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类兴趣:喜欢表现和变化的工作——对表演、运动、惊险、刺激的事情感兴趣,喜欢经常变动、无规律的但具挑战性的工作。例如,运动员、旅行家、作曲家、探险家、特技人员、海员、职业军人、警察等。
在了解了兴趣与各种职业之间的关系之后,你就可以参照你的兴趣来选择职业了。当然你可以参照前面的测验,在选择职业时考虑你自身的潜能。如果你选择的职业既符合自己的兴趣,又适合潜能的发挥,那么不要犹豫,这就是你的强项,赶快经营。
3力求完美,追求卓越
有了强项,一定要力求尽善尽美,才能把你的强项经营到最强大,否则你的强项就并非真正的强项。
在某大机关里,悬挂着一句格言:“在这里,一切只求尽善尽美。”“尽善尽美”应该成为每一个致力于经营强项、发掘潜能的人的终生格言!假使每个人都能采用这一格言,实践这一格言,不论在做什么事时,都能做到尽至善之努力,以求至美之结果,那么他的强项也就无人能敌了。
人类的历史,充满了由那些工作不踏实、不忠实的人们因不小心所造成的种种悲剧。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奥斯汀,有一个市镇全部被淹没,失去了许多生命,原因就在于堤岸工程建筑得敷衍而不结实,没有按原定方案实施工程。
工作不认真、不谨慎,只会造成悲惨的结局。无数手足俱残的人,无数枉死离世的人,他们的悲惨结局告诫我们,工作不认真与不小心就不会有好结果。
假使人们工作时都能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并力求做到尽善尽美,那么不但人们的残废与枉死的数目可以大大减少,而且我们的强项也会因此而更加完美。
一旦养成了苟且偷安的习惯,那么你的强项也就大打折扣。它会使你在对待所有事情时都不忠实。从事那种苟且而不可靠的工作,只会有损于强项的发挥。每每经过你的手而做出一件苟且而劣质的工作,都足以损害你的形象、你的办事能力,进而消磨你的强项。苟且而劣质的工作,对你的自尊心与最高理想是一种污辱,它是拖累你经营强项的仇敌。
事无巨细,每做一事你都要竭尽心力,力争完美。这是成功人士的一种标记。凡是出人头地的人,他们做事时绝不肯自安于“还可以”或“差不多”,而必求尽善尽美。他们的天性中原本就有着对尽善尽美的不懈追求!
有人说:“无知与轻忽所造成的祸害,是同等的。”有许多青年人所做的工作,从来就没有绝对可靠与绝对正确过;他们的失败,就出在“轻忽”这一点上,他们总需要经过他人的审查与校正。这样的人永远经营不好自己的强项。
成功的人们之所以取得成功,伟人们之所以如此伟大,就在于他们做事时能准确细致,具有明察秋毫的精神。办事“彻底”的精神,是一切成功人士的特征。许多青年人的毛病,就在于“不彻底”,他们对工作、事业,不想求得尽善尽美,却想得到完美的结果,那自然是痴心妄想。
二十四 意志力提升与智力开发
大脑可说是上天赐给人最神奇的礼物了,它几乎能帮助我们达一切心思,而它所具备的潜能也是无比丰富的。如果你能善于运用这个超常的机器,就能不断地开创出各种所希望的未来。
意志力促进智力发展
在人的整体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中,意志居于怎样的地位,对其他心理素质的发展有怎样的作用?
