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走出规则囚禁的栅栏
西点届毕业生Compass集团总裁约翰·克理斯劳说:“规则和纪律一定要遵守,但这绝对不应该成为你墨守成规的借口。”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个完全孤立的个体。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的思想不可能能迎合所有的人,我们的行为可能时时受到世俗的约束与制约。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常常把我们的思维、行动限定在在四堵高墙之内。
职场秀
美国杰出的发明家保尔·麦克里迪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通用汽车公司的一次项目会议上,总经理让他的下属们针对自己的工作谈一些看法。有一个部门经理站起来慷慨陈词:“我现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这项工作产生了一些怀疑。在这两年之中,在首席执行官的指导下,每个部门都接到了上百个项目,有许多项目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往往进行到中途便不了了之,这样下去,会毁了公司。我们难道不能抓一些大一点的项目?或者我们能不能为每一个部门分配一些不浪费人力资源和资金,又能迅速见到效益的项目呢?这些项目不必太多,只要能见到效益,又不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这对我们的发展会有莫大的好处。”
这位经理的一番话,震动了总经理和在座的各位部门经理,他们都为这位经理的工作精神所感动。整个下午,大家放弃了原先开会的议题,针对这位经理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重新制定战略目标。重新调整战略规划后,公司节省了许多开支,公司发展的步伐也加快了许多。
那位经理的质疑精神震动了总经理与自己的同事,使得公司在质疑的基础上,重新调整目标,从而为公司带来更多地好处。工作中,在执行一项任务时,频频出现困难,时时遇到阻碍,有的人在不停地找借口,却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要知道在达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出现的问题过多,过于复杂,就不正常了。这时就需要你质疑自己的工作,客观地评估这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是否科学合理,认真地分析自己的工作方向是否与企业的总目标一致,谨慎地判断自己的工作方法是否科学有效。
[自控力法则]
在企业中,优秀员工是敢于质疑自己的工作的员工。只有敢于对自己的工作提出疑问,才能避免错误的出现,从而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1.敢于质疑,敢于犯错
很多人认为,要想保住自己的一切,就要按照熟悉的一切工作,不要打破工作的秩序,也不可轻易尝试新的方法,更不要承接那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否则,就有可能被撞得头破血流。实际上,不能质疑,不会犯大的错误,是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的。
2.走出规则,打开新局面
在我们的世界上,有创造力的人,到处都有出路,到处都需要他。但模仿者、追随者、因循守旧者,绝少有开辟新路的希望,也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世界上所需要的是一批具有创造力的人,因为他们能脱离旧的轨道、打开新的局面。
3打开你的心,让想象力自由翱翔
如果你的心过于封闭,不能接纳别人的新的观念,就等于锁上一扇门,禁锢了你的心灵。褊狭像一把利刃,切断了许多机会及沟通的管道。从而培养丰富的创造力。依赖他人、模仿他人的人,不论他所仿效的偶像是多么伟大,他也绝不会成功。成功不可能出自于完全的因袭和模仿,只有出于自己的创造,才能达到真正成功的境地。
4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的人不会去做已有很多人在努力做的某项工作,也不会用别人所用过的方法,他们只是做着他们自己的事。目前世界上的种种进步都是不断打开新局面、开辟新道路的结果,都是摒弃一切陈腐的学说、落伍的思想、愚昧的迷信而努力更新观念、不断创新的结果。
积极:V型思维引导创新
当遇到困难时,切莫抱怨,这困难也许可以成为你的创新源泉。V型思维是一种从消极转向积极、变问题为机会的创造性思维。用V型思维处理问题,你也能成为创新之星。
职场秀
霍华德·海德很喜欢玩,其他各种游戏都很喜欢,但怕滑雪。因为他在滑雪时,那种又长又笨重的滑板,使他摔了许多跤,于是他咬牙发誓:这一辈子再也不去滑雪了。
但就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心头一动:既然我喜欢滑雪,却因为滑板不理想,导致我要放弃这一很有意思的活动,为何我不可以改善一下滑板呢?像我这样的人一定很多,假如我能够发明出来,势必也很有市场。
于是,他花了几年的时间来进行这项发明,终于一举成功。不仅自己建立了海德滑板公司销售滑板,而且还转让专利。其中一家叫AMF的公司,由于购买他的专利后生意兴隆,又赠给他450万美元。
霍华德的经历是典型的“V型思维”,遇到问题——牢骚、抱怨——从问题中找到了创新的机会。V型思维法可以用一个英文字母“V”和3个箭头来表示。
这里有三个箭头,从左到右的第一个箭头,代表的是问题;从左上方到右下方的箭头,代表着问题的延伸以及它在当事人身上的消极影响——牢骚、抱怨,假如受这些情绪支配,必然就只有对事情放弃。“V”的底端,代表的是你终止了牢骚、抱怨。右边的箭头,代表看到了这一问题所带来的机会,而开始积极的创造。
这一图形,非常传神地表达出V型思维的特点:变问题为机会。这是一种从消极向积极转折,并由此而导致新创造的思维。这正是V型思维法最具魅力的地方,它直接导致最平常的人成为优秀的创造者。
[自控力法则]
我们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我们也会发牢骚、抱怨,但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而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就不会产生第三个箭头,也不会形成“V型思维”。但是只要你适时地终止牢骚、抱怨,把问题当做改进、创新的机会,开始积极地创造,你也能成为创新之星,代表“胜利”的“V”也会向你招手、微笑。“V型思维”是一种特别值得重视的创造性思维。掌握“V型思维法”,有如下几个关键:
1.在问题出现时,立即中止消极抱怨,开始积极拐弯。
2.积极拐弯时,重点考虑:“是否能发掘更重要的价值?”
