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3200000005

第5章 是什么诱发你的不良情绪

首先,我们这里所说的“不良情绪”其实可以理解为“因无名而生的烦恼”。我们的各种烦恼无非是自心所生,同时又从自心而灭。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执太重。

旁人说了一句什么话,你听后很心烦,因为这话让你觉得不顺耳;身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你觉得郁闷,因为它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困扰;爱人的某个举动,你看不惯,因为这不对你的心思……

你希望世间的一切都能符合你的心意,可是,为什么世上的一切都一定要顺遂你的心愿呢?这没有道理呀!很明显,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我执”太重的表现。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金刚经》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佛陀又问须菩提:“你现在意下如何?如来在往昔时在燃灯佛那里,是否得到了佛法呢?”

“没有,世尊!如来以往在燃灯佛那里并没有得到佛法。”

“须菩提,你现在是怎么想的?菩萨有没有让这个世界更加清净庄严?”

“没有,世尊!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的庄严清净佛土,实际上如同虚幻中的事情,因为没有佛土等待菩萨去庄严,只是有这么一个名称,叫做‘庄严佛土’罢了。”

佛陀说:“所以,须菩提,诸位大菩萨都应该像这样生起清净心,不应该把心念执着在事物相状上,也不应该把心念执着在声、香、味、触、法这些外境上,菩萨应该对于存在的一切都不执着,他们的心念应该是自由流淌的。须菩提,比如有人的身体像世界上最高大的山,你意下如何?他的身体是不是真的很高大?”

须菩提说:“确实很高大,世尊!为什么呢?因为那是个虚幻的身子,只是有身体高大这样的名称而已。不过是个假借的说法,称之为身体高大罢了。”

不良情绪,或者说烦恼,是从我执而来。我执太重,那就只能永远生活在自己设置的牢笼里,而我们所偏执的,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假相。说的直接些,我们的偏执,都是因为我们不明白,所谓的“自我”本来是个假相而已!

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脑海中抹去那个假想的自己。所谓“我”,也不过是五蕴和合而成,是一个假名而已。正如《金刚经》中所说:“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所谓的“心”,不管是清净心、平等心,还是慈悲心,那也都不过是个假名。当别人赞叹你有一颗慈悲心时,你当然可以很欢喜,但是也没有必要因为这句话而执迷。你一执迷,那慈悲心就没有了,就会生出那骄傲心和自负之心。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金刚经》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像恒河中所有沙子那么多的数量的恒河,在你看来,这些恒河里的沙子,是不是数量巨多?”

须菩提说:“这个数量很多,世尊!那么多的恒河已经很难计数了,更何况是恒河里的沙子呢!”

“须菩提,我再问你,如果有发了善心的男子女人,用恒河沙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宝物去布施,所得到的福德是不是很大?”

须菩提说:“确实很大,世尊!”

佛陀告诉须菩提:“如果有善根男女能够从这部经里,哪怕仅仅是四句佛偈而信守不疑,并且对别人讲说,那么他的福德会大大超过前面那个布施的人。”

许多女性朋友其实是心肠很慈软的,她们喜欢帮助别人,也能对别人的苦痛抱有同情心,这一点确实很好。可有一样,我们千万要明白,不论我们如何帮助别人,布施了什么、布施了多少,都不要对自己做的事情生出执着之心。一个人做功德的最高境界便是《金刚经》里所说的“无相布施”——这在后面,我们还会提到。

有智慧的女子总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其实不是自己在帮助众生,而是因为众生的存在,使自己积累了福德,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众生在帮助自己修行。就好比《金刚经》中所说的发大菩提心的菩萨一样,菩萨们从不认为自己度脱了多少众生,化解了众生多少苦难,他们反倒是从众生中证悟了空性——自己与众生圆满平等,毫无差别。

曾经有个朋友,她可以说是位很大方、很有主见的女性,可她生活得并不快乐,因为她生活之中处处都离不开那个“我”:这是“我的东西”,那是“我的主意”,“我”做了一件事情帮助了别人,“我”布施了十元钱给一位乞丐,“我”给一位重病患者捐出了一百元钱……

她觉得自己做了很多善事——从世俗的角度来说,她确实做了不少善事,是个不错的人。可是,她自己却说这么多年来,自己做的这些善事并没有给她的生活带来任何改善。“做布施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有改善吗?可为什么我的心里还是充满烦恼,我的生活也没有向好的方向转变呢?”

