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400000008

第8章 像老板一样为公司着想(1)

工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石,当你是一个员工时,要学会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工作,像老板一样为公司着想,时刻以公司的利益为先。这样的话,你就可以获得老板的器重,成为老板的得力助手;时机成熟时,你还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自己成为老板。

站在公司的角度看问题

我们经常听到公司员工有这样的说法:

我这么辛苦,但收入却和我的付出不成比例,我努力工作还有必要吗?

这又不是我的公司,我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

公司推行各式各样管理我们的政策,这表明公司根本就不信任我们。

公司与员工经常会有冲突,员工常常感到公司没有给予自己公正的待遇,其实,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你和公司所处的角度不同。公司的老板希望你比现在更努力地工作,更加为公司着想,甚至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奉献。而你站在员工个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你自认为已经很努力了,工作占用了你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但公司只给了你不相称的待遇。

你可能感慨自己的付出与受到的肯定和获得的报酬并不成比例,但是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你是在为自己做事,你的产品就是你自己。

在这里,我们提出的理念是希望员工学习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问题,换个角度,你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如果你是老板,一定会希望员工能和自己一样,将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加积极主动。现在,当你的老板向你提出这样的要求时,你还会抱怨吗?还会产生刚才的想法吗?

或许你还是会问,换个角度,站在公司的角度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吗?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它讲的是一个母亲如何醒悟到自己应该站在儿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你所产生的感悟是完全不同的。

一位母亲在圣诞节带着5岁的儿子去买礼物。大街上回响着圣诞赞歌,橱窗里装饰着彩灯,盛装可爱的小精灵载歌载舞,商店里五光十色的玩具琳琅满目。

“一个5岁的男孩将以多么兴奋的目光观赏这绚丽的世界啊!”母亲毫不怀疑地想。然而她绝对没有想到,儿子紧拽着她的衣角,呜呜地哭出声来。

“怎么了?宝贝,要是哭个没完,圣诞精灵可就不到咱们这儿来啦!”

“我……我的鞋带开了……”

母亲不得不在人行道上蹲下身来,为儿子系好鞋带。母亲无意中抬起头来,啊,怎么什么都没有?没有绚丽的彩灯,没有迷人的橱窗,没有圣诞礼物,也没有装饰丰富的餐桌……原来那些东西都太高了,孩子什么也看不见。落在他眼里的只是一双双粗大的脚和妇人们低低的裙摆,在那里互相摩擦、碰撞……

真是可怕的情景!这是这位母亲第一次从5岁儿子目光的高度眺望世界。她感到非常震惊,立即起身把儿子抱了起来……

从此这位母亲牢记,再也不要把自己认为的“快乐”强加给儿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母亲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却必须学会从别人的立场来看待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例如,公司之所以不得不推行各式各样的政策,纯粹是为了防患于未然。站在公司的角度,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业务拓展。经常有员工抱怨公司推行的政策不合理、机制缺乏弹性,然而平心而论,绝大多数员工都只能做到“提出问题”,而没有能力“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像老板一样思考的员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从公司角度出发,站在公司立场思考问题

很多情况下,你的老板就代表了公司,你不要抱怨公司对你的不公,抱怨上司不给你机会,而要积极主动地寻求改变。从自身出发,尽职尽责完成工作,并站在公司的角度,发现公司需要怎样的员工,进而使自己变得对于公司、上司不可或缺、无可替代。这样的你不仅自身对于公司更有价值,而且使公司和个人双赢,这才是优秀员工应有的表现。因此,站在公司的角度,我们要经常问自己下列问题:

(1)如果我是老板,我对自己今天所做的工作完全满意吗?

(2)回顾一天的工作,我是否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智慧?

(3)我是否完成了企业给自己、自己给自己所设定的目标?

(4)我的言行举止是否代表了企业的利益,是否符合老板的立场?

2.坦率沟通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沟通的不顺畅为我们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你不知道你的老板希望你做什么,不知道公司需要你成为怎样的员工。沉默不能带来顺畅的沟通,更无法让别人知道你或为你带来机会。

老板的立场代表着公司的利益,你要学着从公司的角度看问题,就要主动找你的上司或老板,了解他们需要怎样的员工,他们最希望你做些什么。积极主动地改进你的工作,你会发现不仅是你的工作改变了,同事、上司、老板对你的看法也改变了,你离成功更近了,你对于老板变得不可替代了。

3.坚持正确的事情

作为一名合格的老板,必须支持下属的工作,支持正确的事;作为优秀的员工,更需要敢于挑战权威,站在公司的立场,坚持正确的事情。员工对公司有承诺、有责任,面对公司的利益,任何坚持“正确的人”而非“正确的事”的行为都背离了正常做事的原则。

4.同情你的老板

世界上没有一个老板是容易相处的。这句话听起来有些绝对,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凡是吃尽了苦头、经历过世面的人,都很难对有类似遭遇的人寄予同情。同样,老板看到下属工作熬红了眼,也不会同情,顶多只会想一想自己往日的经历,发出一番感叹罢了。

但是,如果老板看到员工偷懒,就会生气,觉得不应该那样。

有一个下属来到老板跟前,请求把工作的最后期限延后,原因是他无法按期完成任务。老板问:“你每天睡8个小时,是不是?每个星期只工作5天,是不是?”

