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500000034

第34章 及时总结,创造学习型团队(2)

华为民主生活会:“不要脸”才会有进步

既然要学习,那肯定是自己有所不足。能够意识到自己有所不足,便意味着要放下架子,谦卑地向别人请教。古人说:“知耻而后勇,知耻而后进。”只有敢于直面错误、直面批评的人才能更加诚恳地向自己开炮、向别人学习。在这方面,华为“不要脸”式的民主生活会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曾在华为公司工作了六年零四个月的汤圣平先生在《走出华为》一书中是这么描述华为的一次民主生活会的:

华为的民主生活会还是两个主题:批评与自我批评。其中,自我批评的成分又要多一些。因为,华为认为只有具备自我批判精神的人才能成长。华为有“不要脸”的理论。

华为的民主生活会可真开,每季度例会肯定要做一次自我批判,不是只在你的领导面前,而是在众多的同事面前。每个人都得过这道关,“不要脸”才会进步,华为通过民主生活会让你认识自己,让大家把缺点暴露在阳光下。所有人都把缺点暴露出来,你就很坦然了。

华为的民主生活会是要刺刀见红的,挠痒痒根本过不了关。对于中国人来说,批评自己相对还容易,当面批评别人就很难开口了(与背后说人坏话甚至污蔑完全不同)。这样一来,华为就要拿捏其中的分寸了。

华为觉得高层的承受力、理解力、包容力要比基层员工强,因此在高层开展互相批评的活动更不鲜见。高层的批评活动我没有参加过,我曾经担心这样激烈的形式会导致有人放一把火把公司给烧掉。2002年,我在杭州办事处亲自参加过自进华为以来唯一的一次以批评别人、揭露丑恶现象为主的民主生活会后,我就不再担心,甚至我为它的精彩而叫好了。

以下是那次民主生活会的片段。

(背景:办事处代表刘刚从其他部门刚刚调到杭州任代表,看到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办事处内部存在的一些人事矛盾,于是在一次季度例会的进程中,安排了一整个晚上的民主生活会。那份纪要我没找到,如果把那份纪要公布出来,可以视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典作品。现在是根据我的回忆把其中的片段摘出来的。)

刘:今天我们大家要好好地谈谈心,把你心中最想说的话说出来,有问题不能藏着,暴露出来,反而容易解决。哪一个先讲?

(王利第一个上去)

王利:我觉得我们客户经理到前线拼命,可我们却得不到行政资源的支持,比如,我跑好几个本地网,却要不到车……

刘:你还没把要害的东西说出来,哪一个再上来?

何龙军:……

刘:还是没讲到点子上,你下去,汤圣平你上来讲讲。你不是前段时间想离开公司吗?有什么想法谈谈!

汤:我有两点要谈。第一点,在分组的讨论会上我也说过,华为公司的激励机制出了问题。公司把老员工的内部股份全部1比1置换成期权,这样新员工无论如何努力也赶不上老员工,股权是华为的命脉,如果新员工不能获得激励,公司的动力也就不存在了。第二点,我觉得现在的考核和淘汰是面对基层员工的,中层干部却能安然无恙,我觉得无论责任在谁,中层干部都要站出来承担责任,你说这飞机掉了和民航局长有什么关系……我觉得这就是导向。我就这么多。

刘:汤圣平,你说的还是官话,还是没有把内心话说出来,我帮你说,你和×××的矛盾我是知道的,我前两天和×××谈话,我说你这个人的缺点就是狭隘,不能包容人。张××辞职时也和我谈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在这一方面×××是有问题的。

……

卜(产品经理):我觉得现在的客户经理对产品经理一点起码的尊重都没有。一部车,四五个人,客户经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副驾驶上一坐,客气话都没一句,把我们这些老同志全部放在后面。本地网的宿舍也是,客户经理有个单独房间不说,还有一张特别大的床,一个人在上面可以滚过来滚过去,而我们这些产品经理呢,两个人睡一个小房间。

……

这次民主生活会办事处数十人上去发言,全都是谈对别人、对事物的意见和看法。事后,没有人觉得别人批评了自己,感觉很憋气;相反,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感觉特别痛快。此后,办事处的组织气氛得到了明显改善。我因为不久后就辞职了,所以对办事处代表刘刚了解不多,但就凭这次民主生活会的组织和控制来判断,他完全可以做一个优秀的部门主管。

这种“不要脸”、“刺刀见红”的交流方式给华为带来了良好的效果,每个人都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缺点,指出别人的不足,并在别人的批评声中逐渐成长起来。公司里的员工大多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普遍脸皮薄,经不起别人的批评,这严重阻碍了知识分子在工作中进一步的学习和成长。华为公司的民主生活会就是要打破这种陋习,让每个人都去掉架子,平等地坐在一起,以军队里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共同学习。

