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毕业的岔路口
大体来讲,大学毕业后有三条路可供“选择”。当然,这种“选择”并不意味着太多的权利。由于各种各样的现实因素的影响,对大学生来说,“选择”就意味着“放弃”。
大学生毕业:从天堂到地狱
传统社会学认为,就业是个人成长中的一大驿站。这种重要性表现为,它是个体从依赖走向独立,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的最为关键的一步。而从新近发展起来的有关“生命历程”的社会学理论来看,就业与结婚、婚后分居、离婚、购置住房等都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主要经历和重大变故,这些重大事件,将巨大地影响到个人一生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国外的一些学者的量化数据令人信服地证实了这一点。
美国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美满的婚姻带给人的幸福感,如果以金钱来衡量,相当于每年至少增加10万美元的收入。而因失业所带来的悲观和不安感,则相当于每年减少6万美元的收入。
就业带给西方人的幸福感,如果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居然高达6万美元。到目前为止,还未看到中国学者精确计算出的,用金钱来衡量就业对中国人幸福感影响的价值。
在20世纪80年代,被社会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就总体而言,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就业。这意味着,实现从“边缘”向“中心”的过渡,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一个问题。他们鲜有今天的大学毕业生对工作和就业问题的操劳和担忧。
换句话说,由于当时的大学生享有的这种就业保障,他们相当容易地就“得到”了一笔价值不菲的,对他们的个人幸福感具有重大影响的“金钱”。
时过境迁,步入90年代,随着办学模式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国家计划部门不再安排学生就业,而是实行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不包分配的新的就业模式。大学生获得了职业选择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同时也因此而失去了就业保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到90年代的中后期,不少大学生感到,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进入买方市场。一时间,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学生、家长,甚至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考研,艰难地上下求索
校园掀起考研热
据报道,华东政法学院在本校学生中进行了一次有关校园时尚的问卷调查,调查总结出了当下大学校园里最火暴、最热门的五个时尚话题,“考研”也添列于其中,许多被调查者还明确表示誓将考研进行到底。
在2003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全国共有考生约79.9万人,比去年增长了27.7%。这已经算是“比较少”的增加了,2002年报考的人数创记录地增长了35%!
考研成为一种潮流,是与很多因素分不开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就业的压力。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工作不好找,自然会促使更多的人选择报考研究生。此时,考研成了许多学子眼里逃避失业的“避风港”,让找工作“缓期三年执行”。而且越来越多的单位提高了对学历的要求,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新人时抱着“欢迎研究生,考虑本科生,谢绝专科生”的心态,这也逼着大学生们继续熬个三年。此外,随着竞争的加剧,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已远远不够,这就迫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要用更长的时间去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以随时应对社会的筛选。
虚假的繁荣
不可否认,时下人们对高学历人才越来越看重,招聘单位用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有些现象实属畸形:许多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岗位却偏偏要求研究生学历,大专或职高毕业生胜任的工作却要本科生来做,有的商场甚至招聘研究生来卖家电。这种情况让人不能不怀疑:社会用人有没有章法?假如国家花大量的教育资源,学生投入无穷的精力所换来的研究生,只能发挥这样的作用,这样的繁荣有何意义?狂炒房地产会出“地产泡沫”,胡乱追捧股票会出“股市泡沫”,对研究生的不正常认识和使用,同样会导致“研究生泡沫”。
无限商机
要考试,就离不开“辅导”。不管是办辅导班的,还是出版辅导书的,都想方设法从“考研市场”中分得更大一杯羹,就连考点附近的旅馆、餐厅也会在考研期间临时提高价码,趁机捞上一把。考研已经成了一种不轻的经济负担,而这种负担如果和某些黑心出烂书的奸商、不讲职业道德胡吹乱侃的辅导“老师”结合,最终吃亏的只能是可怜的学生。
“批量化生产”
考上了研究生又如何呢?南京某高校一硕士生注册后,三个月未曾上过一节课竟未被发觉;广州某高校一教授一年带出30多名硕士生,轰动一时。至于导师、学生“老死不相往来”,毕业论文一大抄,论文答辩靠人情,更是比比皆是。其根本原因在于源远流长的好大喜功心理,导致许多学校只重数量,忽视质量。
留学,不再辉煌
在20多年前,留学还是非常神秘的字眼。然而现在,随着留学大军的壮大,留学已没有了炫目的辉煌,更多的是难言的辛酸。
那么,为什么还有众多的人留学呢?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实力的差距
为什么留学的大潮会如此汹涌呢?
