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300000028

第28章 南朝—从分裂走向另一个分裂

东晋的灭亡,刘宋的建立并没有改变中国分裂的现状,只是从一个分裂状态进入了另一个分裂状态,即南北朝时期。南朝是南方继东晋建立的四个朝代的总称。按先后顺序分别是宋、齐、梁、陈四个国家。南北朝虽然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最快的一个时代,却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

贫穷皇帝会当家

刘裕建立的南宋是南朝第一个也是最持久的一个国家,这与刘裕的个人能力是分不开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刘裕就是这样的典范。刘裕本人出身贫寒,小时候一度以卖草鞋为生,从无名小卒混到大将军,这其中吃了多少苦,不用说也能想像。虽然刘裕摆脱不了篡权夺位的骂名,但其丰富的阅历和才能是晋朝任何一位皇帝都无法相比的,而刘裕也确实比晋朝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当皇帝。

刘裕一生勤俭节约,当了皇帝也不例外,既不爱财也不好色。在一次出征过程中,刘裕听说琥珀对治疗伤口有很好的功效,回朝之后立马就将地方官员上贡的稀世珍宝琥珀枕砸个粉碎,分给手下将领疗伤用。可是他自己生了病却从不大耗钱财祭祀求神,要知道在当时就是普通百姓生了病,都会求神拜佛。刘裕却只是让御医诊治,默默调养。舍了财,却得了民心。对于女人,刘裕也非常有克制力,他一生所纳妃嫔极少,唯独有一次对美女姚氏非常宠爱。不久就有臣子劝他不要沉迷女色,荒废国事,刘裕竟然当晚就将姚氏送出了宫。天子以身作则,不得不佩服刘裕是中国史上难得的明智之君。帝王如此,大臣自然不敢逾越,荒淫之风就没有在皇室与官场中盛行起来。

此外,晋臣出生的刘裕深知晋王室不兴的病根,那就是世族多手握大权,架空皇帝。为了防止历史重演,刘裕在位期间,再也不任用名门望族做大臣,而是挑选一些和他一样出生贫寒没背景没势力的人。兵权则是都交给自己的儿子。刘裕还会打压富商豪强,多次缴豪强之财分与贫苦百姓。聪明的皇帝采取了这个办法,刘宋始终没有出现权臣掌朝的情况,将王权牢牢掌握在王室手中。可见,贫苦皇帝更能体会百姓疾苦,更偏向为百姓做事,自然得民心而定天下。

刘裕死后,他的思想得到延续,刘宋稳步向前发展。南方的经济、文化到这时才真正得到解放和发展,江南渐渐发展成为富庶之地,华夏文明也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种子,生根发芽。

只可惜,到了刘宋末期,皇子们却将祖先的美德丢到九霄云外,争权夺势,势力虽然没有旁落,内乱却愈演愈烈,这一点应该是刘裕始料未及的,若是刘裕在地下有知,铁定会后悔当初没有制定计划生育的国策。这兄弟一乱就又给了外人可趁之机,兄弟反目,拉帮结派,依靠外人压倒对方。萧道成就是在这种皇子夺权的混乱状况下,押对了宝。479年,萧道成,逼刘宋末代皇帝刘准禅位,灭宋建齐。

萧道成并没有赶尽杀绝,还是给了刘准一个汝阴王的称号,偏居丹阳。可亡国的滋味终不好受,刘准极其心酸地道出了一句“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



怪异皇帝最败家

萧道成犹如刘裕转世,所作所为如出一辙。先是逼前朝皇帝禅位于己,自建王国,后又勤俭节约,善于治国,使王朝繁荣兴旺。而后代却也同样的昏庸,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到了末期,竟然出现一个不爱江山只爱玉足的齐废帝萧宝卷。