他点了点头。老板接着说:“一个星期没有工作7天,一天没有工作10个小时以上,是你没有尽全力。”

太不讲人情?是的。想一想,如果你有太多太多的一连几周,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都没有吭过一声,直到你也当老板了,你对下属还会有同情心吗?

老板的立场就是公司的立场,一个从公司的角度看问题的员工,会自觉调整自己与老板的对立情绪,同情和支持自己的老板,时刻与老板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自检:

在以往的工作中,你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还是站在公司的角度看问题?

顾全大局,将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如果问一些老板最害怕遇到什么样的员工,相信这样的一群人必定名列其中,他们是这样的:做事永远只看到自己的好处,目光短浅。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是没有大局的概念的,也不会有公司这个团队的位置。

当我们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究竟该如何抉择呢?是坚守住自己的一点小利益,还是顾全大局,为整体发展作出自己的牺牲?这个问题的答案足以考验我们对公司的忠诚度。公司有时会因为一些需要,而调整战略部署与市场策略,但并不一定会告诉全体员工决策的原因,尤其是公司高层的考虑并不见得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绝对服从、全力配合公司的整体行动。提到诺基亚,现在估计多半人使用的正是它的产品。它能占据移动通信的半壁江山与一个“败家子”有密切关系。这个“败家子”是诺基亚的总裁约玛·奥利拉。

1993年,奥利拉下达命令:将移动通信之外的部门通通卖掉!此命令一出,立即遭到强烈反对,尤其是那些老员工,大骂奥利拉是“败家子”。

奥利拉没有为自己辩解,更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决策,他的理由是:卖掉其他部门,以保证移动网络和移动电话业务的持续发展。他真的行动了。

每出售一个部门,诺基亚的老员工就会减少。随着部门的出售,诺基亚的队伍也越来越年轻。有一年,某技术学院一个班的毕业学生全都来到了诺基亚。

不久,所有诺基亚员工都认识到了,“败家子”约玛·奥利拉快速而坚定地转向电信业的发展规划,以及出售诺基亚其他部门的“败家”行为是极有远见的决策,这一决策使诺基亚步入了快车道。

1998年8月的一天,位于芬兰赫尔辛基西部的诺基亚总部一片欢腾,人们打开一瓶又一瓶香槟,庆贺公司销售网覆盖的国家超过了麦当劳。当时,诺基亚的产品已经销往130个国家,比麦当劳多15个;在10个国家建厂;在45个国家设立销售办事处,拥有48000名员工,年销售额达到1180亿瑞典克朗。

芬兰,是一个并不显赫的北欧国家,而诺基亚,也不过是一个小村庄,最初的诺基亚公司不过是一家小小的木材加工厂。但诺基亚这个神话的缔造者们却用现实征服了地球人挑剔的眼光。

从诺基亚脱胎换骨的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到高层的决策确实并不是我们能立刻理解的。但若因此而不执行任务,耽误了公司的既得利益,也会耽误我们自己的前程。微软公司的麦克尔曾经历了这么一次严峻的考验。

1984年的元旦是世界计算机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里程碑,在这一天,苹果公司宣布它们正式推出首台个人电脑。

这台被命名为“麦金塔”的陌生来客,是以独有的图形“窗口”为用户界面的个人电脑。“麦金塔”以其更好的用户界面走向市场,从而向IBM的PC个人电脑发起攻势强烈的挑战。

同类推荐
  • 减压生活

    减压生活

    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的重担以及情感的困扰,都给现代人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让人身心疲惫、情绪低落,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
  • 感恩的心(大全集)

    感恩的心(大全集)

    一直以来,感恩在人们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意思。其实,“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感恩的态度可以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如果满足自己的生活,并对上天充满感恩之心,那么好东西就会源源不绝。我们会越来越占据生活的天时地利人和,会越来越接近梦想。同时我们会施予别人更多的爱心,我们也会生活得越来越幸福,你会发现一切都在良性循环着。
  • 社交与应酬36计

