测还可以研究恒星是如何演化为红巨星,怎样流失物质而成为行星状星云的过程。

在银心往外的2.5万光年范围里,分布着大量的气体、尘埃,在光学望远镜里是模糊不清的,而红外望远镜却能透过尘埃,看清银心结构并研究其演化。

天体演化、生命起源和基本粒子是自然科学的三大前沿。星际分子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宇宙中生命起源问题的序幕。星际分子的研究绝大多数依靠射电天文方法,但近年来在红外波段也发现了新的星际分子和重要的分子谱线。

遥远的星系和类星体也是红外天文涉足的领域,除此之外,对宇宙学的热点——3K背景辐射近年来也开展了红外测量。

红外天文学是一个年轻研究领域,但它填补了光学天文学与射电天文学之间的“缺口”,成为全波段天文学中重要的一环。

同时,红外天文观测也有不利之处,就是地面红外天文观测受地球大气的限制很大。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臭氧等分子,吸收了红外波段大部分的天体辐射,只有几个波段呈现为透明大气窗口。在这些窗口以外的波段进行天体红外观测,必须到高空或大气外进行。地球大气具有一定的温度(约300K),自身的热辐射对探测工作,特别是对波长大于5μm的观测,会造成极强的背景噪声。为了摆脱大气影响,也必须到高空和大气以外去进行中、远红外探测。

 红外望远镜

观测天体红外辐射的望远镜叫红外望远镜,在外形和设计上与光学望远镜大同小异。红外望远镜通过光学系统将天体的红外辐射聚焦在红外探测器上,再经过电子学系统和终端设备得到红外辐射的各种信息。

由于天体遥远,能收集到的红外辐射很弱,而要观测的天体周围的天空背景和望远镜本身的红外辐射却很强,在强背景噪声中检测极微弱的观测源信号,真好比是大海捞针。因此要求红外望远镜:1.口径大,聚光本领强;2.焦距长,以减弱天空背景辐射;3.主孔和副镜小;4.镜面和镜筒上的部件要镀金或银,以减小因这些部件热发射而造成的噪声;5.采用红外调制技术。一般红外源,特别是天体,都是比背景辐射小几个数量级的直流信号,采用红外调制技术目的在于将直流信号变成交流,这样便于处理。还要进行空间滤波,消除或减少背景辐射的干扰。目前普遍采用摆动副镜的调制技术,即当副镜在一个位置时进入探测器的是源加背景,当副镜在另一个位置时进入探测器的辐射完全是背景,通过交替,将背景辐射剔除出去。此外,为了减小噪声,红外望远镜上的探测器,甚至望远镜本身和各种辅助设备,都要采取制冷措施。

首次红外巡天探测是美国用波长2.2μm的地面红外望远镜进行的。巡天探测发现亮于40央的红外源约5 600个。虽然其中大多数可证认为光谱型在K5型以后的恒星,属晚型巨星,然而,约有50个红外源在0.8~2.2μm,有约1 000K的色温度,并且大多数不与光学天体对应。

已探测到的红外源包括太阳系天体、恒星、电离氢区、分子云、行星状星云、银核、星系、类星体等。在红外波段也对微波背景辐射进行过探测。近几年还在红外波段发现了新的星际分子谱线。

 红外天文卫星

卫星发射技术在20世纪最后几十年获得了重大突破,于是,一批红外天文卫星陆续上天,消除了地面红外观测的限制。红外天文卫星在1983年5月发现艾拉斯—荒木—阿尔科克彗星后,11月初又接连发现了1983f、1983j、1983k、1983o等4颗彗星。发现时它们的目视亮度均为17等。红外天文卫星的观测揭示,一些耗尽挥发物质的衰老彗星,仍可能保留一条在远红外波段可见的尘埃彗尾。

除彗星之外,红外天文卫星还发现了颗小行星。其中编号为1983TB的小行星发现不久,惠普尔就提出它是双子座流星雨的母体,它可能不是小行星,而是彗核的残骸。

红外天文卫星在巡天中共获得11499颗小行星和384颗彗星的资料,其中只有1811颗小行星和22颗彗星有以前的地面资料。1988年由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编制成迄今为止收集最为丰富的太阳系天体星表。

恒星在密集星际气体尘埃云中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红外天文卫星透过尘埃云的屏幕,认证了几百颗正在形成中的恒星。在仙女座测到一些形成中的恒星,并在看似宁静的暗星云巴纳德5内,发现了4颗质量与太阳相仿的初生的或处在形成阶段的恒星。

所以,红外天文卫星的观测有可能为恒星的形成、演化理论提供更多的证据!