萧宝卷性格孤僻,寡言少语,不喜与人讲话,用今天的专业术语那就是有心理疾病,有点自闭。性格怪异之人通常行为也会比较怪异,萧宝卷虽然不喜与人交谈,却喜欢自己出游。别的皇帝出游最喜打猎,游山玩水,寻花问柳,这怪癖皇帝却与众不同,最喜欢拆毁民居,驱逐居民,看着百姓居无定所,他竟会莫名兴奋。一边不让百姓有地方住,一方面却大兴工事,为自己修建豪华宫殿。有着这种皇帝也真是国家的不幸,百姓终日担惊受怕,看见出巡的队伍就心惊胆颤,生活永无宁日,天天祈祷老天赶紧把这变态皇帝劈死算了。

萧宝卷对许多事都提不起兴趣,倒对女人兴趣盎然。他特别宠爱将自己养大的潘妃的之女潘玉奴。这玉奴最吸引人之处不是漂亮的脸蛋,也不是丰盈的身材,而是一双纤纤玉足,短小精巧,白如凝脂。三寸金莲一词就是由形容潘玉奴而来。萧宝卷为了尽情欣赏这双绝美之足,竟然专门为玉奴建了一个宫殿,铺以透明地砖,让玉奴整日在上面走动起舞。看来这服侍皇帝也还真不容易。

对妃子千般宠爱,对臣子萧宝卷则是大肆杀害,自作聪明的想着要扫除障碍。若是铲除威胁皇位的强臣倒可以算是明智之举,可这萧宝券却是毫无私心,连帮他平定暴动的忠臣也杀。结果是物极必反,群臣激奋,公元501年,被杀的大将萧懿之弟萧衍最终发兵攻打建康,杀了萧宝卷,另立其弟萧宝融为帝。

荒淫无道的萧宝卷被杀,南齐的灾难也随之而来,齐和帝萧宝融在位仅一年就被萧衍逼迫让位,随后被杀。南齐灭亡,南朝第三个国家——梁,就此诞生。南齐也是南朝史上享期最短的国家,前后只有二十三年。

文学皇帝治国差

梁朝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爱好文学,擅长写作,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文人的迂腐气在他身上表露无疑,文学成就颇高,治国却差,尤其是晚年更是错误不断,最终导致梁朝传三世而灭亡。

萧衍是一个文学全才,在经学,史学,佛学,诗歌方面的造诣都很高。史书称他:“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他不满《汉书》等断代史的写法,认为那是割断了历史,因而主持编撰了六百卷的《通史》,并“躬制赞序”。他对此书颇为自负,曾对臣下说:“我造《通史》,此书若成,众史可废。”可惜,此书到宋朝时即已失传,这实在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萧衍在诗歌方面成绩斐然,他一生创作诗歌无数,现世尚存的就有八十余首。其中以《东飞伯劳歌》最为著名:“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法艳照里闾。南窗北牗挂明光,罗帷绮帐脂粉香。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结构完美,韵律和谐,堪称佳作。萧衍对诗歌尤其是七言诗的发展功不可没。

在梁朝,诗坛创作风气大兴,很多文人学士聚集在皇帝周围,各逞其能,竞相施展诗歌创作才华,出现了“竟陵八友”八位创作才子,萧衍也是八友之一。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文学风气的兴盛,甚至影响到后来唐朝的诗歌创作。虽然汉族只守得半壁江山,但汉文化仍然能在南方大地上繁荣发展,也是值得欣慰之事。

萧衍虽读书万卷却不大懂治国之道,既没有匡扶济世的理想,也缺乏严肃认真的社会责任心。这也是当是南朝诗人的普遍作风,只顾游山玩水,写诗作赋。作为统治阶级的总代理人,梁武帝又有其失策和迂腐的一面。到他统治时期,南北关系已经缓和,但他慕名好事,屡起边衅,均以失败而告终。最后他竟下令在淮河上立浮小堰,企图水淹北魏,结果一夜之间堰决堤崩,淮河两岸数万居民死于非命。梁武帝崇佛更是荒唐,他不但广建佛寺,而且三次舍身同泰寺,又让臣下以数亿钱赎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当时建康城内有多少佛寺,老百姓贫苦交加,却要供养成千上万的僧人。他还组织人马,举行辩论,攻击无神论者范缜及其神灭论思想。