就因为这些烦恼,她愁眉不展好几年,她逢人就说自己心中的困惑,以致人缘都变得不如从前那么好了。

大家不要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个朋友的身上多多少少地发现自己的影子。我们是不是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布施就是为了得到,行善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念头,我们才活得累,我们的生活没有变得更好,甚至连我们自己都在怀疑,为什么越是布施,越是做善事,反而内心的烦恼就会越多呢?菩萨都在修的“六波罗蜜”(即六种使人从烦恼的此岸到解脱的彼岸的修行方法,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不是能让人们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吗?难道这些修行方法放在别人身上有效果,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而到了自己身上,就“失灵”了吗?

其实这修行方法并没有失灵,是我们自己的心,执着在自己做的那些善事上,这一念的执着就坏了事——原本布施是为了让众生得到安乐,本来就不应该是为了自己的。众生与自己有什么分别呢?我们为何一定想用布施来换自己生活的改善呢?心头念想不纯,做再多的善事自然也不能让我们的心变得更柔软、更宁静。心不宁静,又如何能创造生活呢?

看到这里,有灵性的你会发现,带着一颗有所执着、有所求的心去行善事,便会活得百般辛苦。菩萨所修的六度,便是为了舍弃掉那个自我,在心上一无所求,唯愿世间一切众生都能安乐,这才是真正大慈大悲的境界。

而我们平日里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所求的,我们读书的时候要考一个好成绩,这样不仅会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夸奖,得到同学的羡慕,而且在毕业时还能找到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好的工作;我们到了恋爱的年龄,总想找一个有才又有财、处处都依着自己、外型又要好的男士,或许我们没那么爱他,只是为了在别人的眼中看起来很幸福,我们需要这种虚荣感。如果,我们的这些所求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不满,就会失望,我们的情绪开始步入低谷,甚至可能随时爆发自己的坏情绪。

就像我之前提到过的那位朋友,她经常在抱怨:“为什么自己做了善事,却得不到好的回报。”当身边的朋友都对她投来不甚友好的目光时,她就暴怒了——以前那个乐于布施的、和善的女人消失不见了,以往挂着笑容的那张脸上写满了对人生的怀疑、对生活的不满。

是什么引发了我们的坏情绪,是什么使得这位原本“乐善好施”的女士发了脾气?

说到底还是放不下那个“我”。我们争强好胜,误以为“新时代的女性”就应该是这样的。我们不愿意服输,不论是在职场还是在情场,我们喜欢坚持做自己,对他人不肯有一点点的、适当的妥协,我们总是自己和自己较劲,同时和别人较劲,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自己在烦恼,别人也很痛苦。

没错,以前的我,也是这样,而且有许多女性朋友也是这样。不过我要说,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同时觉得那些读到《金刚经》,并从中领悟到智慧、改变自己人生的女性也很幸运。

《金刚经》教给女人如何静心,静心就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降伏心头的烦恼。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如何调整,却并非每一位女性都能懂得。

“既然心头的这个烦恼,如此扰乱身心安宁,那这烦恼应该是个坏东西吧?”以前经常听到有人这样问。

烦恼确实是个坏家伙,但是,扰乱身心安宁的是烦恼,成就菩提、觉悟智慧的也是烦恼!大家细想想,若不是我们深受烦恼之苦,又如何能生起解脱烦恼之心?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在生活里每当有人辱骂我们、刺激我们的时候,我们反而应该感谢他!为何?因为这种环境便是让我们学会容纳、学会圆融。正如龙树菩萨说的那样:“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我执,而不是他人。”所以,我们要做出的反应不是回骂别人,也不是自己跑到一旁去生闷气,而是应该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用我一位豁达乐观的朋友的话来说就是:“别人骂你,和你有什么关系?”就是因为她能放下这个“我”,所以无论别人是赞誉她还是贬损她,她都能坦然面对,内心平静,结果那些想辱骂她的人反而是落了个自讨没趣。