究其根源,是由某些国家和地区——如欧洲、美国、日本(这往往也是中国学生留学的首选)——科学先进,技术发达,经济繁荣,学术水平遥遥领先等因素决定的。
必须承认,正是中国在社会发展、经济实力、科学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导致了一波又一波跨国求学现象的出现。例如,美国人不需要把中文列为必修课,中国人则把英语列为必修课。美国人不需要把中国的银河系列计算机作为教学内容,中国人则必须把微软平台作为教学内容。这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客观存在。不是说中文就比英语难懂,也不是说银河的档次低,而是我们的综合实力还不足以让汉语风靡全世界,让银河系列成为计算机的首选。发展中国家青年到发达国家留学,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势。
先进的教育水平
国内教育滞后于国内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更滞后于先进国家的发展水平,早已为各界所诟病。每次人大、政协会议,教育都是代表们批评最集中的领域。社会各界都知道现存教育体系极端不合理,教育界人士也在努力改革,但似乎总走不出越改越僵化的怪圈。出国留学成为个人逃避国内教育不合理现状的一条出路。
就业的前景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碰撞,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过渡性失业率增高的步伐加速,教育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途径。同时,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熟悉国际事务的专业执行人才;与国际间日渐频繁的经贸往来,也需要通晓两地语言文化的人才作为沟通的媒介,因此留学归来的学生,将成为国内国际化潮流的中坚人士,他们在求职场上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如果这个理由过于“文雅”的话,那么一言以蔽之:出国留学的人更可能赚大钱。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资本总是向利润率高的行业部门流动,你能给的回报越高,就会有越多的人要投身这个行业。至少在许多希望出国,希望送子女出国的人看来,“留学”这个行业是高产出的。当前社会上对“海归派”的推崇,也反映了这种心理。
大学生,昔日的骄子,今天的弃儿
下面这篇文章,是一名大学生在实习时的感慨:
我2004年毕业,现在在深圳一家公司实习,汽车运用工程学士,计算机四级,高级程序员,应该说这在众多的毕业生中还是不错的,但工资也只有2 000多。这是一个2004年毕业生的状况。在深圳,这个当然不是要谈的问题,要谈的是所谓有些人说的,一块钱大学生一堆的问题。
应该说,中国真的是人很多了,所以本科生也多了,到21世纪的时候,研究生也多了,物多则滥,所以平均的质量不高,这是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承认的问题。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很少有很多人去急着去听一位教授的课,除非他很出名,而且讲的真的有见地。这并非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了,我想主要问题是出在我国的教育制度上。
其实我们大学生很不容易的,大学给了我们什么,没有很多,我们花父母的钱,过了四年,得到的是对学校失望,对我国教育制度的质疑,我们没有如国家所想的成为人才,这个不是我们的错,至少主要原因不在于我们。企业招人可以不给高工资,但是不应该侮辱我们的人格,应该给我们一些基本的尊重。还有所谓的过来人,建议你们想想,你们也是从我们这个时候过来的,没有人生下来就什么都会,所以,教训别人的时候,应该考虑人家处在什么阶段。这是一个毕业生的自由。
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只有博士可以抖一抖。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就业行情。
说起来可笑,现在为就业发愁的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世界是你们的……”“要有历史的使命感……为21世纪中国“四化”建设贡献力量”。N年寒窗下来,才发现自己不但不是什么国家栋梁,而是连参与建设的机会都几乎没有了。
曾经的“天之骄子”,今天的弃儿!
我弄不懂,现在的大学生,怎么就有那么多不像想像中那么好呢?我总结了一下,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没什么专业知识,缺乏真本领。
二是思想素质不行,主要表现为不讲礼貌,懒惰,贪婪,心胸狭隘,没有信用,说谎,知错不改还狡辩,等等。
三是心态不正确,异想天开,甚至有严重的幼稚病。
大学生,没有谁抛弃你,是你太我行我素,你抛弃了用人单位,抛弃了校园,抛弃了舆论。正如你所说,如果你真被抛弃,那只有一种可能,你自己抛弃了自己。
没有一个大学生愿意抛弃自己,而造成他们被抛弃的局面到底谁要负主要责任?是他们自己吗?
名校不能承受之重
一名北大毕业生在北大知名BBS“一塌糊涂”上发出帖子,声称自己是“北大培养的废物”,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众人的关注和讨论。堂堂北大毕业生怎么会成了“废物”?全国闻名的北大何以会培养出“废物”?而国内其他名校的学生又是怎样的心态?
北大“精英”成了无能“废物”?
北大毕业生究竟混得怎样?他认为是“很差,真的很差”。文中提到,“回想在我们之前80年代的老北大生,我觉得他们身上有的东西在我们身上已经失去了。”作者认为北大的学生丢掉了“精神”,他们除了顶着北大的牌子之外,没有什么特色可言。而北大人的谋生能力与其他学校的毕业生比,优势也在逐年减退。
“我们都混得不怎么样。”小龚来自湖南,1997年以637的高分考入北大,至今在他老家的高中还是老师津津乐道的模范学生,但是他现在已经不太愿意说自己是北大的毕业生,而经常联系的几个同学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情况。“刚考进北大的时候,还飘飘然的,对以后的生活有许多设想,现在越来越实际了。”
名校学生求职屡屡集体遭拒
事实上,早在2002年的“北京春季人才招聘会”上,一些知名公司就对名校学生敲响了警钟。该年美国特路普国际公司北京代表处的招聘条件上就打出了“北大、清华毕业生一概免谈”的启事,公司北京代表处的吴沁玫的理由是:“公司曾经用过北大、清华的学生,都不成功。”
而根据最近进行的一项对中化集团、联想、万科等国内5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这些企业中对北大毕业生表示“印象非常好”的只有28%,但是表示“坚决不招聘北大毕业生”的企业却达到了34%。
大多数企业认为,名校毕业生缺乏团队协作的精神,个性一般比较强,而且不管在哪个企业工作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即使呆在大企业也不安分。另外,名校毕业生的要价比较高,也成为遭到拒绝的理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