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社会学家揭开了这个谜。谜底很简单,那就是——大黄蜂根本不懂“动物学”与“流体力学”。每只大黄蜂在它长大之后,就很清楚地知道,它一定要飞起来去觅食,否则就会被活活饿死!这正是大黄蜂之所以能够飞得那么好的奥秘。
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设想,如果大黄蜂能够接受教育,明白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而且也了解了流体力学。那么,这只大黄蜂,它还能够飞得起来吗?
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在无意之间向你灌输了许多“不可能”的思想,这些思想会给你的心灵“设限”,制约你潜能的发挥,但是,如是你把这种种的“不可能”从心头抛开,你就能够到达你平时难以企及的高峰。
1992年底,78岁的IBM仿佛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一下子陷入了亏损额50亿美元的泥坑里,举步维艰。昔日威风八面的蓝色巨人变成没人理睬的乞丐。GE的杰克·韦尔奇与SUN的麦克尼里等专家、高手都拒绝高薪,不愿意去挽救IBM。后来,IBM费尽力气,终于说服了路易·郭士纳前去执掌IBM的帅印。于是,被媒体描述成“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坟墓”的IBM,迎来了这位对IT行业完全陌生的新CEO,后来被世人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郭士纳先生。
不过,当时大家知道郭士纳先生要接掌IBM时,很多人向他投去了怀疑的眼光或冷嘲热讽的态度。他们认为:一个靠经营食品业起家的人,一个对让算机完全外行的人,又如何能担当得起这一重任呢?
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郭士纳先生给大家的结果是“惊喜”!因为,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一个当初亏损81亿美元的IBM公司,如今已经变为销售额高达860亿美元,赢利77亿美元的行业楷模。公司的股票价值增值了800%,市值增长了1800亿美元。这些惊人的数字,就是当初那位计算机行业的“门外汉”路易·郭士纳先生带领IBM员工们创造出来的。这是一个给那些怀疑“门外汉”做不了专业活的人的最好反击。
郭士纳先生的成功带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困难,只要你勇于尝试,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那么“不可能”也能够变为“可能”。
张小姐从旅游学院毕业不久,就到一家著名饭店当接待员。参加工作不久,她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那天,一位来自美国的客人焦急地向值班经理反映:来中国前,他就预订了法国——日本——香港——北京——西安——深圳——新加坡的联票。但是,由于疏忽,一张去西安的机票没有及时确认,预定的航班被香港航空公司取消了。这一下他急了,他到西安是去签订合同的。如不能及时赶到,将造成很大的损失。
酒店的老总当即安排张小姐和另外一位老接待员解决这一问题。她们一起到民航售票处,向民航的售票员介绍了有关情况,希望她能够帮忙解决这一问题。
但售票员的回答是:“是香港航空公司取消的航班,和我们没有关系。”
还有其他办法吗?再重新买票已经来不及了,因为票已经全部售完了。
于是她们再一次向售票员重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外国客人,如不能及时赶到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但售票员的回答仍然是:“对不起,我也无能为力。”
张小姐问:“难道就再没有别的办法吗?”
售票员说:“如果是重要客人,你们可以去贵宾室试试。”
她们立即赶到贵宾室。但在门口就被拦住了,工作人员要求她们出示贵宾证。这一下她们又傻眼了。此时此刻,到哪里去办贵宾证啊?
张小姐不甘心,又向工作人员重申了一遍情况,但工作人员还是不同意让她们进去。她突然动了一个念头,于是问了一句:“假如要买机动票,应该找谁?”
回答是:“只有找总经理。不过我劝你们还是别去找了,现在票紧张得很呢!”
碰了这么多次壁,同去的接待员已经灰心丧气了。她想:要找总经理,那恐怕更没有希望。于是,她拉着张小姐的手说:“算了吧,肯定没希望了,还是回去吧,反正我们已经尽力了。”
那一瞬间,张小姐也有点动摇了,但很快她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还是毫不犹豫地向总经理办公室走去。见到总经理后,她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又讲述了一遍。总经理听完之后,看着她满是汗水的脸,微微一笑,问:“你从事这项工作多长时间了?”
得知她刚刚参加工作,总经理被她认真负责的态度感动了,说:“我们只有一张机动票了,本来是准备留下来给其他重要客人的。但是,你的敬业精神和对客人负责的态度让我非常感动。这样吧,票就给你了。” 当她把机票送到焦急的客人手上时,客人简直是喜出望外,酒店的总经理知道这件事后,当着所有员工的面对她进行了表扬。不久,她被破格提拔为主管。
一次,她对一个朋友讲述了这个故事。朋友问她:“你为何能做到这点?”
