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方向正确才能减少干扰,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事实上,天下的事是永远做不完的,最难的不是不知道怎么去做,而是不知道做什么。
人们办事情,创造新生活,除了需要一种勇于追求的精神外,更需要认清事业和人生的方向。如果只顾低头做事,却不知抬头看路,就会累得半死不活,却收不到什么实质性的效果。对他们来说,草率行事,冒冒失失是他们最好的写照。他们懒于思考,轻举妄动,不考虑主、客观条件和后果就贸然作出抉择,他们忙得晕头转向,却什么成果也没有。
有一个广泛流传的管理故事:一群伐木工人走进一片树林,开始清除矮灌木。当他们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清除完这一片树林中的矮灌木,直起腰来准备享受一下完成了一项艰苦工作后的乐趣时,却猛然发现,他们需要清除的不是这片树林,而是旁边的那片树林!
有多少人在工作中,就如同这些砍伐矮灌木的工人一样,常常只知道埋头干活,却不清楚自己的工作方向和目的。
这种看似忙忙碌碌,最后却发现与自己的愿望背道而驰的情况是非常令人沮丧的。这也是许多效率低下、不懂得卓越工作方法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他们往往找不到问题到底在哪里,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些无用的事情上。
西班牙智慧大师巴尔塔莎·格拉西安告诫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过匆忙,忙乱中容易出差错。有些事情不可不问,有些事情不得不弄明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人只有认清自己的工作方向,找到问题的根源,才会懂得如何合理安排工作,才能选择正确的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地办事,出色地完成工作。
有一天,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收到一位客户的抱怨信:“这是我为了同一件事第二次写信给你,这的确是一个事实。”
原来,这位用户家里有一个习惯:每天饭后由全家投票决定吃哪一种口味的冰淇淋。他家最近买了一部通用轿车后,只要他每次买的冰淇淋是香草口味,他从店里出来时车子就发动不起来。但如果买的是其他口味,车子发动就很顺利。
太奇怪了!这可能吗?难道车对特定口味的冰淇淋过敏?公司总经理对这封信心存怀疑,但还是派了一位工程师去察看究竟。当晚,工程师随这个车主去买香草冰淇淋,回到车上后,车子果然发动不起来。试了几次,每次都是这样。工程师又连续去了两个晚上。第二个晚上,车主买了巧克力冰淇淋和草莓冰淇淋,车能启动。第三个晚上,买了香草冰淇淋,车又启动不了了。
工程师绝不相信这部车对香草冰淇淋过敏。于是他努力工作以求解决问题。每次他都做记录,像日期、汽车往返的时间、汽油类型等。经过深入地思考和仔细地观察。最后他发现了线索:车主买香草冰淇淋比买其他冰淇淋所花的时间要短。因为香草冰淇淋很受欢迎,故商店分箱摆在货架前面,很容易取到。因而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这部车从熄火到发动的时间较短就会出问题。
当问题渐渐明确时,一个关键出现了:蒸汽锁。蒸汽锁控制汽车引擎的散热状况。当这位车主买其他口味冰淇淋时,由于时间较长,引擎有足够的时间散热,重新发动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买香草冰淇淋时,由于花的时间较短,引擎太热,以至于无法让蒸汽锁有足够的散热时间,所以造成无法发动。
汽车对香草冰淇淋“过敏”,这的确有点离奇,或许很多人收到这样的报告都会当成一个玩笑。但是工程师却抓住问题不放,深入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才让事情得到完美的解决。如果缺乏了这些,恐怕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会被当成一个玩笑,或被忽略。
在现实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简单的,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到答案,但对于较为复杂的,可能就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此时,如果我们不能找准问题的标靶,揭示问题的核心,就很难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所以说,在解决问题之前,要先确定问题,以免方向发生偏差,犯了“南辕北辙”的错。
此路不通就换方法
一个卓越的人,必是一个注重寻找方法的人。当他发现一条路不通或太挤时,就能够及时转换思路,改变方法,寻找一条更为通畅的路。
当你走在路上,眼看就要到达目的地了,这时车前突然出现一块警示牌,上书四个大字:“此路不通!”这时你会怎么办?
