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7100000007

第7章

消去z,可得7x+4y=100,因此y=100-7x4=25-7x4。由于y表示母鸡的只数,它一定是正整数,因此Χ必须得4的倍数。我们把它写成:x=4K(KN)。于是y=25-7K。代入原方程组,可得z=75+3K。把上面三个式子写在一起有:

x=4Ky=25-7Kz=75+3k

在一般情况下,当K取不同的数值时,可得到x、y、z的许许多多组不同的数值。但是对于上面这个具体问题,由于YN,故K只能取1、2、3三个数值,由此得到本题的三种答案。

百羊问题

百羊问题是出自中国古代算法《算法统宗》中的一道题。

这个问题说的是:“牧羊人赶着一群羊去寻找长得茂盛的地方放牧?

有一个过路人牵着一只肥羊从后面跟了上来。他对牧羊人说:“你赶来的这群羊大概有一百只吧?”牧羊人答道:“如果这一群羊加上一倍,再加上原来这群羊的一半,又加上原来安群羊的四分之一,连你牵着的这只肥羊也算进去,才刚好凑满一百只。”谁能知道牧羊人放牧的这群羊一共有几只?

根据题意,我们可设这群羊共有x只,则x+x+12x+14x+1=100,解这个方程得:X=36,也就是牧羊人放牧的这群羊共有36只。

“农妇卖蛋”

“农妇卖蛋”是一个经典问题。

这个问题说的是:一农妇去市场卖鸡蛋,第一次卖去全部鸡蛋的一半又半个;第二次又卖去剩下鸡蛋的一半又半个;第三次卖去前两次卖后所剩下鸡蛋的一半又半个,最后又卖去所剩下鸡蛋的一半又半这时鸡蛋恰好卖完,问农妇原有多少鸡蛋许多数学家爱好者对这个问题十分感兴趣,并给出了许多解答方法,但多数方法较为繁琐。瑞士着名的数学家欧拉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别具一格的解法:设第三次卖完后所剩(第四次卖去)的鸡蛋为1+05,第三次卖去的鸡蛋为(1+05)×2=3,第二次卖完后所剩鸡蛋数应为:(3+05)×2=7(个),因此,农妇原有鸡蛋数为:(7+05)×2=15(个)

我们从欧拉对上述问题得到启发:有些数学问题,如果按正向思维去考虑问题,有时难以入手或根本无法获解,但若能根据问题提供的条件,进行逆向思维去考虑,则有获解的希望。欧拉解农妇卖蛋问题正是这种逆向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

摆满棋盘的麦粒

在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当时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宰相请舍罕王在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他一粒麦子,在第二个格子内赏给他2粒麦子,第一个格赏给他22=4粒麦子……照此下去,每一格内的麦子都比前一小格的加一倍。舍罕王认为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也不过一小袋,就答应了宰相的要求。可是当宫廷数学家计算了这个数目之后,才发现整个国家仓库里的所有麦子全部给宰相还相差很多,甚至在全世界的土地上也不可能收获这么多的麦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一个等比数列(也称几何级数)求前64项和的问题。

根据等比数列求前几项和的公式:

Sn=a1(qn-1)q-1,(其中a1是等比数列an的第一项,q是公比,n为项数)而在该题中,a1=1,q=2,n=64,则:

S64=1×(264-1)2-1=264-1=18446744073709551615

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可见,古印度在当时就有了几何级数的思想。

在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易经》、《九章算术》等着作中,都包含了等比数列的内容。

摸球的奥秘

在一些地方常有人经营这样的“游戏”,经营人手持一个布口袋。口袋里有20个同样大的玻璃球,其中10个蓝球,10个红球,由你任意摸10个,当你摸出的球两种颜色的比为:

10∶0赢300元

9∶1,赢100元

8∶2,赢30元

7∶3,赢2元

6∶4,输10元

5∶5,赢1元

初看,似乎摸球人很占便宜,可以赢5种比值,而经营者只赢1种,摸球的人赢的数额又分别为300元、100元、30元和1元。其实不然,摸球人一般会遇到失败。是否其中有诈?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布袋里的玻璃球并无异样。经营者甚至会让摸球人自己拿着布袋子摸,结果往往又遭失败。

这里的奥秘在哪里呢?

