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对全局影响较大的有关组织和人员进行交谈,了解情况,征求意见,予以协商或激励;
④结合形势,站在竞争的角度对组织的计划和方针进行一次重新认识和反省。
每月之末,领导要总结本月的重大事件,并拟订出在下个月要达到的一些主要目标,确定在下个月的每一周中要完成的一件重要事情,在下个月结束之前值得完成的几件事。
同样的计划方式也可以类推到每季、每年,使组织行为在合理的领导下环环相扣,始终行进在朝向目标的康庄大道上。
(4)制作一张日程表
为了规划时间,领导最好先制作一张日程表,把一天中要做的事都列出来。然后将首先要做的事用红笔画出来,用绿色的笔把接着做的划出来,而用蓝色的笔把那些可以留待明天再做的划出来。或可以根据情况变动另外制定一个计划体系,但是,或必须要有一个计划体系,否则就不知道什么已经做完了,什么还没有做,把另外作过标记的表装订存档,以便放在你手边随时查阅。
日程表应该方便携带,以便领导在离开办公室时也能随时利用。每完成一项工作,就把它从表上划掉。日程表绝对不应该不变动,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需要,就可以在表格中增加项目。当一天的工作结束时,对照日程表检查今天的工作情况,并安排明天要完成的工作。也许你会感到麻烦,与你每日总的工作时间相比,十几分钟的花费并不算多,这十几分钟的投资会给你带来令人吃惊的回报。柯维指出,拿一个小时来订计划,可以有两倍到三倍的效果出来。
(5)让计划留有余地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计划必须留有余地。一般我们的工作时间可以划分为两部分;控制时间和回应时间。控制时间指可以自主支配、利用。完成想做的工作的主动时间;回应时间指不得不接受外界的干扰的被动时间。工作过程不受外界干扰几乎是不可能的,来自上司的、下属的、同事的以及外界的因素武断地强迫领导中断手里的工作。一个不难理解的现象是,职位越高的人,控制时间越多,表现他的自主性更强;而职位越低的人,控制时间越少,表明他要服从、接受很多别人的委派和命令。
了解自己的控制时间和回应时间,在计划表(主要是日程表)上留下足够的空白,以便产生突发事件时,不至于把原来的计划搅成一团糟。另外,对每天应该完成的工作总量加以限制。从次要内容中划去一些,以免日程过分拥挤,从而限制工作时间的总量,不要无原则地延长工作时间,留有余地,别把自己逼到墙角。
别忘了干计划中给自己留下一定的自由时间。
在非洲密林中进行探险的旅行家曾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为了在热带丛林深处搬运沉重的行李,探险家们雇佣了许多当地的居民。到了第四天出发的时间,所有土著人都静坐不动,拒绝搬运。头领作出的解释是:“三天全都在丛林中匆匆忙忙地赶路,今天要安静地等待灵魂来追赶上躯体。”在现代生活中也往往会产生一种悲剧,单独的个人被裹挟进快发展变化的生活潮流,每天受着种时间的压力,成了时间的异化物。在繁忙的事务所造成的心情急躁之中,肉体与灵魂再也不能合而为一,遵守时间变成了侍奉时间,人成了时间的奴隶。因此,作为一个现代人,也应像非洲的土著人一样,需要有休整的时间。
扣除了工作、学习、重复性的家务劳动、睡眠、饮食、路途往返等时间支出之外的可供自由选择活动内容的剩余部分。自由时间又可以划分出两方面的时间消费,一是接受教育,参加社会活动,另外是进行休育运动、郊游、娱乐等闲暇活动。领导和下属都需要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用以学习思考,休养生息,愉悦身心,充实思想,增强体质等。
3执行
计划完毕后就是执行,它要求领导必须以顽强的恒心和毅力坚持下去,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虎头蛇尾。不过鉴于时间的有限和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测,此处仍有一些方法可循:
(1)好钢使在刀刃上
重要的事件先做,在排计划中优先次序。
对一个领导者来说,往往在他的案头,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问题或任务排成队,静待着处理。如果要按单向排队顺序,来了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天长日久,就会形成“事无巨细,一律平等,一律照办”的工作习惯,这样的习惯在客观上就会导致数量众多的“小事”,淹没了非常重要的“大事”,导致领导者产生因小失大的错误。有的领导者还有这样的工作习惯,总是优先处理最紧迫的事情,而最紧迫的事情却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样的工作习惯也使领导者产生错误,只重视现在,而忽视将来,只重视克服困难,而忽略创新和寻找机会。
