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0600000002

第2章 唐诗故事(2)

于是,骆宾王7岁作诗的事儿就迅速传开了。

【赏析】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两句写鹅的形态:鹅有遍体纯白的毛,有红红的宽大的脚蹼,鹅身浮在水上,一双脚时而在水中自由划动。“拨”字用得尤为生动。白毛、红掌、绿水、清波,色彩对比鲜明,而彼此又十分谐调,使画面清新可喜。这两句描写逼真,而又生动有趣。难能可贵的是:两句信口道来,自然成对,十分工稳。

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出典】

贺知章《咏柳》。

【原作】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约744),字季真,一说字维摩,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武后证圣元年(695)进士及第,历任国子四门博士、太常博士、丽正殿修书、集贤院学土,迁礼部、工部侍郎,太子宾客,秘书监。天宝三载(744)上疏请度为道士,玄宗“命六卿庶尹大夫供帐青门”以送之(李隆基《送贺知章归四明诗·序》),遂归越,旋卒。为人旷达放诞,好饮酒,与李白友善。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合称“吴中四士”。善章草、隶书,风格“怪逸、真率”(《宣和书谱》)。诗风则“外示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皎然《诗式》)。《咏柳》、《回乡偶书二首》最为后人传诵。后人辑有《贺秘监集》。

【故事】

唐代着名诗人贺知章从公元695年考中进士,直到公元744年辞官回乡,其间的仕途比较顺利,没有经过大的人生挫折的打击。加上他生性旷达豪放,不拘小节,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过得很愉快,他热爱生活,生活也没有亏待他。他是一个很乐观的人。

他热爱大自然,对大自然的美非常敏感。生活的顺利和舒适,更使他总以一种轻松愉快的目光,看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有一年二月,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明媚的春光使人心旷神怡。这时候,贺知章来到郊外的原野上,喜悦地欣赏着春天的美好景色。

这时候,映入诗人眼帘的是一片葱葱绿绿。路边的杨柳,特别引起诗人的注意。春天来了,柳树披上了一身新绿,在春光映照下亭亭玉立。那细细的柳条,随风摇曳,婆娑起舞,就像少女裙上的丝带一样;那刚刚生长出来的嫩叶纤细秀丽,清新淡雅,分外惹人喜爱。此时,诗人贺知章突发奇想:这纤细的柳叶到底是谁裁出来的呢?这时他自问自答: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美丽的新妆。于是,诗人陶醉了,满怀喜悦的心情,挥笔写了这首《咏柳》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就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这天,诗人贺知章是早晨出来游赏的。生气盎然的春色,使他不忍回去,一玩就是一整天,到太阳落山的时候他才回家。这时,他才记起误了朋友的午宴!

【赏析】

这首诗的三、四句,尤其是最后一句,是千古传诵的佳句。一问一答,问得新奇,出人意料,答得巧妙,入情入理,意趣盎然,生动贴切。能启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美好遐想和热爱,韵味悠长,令人神志爽朗,充满活力。诗中的一个“裁”字,突出了柳叶的精巧优美,诗意盎然,一个“似”字,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春风的神奇,把不可捉摸的春风,写得可感可触,传神形象。

吹嘘自己有知识的人,等于在宣扬自己的无知。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出典】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原作】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之,相得甚欢,食鲜疾动,病卒。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之代表诗人。诗擅长五言,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李白曾盛赞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之高节。虽长期遁迹山林,实怀经济之志,不甘寂寞。故其诗虽多以山水景物、田园风光为题材,仍充满对自然及现实人生之依恋,情调健康明朗,语言朴素清新,长于景物描绘、气氛渲染,创造出兴象玲珑、自然浑成之完美意境。故杜甫赞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往往凌鲍谢”(《遣兴》)。皮日休称其“遇思入境,不钩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然“可与古人争胜毫厘”(《郢州孟亭记》)。《夏日南亭怀辛大》、《秋登万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与诸子登岘山》等诗均为传世名作,《春晓》、《宿建德江》、《过故人庄》传诵尤广。有《孟浩然诗集》。