公元548年,投降梁的东魏大将侯景倒戈,进攻梁国,次年便攻陷台城,不过此时我们的文学皇帝早已饿死城中,其子萧纲即位,是为梁简文帝。公元551年,侯景杀死简文帝,梁元帝萧绎继位。公元557年,在讨伐侯景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陈霸先杀绎灭梁,建立陈国。至此,梁宣告灭亡。

窝囊皇帝亡南朝

陈霸先建立的陈朝是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霸先接手时,南方已经经过了多年的战乱,经济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短命也是注定的。只不过,因为一个毫无尊严的皇帝,这个王朝的灭亡比起任何前朝各代都要更显窝囊。

陈朝亡国皇帝叫陈叔宝,在位七年,不仅是陈国的亡国君,更是南朝的断朝主。要说他的执政生涯,可真不是一般的窝囊。当时朝廷内外流传有一句话:不知有陈叔宝,但知有张丽华。张丽华何人?乃陈叔宝宠妃也。朝廷政事全由此女处理,后宫家属犯法,只要向张丽华乞求,即可免罪;王公大臣如不听从内旨,也只由张丽华一句话,便可送命。国家大事竟然由后宫老婆做主,这皇帝可比犯妻管严的男人窝囊多了。这一点倒和唐朝的李治很像,只可惜张丽华不比武则天,并没有将陈国治理的井井有条,陈国经济始终没有起色,江南盛景不复存在。

陈叔宝有老婆帮着处理政事,倒落得清闲,潜心学习诗歌创作。这倒从侧面反映了南朝文化发展确实兴盛,上到皇帝,下到庶民,无不以写诗作赋为乐,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倒是起了很大的作用。只不过,为了业余爱好误了正业还是不好。陈叔宝就迷在作诗里了,整天邀着一帮子诗人吟诗作赋,将政事抛到脑后。说他不务正业,人家可不这么认为。这窝囊皇帝反倒觉得作诗才是他的正业,管理国家才是副业,他从来就认为自己不过一个风流才子,亡国与否都与他不甚相干,国人都要被他活活给气死。

此时,北方已被隋朝统一,隋文帝杨坚听说陈叔宝如此窝囊无能,下定决心要灭掉陈朝,统一南北。风声自然也传到了陈叔宝耳中,他倒不当回事,心想,反正中间长江这个天然屏障挡着。等到公元589年隋兵攻入宫中,他才慌了,无处可逃,竟然和张丽华,孔贵妃三人抱在一团躲在枯井里。可怜一国之君,为保命如此不顾脸面之事。被隋兵拖上来后,陈叔宝吓得直冒冷汗,连声求饶,毫无骨气。

隋帝统一南北后,并没有杀陈叔宝,为了安慰亡国君,还经常宴请他,给予丰厚的赏赐,每次宴会都不敢奏陈朝音乐,生怕触动了陈后主的亡国之痛。陈叔宝还厚着脸皮向隋帝请求“陛下可否赏给我一个官做,不然我每次来朝都因为身份低下不好意思与人交谈。”帝王如此卑微,国家怎能不亡?

陈国亡在这种窝囊废手中,真是亡得太不体面。南朝虽灭,对中国却不是一件坏事,分裂了几百年,再一次形成统一大势。

诗运转关启后世

虽然南朝每朝的存在都不过几十年,但汉文化还是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发展。如果没有南朝的存在,汉族有可能就被少数民族同化,华夏文明也不能传承到现在。南朝的文风很好,尤其是诗歌发展更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南朝时期的诗歌已经差完全脱离魏晋时的刻板,形式多样,诗意更美,为后来唐诗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在刘宋时期,南朝诗歌开始摆脱东晋以来的玄言诗。其中最出名的是跨越东晋与刘宋的谢灵运。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世族,仕途示意,便寄情山水,描景绘意,做出了许多优美的山水诗。然而为诗歌贡献更大的却另有其人,这便是刘宋末期的鲍照。他的主要成在乐府诗和拟古诗方面,这些诗大抵都古朴活泼,联系社会,反映下层人民的疾苦。尤其是七言诗和杂言诗的创作,到了鲍照笔下才稍感成熟。