    社交与应酬36计

    人际关系可以说一座让人终身受用的富矿,编织关系网,就像开发矿藏,开发的越多,你就越富有;又如播种,你撒下的种越多,收获也就越多。因此会办事的人,不仅重视和某个人建立关系,更重视和多数人搞好关系。只有搞好了人际关系,并善于利用人际关系,事情才能办成、办对。
  • 立大志 做小事:成功从小事开始

    立大志 做小事:成功从小事开始

    立志改变命运之人不可不读的成功箴言。不甘平庸之人调整心态的最佳 珍藏读物。 平庸与伟大的秘密: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就好比战场或是棋局,我们在 这个社会上的生存就好比战争或是对弈。其间,谁的目光更远,谁能多看几 步,谁就将笑到最后。 人生就是要立大志:如果你还因为人生犹豫不决的选择而苦恼,那么, 基于使命的选择就是你最正确的选择。这是伟大人物告诉我们的秘密。成功从做小事开始:天才人物并不是天生的强者,他们的竞争意识与自 我创新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的奋斗逐渐形成。 远离人生的泥淖:来回摇摆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成功的。
  • 成功靠自己

    成功靠自己

    成功靠自己,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不可否认,人生中有很多艰难困苦,这往往是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碍,很多人为此在等待老天开眼,希望能得到他人的援助,可是,更多人在这种等待中垂垂老矣,一事无成。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有“凡事靠自己”的坚强和自信,那么你就...
热门推荐
  • 红楼之玉溶潇湘

    红楼之玉溶潇湘

    菊花金黄,枫叶染霜,又是桂子飘香时,圣朝帝都金陵的科闱放榜,众举子反应各异,喜忧参半,榜前人头攒动,议论纷纷,号称姑苏才子的林海临场才思泉涌,一篇文章花团锦簇。虽被当今圣上亲点为探花,实为状元之才!喜迅传来,几个好友便拉着林海去庆祝,席间几个人推杯换盏,豪情满怀,不亦快哉!而慈宁宫中,闻听这个喜讯而满面羞涩激动的女史贾敏,眉梢眼角亦挡不住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欣慰。此时她正与……
  •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是一本关于历史的通俗读本。在《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精华版)》中,涵括了博物、地理、地名、名胜、典故、风俗、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生活等诸多方面,并以分门别类的方式加以编纂。从而方便广大读者的阅读和查阅。溯古可以明今,鉴往能够知来。了解了一个历史常识,就是阅读了一则精彩纷呈的故事、掌握了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增进了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
  • 凤箫寒

    凤箫寒

    身负师门重托,励志誓除奸邪!东晋风雨飘摇之际,权臣桓温当道,谢安孤掌难鸣,兼且五斗米教阴忍待发,虽一介弱质女流,亦要匡济天下!无奈情根难断,总归长路漫漫向前看,君在黄河长江岸,妾身鬓发已霜白。
  • 感悟母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感悟母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母亲,温柔、美丽而坚强,她有着一双柔软的臂膀,却拥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母爱是大海,如此澎湃。母爱是小溪,如此涓涓不息。母爱犹如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田,带来人生一片绿色的海洋;母爱犹如一片祥云,过滤着强烈的紫外线,呵护着我们不受灼伤;母亲犹如一根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着我们的一生。
  • 劳动合同法:释义与实务操作

    劳动合同法:释义与实务操作

    劳动争议范围不断扩大,是出台《劳动合同法》的直接原因。在《劳动法》颁布的1994年,全国5000万国有企业职工均有固定的身份,“单位”一词依旧盛行。1998年,国企开始大量裁员,5000万名国企职工的绝大多数被推向市场,劳动关系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不仅国企职工的劳动关系走向了市场,另有至少1.2亿农民工加入其中,个体经济组织、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空前壮大,这一系列的新劳动关系,都需要用新的《劳动合同法》来调节。根据测算,目前已有九成以上的劳动关系在按市场法则行事。而这些关系,需要新的法律调整和规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人成大事必备的九种资质

    女人成大事必备的九种资质

    在当今这个时代,生为女人,就要活出女人的价值。女人不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大家闺秀;不再是弱不禁风,羞涩万千的小家碧玉;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需要人同情、怜悯的对象。女人是一个独立意义上的人,拥有和男人一样聪明睿智的头脑,拥有改变自我、改变生活的能力。换句话来说,就是女人照样能成大事,照样可以令人刮目相看,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宠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抱怨,早巳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有病不治,病情势必会恶化,最终让人在抱怨的轮回中陷入痛苦的深渊。寻找抱怨原因,追本溯源审视自己:你在抱怨什么?你为什么会抱怨?怎样才能不抱怨?只有找到病因,积极“治疗”,你才能根治,从而在走向快乐的同时,拥抱成功。
  • 秋风凉了

    秋风凉了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