【故事】

唐朝诗人、尚书右丞王维派人去请诗友孟浩然到家里谈诗。孟浩然对来人说:“请转告相爷,我考试不中,心情不好,改日再去拜访。”来人走后,孟浩然长叹一声,倒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睡去了……

40岁的孟浩然已经很有一些诗名了,可是却考不上进士,这是什么原因呢?他觉得自己的才学还不够,又觉得皇上并不识才,再想想朋友们也没有尽力推荐自己。唉!头发都快白啦,还没有考上一官半职,一切都是空虚的,静静的夜是那么空虚,前途是那么空虚!一觉醒来,天已快黑了。孟浩然抓起笔,有感而发,飞快地写出了这首《岁暮归南山》,其中有两句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诗句充满委屈不满的情感。

第二天,孟浩然去向王维告别。王维见他来访,十分高兴:“昨天请你不来,今天不请自到。哈哈,心情好了吗?”孟浩然苦笑了一下,便跟着王维进了书房,两人谈起各自新写的诗作。这时,家仆来报:“皇上驾到。”孟浩然吓得不知所措,连忙钻到王维休息的小床底下躲起来。唐明皇一脚跨进屋里,已经察觉这有趣的事儿,便对王维说:“你请了哪位客人呀?出来见见吧。”孟浩然只好狼狈地爬出来,唐明皇笑着说:“王右丞的朋友一定会做诗,我想听听好诗。”孟浩然心一横,就把昨夜吟的那首满腹委屈的诗念了一遍。唐明皇听罢,把脸一沉,说:“什么‘不才明主弃’,你自己考不中,还说我抛弃你,真是岂有此理!”

孟浩然终于一生不得志。

【赏析】

作者写这首诗时,应试落第,颇有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感慨。“不才明王弃”实际上是一种牢骚,只是说得比较委婉,把被抛弃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不才。“多病故人疏”则多用来感叹人们趋炎附势,巴结权贵。

言过其实,终无大用。知识愈浅,自信愈深。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出典】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原作】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作者简介】

李益(748~约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很早就以诗歌着名,诗歌题材广泛,以边塞诗最佳。自云“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故为文咸多军旅之思”(《从军诗序》)。各体皆工,尤擅七绝。明胡应麟认为他“可与太白、龙标竞爽”。《征人歌》、《塞下曲》、《夜上受降城闻笛》、《过五原胡儿饮马泉》等最为传诵。着有《李益集》(又名《李君虞诗集》)。

【故事】

李益是中唐的着名诗人,曾被当时人称为“文章李益”,他每写成一首诗,教场的乐工就以重金求取,作为歌词谱成曲演唱,可见他的诗名是多么大。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李益进入朔方(治所在今宁夏灵武)节度使崔宁的幕府,开始了他的从军生涯。诗人曾随崔宁在北方巡行,到过许多地方,有机会对边塞生活进行深入了解,理解长期驻守边塞的士兵的心理。有一次,诗人巡行到受降城,在一天夜里登上受降城。月光下的边塞,苍苍茫茫,一片弥漫,分不清是沙是雪,是月是霜,突然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幽怨的芦笛声,打破了黑夜的沉寂。原来是那些久久戍边的战士们,用芦笛来倾诉对故乡的思念。令人深有感触,回到客舍写下了《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就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这是一首征人思乡诗。诗中的两句名句,突出征人一直沉浸在思乡的感情激流中,写出其思乡之深、之多、之烈。诗人十分准确地把握征人的心理,描写尽情细致入微,景、声、情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声能倾泻征人的内心情感,情则显得无比深沉而强烈。意象单纯鲜明,意蕴深厚繁富。意境高远,风格自然,语言精练,音节响亮,含蓄蕴藉,确是唐代边塞诗的绝唱。

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出典】

李白《子夜吴歌》。

【原作】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出生地有蜀中、西域诸说,没有定论。

李白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10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15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