毛泽东经常要求军队开展群众性练兵活动,提倡向最有实践经验的基层官兵学习。他说道:“我们练兵的口号是:‘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战士们有很多打仗的实际经验。当官的要向战士学习,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领就大了。”华为的民主生活会其实也是如此,让领导跟员工坐在一起,领导向员工学习,员工向领导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员工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通过这种放下架子、平等交流的学习方式,公司能够迅速地发现工作流程的症结所在,员工能够迅速地发现自身的欠缺与不足,从而为寻找对策、自我提升提供了可能。

游击队“十六字诀”:

落实工作要及时总结与查漏补缺

工作中出现差错是难免的,一时的失败更是寻常之事,关键是在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列宁说:“不要怕承认失败,要从失败的经验中进行学习。”员工在工作中也应该具备这样的心态,善于总结得失,注意查漏补缺。

红军由于文化水平低,斗争经验不足,一开始经常吃败仗,但他们很善于总结,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别具一格的游击战术。红军的游击战术中最有名的便是“十六字诀”了,又称“十六字原则”: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正是靠着这一套总结出来的经验,红军才逐渐在根据地站稳脚跟,并且战术也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成熟。后来八路军在抗战期间,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靠的也是这十六字诀!可见,善于总结、查漏补缺也能出战果。

不论员工是否乐意,错误总会不期而至。错误必然会造成损失,挽回损失的最好方法是总结经验,在失误屡出、经营受挫的情势里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出共性的东西,从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遗憾的是,很少有员工会主动从错误中学习。有些员工很善于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思,从错误中总结经验。这些善于学习的员工一般又分为两种类型:有学习机制(主动学习)的员工和无学习机制(随机学习)的员工。前者的错误逐渐变成了经验,最后转化成走向成功的垫脚石,后者则可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第二次、第三次……最后在普通的岗位上混混日子,捞点“小鱼小虾”。

2002年,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的林晶,怀着未来的美好憧憬走进了青岛国运。由于林晶在校期间品学兼优,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国运决定把林晶安排在新生部门——人力资源部。

此时,正是国运集团高速发展时期,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所需专业人员远远超过了往常。林晶是学经济管理的,现在突然要转型干人力资源,陌生的环境,全新的工作,超负荷的用人需求,使初来乍到的林晶陷入了被动。

由于工作的滞后,人才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心急火燎的领导对林晶提出了严肃的批评。面对压力,林晶委屈却不退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工作没做好,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林晶暗暗给自己鼓劲。

从此,每当晨曦刚刚照进办公室的时候,林晶已经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忙碌开了;每当傍晚的路灯照亮回家的路人时,林晶依然在堆积如山的文件里进行着她的工作。即使是回到家里,林晶也没有放松,在她的床头,堆满了各种专业管理类书籍,每晚睡前,她至少读一小时专业书籍,然后回顾一天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第二天的工作作出计划。

她给自己定下了“四个不让”: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自己的手中延误,不让急需办理的工作在自己手中积压,不让自己分内的工作出现一点差错,不让公司的形象因自己的失误而受到影响。林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终于换来了成果,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蒸蒸日上,公司领导对她的工作也给予充分的认可。后来,林晶被任命为人力资源部的部长。

担任人力资源部的部长,外界看来是件轻松、荣耀的事,但林晶却不这么认为:虽然职位提升了,但肩上的担子比从前重。如果在成绩面前骄傲自满,安于现状,很快就会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被继续前进的企业淘汰,最后落得一事无成。

想到这里,林晶浑身上下就充满着力量,准备进行第二次飞跃。2004年,林晶成功考取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使自身能力再上一个台阶。在国运集团“尊重人格,重用人才,凝聚人心,激发人气”的人才战略指引下,林晶迅速依据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性质,制定出相应的工作准则,即“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关爱人才”。

她通过网络、报纸、招聘会等载体,通过猎头公司,直接与大专院校联系等渠道,广泛获取各方面人才信息,并通过面试询问内容、公司情况简介、限时回复等方法,使人力资源部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让人才与企业的交流更加畅通,简洁有效地吸引了大批人才的加入。

同时,由于国运集团的发展,公司内部员工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林晶以身作则,积极争做学习型员工。她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参加第二学历教育,积极参与主管部门的培训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为正确作出领导决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案例节转自《拉着企业奔跑的人》,作者尹传高)

林晶的成功固然令人羡慕,但她那种善于总结,发现自身不足,并努力迎头赶上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李嘉诚说:“成功没有绝对的方程式,但失败都有定律。减少一切失败的因素就是成功的基础。”世界没有绝对的失败,但有绝对的失败者,这样的人便是不懂得总结得失、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人。杰克·韦尔奇甚至因此鼓励人们去尝试失败,在失败中成长,“因为他们已经承受了震撼,不断地承受震撼……现在……你应该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一切事,你的表现不可能更差了”。