有涵养的女人能控制住情绪,控制住心头的火气;可有智慧的女人却能化解那火气,而不是强压住它,她们总能让自己处于平和安宁的同时也让别人心里舒坦。难怪我的一位朋友这样说:“真正赏心悦目的女性应该是祥和平静、内心安宁的,真正有智慧的女人应该是自己静心、让别人舒心的。”

“静心禅语”

最终极的解脱,是内息妄念,外断妄想;

最无上的智慧,不脱离世间,击破烦恼。

通过正确的知见行为,心灵才会安住在寂静之中;

无上圆满的正知正见,带来圆满自如的现实生命。

同类推荐
  • 夜长梦多

    夜长梦多

    一对婚姻触礁的夫妻,丈夫为了想挽回变心的妻子,于是提议离婚前的最后一次旅行。然而在闪电交加的雨夜里,路标却被喝醉的卡车司机撞歪了。郭浩然与叶眉被错误的路标指引导向充满诡异气氛的“尸冢村”……这会不会是他们生命中的最后一趟旅行?
  • 血色残阳

    血色残阳

    江南的陶镇是一个古老的城镇。陶家是这里辉煌几代、富甲一方的大户。这日,陶家喜气洋洋,正准备迎接在外经商的老爷回家过六十大寿。不料,迎回来的却是老爷的无头尸和陶家人从未谋面的老爷在外新娶的五姨太。陶家从此人心惶惶。对于老爷的死,陶家的姨太太们和大少爷又喜又怕。喜的是,治家严苛的老爷死了,平时做的那些违背家规的丑事就不会暴露,终于可以躲过轻则钉刺、重则投井的处罚;怕的是,新来的五姨太似乎知道每个人的秘密,还知道陶家一个关于财宝的秘密。自从五姨太进了陶家,怪事接连发生……就在陶家人互相倾轧、乱成一团之时,死去的陶老爷回来了……
  • 古龙文集:绝不低头

    古龙文集:绝不低头

    《绝不低头》,是古龙唯一一部现代都市武侠作品,“江湖名篇”之一。古龙说:“每个人都会变的。唯一永恒不变的,只有时间,因为时间最无情。在这无情的时间推移中,每个人都会不知不觉地慢慢改变。”所以,波波变了,黑豹变了,罗烈也变了,三个人的命运却依旧交织在一起。好在总有一些东西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只要想认真活下去,勇气、侠义、爱与宽容,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源泉。
  • 傻子段二牛

    傻子段二牛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佳玉

    佳玉

    佳玉挎着背篼去锅炉房。路面被冬霜打得又硬又滑。佳玉走出紧靠农田的那排平房,上一段长长的黄土斜坡,再从子弟校旁边的天桥上穿过,矿区昏黄的灯光就迎照着她矮胖的身影。雾很浓,悬浮的冰粒子扑打着她的脸,她感觉脸上东一块西一块被饥饿的冰屑咬烂了。
热门推荐
  • 女御医

    女御医

    原本是医科大的双优毕业生,转眼就成了地府的怨魂。抵不住实习小鬼差甜言蜜语,可是,当她投生后才发现全都是鬼话连篇!相依为命的病弱的娘,尔虞我诈的深宅大院生活,步步艰辛,处处小心。然,双优毕业生的头衔可不是盖的!看她如何从一个身世凄苦的丫头,摇身变成一代传奇女御医!
  • 一流员工找方法,末流员工找借口

    一流员工找方法,末流员工找借口

    所有老板都希望你记住的一句话:不要遇到问题就来找老板,请给我解决方法!打造不找借口找方法的一流员工,方法决定人生,方法决定命运。借口是成功路上的高山险阻,方法则是成功路上的高速通道。在问题面前,“不找方法找借口”还是“不找借口找方法”,相信你已经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正妃住隔壁