开元十四年(726)起,李白三次游历,天宝三年秋,李白在洛阳和汴州分别遇见了杜甫和高适,三人便结伴同行,畅游了梁园和济南等地,李杜从此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这一时期,是诗人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代表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北风行》、《梁园吟》等。深刻地揭露现实和强烈的反抗精神是这个时期作品的显着特色。

宝应元年(762)十一月,李白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中,终年62岁。

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诗均为传世名作。

【故事】

唐代边塞战争频繁,许多男子都被征发到边境上作战或戍守,常常多年不归,他们的妻子过着孤独而悲苦的生活。

唐玄宗开元年间,皇宫里的宫女为边塞战士缝制军衣。有一位士兵,在短袍中发现了一首诗。诗是这样的:“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重结后生缘。”大致意思是:“沙场上的将士们,生活多么寒苦。我亲手制作的战袍,不知会落到谁的手里?我饱含柔情蜜意,添线缝衣。今生没有机会相见,只待来世结为夫妻。”

士兵得诗后,立即报告将军,将军又把这首诗呈给皇上。

唐玄宗看到了诗,便把六宫的宫女妃嫔召集起来,让她们传阅这首诗,并说:“哪个写的,不要隐瞒,我不会怪罪。”

有一年轻宫女闻言跪下,连说罪该万死,说诗是她写的。

唐玄宗心中立刻涌起了一股怜悯之情,说:“我满足你的心愿,让你出宫,去结今生缘吧!”于是,让这位宫女和那得诗的士兵结为夫妻。所有的人都感动得流下眼泪。

李白听到这个动人的故事后有所感触,他又看到这年秋天,万物凋零,草木衰败,秋风送砧声绵绵不绝。他想到闺中妇人对远人的关切和思念,当时正是赶制冬衣的时候。

李白为了抒写当时征人的妻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表达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于是挥笔写了《子夜吴歌》这首诗,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这两句诗写自然之景,兴孤栖忆远之情,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秋月皎洁,最能诱发见月怀人的情思。在这明朗的月夜,思妇们正在赶缝寒衣,整个长安城,捣衣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捣衣声中,蕴藏着思妇们多少柔情厚意。诗中的“一片”和“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语天然,而有韵味。

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出典】

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原作】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出生地有蜀中、西域诸说,没有定论。

李白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10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15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

开元十四年(726)起,李白三次游历,天宝三年秋,李白在洛阳和汴州分别遇见了杜甫和高适,三人便结伴同行,畅游了梁园和济南等地,李杜从此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这一时期,是诗人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代表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北风行》、《梁园吟》等。深刻地揭露现实和强烈的反抗精神是这个时期作品的显着特色。

宝应元年(762)十一月,李白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中,终年62岁。

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诗均为传世名作。

【故事】

大诗人李白不论在什么处境下,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高兴时借酒助兴,失意时借酒浇愁。

李白在长安时,留下了不少轶事。他被唐玄宗封为翰林供奉后,无非是写写文告,以文学词章为君王点缀点缀,平时没有什么公务,为了排愁解闷,他经常与贺知章等一些朋友出去饮酒吟诗。

有一天,宫中牡丹盛开,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前赏花,并命李龟年带领十六名水平最高的梨园弟子奏乐唱歌。乐师们各执乐器,正准备演奏,唐玄宗说:“对着美丽的牡丹,漂亮的贵妃,怎么能唱旧歌词呢?这样吧,还是把李白请来,让他填新词吧!”

李龟年不敢怠慢,带了几个内侍,匆匆赶到翰林院,可翰林院人说:“李白一大早就出去喝酒了!”李龟年找遍了长安街上有名的酒楼,终于找到了李白。这时,李白已喝得酩酊大醉。

李龟年走上前去,大声宣诵:“奉皇上旨意,宣李学士立刻去沉香亭见驾!”