员工是如此,企业本身也不例外。一个企业再大、再成功,也有走错路的时候,但只要它能够及时总结、查漏补缺,那么它只是绕了点弯路,终究还是会回到成功的坦途上来的。

在阿里巴巴上市未获成功时,阿里巴巴的许多员工对未来十分悲观,思想极为混乱,有人甚至怀疑“红旗究竟还能打多久”。

在这种关键时刻,阿里巴巴的CEO马云明确告诉员工,阿里巴巴的目标有三大点:做80年持续发展的企业、成为世界十大网站、只要是商人都要用阿里巴巴!

要想在阿里巴巴做事,每天工作都得围绕这三大目标进行。

“如果认为我们是疯子请你离开,如果你专等上市请你离开,如果你带着不利于公司的个人目的请你离开,如果你心浮气躁请你离开。”员工的心一下静了下来。

马云进一步确立公司的使命感——“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次开会,有人提出:“各位,我们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马云一听双眼放光,对啊!马上就改。只要客户越用越舒服,客户就会越来越多。也是在2001年,马云同克林顿夫妇的一次交谈再次让他豁然开朗。美国和美国总统都是世界一流的,没有可以模仿的对象,那么是什么在引导美国的前进方向?克林顿说,是“使命感”,马云顿时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他联想到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在模仿雅虎、AOL、亚马逊,阿里巴巴能去模仿谁?“我们只有跟着使命感走!”

从此,不乏激情的阿里巴巴有了越来越明确的方向感。

错误和失败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人不敢面对错误和失败,或刚愎自用,或将错就错。聪明的人走路时也会碰到石头,但他并不恨这块石头,而是把它捡起来,看看能否用来垫脚。最后,让我们来重温松下幸之助的一段经典论述吧:“事实上,即使是有丰功伟绩的人,也不敢说自己不曾失败过。正因为有过多次的失败,才会得到多次的经验;经过几次教训后,才能够成熟起来。如果不肯承认失败,就永远不会进步。在失败面前强调客观原因,抱怨他人,只会使自己一再地处于失败和不幸的漩涡之中。”

同类推荐
  • 三星技术扩张真经

    三星技术扩张真经

    10年前,三星电子是一家靠廉价竞争销售低端电子产品的韩国企业,而今天是一家四大主业(半导体、液晶显示、手机、数字家电)均居世界前三位的跨国集团。10年前,“三星”的市值为35亿美元,它的竞争对手日本“索尼”的市值为184亿美元,而今天“三星”的市值为571亿美元,“索尼”为321亿美元(均匀2003年底数据。)今天的三星已加入花旗银行、GE的行列,成为了世界上少数几家每年净利润超过100亿美元的超级明显企业。可以说,“三星”在过去的10年中完成了一次重大的蜕变,从技术跟进、利润低微的韩国“财阀”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级的电子业精英,它成功了。
  • 造就精英管理者的11条杰克·韦尔奇经验

    造就精英管理者的11条杰克·韦尔奇经验

    杰克·韦尔奇在任期间,通朋电气的收益从25亿美元增加到1005亿美元,净利润从15亿美远上升为93亿美元,该公司的股价也从最初的大约94美分上升到40美元。凭此惊人的业绩和他创立的崭新的经营理念与不凡的人格魅力,他被誉为“全美头号经理”、“全球第一CEO”。每位年轻人都有着无尽的潜力,如果你希望有朝一日如书尔奇一样杰出傲人,那么从现在开始仔细阅读本书中杰克·韦尔奇给你的11条准则,并学以致用。这样,每天进步。一点点,你就会慢慢地接近他,直至超越。
  • 白手创富(大全集)

    白手创富(大全集)

    本书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告诉你创富的精神、创富的方式和方法,旨在培养你创富的胆量、敏锐的眼光、灵活的经营思路、过人的财技和对经营方式的巧妙运作能力。所以,在我们羡慕那些成功创富的人的同时,更要注意吸取他们创业的精神、闪光的智慧、娴熟的手段和独特的创新创意。另外,本书不只是面对渴望创富的人,不同行业、不同职业者都可以从中受益。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不只企业的创始人是创业者,在企业面临生死考验和跨越式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是创业者。因为创业精神是共同的财富,是永远都可以激励人心的力量。每一个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每时每刻都需要这种创业精神。
  • 一分钟经理人全新修订大全集

