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卡内基被提升为匹兹堡铁路管理局局长,他与创办匹兹堡铁路工厂的柯尔曼共同出资4万美元买下了斯陶利农场。这是一个盛产石油的地方。他不停地运送石油,等油价上涨时再高价卖出。1年后,卡内基分到100万美元的现金红利,3年后更是高达500万美元。
卡内基没有满足于自己暂时的成功,他有更高的目标要去追求。29岁的卡内基把目光投向了钢铁业。“美洲大陆现在是铁路时代、钢铁时代,需要建造铁桥、火车头和钢轨,钢铁是一本万利的。”卡内基准确地预见到钢铁业发展的大好前景,他毅然辞职,带着如何实现自己理想的思考,渡过大西洋到伦敦去考察钢铁业。这是他事业上的一次飞跃。他买下了道兹工程师兄弟的钢铁制造专利。他在给弟弟汤姆的信中说:“我和乔治一同参观了钢铁的最新制法,这种新方法会给今后的铁轨制造带来革命。我已经和道兹兄弟签约买下美国的专利,这项专利的价值至少值5000磅黄金。”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对钢铁的需求大增,卡内基抓住良机,全力以赴地大干起来,他把自己全部的财富和精力都投向了钢铁业。他斥资35万美元在匹兹堡南部建立起一座现代化的钢铁厂。仅仅过了半年,他的资产就翻了几番,成为美国几位最大的富翁之一。
卡内基在与同行的竞争中也是一个天才,他眼睛紧紧盯住自己的对手,不失时机地以强击弱,逐步建立起自己对钢铁业的垄断。他注意到一家名叫狄克仙的钢铁公司。这家公司所发明的铁轨制造方法,在全美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工人罢工,这家公司危机重重,濒临破产。
“如果买下狄克仙公司的话,垄断全国的铁轨市场就不会再是梦想了。”董事长弗里克对卡内基说。
卡内基早有此意,现在机会已到,他想的是出多少钱的问题。他要弗里克先开价60万美元与狄克仙公司谈判,结果遭到拒绝。
这时,突然传来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不知是谁向铁路公司散发了奇怪的传单,说狄克仙公司的铁轨材质缺乏均一性,是有缺陷的产品。”这样一来,狄克仙公司极为被动,迫不得已以100万美元的低价忍痛卖给了卡内基。
后来,狄克仙公司更名为卡内基钢铁公司。这家公司几乎垄断了美国的钢铁市场,成为世界上几个最大的钢铁公司之一。
罗曼·罗兰说:“如果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因为机会没有到来,而是因为等待机会却没有看到机会的来临,当看到机会时,并没有伸手抓住它!”
雄鹰用自己极强的判断力抓住每一次捕猎的机会,处于职场竞争中的你,也要像雄鹰一样,用自己的判断力做出果断的抉择,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从而成为职场中的强者。
“稳、准、狠”是鹰捕猎的秘诀
在中国美丽富饶的小城旅顺口,有一个世界奇观,这就是被称为世界蝮蛇王国的地方——蛇岛。蛇岛位于旅顺口区西北面的渤海之中,四周除东南角有一小片卵石滩外,其余全是悬崖峭壁。由于蛇在十二属相中又称小龙,所以当地的老百姓以前称之为“小龙山”。
顾名思义,所谓蛇岛,乃是蛇之天堂。这里生存着大约两万条蝮蛇。蛇吃小鸟,鸟吃昆虫,昆虫吃植物,植物以鸟粪为肥料,构成了以蛇为中心的生物系统。
但即使是在蛇岛上以蛇为中心的生物系统中,蛇也并不是没有敌人。蛇的敌人是鹰的一种,学名蛇雕,又叫大冠鹫、白腹蛇雕、风头捕蛇雕等。这种鹰形象十分威武。它的跗蹠上覆盖着坚硬的鳞片,像一片片小盾牌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能够抵挡蛇的毒牙;它的身体上长着宽大的翅膀和丰厚的羽毛,也能阻挡蛇的进攻;它的脚趾粗而短,能够有力地抓住蛇滑溜的身体,使其难以逃脱。所以当蛇被擒获之后,很难对蛇雕进行反击。这就是蛇雕之所以能成为捕蛇能手的主要原因。
在蛇岛上经常能看到蛇雕与蛇大战的情景:蛇雕俯冲而下,叼起或用爪抓住一条蛇飞上天空。如果鹰一击不中,或者击中的非蛇的要害部位,蛇就会突然回头狠狠地咬蛇雕一口,此时蛇雕就会掉到地上,瞬间毙命。所以对于蛇雕而言,捕食蛇也不是轻而易举、毫无危险的工作。
为了防止蛇的反扑,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的危险,蛇雕捕蛇时必须要“稳、准、狠”,最大概率地保持一击必杀。这就决定了蛇雕捕蛇和吃蛇的方式都十分奇特。它先是站在高处,或者盘旋于空中窥视地面,发现蛇后,便从高处悄悄地落下,用双爪抓住蛇体,利嘴准确而迅捷地钳住蛇头,翅膀张开,支撑于地面,以保持平稳。由于钳住蛇头,也就控制住了蛇的致命部位,所以蛇雕的捕食行动也便成功了。当然也有些体型较大的蛇并不会俯首就擒,常常疯狂地翻滚、扭动,用还能活动的身体企图缠绕蛇雕的身体或翅膀。为了防止蛇的反扑,蛇雕需要一边继续抓住蛇的头部和身体不放,一边不时地扇动翅膀,摆脱蛇的反扑。当蛇渐渐不支,失去反抗能力时才开始吞食。
面对凶猛而颇具反击能力的蛇,鹰不得不提高自己的攻击必杀率,这是它们生存的本能。如果不想自己葬身蛇“吻”,就要让自己成为一只有效率的鹰——蛇雕的生活就是这么残酷。
可见,“稳、准、狠”是鹰捕食的秘诀,但做一个捕捉机遇者也许比捕蛇者要难得多。因为机遇是无声无形无色无味的一种东西,它唯一的表现形式也许就是带来的喜悦和沉甸甸的收获。
捕捉机遇要“稳、准、狠”,意思是说,面对机遇,要看得稳,经过自己缜密的分析,判断其可行性与可能性;准是指捕捉机遇要牢,落实要到位;狠是指机遇得来不易,有可能是几年甚至一生才会有一次,所以你必须加倍珍惜,充分利用,要榨干机遇上每一点剩余价值,使其彻底为我所用。
这一切都是为了全力以赴,合理配置,借机遇之力创最大效益,谋求最大成功。
哲学家培根曾感慨地说:“机遇先把前额的头发给你捉,而你提不住之后,就把秃头给你捉了;或者至少它先把瓶子的把儿给你拿,如果你不拿,它就要把瓶子滚圆的身子给你,而那是很难握住的。在开端时善用时机,再没有比这种智慧更大的了。”
机遇,速可得,坐可失,我们要想得到它,就不但要努力学习揭示客观必然规律性的科学知识,着重认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而且要有一种锲而不舍、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的精神,绝不能四平八稳“一慢二看三通过”,坐失机遇。
怎样才能捕捉机遇呢?