到了南齐和梁朝,则出现了以谢眺、沈约等号称为“永明体”的诗人。他们特别强调诗歌的声律。当时“平上去入”已经广泛运用到了音韵上,沈约就把它运用到了诗歌的格律方面,提出“四声八病”之论,为唐代律诗的格律,奠定了理论基础。这时期创作成就最高的诗人是谢眺,齐、梁之后稍有成就的诗人都多多少少受了谢眺的影响,就连李白平生最推崇的诗人也是谢眺。当然提到这个时期也不能忘了文学皇帝萧衍。

到了陈朝,描述宫廷生活的“宫体诗”开始盛行,虽然内容多有少儿不宜之嫌,但单从诗歌形式上来说,继承和发展了永明体诗注意声律的传统,更接近律体,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律诗。况且也还有一些写宫体诗的作家,如庾肩吾、徐陵、张正见等,都写下不少艺术性高且内容建康的诗歌。

纵观整个南朝,朝朝短命,皆因皇帝无能,软弱可欺,外人夺权势不可挡,禅位之举重复上演。若论政治武功,南朝确实没有可歌可泣之处。然而,就是这样孱弱的南朝却上演了一场文化盛宴,南朝的文化极为发达,尤其是诗歌方面的发展意义非常巨大。南朝是中国诗运转关的关键时期,为后世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武不堪入目,文让人称颂,这也倒是南朝一大特色。

同类推荐
  •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翻开二十四史,诬告陷害的嘴脸与血淋淋的现实让人不寒而栗。那些小人自不必说,他们往往以无中生有为生存之能事。就是有些在正史上留下美名的人也有诬陷别人的记录。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诬陷,诬陷者之所以要犯下这为人不齿的行为.就是因为其中藏着利益。这种利益包括富贵荣华,有时候还是性命攸关。本书分析历史上著名诬告陷害案件的案情和审判情况,挖掘案件背后的思想和人心。每一个案子的来龙去脉都可以挖掘成一个令人深思的道理或者现象。中国历史上的大案绝大多数是诬陷案,此书将这些诬告案件进行梳理,作为透视中国世道人心的窗口.萤新审读它们有现实意义。
  •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本书围绕太平天国的重大事件、政治社会制度、政治观念展开研究;善于从历史的细微处进行深入探讨,对太平天国史上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就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思路进行探索,开拓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领域;新收几篇文章是作者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内容充实,文字精当,考证细密,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经典性著作。
  • 古墓往事

    古墓往事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大明二十四监

    大明二十四监

    《道界之旅》简介弃婴李泰,无缘得到可以隐身的隐珠。被啄木认发现,带其到滞留在地球养伤的雷公身边,沉睡六年学得'病气化真诀',师傅死后,留下灵药园让他送回道界。啄木变身成大将,成俑为永守师傅墓。传驭灵术,可收宠物从小到大九名。察人等级求,比知高出自己三级。神农架路遇野人绑架,智救救赌城司空逸馨。出了森林,得死士龟甲,收服杀手,利用灵药园的特征,放到无人飞机上可以驾驶遨游天地……口头禅。请不要叫我医生:因为医生在古代是太医院的学生,我已经出师。请不要叫我中医我有自己的名字,请叫我疾医、医家我就是用针法,针是针,灸就灸,根本不是一回事“毉”请大家记住这个字,这才是最古老的医'匚'指抑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矢',表砭石,就代表针法'巫'是指大巫沟通天地以上才构成一个“毉”医。请大家来大大雷泰怎样演绎自己的《道界之旅》不见不散。
  • 三国大航海

    三国大航海

    李宗吾云,刘备厚,曹操黑,孙权又厚又黑。面对这个又厚又黑的叔叔,作为孙策的独子,孙绍表示压力很大。他隐忍,他藏拙,可是无数的牵挂让他无法独善其身,超出时代的眼界让他无法遮掩自己的光芒,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面对厚黑叔的步步紧逼,孙绍拍案而起,誓与厚黑叔战斗到底。东风吹,战鼓擂,要比厚黑谁怕谁?水密舱,螺旋浆,本来就领先世界的大汉水师如虎添翼,纵横四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对不起,我不是公主