提高领导者的时间效率,就要求领导将每天面临的杂乱无章的工作系统化,按工作的轻重缓急,根据某项工作在系统中起作用的程度、贡献大小分为不同类别和排定事物的优先次序。
这里介绍一种ABC分类时间管理方法
A类工作在本质上具有最重要性,在时间上具有最紧迫性,在后果上具有严重性。领导对这类事应当做到:必须做好;必须现在去做;必须亲自去做。一般情况下,领导者所处理的这类事件的工作量,不得超过总工作量的20%,每天1-3件;但领导者在处理这类工作所花的时间应占总工作时间的80%。
B类工作在本质上只具有一般的重要性;在时间上也只有一般的迫切性;没有太大的严重后果。领导者在处理这类事项时,或自己去做,或授权别人去。领导者处理这类工作时所花去的时间一般应控制在总工作时间的20%左右。
C类不重要的工作一般约占总工作量的一半以上,但它无关紧要、不迫切、后果影响甚少。领导者应少介入这类工作中去。
在使用ABC分类法中,首先要注意从多个“好的选择”中做出最优选择,一名灯塔管理员在崎岖的岩岸上工作,他每个月会收到补给油料,以维持灯塔的照明。因为距海岸不远,他时常有访客。有一天晚上,村里的一位妇人恳求给她一点油,以维持家庭暖和。另一次,一位父亲来要一点油好点灯,还有人要一点油润滑车轮。这些要求似乎理由正当,管理员想讨好每个人,就答应所有的要求。到了月底,发现油料供应不尽,很快就用光,灯光也熄灭了,当晚发生数起船难,葬送了人命。有关当局展开调查,管理员十分后悔,对他的理由和恳求,他们的回答是:“给你油只有一个目的——维持灯塔的照明!”
大多数人面临对或错的问题时,分别优先顺序。当面对两个好的选择时,挑战就会出现。现在该做什么?万一两个选择都非常适合我们工作的要求、回收和报酬,该怎么办?
此时就必须以组织目标作为决定的基础,征求组织内成员的意见,使抉择给服务对象以更大的便利,给组织以利益最大化的成果。
另外就是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做次要的事情,这里充满血的教训。美国东方航空公司的巨无霸喷气客机,曾是当时有名的班机,从纽约到迈阿密,总是载满度假的旅客。有一次飞机接近迈阿密机场准备降落时,指示起落架放下的灯没亮。飞机在艾弗格雷沼泽的上空盘旋,飞行组员忙着检查是否起落架真的没放下,或是信号灯的灯泡有瑕疵。
机工长设法换灯泡时,起落架动不了,机上其他组员想帮他。他们在换灯泡时,没人注意到飞机正失去高度,飞机就落在沼泽里,数十人在坠机时丧身。一组熟练的飞行组员,在乱弄一只75分钱的灯泡时,飞机载着乘客掉落地上。罗伯·麦肯说:“大部分重要目标无法达到的理由,是我们花太多时间做次要的事。”
(2)抓住“高效时刻”
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明了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忽略的一个道理,即时间不仅具有数量,而且具有质量,对于不同使用者,每时每刻并不是完全等效的。在人的一生中,时间存在着质量差异。比如,一生中青春是最为闪光的岁月,“青春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也。”一年中,一天中的时间也存在着质量差异,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效能。在有的时间里,人们精力充沛,动作敏捷,办事效率高;而在有的时间里,却变得头脑迟钝,动作呆滞,两分钟只顶一分钟。因此,有些效率问题研究专家认为:“控制时效的秘诀之一,就在于要用高效时间去处理最重要、最复杂、最需要创造力的问题;而在低效时间里,去从事周期性、重复性的日常工作,或进行调节生理、心理的闲适活动。”
时间质量上的差异,要求领导者不能按事用时,即工作事务不能按时排队去做,而要按质用时,即把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放在高效时间去做,这是赢得时间,提高领导者工作时效的重要技巧之一。
所谓高效时间,是指一天中思维能力、活动能力最旺盛的时间。一般人的情况是这样:早晨,刚走上工作岗位,开始一天的工作,这时是记忆力最佳的时刻。随着时间流逝,工作逐步开展,人的精力也在逐渐增加。中午12点以前,思维力、精力、体力等活动指标均达到了高潮,能够胜任各种艰巨复杂的任务。可是不久,各项指标又迅速下降了。下午一两点钟是脑力和体力较低的时候。而下午3~6点,人的脑力又活跃起来,处理各种事务又非常灵敏了,到晚上9点,形成了一天里的第二个高峰。当然,这只是一般人的情况,具体到每个人,细微差异仍然很大,往往因人、因事而异。巴金喜欢挑灯夜战,只有深夜才能“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诗人艾青则倡行“黎明即起,闻鸡飞舞”。现在的领导者工作习惯也各不相同,高效的时间也不相同,每人都可以从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发,尽量将高质量的时能供给重要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时间能源。