还是培根说得好:“最好把一切大事的起始交给百眼的阿加斯,而把终结交给百手的布瑞阿瑞欧斯!”
让百眼巨人阿加斯担任注视机遇开始的职务,以便敏锐地识别机遇,积极地寻找机遇;让百手巨人布瑞阿瑞欧斯用100只手去抓住机遇,以便能准确地捕捉机遇,迅速地得到机遇。当然,抓住机遇,比认出机遇更重要。
李嘉诚是香港的杰出企业家,天生有副灵活的头脑和一双善于捕捉商机的巧手,每每商机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时,他总能在最佳时刻迎潮而上,大捞一把。
1966年底,衰落近两年的香港房地产业开始复苏。然而就在这时,内地强劲的“文化大革命”之风刮到了香港。1967年,北京爆发火烧英国代办处事件,香港随之掀起“五月风暴”。在香港,“中共即将武力收复香港”的谣言四起,港民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掀起了自二战后的第一次移民大潮。
移民者大多是有钱人,他们纷纷降价抛售物业,致使新落成的楼宇无人问津,整个房地产市场卖多买少,找不到客户,地产商和建筑商们因此焦头烂额,一筹莫展。然而,李嘉诚显得格外冷静,时刻关注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多年的创业经验告诉他,要想干出一番事业,绝不能与大众走同样的路子。他懂得“高峰时退出,低谷时投入”的黄金法则,于是决定逆流而上,大量收购各大公司或企业低价抛售的物业。
另一方面,他坚信世事乱极则治、否极泰来。他理智地分析了内地与香港多年来的交往状况,相信中国政府不会以武力收复香港。因为若要收复,1949年就可以收复,不必等到现在。中国政府当年保留香港,是因为考虑到其可作为对外贸易的通道,这样对内地的发展可能更有利。现在的国际形势和香港的特殊地位并没有改变,因此中国政府武力收复香港的可能性不大。
经过仔细思考与分析之后,李嘉诚觉得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拓展良机,于是大胆地实施自己的计划。他将买下的旧房翻新出租,又在地盘上兴建物业。
李嘉诚的这一举动是需要超凡的胆识与气魄的。为此,他的亲朋好友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与此同时,同行公司的地产商们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房地产衰落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69年,等到1970年的时候,“中共以武力收复香港”的谣言不攻自破,于是各个产业开始复兴起来,房地产生意更是日益兴旺。这时,李嘉诚已积累了大量的物业资本,从最初的12万平方英尺,发展到35万平方英尺。生意异常红火,李嘉诚每年仅凭房屋出租一项收入就高达390万港元。
在这场房地产大灾难中,李嘉诚成了最大的赢家。亲朋好友为此欢呼雀跃,而那些本想嘲笑他的地产商们却因错失良机悔恨万分。
有人说李嘉诚是赌场豪客,他这次能够取得成功,纯属侥幸。实则不然,李嘉诚绝不是一位投机家,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具备雄鹰一样理智的头脑,非凡的智慧,善于捕捉商机。
机遇到来后有停留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任何时候都可以去抓它,但在哪一时刻最为有利,便是值得我们职场人士认真考虑的了。“稳、准、狠”是雄鹰捕猎的秘诀,也是每一个在职场中打拼的人成功的法则。
每一次捕猎都要有几分胜算的保证
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鹰在生存竞争中尊重每个对手,而不会轻视敌人。在每次捕猎之前,鹰都会去了解猎物,观察并记住猎物许多细微的个性特征和习惯,所以鹰的攻击很少失误。
虽然人类号称是最聪明的动物,但我们的周围却充满着很多缺乏自知之明的人。他们或者志大才疏、自命不凡;或者妄自菲薄、缺乏自信;或者在能力方面以己之短,搏人之长,结果事倍功半,成就寥寥;或者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到头来年华流逝、岁月蹉跎。
职场中人,谁都想获得成功,谁都想得到晋升。然而,有些人明明知道某个职位并不适合自己,即使竞争成功也无法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也要去凑热闹争一争,要证明自己很有本事,却从来不去想一想,扬短避长的职位竞争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