我们知道,人的心理过程分认知、情感、意志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个性心理不过是这三个方面在个体身上的不同表现而已。也就是说,人的心理世界就是相互联系的认知的、情感的、意志的三个范畴。因此,关于意志对其他心理素质发展的作用,其实也就是意志在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现在,就先来看看意志对认知发展的功能。所谓意志对认知发展的功能,也可以说就是意志对智商发展的功能。
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智商。
智商的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首先提出来的。
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表示。智商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MA)与实际年龄(CA)的关系。计算智商的公式为:
智商(IQ)=智龄(MA)实龄(CA)×100
按照这个公式,如果一个8岁的儿童的智龄与他的实际年龄相同,那么这个孩子的智商就是100,说明他的智商达到了正常8岁儿童的一般水平,如果一个8岁儿童的智龄为66,那么他的智商就是130了。智商100代表智力的一般水平;如果智商超过100,说明儿童的智商水平高;低于100,则说明儿童的智商水平低。
用智龄和实际年龄的比率来代表智商,叫比率智商(IQ)。比率智商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人的实际年龄逐年在增加,而他的智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却可能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样,采用比例智商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智商将逐渐下降。这是和智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的。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智力状况,韦克斯勒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把比率智商改成离差智商(deviation IQ)。提出离差智商的根据是:人的智力的测验分数是按常态分布的,大多数人的智力处于平均水平,IQ=100;离平均数越远,获得该分数的人数就越少;人的智商从最低到最高,变化范围很大。智商分布的标准差为15。这样,一个人的智力就可以用他的测验分数与同一年龄的测验分数相比来表示。公式为:
IQ=100+15Z
其中,Z=X-XSD
Z代表标准分数,X代表个体的测验分数,X代表团体的平均分数,SD代表团体分数的标准差。因此,只要我们知道了一个人的测验分数,以及他所属的团体分数和团体分数的标准差,就可很容易地计算出他的离差智商。例如,某施测年龄组的平均得分为80分,标准差为5,而某甲得85分,他的得分比他所在的年龄组的平均得分高出一个标准差,Z=(85-80)÷5=1,他的智商IQ=100+15x1=115。说明他的智商比84%的同龄人要高;如果某人的得分比团体平均分低一个标准差,Z=-1,他的智商IQ=85,说明他的智商只比16%的同龄人高,而低于一般人的水平。
由于离差智商是对个体的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的度量,因而不受个体年龄增长的影响。例如,一个孩子在测验中的得分高于平均数3个标准差,那么,不论他的年龄有多大,他的智商总是148。同样,一个智力平常的儿童,他的智商总是100。
意志为什么对智商发展起作用呢?
有一个著名的研究说明了意志对智商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从1921年开始对1 528名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大规模的追踪研究,前后时间长达50年,得出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这些超常儿童的智商都在140分以上,那么这些孩子长大后的成才情况如何呢?结果发现,智力与成就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是相等关系。特尔曼等人对800名男性中成就最大的20%和成就最小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这两组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他们的人格品质上,特别是意志品质的差异。成就大的一组人在独立性、果敢性、自制性、坚韧性等意志品质上明显高于成就小的一组人。
事实胜于雄辩,这一研究案例充分显示了意志对智商的影响。高智商并不意味着一个人能“功成名就”,而意志品质良好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成就水平反映了一个人智力水平发挥、智力才能展现的程度。每个科学成就的获得都像爱迪生所说的那样:“只靠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是血汗”。
紧张的智力活动是艰苦的脑力劳动,没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不可能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的。我国现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集古人词作名句描绘的所谓“三境界”,对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境界。一个人在准备开展智力活动以解决某个问题之前,常常会觉得问题复杂,头绪纷繁,不知从何处着手才好。这就要求他兴味盎然、热情洋溢、下定决心、充满信心地去积极开展智力活动。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境界。智力活动展开之后,常常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而是会有急流险滩,不进则退。这就要求一个人必须持之以恒,知难而进,绞尽脑汁,凝神静气,冥思苦想才会有所进展,有所收获。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境界。经过艰苦、大量、长时间的思考,终于“灵光乍现”,原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最终迎刃而解了。一个人经过顽强的智力活动获得成功之后,必然会感到豁然开朗,乐也陶陶。但还要求他不能就此止步,而必须再接再厉,以饱满的情绪和旺盛的精力、毅力投入新的智力活动。
“志不坚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可见,智商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提高的,是越练越灵,越用越精,天才的训练需要智商。意志品质坚强的孩子往往通过努力、刻苦地学习各种知识,来提高其智商。相反,天赋较好但不勤奋学习,最终一事无成。
打开记忆的宝库
人的大脑与电子计算机有很大的可比性。和计算机一样,人脑在它活着的时候,能够吸收、储存和运控大量的信息,区别在于,人脑的功能比现在世界上任何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都要强大得多。在人的大脑中,积聚着约有高达150亿个神经细胞,它们彼此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如此用数字来直观地表达两者的功能比的话,可以说大脑具有的潜在能力,相当于10万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人的大脑具有巨大的储存量,可以在每秒钟接受十来个信息。一个信息单位叫做一比特,大约相当于一个单词的容量。根据最保守的估计,人脑的容量有一百万亿个比特。它足以装下全世界所有图书馆的藏书内容。何况人类还有潜意识,有许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微妙感觉和印象。实际上,一个普通人能够表达出的信息量,只是巨大的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而被海水覆盖的部分才是冰山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