(3)扩大时间容量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这就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79岁时,宣称自己已是135岁的人了。古今中外的杰出领导,也都利用时间的这种特性,不断充实时间的容量,就象盖房子一样,本来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地基,盖成楼房却可以占据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平方米的空间。
要扩容时间,首先就是要拾取各种零碎时间,把零碎时间用来从事零碎的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在车上时,在等待时,可用于学习,用于思考,用于简短地计划下一个行动等等。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短期内也许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但经年累月,将会有惊人的成效。
“世界上真不知有多少可以建功立业的人,只因为把难得的时间轻轻放过而默默无闻。”
滴水成河。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更甚者可以“一心两用”,“一心多用”,讲求时间的立体统筹。我们知道立体公路的车流量大,高层建筑的空间利用率高。同样道理,立体结构的时间安排也能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比如,某一管理者,早晨8点上班,到办公室后,有一系列事务和工作要做,这些事务和工作所要花费的时间分别是:收拾整理办公桌:3分钟;听取秘书对一天工作的安排:5分钟;对秘书指示关于某一报告的起草:15分钟;阅读文件:17分钟;外出开会乘车:35分钟;开会:90分钟。如果这六项工作按照单向顺序一项一项地做,那么就需要总共花费165分钟,但如果对这六项工作进行立体统筹:在听取秘书对一天工作安排的同时,收拾整理办公桌;在乘车的路上同时对秘书指示某一报告的起草和阅读文件,那么只需要130分钟就够了。
抓住工作的关键环节,化繁为简,不仅提高了时间的使用效率,而且也扩大了时间的容量。这种立体运筹是时间管理的最高手段。
具体事务合理安排
领导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常常被来自内外的因素(即有个人的原因,也有外界的影响)干扰,以致于难以在有限时间内合理、有效地完成工作,这些浪费时间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办事拖拉●会议冗长●不速之客闯入●电话干扰●经常加班加点●穷于应付突发事件上●上班漫谈、聊天●交待不清,事情做错●不敢拍板,等指示●不考虑事情过于复杂●主管事必亲躬●完美主义办事●不考虑累重缓急●凭记忆办事●主办人员迟到
因为它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领导的生活中,所以方有许多许多领导抱怨时间支离破碎,难以高效完成日常事务,但这并非不可避免的,以下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杜绝浪费时间的“绝招”:
1改掉拖拉的习惯
苏姗娜·塞吉尔是一个著名的色彩专家,她为许多名人设计居室和衣物。在应付日程表上的所有要求时她遵循从祖母那里学到的一个原则:如果有一件事情要做,她立即就干。
非常多的人浪费时间“开始着手进入开始状态”,塞吉尔常说,他们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准备干一件事,以致他们没有剩余的时间去干这件事了。如果立即着手行动,你就会惊奇自己干得有多快!记住,栽一棵树的最好的时间是20年前,第二个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
因此,不要老压着材料不放手。凡是收到的信件,报告或其他什么,都应当迅速处理掉,或阅读,或回信,或销毁,总之,避免文件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