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实质上并没有优劣之分,认真对待每一件事都算是做大事,固守自己的本分和岗位,就是作出的最好的贡献。
没有哪一个人的付出是没有意义的,每一个工作过程都成就了另一个过程,只有环环相扣,整体工作才会和谐美好。
工作中1%的疏忽会失掉99%的努力
经典提示:
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是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可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
有一位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应聘到一家私营企业从事外贸工作,他每天都抱着很大的热情,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复印、传真、打电话、接电话等,这些很琐碎的事情他从来都不嫌麻烦。有不懂的地方他总是及时向别人请教。
公司的王经理是搞贸易的行家,所有的股东都视他为中流砥柱。有一天早上,王经理叫这位毕业生去银行汇一笔钱给一个客户,这位毕业生接到任务后马上带着准备好的对外付汇材料到银行,赶在下班之前将这笔钱汇给了客户。当时他认真检查了金额、日期、发票、合同,确信没有问题之后交付银行。银行工作人员审核后,依照程序办理购汇付汇。
没想到第二天中午,毕业生就被经理叫到办公室。他的脸色很难看,第一句话就问他:“你给香港付款的账号写的是多少?”毕业生马上意识到账号有可能出了问题,仔细对比后,他发现因为账号是客户方面通过短信发给自己的,而他在把账号记下的时候,最后一个数字正好换行,他没有把短信继续翻下去,故而漏掉了最末尾的一个数字。后来通过多方面和银行沟通,在最短时间内把这笔钱汇到了客户的账号上。
由于资金没有及时到账,导致客户那边不能按时发货,损害了公司信誉,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这件事情说明,有时候尽管你为一件事情做了99%的努力,但也许仅仅因为1%的疏忽,前面的努力都会归零,甚至成为负数。这就是忽视细节的一大后果。
所以说,对于100件事情,如果99件事情做好了,一件事情未做好,而这一件事就有可能对某一公司、单位及个人产生百分之百的影响。
一百次决策,有一次失败了,可能让企业关门;一百件产品,有一件不合格,可能失去整个市场;一百个员工,有一个背叛公司,可能让公司蒙受无法承受的损失;一百次经济预测,有一次失误,可能让企业破产……
巴林银行是伦敦一家著名的金融企业。它成立于1763年,在其两百多年历史中,有一批又一批业务员为它效力,它也经营过无数笔业务。然而,因为一个小职员在新加坡疯狂投机,给公司带来8.6亿英镑损失,并直接导致巴林集团的历史宣告结束。这是“100—1等于0”的真实写照。
一位企业经营者说过,“如今的消费者是拿着‘显微镜’来审视每一件产品和提供产品的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较宽松生存空间的企业,不是‘合格’的企业,也不是‘优秀’的企业,而是‘非常优秀’的企业。自己要求自己的标准,必须远远高于市场对你的要求标准,你才可能被市场认可。”
同理,作为一名员工,只有以高标准严格地要求自己,才能赢得老板的信任和器重,获得机
会和提升。
如果我们留心自己的生活,就会发现轻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是不相上下的。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败在做事不够尽责、轻率马虎这一点上。无数人因为养成了糊弄工作、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而导致自己一生不能出人头地。
很多人工作没有做到位,甚至相当一部分人做到了99%,只差1%,但就是这一点细微的差距,使他们在事业上很难取得突破和成功。
一位管理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从手中溜走1%的不合格,到用户手中就是100%的不合格。为此,我们要赢得成功,就应当自觉戒除糊弄工作的错误态度,为自己的工作树立严格的标准。要自觉地由被动管理到主动工作,让规章制度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为,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
鲍勃是一家外资企业的副总经理。他是一个非常热爱工作的人,他说他只有在工作中才能找到乐趣。因为对工作认真,他每天都有成堆的事情要做,这个要思考,那个要琢磨。他有一句口头禅:由我负责的事就必须做好,不准出差错。
他的朋友吉米劝他,有些事完全可以分派给属下去做,不必事事亲力亲为。鲍勃也想这么做,让自己放松放松,但是一到工作时就忘了。他说如果完全把事情交给下属去做,他总是担心下属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最后把事情做砸了,或者达不到他想要的结果。所以即使是事情交给别人去做了,鲍勃仍要不停地督促。
在鲍勃看来,标准是工作的最低要求,他在从事每一项工作之前都要为自己定下一个标准,凡自己经手的每一件事情都要达到这个标准,绝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这种心态促使他每个行为都要达到一个标准,甚至要求下属也要达到这一标准。
由此看来,一个人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在他心目中必须有一个很高的标准,不能是一般的标准。在决定事情之前,要进行周密的调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尽量把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进去,以尽可能避免出现1%的漏洞,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自检:
请认真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工作中是否遇到过因为小疏忽而导致的工作失败?