她问答说:“其实,当我的同事说一点希望也没有的时候,我也很想放弃,我已经被拒绝多次了,我也怕见到总经理后,仍然会遭到拒绝。但是,我不想放弃最后的一点希望。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你肯努力,不轻易放弃,总会找到解决办法的。
西方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不敢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是对自己潜能的画地为牢,只能使自己无限的潜能化为有限的成就。
“职场勇士”与“职场懦夫”,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有天壤之别,根本无法并驾齐驱、相提并论。一位老板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员工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是有奋斗进取精神,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人。”一位优秀员工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我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发展,都源于我凡事都愿意找方法解决。如果你想自己成为公司发展的关键力量,你就要丢掉心中的限制,积极找方法攻克工作中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
心理制胜: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勇气是一个人战胜困难的法宝。有时候,我们缺乏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毅力,而是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心可以突破阻挠,粉碎障碍。面对困难,只要你永不懈怠,永不放弃,那么,所有的困难和障碍都能够被你征服。
有一位撑竿跳的选手,一直苦练都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
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
他说:“我一冲到起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 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他撑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跳过去了。
心,可以超越困难,可以突破阻挠;心,可以粉碎障碍。只要你内心不放弃,所有的困难和障碍,都能够被你征服。
克鲁尔出生于美国一个工人家庭。由于家庭经济不富裕,他边打工边学习。在校期间成绩优秀,文笔很好,被选为校刊主编,把刊物办得很有生气,得到校长、老师、同学们的好评。18岁那年进了耶鲁大学,两年后,他离开耶鲁大学,进了陆军宪兵队。
克鲁尔热爱学习,肯于钻研,他不甘心就此放弃学习,便辞别宪兵队,又到拉特格斯大学学习。由于在校级橄榄球比赛中表现突出,被选为橄榄球队队长。后来被选入全美橄榄球队。他的一篇学术论文引起了《新闻周刊》的注意,他们采访了克鲁尔,并从中了解到克鲁尔今后的打算,当律师或投身广告事业,不过主意未定。
这个消息被杨—鲁比肯广告公司的一位高级副经理知道了,马上打电话邀请克鲁尔到公司来,并诚恳地说:“到广告公司,我们将为你提供一个好的发展平台,而且你的专业知识也有可能用得上。”克鲁尔就这样选择了广告行业。
1971年,克鲁尔被董事长奈伊破格提升为主管国内广告业务的总经理,1980年,43岁的克鲁尔被任命为总经理,执掌着拥有24亿资产的杨—鲁比肯广告公司的大权。
克鲁尔的信条之一:“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努力,最终就能战胜它。” 20世纪了70年代初,杨—鲁比肯公司经营出现了危机,一些高级员工纷纷辞职,另找出路,克鲁尔也曾动摇过。董事长奈伊挽留他,并让他把设计部整顿一下,克鲁尔接受了这一任务。他认为设计部是广告公司兴衰存亡的关键部门。他分析了设计部杂乱、骄纵的症结所在,那就是明明在广告设计上大有所为,可他们的力气总不花在点子上。有时候,他们把客户想解决的问题压根儿给忘了。根据上述分析,克鲁尔设计了一套改造设计部的程序。
首先整顿设计部的领导班子,克鲁尔选拔了一批精明、强干、勤劳、能吃苦的骨干;其次是坚决改变设计部工作各行其是,不尊重客户的风气。克鲁尔抓住要害问题,经过半年多夜以继日的奋斗,终于使设计部焕然一新,公司很快打开了新局面,扭转了颓势。
从此,克鲁尔也从普通的设计业务人员,一跃成为出类拔萃的管理者,成为主管复杂的服务性企业的实干家。
1974年,西荣斯床垫公司突然宣布,终止委托杨—鲁比肯公司经办广告业务。克鲁尔知道后,马上召集公司设计人员,开了一个极短的会议,仅仅用了36个小时,就准备出了一整套配有布景和音乐的全新广告——“西荣斯床垫公司”的专题广告艺术宣传。通过演员们生动、风趣的演出,给企业界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出一小时,西荣斯床垫公司宣布,鉴于杨—鲁比肯公司出色的广告宣传,该公司将继续委托它经办广告业务。这次富有极大的挑战性的广告战,是克鲁尔打得最漂亮的广告战。
克鲁尔在企业遭遇困难时不是找理由逃避,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他把一个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夺魁称雄的拼搏精神运用到企业经营中,永不懈怠、进取不停,从而使自己在职场中屡屡得胜。
勇气是战胜困难的法宝。有时候我们不是缺乏解决问题的毅力和智慧,而是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
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分水岭,有时并不在于他们之间有天大的差距,而在于一点小小的勇气。当我们超越众人禁锢得有些麻木的思想,勇敢地迈出那一步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成功的门对我们从不上锁。
很多时候,害怕困难的“消极思维”会使困难在想象中放大一百倍,而当你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时,就会发现那些问题与困难根本微不足道。
本章要义
1.在自己身上找方法。
2.方法在深入思考中诞生。
3.勇于超越自我,才能超越困境。
4.放飞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寻找创意的火花。
5.只要你去找方法,工作中就没有“不可能”。
6.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