    正妃住隔壁

    《合卺词》镜子的古文她,一个现代国际安全局的高级特工,风平浪静时慵懒闲适,帅性如风。看似全然不具杀伤力。环境变化时则出手狠绝,精准,招招毙命。她,一个架空时代王府捡回来生子的丫头,初来王府,局促不安,胆小怕事,处处看人脸色行事。为免招惹事端,习惯闭门不出。当她成了她!他,一朝呼风唤雨的王爷,温文尔雅,温润如玉,性淡若薄云,嗜睡且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喜欢拒人于千里之外。甚至记不得近身处女子的相貌。当他被一个喝醉了酒翻墙而入的小丫头敛去所有神志,当心中寒霜被融化,暖意注入心田,他如何会对生命里唯一一次感兴趣的东西收手。她为他的妾,她和他却不知。她以兄弟称他,他将她捧于手掌,喝护于胸膛。正妃在隔壁,一切荣华炫目都在隔壁,他的视线越过茫茫人海终是投在何处?宋楚说:“白末,我不喜欢江山,不喜欢权贵,也没哪个女人见过第一面就记住相貌轮廓,唯你是铬记于心的。”宋楚说:“白末,我的身心都只沦陷给你这么一个女人,再无其他!”宋楚说:“白末,当你立于墙头,一双明亮的眼眸渲染整个星空,那一刻我便决定,将你带到天涯海角,不让尘世沾染你丝毫我欲独霸的美丽。”宫九夜说:白末,你偷去的又何止一个钱袋。我的心你拿去了,却不说要。此生,我将如何安放它?!莫凌风说:白末,本该你是我的妻。奈何我们之间,竟隔着万水千山的距离。我允许你带着目的靠近我。哪怕是背叛,这一生我也允你若干次。直到最后用自己的生命去换你的命了。这许多年明眸中好似才看到一片锦绣,竟心甘情愿被这三尺黄土掩埋。君宇墨说:白末,我的人你要吗?我的承诺你要吗?我的心你要吗?为何时间流逝了,你始终定格在我的脑子里,那一瞬间便是动也不曾动过。尘子倾说:白末,一张龙椅争了多年,时间再回到这一点,只想以江山为聘,娶你为妻,不让宫廷束缚你,同你做对平凡的夫妻。可是,我遇你,终是晚了。白末想,我不想宫廷,宫廷却已生涟漪。我不想江湖,江湖却也已泛滥。如果幸福是流沙,我只愿沿着你的方向一路追随。如果温情是场梦,我只愿一觉再不醒来。(不虐男女主,男主一路宠到女主看不到边际。)新文《重生—硬碰硬》这是一对男女总裁斗智斗勇,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的故事,女总裁不羁精怪,绝对有一鸣惊人的爆发力。男总裁邪魅桀骜,攻于算计,运筹帷幄。客观说:
  • 豪门溺宠:冷少的盲妻

    豪门溺宠:冷少的盲妻

    有一种情叫做一见钟情,有一种恋叫做初恋。他们曾是校园内令人羡慕的甜蜜情侣,却最终未得圆满。再次相见,一个已是霸气的总裁,而另一个则失去了光明跌落黑暗之中。她看不见他,所以不知道眼前是何人,而他则选择了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当年的误会让他在爱与恨之间纠结,可最终都不忍伤她分毫。一场事故意外的解开了当年的误会。心结解开,他对她爱的泛滥成灾
  • 教你学谚语(上)

    教你学谚语(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强嫁腹黑老公

    强嫁腹黑老公

    她,是始至今日第一个成功脱离‘绝密’组织的王牌,再隐蔽,藏不过她指尖一划;再精密,识不破她的巧手伪装;一手神出鬼没的电脑技术,高科技武器遍布的世界她照样如鱼得水!他,外人只能仰视臣服!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