2.你觉得工作中因为小疏忽而造成失败的例子多吗?
3.你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怎样做?
细微的差距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
经典提示:
决定一个企业是基业常青还是走向没落的因素,往往就在一个细微之处。企业如此,个人也是如此。有时,决定我们能否做好工作的因素,就取决于一些小事或细节。
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他们马虎大意、鲁莽轻率。泥瓦工和木匠可能靠半生不熟的技术建造房屋,砖块和木料拼凑成的建筑有些在尚未售出之前,就已经在暴风雨中坍塌了。医学生因为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好好为未来做准备,做起手术来捉襟见肘,把病人的生命当儿戏。一些律师只顾死记法律条文,不注意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能力,真正处理起案件来也难以应对自如,白白浪费当事人的金钱……
很多时候仅仅因为一件小事,就会出现盛衰之间的转变。美国吉列公司因迟迟没有把自己的不锈钢刀片投入市场,导致被竞争者抢先一步,遭受重大损失。
1961年,在剃须刀的制造工艺领域中,出现了一场划时代意义的革命。在这一年里,英国的威克逊公司第一次用不锈钢制造剃须刀获得成功。这种不锈钢刀片极富弹性,不易折断,重量很轻,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成本极低,而且又可以连续使用多次。这些细微之处的差别,给剃须刀生产厂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震动。
威克逊公司推出不锈钢刀片后,首先在英国立即引起轰动,销量直线上升,到1962年,就完全占领了英国市场。与此同时,吉列刀片公司的老对手——美国精锐公司和安全剃刀公司,敏锐地洞察到这些细小的差别带来的千载难逢的机会,随即于1963年年初,把自己的不锈钢刀片推向市场。一时间,不锈钢刀片在美国市场上声名鹊起。很多吉列的忠实消费者也开始转向不锈钢刀片。
显然,不锈钢刀片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吉列的市场地位。此时,吉列有两种选择:
第一,对不锈钢刀片不予理会,调动一切手段,加强对“超级蓝光”刀片的促销,以保住甚至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这样对吉列来说,是轻车熟路,无须太多气力,但意味着在不锈钢刀片市场上有可能陷入被动。
第二,立即推出自己的不锈钢刀片,这样可以使吉列已有的大部分市场不被侵占,而且用不了多大的促销费用。但这样做,将会对“超级蓝光”的市场造成强烈冲击,甚至放弃“超级蓝光”,因而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勇气。
吉列经过分析决策,认为“超级蓝光”碳钢刀片与不锈钢刀片相比,存在两方面的突出优势:其一,“超级蓝光”碳钢刀片的质量优异,并且很稳定,而不锈钢刀片刚刚面世,质量水平不够稳定。其二,不锈钢刀片的目标消费者是中低水平收入者,而“超级蓝光”碳钢刀片主要面向高消费者。
在经过这番分析后,他们认定:“超级蓝光”的市场地位不会动摇,因此,犯不着“杞人忧天”。于是,他们最终采取了第二种决策,先不理睬不锈钢刀片,全力巩固自己“超级蓝光”的市场地位。
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极端错误的决策。经调查发现,如果不锈钢刀片能连续使用八次,而刀口不钝,一般消费者就会选择不锈钢刀片,而一般不锈钢刀片的使用次数均在15次以上。而吉列公司完全没有注意这个细节,由此,不锈钢刀片的推广,将碳钢刀片的大部分顾客抢过去。
在吉列作出决策后不久,事态的发展便急转直下,令吉列的决策者们瞠目结舌。不锈钢刀片在市场上的势头空前凶猛,安全剃刀公司和精锐公司充分利用吉列无动于衷的大好机会,增加促销费用,大力宣传不锈钢刀片的经久耐用、物美价廉,使不锈钢刀片的销售不断升温。在强大的促销攻势下,吉列的新老顾客纷纷叛离,投入了不锈钢刀片的怀抱。吉列的碳钢刀片销量不断减少,市场份额降至吉列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究其当时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其中很大一个因素是由于吉列忽略了消费者对剃须刀使用次数——这个细微之处的高要求,盲目从大处作比较,从而坐失良机,造成惨重的损失。
可见,决定一个企业是基业常青还是走向没落的因素,往往就在一个细微之处。企业如此,个人也是如此。有时,决定我们能否做好工作的因素,就取决于一些小事或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