李白微睁醉眼,半理不睬,口中念念有词:“我醉欲眠卿且去!”说完,便睡着了。

李龟年无奈,只好叫随从们七手八脚把李白抬下楼,扶上马背,送到沉香亭前。

唐玄宗看到李白醉得像一堆烂泥,便命人在地上铺了一块毛毯,让李白睡在上面,并亲自用袖子擦去李白口角的涎水;又吩咐端来醒酒汤,让李白喝下。杨贵妃说:“我听说冷水喷面可以解酒。”于是,当时着名的歌唱家念奴含了一口水,喷到李白脸上,李白才从醉梦中惊醒。

唐玄宗、杨贵妃、李白等人来到牡丹花前,李白脸露笑容,一挥而就,写下了三首着名的《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唐玄宗看歌词美丽流畅,称赞不已,立即叫李龟年配曲演唱。唐玄宗也情不自禁,拿起玉笛,倚声伴奏,

后来,高力士为解脱靴之耻,以这三首《清平调》诬陷李白,李白终于得不到重用,被放归山。

诗人从自己被放归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的日益腐败,自己的抱负不能施展,理想难以实现,心中十分苦闷。天宝十二年(753)秋,李白游宣城,饯别族叔李云,在《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一吐郁闷。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同类推荐
  • 红烛·死水

    红烛·死水

    《红烛》中的诗多创作于闻一多留美期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表达在异国他乡的孤寂,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死水》中,诗人更加注重以精巧的构思来凸显诗的神韵,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新诗的格律化,这一点对后起诗人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 鲁迅诗释读

    鲁迅诗释读

    本书收录其全部诗作,考证最细的鲁迅诗歌研究著作。计旧体诗六十三首,鲁迅先生写下了许多光照千秋的不朽著作,新体诗十二首,是迄今篇目最全,诗歌作品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唐诗爱好者而编辑的唐诗选本,是新时代的唐诗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
  •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住特定历史人物的个性,描写了14组红军女战士的光辉形象。这些女人,在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了白区,承担着献身革命与护卫家庭的双重重担。作者从这些红军留下的女人身上,挖掘她们的伟岸人格,圣洁的品格,不屈的个性……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流传下众多的谋略故事,犹如璀璨的群星,熠熠闪耀。在那些过往的岁月中,中国式的谋略无处不在,涵盖了政治……
  • 火之镇魂歌

    火之镇魂歌

    主角贺云焕,十三岁,江湖第一高手贺良干的儿子,八月十五月圆之夜,贺良干夫妇正在为孩子们弹奏音乐之时,一道血光袭来,为了阻挡,贺云焕的父母尽皆身死,而贺云焕却生死不知。当他醒来的时候,已经出现在神魔大陆,但是他失去了所有的记忆。他在魔法学院学习三年后,贺云焕被无良师傅用魔法阵随机传送了出去,出现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当他醒来之后,看见的是一个美丽的女子韩子华,而且还遇见了灵兽赤眼火龙,鼠疫王追寻而来,为了得到灵兽,和韩子华大战了起来,贺云焕也因此能够逃了出来,但是韩子华却身死。四年后,贺云焕从新出现,他开始追寻自身的由来,探访上古的奥秘,并渐渐的成为了巅峰强者。
  • 继父,快跟妈咪生个弟弟

    继父,快跟妈咪生个弟弟

    谁说未婚先孕没人要?谁说带着孩子不好嫁人?为了争夺一个孩子的妈,四个男穷追不舍,却一路搞笑,逗乐无穷。孩子的妈,男人的宝。风流前男友说:孩子他娘,看在孩子的份上,你就嫁给我吧!超级高富帅说:宝贝,我是认真的,给我当总裁夫人吧!顶级黑老大说:那谁,给我当压寨夫人,你想要啥就啥。孩子他妈满面羞红的背过身去,纤手摸了摸宝贝儿子的头,道:儿子去哪我就去哪。于是,几大男人立即围攻那宝贝儿子,谁知,宝宝一脸不满的瞪着几人,奶声奶气大喊:你们乱来,继父会生气的!
  • 乱红杀

    乱红杀

    爱,不过是奋力厮杀前的一桩憾事琴奏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毫不犹豫地把剑刺进他的胸口用他送她的剑用他教她的招数……
  • 第一女皇商