    一分钟经理人全新修订大全集

    一分钟经理模式是当前最流行的管理、工作和生活模式之一,几乎全球一流企业都崇尚一分钟经理,并且大力推广,它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模式。其内涵包括简洁高效、及时处理、正确决策、快速反馈、卓越领导等,是全球众多机构奉为圭臬的一线主管培训课程。本书在一分钟经理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为四个方面的实用系列,包括:一分钟时间管理、一分钟销售训练、一分钟卓越领导、一分钟成功决策。在这个类似于寓言的商业故事中,综合了许多智者教给我们的东西和我们自己的一些感悟。
  •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

    本书从突围举措、行业结构、企业后劲等方面详细解读了50位优秀的企业领导人“重装突围”的应对之道,其中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更不乏实际应对的改革措施,希望对目前遭遇企业创立以来最大困难的企业和所有有志于做中国最好企业的创业者有所借鉴、有所启发。
热门推荐
  • 绝世独宠:嚣张祸妃很倾城

    绝世独宠:嚣张祸妃很倾城

    她携带异能,意外穿越,一朝醒来,竟成了亡国巫女。他是北莫皇朝最为尊贵的王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奈何只钟情于她,为了得到她,他不惜一切毁了她的国,将她拐到北莫,对她戏上加戏,他勾唇冷笑:“苏若言,你以为你逃得出本王的手掌心吗?”某女抖了抖,一脸不屑的看着他:“北莫沉,你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只能由本王亲自调教!”好吧,某女认命,一把将他扑倒强吻:“竟然如此,那休怪我没手下留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如果你曾奋不顾身爱上一个人

    如果你曾奋不顾身爱上一个人

    迷雾渐渐拨开。原来一直有一个温柔沉默的守护者,少女别琼被失败的初恋深深伤害,工作后却意外与初恋情人温沈锐相逢,可就在这个时候,然而温沈锐却从容自若,与别琼达成和解后,以朋友身份出现在她身边,她才遭遇到一生中最惨痛的离别……,别琼发现自己的生命中,她挣扎、质疑、愤怒,帮助她解决种种难题
  • 有益健康的138种室内植物

    有益健康的138种室内植物

    了解健康花草的家庭最佳读本,打造清新居家环境的全面指导手册。也许你一直在怀疑植物净化空气的能力,也许你并不知道植物净化空气的能力有多大。那么,比尔·沃尔弗顿博士会告诉你答案。这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一直负责有关植物净化空气方面的科学研究。他用25年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植物有净化空气的能力,而且能力很大。美国环境保护署室内环境部的官员也说:“关于植物能做什么,这并没有疑问。
  • 天才宝贝无良娘亲

    天才宝贝无良娘亲

    她,没心没肺,无端穿越。捡了个“第一奸臣”的便宜夫,却遭到百端误解,还莫名其妙怀上宝宝!万般无奈,她只得带球跑,一路上美男元宝纷纷而至,快活似神仙!可是好运遭天妒,什么天才宝宝?根本就是妖孽嘛!一二三四五六七,儿子呀,你到底想找几个爹?
  • 拟兽变

    拟兽变

    这是一片非常古老的大陆,由于人类之前恶意的改造基因,使得之前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灾难,不知过了多久之后出现了新的人类,新的人类拥有了全新的基因,有了可以变成各种野兽形态的能力,在若干年后,原本平静的大陆却因为他的出现而开始变得不再平静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套装上下册)》从理论到实际,从生活到职场,从办公室到大小宴会,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力图为读者展示细节决定人生的详细脉络,以便让读者汲取成功经验,规避风险。使自己的人生和事业都达到辉煌的顶峰。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非常重视细节的作用,他们会自我要求从点滴做起,看重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为自己做大事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人脉储备。
  • 阴阳眼,鬼才通灵师

    阴阳眼,鬼才通灵师

    ……有女初生,手纹有异,手眼通天,可掌阴阳!当她重生在胆小怯弱的她身上,都市异能爽文,势要活出精彩时,被一句天煞孤星断定一生!而一张小小的纸衣竟能将她的姻缘买断!可谁来告诉她,她那所谓的未婚夫却是个不阴不阳的家伙?!她忍无可忍,仰天长啸,你妹啊!……夺宝珠!探陵墓!现手眼!收手仙!……双强联手,结局一对一!当身世揭晓时,才知原来她是省城商界财阀的嫡亲孙女!可惜她还未享受到亲人的温暖,这些人就一个个为了财产夺她性命,女强男更强,伤她手脉,手仙也因此莫名失踪。人有逆鳞,触之者死!手握阴司令,上可通天,下亦能号令阴兵千万,死人也能带回来!天煞孤星算什么!敢伤她的人,让你活不过五更!……
  • 阿尔巴尼亚一家

    阿尔巴尼亚一家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