有人选择仍走这条路过去,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之势。结果可想而知,已言明“此路不通”,那个人只能在碰了钉子后灰溜溜地调转车头,返回。这种人在工作中常常因“一根筋”思想而多次碰壁,消耗了时间和体能,却无法将工作效率提高一丁点,结果做了许多无用功。
有人选择驻足观望。不再向前走因为“此路不通”,却也不调头,想法有二:一是认为自己已经走了这么远,再回头心有不甘且尚存侥幸心理;二是想如果回头了其他的路也不通怎么办?结果驻足良久也未能前进一步。这种人在工作中常常会因懦弱和优柔寡断而丧失机会,业绩没有进展不说,还会留下无尽的遗憾。
还有另一类人,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调转车头,去寻找另外一条路。也许会再次碰壁,但他们仍会不断地进行尝试,直到找到那条可以到达目的地的路。这种人是工作中真正的勇者与智者,他们懂得变通,直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的业绩。
“此路不通”就换条路,“这个方法不行”就换个方法,应该成为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理念。
管理大师彼得斯在写出风靡全球的《追求卓越》一书之前,曾在麦肯锡顾问公司担任顾问,他属于那种有独立见解的人,因此,在公司里有段时间属于非主流派人物。后来,他改变方法,决定由外而内建立自己的信誉。其具体做法是:对一些员工不太愿意去的外地,主动去了解情况,并和有关人士接触。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获得新资讯,而且,仅仅一句“我实地看过了,并且就在昨天”就能增加自己说话的分量,在公司里树立自己扎实的形象与信誉。
有了这样到外界去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意识,他就拥有了其他员工不具备的优势。还使他的书更有新鲜感和权威性,更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
某地由于一些工厂排放污水,使很多河流污染严重,以至于下游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威胁,环保部门每天都要接待数十位满腹牢骚的居民。环保部门联合有关当局决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们考虑对排污水的工厂进行罚款,但罚款之后污水仍会排到河流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条路,行不通。
有人建议立法强令排污工厂在厂内设置污水处理设备。本以为问题可以彻底解决了,却在法令颁布之后发现污水仍不断地排到河流中。而且,有些工厂为了掩人耳目,对排污乔装打扮,从外面不能看到有什么破绽,可污水却一刻不停地在流。这条路,仍行不通。
之后,当地有关部门立刻转变方法,采用著名思维学家德·波诺提出的设想:立一项法律——工厂的水源输入口,必须建立在它自身污水输出口的下游。
看起来这是个匪夷所思的想法,但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个好方法。它能够有效地促使工厂进行自律:假如自己排出的是污水,输入的也将是污水,这样一来,能不采取措施净化输出的污水吗?
此路不通就换方法。正是遵循了这个信条,才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个卓越的人,必是一个注重寻找方法的人。当他发现一条路不通或太挤时,就能够及时转换思路,改变方法,寻找一条更为通畅的路。工作中也是如此。一个优秀的员工必是一个善于变换思路和方法的员工,他不会固守一种思路,也不会迷信一种方法,他会审时度势,适时突破,在变化中迅速拿出新的应对方案。他相信,方法总会有的,只是自己还没有想到。
为问题找到更简单的办法
简单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很多事情解决来很简单,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复杂,如果把一个简单的问题想得过于复杂,那么只会让我们离问题越来越远。
有一家杂志社曾举办过一项奖金高达数万元的有奖征答活动,内容是:
在一个充气不足的氢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着人类命运的科学家。 第一位是一名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甚至在外星球上,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地种植粮食作物,使人类彻底脱离饥荒。
第二位是一名医学专家,他的研究可拯救无数的人们,使人类彻底摆脱诸如癌症、艾滋病之类绝症的困扰。
第三位是一名核物理学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战争,使地球免于遭受灭亡的危险。
此刻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出去一个人以减轻重量,使其余的两人得以存活,请问,该丢出去哪一位科学家?
征答活动开始之后,因为奖金数额庞大,很快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并且引起了某电视台的关注。在收到的应答信中,每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阐述他们认为必须将哪位科学家丢出去的“妙论”。
最后的结果通过电视台揭晓,并举行了热闹的颁奖仪式,高额奖金的得主是一个14岁的小男孩。他的答案是:将最胖的那位科学家丢出去。美国太空署曾遇到过一个难题:怎样设计出一种笔,它能够帮助宇航员在失重的情况下,方便地握在手里,书写起来流利,且不用经常灌墨水。在绞尽脑汁都想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太空署只好求助于社会公众。最后,最有效的方法来自于一位小女孩,她的建议是:“试一试铅笔吧,如何?”问题就如此简单地解决了。
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先生在发明白炽电灯时,想要知道灯泡的容量,但由于手上工作太多,便让他的助手帮助他量一下一个没有上灯口的玻璃灯泡的容量。过了很长时间,爱迪生已经把自己手上的工作都做完了,助手还没有把灯泡容量的数据送过来。于是,他便来到助手的实验室。
进门时,爱迪生看见助手正在桌子旁边忙碌地演算着,桌上堆满了很多演算用的稿纸。爱迪生便问他在干什么。助手回答:“我刚才用软尺测量了灯泡的周长、斜度,现在正用复
杂的公式计算呢。”爱迪生笑了笑,然后对助手说:“你可以用简单的方法。”说着,他便向灯泡里注满了水,然后交给助手说:“你把灯泡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这样就可以知道灯泡的容量了。”
这些小故事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简单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