    对不起,我不是公主

    婿子蔓:个性有点强焊,不靠别人,有点打抱不平,子蔓深爱的人敬(巫仁敬)在去加拿大的飞机上因为坠机而去世,后面出现的男主角(沐启克)的表哥(沐启敬)竟然和去世的巫仁敬长的一模一样……因为心里住着敬。
  • 弑王冰妃

    弑王冰妃

    她,丞相府懦弱的大小姐,任人欺凌,最后惨遭毒害;她,二十一世纪黑道,死神,“死亡圣衣”,杀人不眨眼的白衣天使,生死边缘挣扎,不再相信天长地久;他,当朝弑王,不详之子,自胎中身重奇毒,冷血狠辣,不知情为何物?一朝生死,当她成为她,会有怎样的精彩奇遇?一对一【片段一】“王妃,把飘香楼拆啦!”“哦,无误会,拆吧!拆完再给她建一个,别让她无聊。”君皇连头都没抬,说道。站在那的凌冰月嘴角直抽,额头上黑线滑落,能在宠一点不?“王妃,把苏贵妃推下水啦!”“派人给她,小心别受伤!”凌冰月无任何表情,他都免疫啦!………………“王妃呢?”君皇问着在门口的凌冰月。“被皇上叫去了!”呆呆的说道。“什么?!”风一般消失不见……主子啊!那是你父皇啊!…………只剩下在风中凌乱的凌冰月……【片段二】“娘亲,娘亲,”粉雕玉琢的脸颊,泛着淡淡红晕,迈着小步子,扑到凌冰洛的怀中,满脸委屈,两眼泪汪汪的看着她,“呜呜呜呜,爹爹,爹爹总是欺负我,女强VS男强!强强联手!爽文无虐,我还这么小,他就让我,就让我离开娘亲,把我关起来,说是培养一代亲无故人后无来者的君王,”眼睛里一闪而过,一丝狡黠。“他还让我,让我”嘴嘟嘟起来,结结巴巴,凌冰洛抱着他,满脸无奈,“怎么了?你爹爹还让你干什么了?”“把我送进梦乡院,说是要学他从小就要学会认识女人!”仰着头,大声说道。“噗!”凌冰洛满脸黑线,额角微微跳动,刚想说话,怀中一空。“臭小子,给老子滚”一个抛物线完美展现。“啊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射手座的暧昧

    射手座的暧昧

    喜欢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值得珍惜的。有情能爱,有心能知,有缘能聚,有梦能圆。年轻的情怀,喜欢一个人,爱一朵花,其实并没有错。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门有徒初长成

    仙门有徒初长成

    这年头,乞丐也能翻身把仙做。拾掇拾掇,照样有春天桃花烂漫。魔尊这朵桃花太强大,惹不起。上仙这朵桃花也强大,怎么办?还是近水楼台先得师父要紧。仙门有徒初长成,某日,某女面红耳赤眼带桃花:“师父,我……我想犯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美国精神

    美国精神

    本书展示了这么一幅复杂但明晰的“美国精神”图景:美利坚民族既牢固地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但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又依赖甚或迷恋宗教精神;它承认和甚而维护国内的价值多元和种族多元,但同时保持不免偏狭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WASP)主流;它宣称拒绝单一的真理,但时时表现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绝对主义和普遍主义思维方式;它的民族文化基因中有着对人性的深深怀疑和“性恶”信仰,但它又自信非凡,而且有时幻想有加,以致幼稚;
  • 重生之天生我才

    重生之天生我才

    请问,金庸您认识么?金庸是谁?那周星驰呢?嗯,这倒认识,我隔壁有个邻居叫周星驰。好吧,歌神张学友你总该知道了吧?靠,他是谁,我为什么要知道?……80后青年,穿越到了一个和地球一样,但又有一些不一样的位面世界。从此,小说,音乐,电影,漫画……一切有关娱乐,有关艺术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