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终前,曾经留给后主刘禅一封遗书来训诫他,其中有“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两句话。“贤”是指聪明,“德”是指仁德,德可谓人之所以为人的魅力所在。如果在位者缺少贤德,便无法推动臣下。刘备又说:“你的父亲是一个缺乏贤德的人,你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刘备自谦地认为自己没有德,实际上正好相反。
员工思索
1 站在企业的角度,谈谈你对“温、良、恭、俭、让”的理解。
2 在职场应该怎样与上级或下级交往?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显大胸襟
典籍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经典导读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么拿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拿公平正直来回答怨恨,拿恩德来报答恩德。” 别人对不起我,我要是还对他好,那么,那些对我好的人,该怎样报答呢?所以孔子主张,以直道而行,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对我好的,我当然对他好;对我不好的,我可以不记恨他就是了。
人世纷争,难免有恩怨。因恩生爱,因怨生恨,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巩固或破裂。如何处理恩怨,尤其是如何释怨,着实是人生处世的重大课题。“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作为人生的立世方法,应该说更实用,也更容易施行。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有一次邀群臣会饮,天色已黑,酒过三巡,大家喝得半醉半醒。这时殿上照明的烛火忽然被一阵风吹灭了,全场一片黑暗,有人乘机调戏王后,用手拉扯王后的衣裙。王后一把揪住那人的盔缨使劲摘了下来,暗中向楚庄王说:
“有人调戏我,拉扯我的衣裙,我已将他的盔缨摘下来了,请大王赶紧把蜡烛燃亮,看这个没有盔缨的人是谁。”
楚庄王却说:“不要点烛。”
随后又高声说道:
“我已经说过这是一个不拘礼节的酒宴,现在我要行一个酒令,要求大家都把盔缨摘掉,谁不摘,谁就要受重罚。”
于是群臣全都把自己的盔缨摘掉,蜡烛点燃时,也就无法找出是谁对王后动手动脚了。
两年后晋军兴师伐楚。楚庄王阵前落马,危急之中,一将孤身奋勇来救,杀退晋兵。此人正是当初暗中调戏王后的唐狡。
事后有人问唐狡:“楚王并无恩惠于你,何故拼死救驾?”唐狡说:“我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楚庄王在处理王后受辱的事情上,体现出了一代王者的宽广胸怀。因为他平时能容人,所以他的臣下才能真诚为他效力,在战场上不怕牺牲,为他冲锋陷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老子的“以德报怨”还是孔子的“以直报怨”,它们都坚持了一个共同原则,即不念旧恶,也不争一时之短长;即别人有怨于我,不是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必思报复而后快,而是既往不咎,因此不会使旧怨添新仇,越积越深。同时,双方以真诚之心寻找新的共同点,存异求同,不必要任何一方卑躬屈节,迎合对方;只是把旧怨放在一边,双方为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进行合作,在合作过程中重建新的友谊。这样旧的怨恨就会逐渐淡化,自然消除,以达到“两惠无不释之怨,两杞无不合之交”的效果。
韩国总统金大中正式就职后,公开在总统府,招待了曾经迫害过他的四位前任韩国总统。他以具体行动化解了政治仇恨,展现了伟大的恕人之道。在轰动一时的光州大审中,他曾被政府判处死刑,当时他曾立下遗嘱,要求他的家人不要报仇,让政治迫害就到此为止。他宽广的心胸、伟大的情操令无数人尊敬。
工作中有许多事当忍则忍,能让则让。忍让和宽容不是怯懦胆小,而是关怀体谅。忍让和宽容是给予,是奉献,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法宝。一个人经历一次忍让,会获得一次人生的亮丽,经历一次宽容,会打开一道爱的大门。因此,人们常说:“爱产生爱,恨产生恨。”这句老话是不会错的。
三国时蜀国大司马杨戏,性情一向坦率。有一次丞相蒋琬和他谈事情时,杨戏没有及时表态,有人在丞相面前诋毁他说:“您与杨戏交谈,他不及时表态,这样轻慢上司,不是太过分了吗?”蒋琬回答说:“人的想法不同,各人的表现也不同。如果当面顺从,背后议论,这是古人所引以为戒的。杨戏如果想说赞同我的话,则不是出自他的本意;如果说些反对我的话,又怕暴露了我的过错,这就是他默不作答的原因,这正是他直率的地方。”
还有一次,督农杨敏诋毁蒋琬说:“蒋琬办事糊涂,比不上前任丞相(指诸葛亮)。”有些人请求蒋琬追究杨敏恶意中伤大臣的罪责。蒋琬却说:“我实在不如诸葛丞相,没有什么可追究的。”后来杨敏因事被关在牢里,可是蒋琬却没有因以往的事而心存芥蒂,而是从轻发落了他。
唐代李吉甫,借祖上的庇荫补了个太常博士。他很熟悉典章制度,李泌、窦参非常欣赏他的才干,待他很好。当时陆贽怀疑他们结党营私,就奏请皇上让李吉甫外出任明州刺史。后陆贽受贬,发配忠州,宰相想谋害陆贽,将李吉甫升任忠州刺史,让他办理陆贽一案,好报前仇。李吉甫到忠州后,并没有计较个人的恩怨,而是以正直无私的心态渐渐与陆贽结成了密友。人们都因此而敬重李吉甫的度量。
朱熹说:“于其所怨者,爱憎取舍,一以至公而无私,所谓‘直’也。”即某件事应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并不因为他对我有怨而挟私报复。你给我一拳,我无论如何要还给你一脚,这样的小肚鸡肠,是无知小人的逻辑。
唐代高僧寒山问拾得和尚:“今有人侮我,笑我,藐视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诡谲欺我,则奈何?”拾得答曰:“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装聋作哑,漠然置之,冷眼观之,看他如何结局?”这种大智大勇的生活艺术,值得我们去认真领悟。
员工思索
1“以直报怨”与“以德报怨”有什么区别?