另外,美国宇航局准备发射空间红外望远镜(SIRTF),它是美国宇航局拟议的空间天文计划中具有最高优先权的“旗舰”项目。该装置装有先进的成像和分光设备,是继哈勃太空望远镜、康普顿γ射线天文台、先进的X射线天体物理装置之后,美国宇航局的第四大天文台。估计SIRTF重约800公斤,观测寿命2.5年,望远镜主镜直径85厘米。由一枚德耳塔火箭发射上天。

欧洲空间局(ESA)也发射了一颗重要的空间红外天文卫星,这颗称为“红外空间天文台”(ISO)的卫星将作为欧洲空间局跨世纪天文计划中的“基石”项目,并在1995年由阿里亚娜-4型火箭送入高椭圆率的绕地轨道。它将以前所未有的灵敏度探测广袤无垠的宇宙,成为天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空间红外观测站。

同类推荐
  • 必知的战车枪械

    必知的战车枪械

    任何一个朝代或者一个国家的开始与终极,都是伴随着军事战争的开始或终极。军事历史使政治历史更加集中与清晰,更加丰富与生动。青少年若想培养自己的军事爱好,必须从多方面去了解军事知识,学习军事历史,掌握军事动态。这样才能对世界军事形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并为维护和保卫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
  • 灾祸的降临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灾祸的降临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宇宙茫茫,星空浩瀚。亿万年来,宇宙每天都在人类的面前,炫示着她的神奇与伟大,灿烂与深邃。
  •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节约水资源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途径。
  • 古代数学与算学

    古代数学与算学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数学持续繁荣时期最为长久,它是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公元前后至14世纪,中国古典数学先后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即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并在宋元时期达到顶峰。《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数学与算学》生动的介绍了古代数学发展、古代算术名家、古代算书、古代记数制度和计算工具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抽烟喝酒防癌书

    抽烟喝酒防癌书

    本书教您最科学的防癌查癌方法,送您长寿金牌,助您长命百岁。声音嘶哑、胸痛、干咳、胸闷、气喘、咳嗽……每个抽烟、喝酒的人都可能遇到过这些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时,大多数人都不会特别在意,只是去药店配点药了事。其实,这种做法是对健康的极度不负责。要知道,癌症危机往往就隐藏在这些漫不经心的生活习惯背后。据研究,长期抽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抽烟者高10~12倍,喉癌高6~8倍,食管癌高4~6倍……本书作者医学博士柳垂亮、教授李万瑶,在几十年的临床工作中,遇到了无数由忽视不良习惯而引发癌症的病例。在本书中,他们从多年临床经验中提炼出71个典型病例,为您讲述最科学、最权威、最有效的防癌、查癌方法。
  • 白房子

    白房子

    本书包括:我的心在跳,全世界都能听到;28年前河西走廊刻骨铭心的一幕;我的兵团兄弟;这一次的路途等内容
  • 豪门婚宠老婆别想逃

    豪门婚宠老婆别想逃

    林宝儿忍受着浑身的酸痛,蹑手蹑脚的朝着门的方向走去。同时,心中祈祷着,某个还闭着眼睛的大人物,一直这样闭着眼睛,不要睁开,至少,在她离开前,不要睁开。该死的,怎么会这样?不就是和同事聚会一下吗?不就是不小心喝高了吗?怎么就变成了眼前这样?话说,有她这么倒霉的人吗?喝高了也就高了,可是,为什么偏偏让她睡了他们公司最大的,最终极的boss?呜呜,她可是有男朋友的人啊,可是眼下,……
  • 瞬间掌控交际主动权:人际博弈中必备的心理策略

    瞬间掌控交际主动权:人际博弈中必备的心理策略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过于规矩死板,而应懂得张弛有度,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都要懂得根据形势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行事风格,才有可能在人际博弈中胜出。本书主要向人们阐释了在为人处世中如何适当地运用心理策略洞察他人内心、了解他人需求、掌握他人的软肋、借助他人的优势……从而帮助人们应对各个场合的人际博弈,建立起更积极的人际关系。通过阅读本书,人们能够极大地提高说话办事的眼力和心力,从而得以瞬间掌控人心、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
  • 山丘上野草的泪水

    山丘上野草的泪水

    这是一部正统的悲剧,换句话说就是主人公在故事结尾以某种方式死去。如书中主人公小刀在实现最后心愿后面带笑容死去,再就像书中的斧头在故事结尾他的精神已死,落得家破人亡的结局。书中的主人公以男性为主,故事讲述他们各自的爱这就是书名中的山丘,他们又都来自社会底层——野草,故事脉络又是正统的悲剧——泪水,人生一条闪着涟漪的哀伤河流,倒映的七彩世界掩饰了琐碎、痛苦和不公。人生一出无法选择角色的舞台剧,自以为是剧中主角,其实只不过是过路人。
  • 誓不做小三