3.自问:“新因素是否能够使我开辟新天地?是否给我带来全新的机会?”
变通: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更多的时候,我们在生活的路上走得不好,不是路太狭窄了,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狭窄了。往往堵死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之路的并非他人,而正是我们自己狭隘的眼光和封闭的心灵。
职场秀
有个年轻人听说远方有位大师擅长穿山之术,可以不凭借任何外力穿过一座山,年轻人将信将疑,决定找到这位大师问个究竟。于是,年轻人跋山涉水,到了大师的住处,表明来意,大师答应他第二天早晨在城南边的“巨石林”处表演穿山之术。
第二天早晨,年轻人早早地来到了“巨石林”,大师已经在那里等了。周围还有一些闻声过来看热闹的人。
年轻人对大师说:“大师,可以表演了吗?”
大师点点头。只见他从一个巨石旁绕过,走到了另一块巨石旁,又从那块石头旁绕了回来。
年轻人没有想到大师会如此“耍”他,有些恼怒:“大师,你这算什么本事?你不是在耍我们吗?”
大师并不生气,而是微笑地说:“小伙子,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这就是我的法术啊。”
年轻人恍然大悟。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变通。工作中的许多事情也是如此,何必拘泥于一种方法,执拗于一种方案呢?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要学会变通,学会“以变制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中生存。变通不仅体现了变化的思想,而且包含着成功的意思。这里的变动不论大小,都意味着破惯例,违常规,与现实相背;另一方面,这种变化又是现实所允许的,是一种有别于惯例和常规的特例,因而,是可以行得通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变通并不是对惯例和常规的彻底破坏,而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维护。
[自控力法则]
变通是一种本领,一种艺术,关键在于审时度势,灵活掌握。变通绝非随意而为,其运用之妙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掌握变通的艺术要注意以下三点:
1.要根据各种信息作出判断能不能变通,变通的条件具备不具备;
2.要选择变通的内容和方式,解决变什么、怎么变、如何变的问题;
3.要把握变通的时机和操作,做到神机妙算、得心应手。
逆向:倒过来,就是另一片天
美国实业家罗宾·维勒的成功秘诀是“永远做一个不向现实妥协的叛逆者”。罗宾·维勒的言行是一致的,就在他的领导下,凭着那种创新的精神,使无数个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职场秀
在约瑟夫·特纳小的时候,父亲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理发师。然而,他的兴趣却是在绘画上,他的父亲也没有办法,勉强同意他以艺术为业。特纳很快就成了一个艺术方面的行家里手,不过,为了谋生的需要,他当时什么活都接,其中大量的工作是给各种旅行指南和年鉴配插图。尽管这些工作报酬非常微薄,但特纳依然做得很认真。他所得的报酬,其价值要远远低于他所付出的劳动。他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他的报酬渐渐提高,也开始接一些档次更高的活。
因为人们总是乐意把工作交给那些认真负责的人,只要他们力所能及,他们更愿意把一些更高档次的工作交给这样的人去做。随着特纳的业务越来越多,他的作品的价格也慢慢提高了,人们开始注意到他的作品里面包含的某种更卓越的成分——可以说,这些东西直到今天还没有完全被人理解。
比起很多举世公认的风景画大师,他的成就也许还要高出许多;他对自然风景的领悟,也是无人可比的。可以说,特纳在绘画领域的地位,同莎士比亚在文学方面的地位是相同的,二者都是各自行业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天才。
约瑟夫·特纳也是一个独辟蹊径,相信奇迹的典型例子。如果他依着他父亲的愿望,那么他很难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在绘画领域创造出奇迹,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当然也就很难拥有强项。追求精确是另一种类型的独辟蹊径。如果你能在某件事上力求精确,那么你就可以做到与众不同,也就拥有了一定的创造力。
[自控力法则]
要想拥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我们应该像追求智慧与财富,或者追求其他我们渴望的东西那样追求精确。要做到:
1.要下定决心,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不拖沓应付,不敷衍塞责
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毛病可以使一个百万富翁一夜间倾家荡产;相反,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力求精确的。追求精确就是独辟蹊径,而独辟蹊径就是创造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要想做到独辟蹊径,大胆创造,必须有打破常规的勇气
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个完全孤立的个体,思想和行为难免会受到世俗的约束与制约。在这个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应该”、“必须”等条条框框,它们构造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束缚其中,而我们很多人往往习以为常、不假思索地照“章”行事。事实上,任何规则或法律都不能保证能适用于各种场合,取得最佳效果。这些规则将制约你的强项与潜能的发挥,但往往对于这些规则和方针,你找不到遵循的理由,也又无从摆脱。
自测:
1.你曾对自己的工作发生过质疑吗?你当时是怎样做的?
2.什么是V型思维?你怎样理解V型思维?结合你的工作和生活,谈谈V型思维对你的影响。
3.你认为创新需要破除哪些规矩,又需要遵守哪些规律?
4.你在工作中是否善于独立思考?还是依靠别人的帮助?
5.你最近的工作中是否用创意来完善工作的经历?想一想其中思考发挥了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