    第一女皇商

    再次醒来,一双美目宛如深可见底的冰潭,美貌与身价并存,哪还有半分天真?显然,她已被来自异世的幽魂取代……一心夺她家产的继母,害她如花年华成了克命寡妇,痴傻了的阿爹,官商的联姻,荣光无限,难测的天威,一场一场的阴谋不断的砸向她……再一纸休书她含恨自尽……拂了拂衣袖,她是京城第一富户陆府的掌上明珠,微微一笑,她发誓,然随继母进门,但凡欺她、辱她、设计她之人,她必将其挫骨扬灰,才悟已无力回天,不论权贵!从此,“陆黎诗”的命运由她改写!!
  • 找不回的恋人

    找不回的恋人

    2166年5月17日,科学家乔波在世界第一人工岛国重生岛举行新一代机械人产品发布会。岛民林振羽邀朋友陶陶一同前往,却在发布会上邂逅一名神秘少女,并随即遭到一帮歹徒追杀。林振羽与神秘少女并肩御敌,少女在击毙众歹徒、勇救女童人质后便乘直升机凭空消失,但却因相貌与林振羽五年前无故失踪的女友极其相似而引起林的怀疑。为彻查真相,机缘巧合下的林振羽与陶陶前往乔波博士的“广寒宫”参加博士与神秘少女的订婚仪式,却意外揭开了纯人类等人种与新机械人之间几乎毁灭地球的世界大战序幕……
  • 尸家禁地

    尸家禁地

    命中注定早死的大学生遇上了驱魔美女,从此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活命,他唯有陪着美女穿梭阴阳两界,享受着一次次惊悚恐怖,九死一生的亡命之旅,爽到肝颤,刺激到心脏都随时可能爆炸……
  • 妖女倾城:九品炼器师

    妖女倾城:九品炼器师

    随身空间系列(二)修真界唯一的以器证道的九品炼器师火幽重生在异界,变成殷雅继续炼器。本文随身空间+种田+玄幻。。。。。蓝自己很萌这种题材的文,咳咳,所以就写了。如果说火幽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存在的话,那么十四岁的殷雅就是一个充满了悲剧的存在。殷雅一个有着世家家主父亲,丫鬟母亲的被当家主母厌恶,被父亲嫌弃被兄长欺负的十四岁少女,被迫嫁与一个高自己几十岁的老头的时候,自杀了再醒来,殷雅不再是殷雅,火幽也不再是火幽,原本两个世界的完全没有相关的两个人,因为一场意外融合了。从此火幽接着殷雅的身体活了下去,当她接收了殷雅的所有的记忆以后,她发誓,要用殷雅这个名字在器大陆上成就一番无人可及的事业。她要创造属于殷雅的传奇!——————————————————————————推荐蓝蓝自己的新文:《带着空间穿越未来》:穿越了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对于一位在现世没有任何牵挂的人来说。可是,穿越成为离婚女人这就是一件非常悲剧的事情,而且还是一位爹不疼娘不爱的离婚女人,这就更加的悲剧了,而如果这样一个悲剧的女人还带着两个一个三岁一个一岁的宝宝,那就更加的悲剧了,而悲剧中的悲剧是,她穿越到了一个灰常可怕的时空。一个,非古代,非现代,处于灰常灰常超前的时代的时空。好吧,也就是俗话说的未来。不过好在老天还是对她不错的,让她带着一个随身空间,至少吃菜吃饭的不愁了。片段:“呵呵。”妇人尴尬一笑,“以前都是妈做得不对,你做女儿得要念亲啊,别怪妈啊!”女人一边搓手,一边涎着脸看高贵的鱼渺渺。“这位女士,请不要乱认亲戚,谁是您的女儿?说我的宝宝么?这可是我的女儿,而且您这个年纪可生不出这么年轻的女儿。”鱼渺渺直接装傻,看自己现在发达了来求自己?就这么一句话想让自己原谅?也不看看自己当初做的是什么事!推荐好友的文文:《帝一女》: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妖女倾城:九品炼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