    誓不做小三

    安昕昕傻了,疯了,也怕了……如今的她看到谁都唯恐避之不及!她默默承受着好友的唾骂,苦苦拒绝着好友未婚夫的追求,四处躲避他的各种软硬兼施…安昕昕欲哭无泪,平生素来冷静的她,怎么会……
  • 纵宠傲妻之宠你没商量

    纵宠傲妻之宠你没商量

    温柔婉转,很好相处?屁!第一天被打她默不作声,第二天却像换了一个一般对对方步步紧逼,直逼着人当着所有的人的面给她道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还击!当扮猪吃老虎报复完那人之后,却不想一切都被他看在眼里。“怎么?是不是很失望?我就是这么虚伪。”她看着他,表示很无所谓。他微笑着看她,“我不觉得,虚伪才是真实,说自己真实的人才最虚伪!”她黑线,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吗?“我喜欢另外一个人十年,你又喜欢我十年,喜欢都得不到,不觉得这很虐吗?”她看着他的眼睛,眼神咄咄逼人,傲气十足。“不会!因为作者说了这是个宠文,我会一辈子宠着你!”他似乎没有看见她的不屑,笑得温文尔雅。“那她也没说男主是你!你这个自恋狂!”斜了某人一眼,她撇了撇嘴。“一定会是我的!宠了你十年,肥水不留外人田!”他笑容满满,志在必得!“作者说的只是作者的意思,她要是不帮着我,我就撂挑子不干了,我看你们怎么继续?”最讨厌这种被别人抓在手心里的感觉,她有些生气。“乖!作者让咱们有什么话屋里解决。”抱起她,他笑的很是宠溺,眼角都是满满的得意。……呃,作者出来有话说,刚刚其实我什么都没说……***********************精彩片段一***********************某天“少爷,少夫人出事了!”管家慌慌张张的从外边跑进来,对着正在看文件的他报告。“她怎么样了?伤着没有?”立即扔下手里的文件,他神色紧张,想要立即冲出门。“少夫人没事,是她把别人给打了。”看着他的举动,管家黑线。“哦,没事就好!打就打了呗!你去帮着处理着些,不要让她受委屈!”听着她没事,他松了口气。她打的可是贵宾呀,少爷!管家已经彻底无语了,果然是,没有最宠,只有更宠!
  • 红楼之潇湘辞

    红楼之潇湘辞

    风霜刀剑相逼,湘帘虚垂,泪眼蹙眉。望断天涯,故乡远隔天涯。叹今生、谁舍谁收。心已碎、寒塘冷鸦。遣情伤,花魂默默,鸟梦痴痴。相遇,疏疏翠竹,阴阴绿树。静临烟渚,痴心对付。衰草寒烟无限情,念双燕、难凭音信;情不了、早遇佳期。喜相望,一双鸳鸯、并蒂莲花。她是姑苏林家的女儿,列侯之后,书香世家,出生清贵。无可奈何,命运不济。早年丧母,客居外家。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风华绝代,命运坎坷。不屈不挠,终得善果。且看黛玉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是如何玩转红楼,走出不一样的人生!本文虽然假托康熙年代的历史演绎故事,但是故事情节属于虚构,请不要和历史事实挂钩。【脂砚斋最新出品红楼文系列】《水润珠华点绛心》作者:沧海明珠《红楼之潇湘辞》作者:夏轻尘《红楼之玄黛情浓》作者:泪语忧潭《红楼逸梦潇湘情》作者:长河晨日【脂砚斋出品种田文系列】《继室谋略》作者:瑾瑜《嫡女谋略》作者:月色阑珊《小妻大妾》作者:沧海明珠《庶女无敌》作者:雁无痕号外,号外:强力推荐一部虐文给大家,虐虐更销魂哦!《鸩妃》作者:鹤梦竹影推荐好友红楼文《玉漪碧水续红楼》作者:月下菊《一水溶玉梦红楼》作者:人幽若兰
  • 全民小镇之辣主麻仆

    全民小镇之辣主麻仆

    长相清纯漂亮的杨青彤却有着泼辣搞怪的性格,让那些想要追她的男生们都望而却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桃花小镇。在这里攻城掠地、指点江山,一副女王的气势。不知道这个节奏会给她带来桃花运还是桃花劫,总之,她的爱情宣言就是:做一个桃花大侠,让菊花怪哭去吧!~书友群:16836012。
  • 一诺千命

    一诺千命

    从而陷入到历史的“罗生门”中,在真相与假象之间徘徊,曾经鲜活生动的著名人物,变得众说纷纭,或者由于别有用心者的篡改修饰,莫衷一是;变得扑朔迷离,或者由于岁月的风吹雨打,真假莫辩……,曾经脉络清晰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