2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进德修业是卓越人士的长修课
典籍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经典导读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明白了一切事物的道理而不再有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但从来都不会逾越法度。”
人的一生短暂,但生命的成长和精神境界提升的历程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许多人都在追逐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却忽视了作为人一生中一切事务的根基的进德修业功课,以致到头来才发觉自己的一生其实都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中,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就。
自我的完善,不仅是为人处世的前提条件,更是自身充实生命的需要,因此,需要时时处处勤奋努力。即使这样,能达到孔子所说的那种境界也是有困难的。但因此而懈怠,却更是一种自弃,没有人能够在自己的生命之外,找到真正能安身立命的所在。
越是杰出的贤者,越是在成功之后依然励学不辍,甚至终其一生都在为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懈努力。
宋代的两个名相——王安石、司马光就是这样的典范。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开始跟老师学习《左氏春秋》。这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编年体史书,言简意赅,微言大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他手不释卷,刻苦研读,以至于常常忘记口渴了要喝水,肚子饿了也不知道。这使得他的家人对他心疼不已,却又不忍责备他。
他学习入迷,真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用一节圆滚滚的木头来做枕头,取名叫做“警枕”。夜里睡觉,偶一翻身,圆木便会滚动,他就会从梦中惊醒,于是披衣起床,挑灯夜读。七年之后,他开始能够懂得圣人之道,到了十五岁,他“于书无所不通”,难懂的《左氏春秋》不再晦涩难懂,并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功底,写出的文章“文辞醇深,有西汉风”。他没有辜负他父亲的殷切希望,开始崭露头角;连缀诗文,远近闻名。
王安石也是从小就好学不倦,据说,连吃饭、睡觉的时候,手中的书也不肯放下。他的学习兴趣很广泛,不管是儒家的经书、古代的史书,还是哲学著作、诗歌、小说,甚至医书,他都认真阅读。不光学习书本知识,就连种田的学问、妇女缝衣绣花的功夫,他都留心注意。
二十二岁时,王安石考中了进士,被派到扬州做淮南判官。在官署里,他除了办公以外,就是埋头学习,甚至连睡觉的时间都牺牲了。有时,他读书一直到天快亮,实在支持不住了,才睡上一两个小时。而后便匆匆起床,胡乱穿上衣服,到府里去办公,常常连脸都顾不上洗。因此,人们总见他蓬头垢面,一副奇形怪状的模样。
当时,担任扬州知府的是韩琦,他见这个科第出身的属官如此不修边幅,放浪形骸,就怀疑他夜间不务正业。为此,韩琦多次好心地劝告王安石说:“你年纪轻轻,前途不可限量,要自爱才是。千万不能自暴自弃,误入歧途啊!”王安石听了,只是连声感谢知府的教诲,一句分辩的话也没有说。日后韩琦得知王安石之所以衣冠不整,形容憔悴,是因为通宵达旦苦读的缘故,心中大为惊奇。从此,便对王安石另眼相看了。
宋仁宗庆历七年,王安石改任鄞县知县。一到职,他就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一周中,拿出两天时间集中处理公务,其余时间全部用在读书和写作上面。他非常勤奋,为了多读一些书,忘记了休息,连吃饭的工夫也常常被挤占了。每当他得到一本新书,就昼夜不分,专心致志地去诵读,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
王安石几十年如一日博览群书,钻研了大量经史典籍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等著作,同时还研究了佛学和道学。孜孜不倦地学习读书,使王安石的眼界越来越宽广,学识越来越渊博,这使他最终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司马光、王安石能够成为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不是靠手段,更不是靠运气,靠的是坚持不懈的修业进德,不断地提升自己。这样,他们的水平达到了那种层次,并且有一种积极向上、旷达圆融的精神贯穿支撑,难怪他们会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员工思索
1 对比自己不同年龄的优缺点,对自己做出一个公正的评价。
2 对于自己的工作岗位来说,个人有哪些方面需要不断地历练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