我们知道,在自然和社会现象中,有这样一类事件,它在相同条件下由于偶然因素的影响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类事件叫随机事件。对一个随机事件做大量实验时发现,随机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次数的比总是在一个固定数值附近摆动,这个固定数值就叫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概率的大小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例如:做大量抛硬币的试验中,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次数大致相等,各占总次数的12左右。12就是硬币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这一事件的概率。

在上述摸球的“游戏”中,摆摊人所列出的几种比所产生的概率是不同的,分别为:

10∶09∶18∶27∶36∶45∶5192378100923782025923781440092378441009237831752923780001%011%219%1559%477%347%

由上表可以看出,6∶4发生的可能性最大,10∶0出现的可能性最小。他把最小的让给摸球人,价格定得很高,自己挑了个概率最大的,定了中价,5∶5的概率排在第二位。为了避免摸球人总是失败,经营者把这个让给摸球人,但价格定的最低,对摸球人赢的几种情况,概率越小,定价越高。

如果按概率的数值计算,你摸92378次,则可以赢到,300×1+100×100+30×2025+2×14400+1×31752=131602(元),而应输掉44100×10=441000(元),结果摸球人将输掉441000-131602=309398(元)

显然,经营者在不捣鬼的正常情况下,可以赢到30多万元。

摸球“游戏”是一种赌博行为,但利用的是数学知识,可见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不会上当受骗了。

巧解九连环

外国文献中把九连环叫做“ChineseRing”,世界上一致公认它是人类所曾发明过的最奥妙的玩具之一。

九连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由于年代久远,缺乏史料,许多人都认为它大概来自民间。十六世纪的大数学家、在普及三次方程解法中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卡尔达诺在公元1550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叶)已经提到了九连环。后来,大数学家华利斯对九连环也作了精辟的分析。在明清二朝,上至所谓“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大家都很喜欢它。

九连环一般都用粗铅丝制成,现在从事此道的民间艺人已经寥若晨星,我们只好自己动手来做一个。它共有九个圆环,每一个环上都连着一个较细的铅线直杆,各杆都在后一环内穿过,插在白铁皮上的一排小孔里。杆的下端都弯一小圈,使它们只能在小孔里上下移动,但脱不出来。另外再用粗铅丝做一个双股的钗。

玩这种游戏的目的是要把九个环一个扣住一个地都套到钗上,或者从钗上把九个环都脱下来。不论是套上或脱下都不容易,要经过几百道手续,还得遵循一定的规律,用数学的行话来说,就是有一套“算法”。

先介绍两种基本动作。如果要把环套到钗上去,先要把环从下向上,通过钗心套在钗头上,这一个动作除了第一环随时可做外,其余的环因为有别的环扣住,都无法套上。但有一点要注意,如果前面有一个邻接的环已经套在钗上,而所有其他前面的环都不在钗上时,那么,只要把这一个在钗上的环暂时移到钗头前面,让出钗头,后一环就可以套上去,再把前一个恢复原位。

至于环从钗上脱下的基本动作,只要把上面的“上环”动作倒过来做就行了。

懂了这两种基本动作之后,我们还要多加练习,要做到不论套上或脱下都能运用自如。现在可以看出,如果只要套上第一环,只须一步手续就行了。要套上第一、二两环,可先上第一环,再上第二环,因此,一共需要二步。如果要上三个环呢。手续就更麻烦了。必须先上好第一和第二两个环,还得脱下第一环,才能套上第三环,最后再上第一环,这样,一共需要五步。(为了统一起见,每移动一个环算作一步。)当环数更多时,手续必然更繁,如果一旦弄错,就会乱了套。幸而我国古代的研究家们早就考虑到了,他们根据古算的特色,创造了三句口诀:“一二一三一二一,钗头双连下第二,独环在钗上后环。”(最后五步是一二一三一;脱环时最先五步是一三一二一。)

换句话说,移动的手续是,每八步可作为一个单元,其中的前七步一定是“一二一三一二一”,至于到底应“上”应“下”呢,这可依自然趋势而定。即:原来不在钗上的应“上”,原来在钗上的应“下”。至于第八步则要看那时钗头的情况而定:如果有两环相连时,一定要脱下后一环;如果钗头只有单独的一环时,一定要套上后一环。以上就是口诀的意思,“算法”的全部奥妙就都在这里了。根据这三句口诀,解开或套上九个环,虽然有341步之多,也不费吹灰之力了。据我国古代小说记载,民间老艺人把九连环全部解开来,大约只要五分钟左右。

1975年,在国外出版了一本专书,专门讲各式各样的数列。由于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数学里有一种“离散化”倾向,因此,这本书的出版,被认为是前所未有的,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在这本书里,也收罗着下面的数列:

1、2、5、10、21、42、85、170、341……

起先大家都莫名其妙,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因为它既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也不是一些有名的数列。但是,后来一经指点就恍然大悟了,原来它就是“九连环”数列。第一项的1,表明解开一个环只要一步,第二项的2,表明解开二个环需要二步……等等以此类推。由此可见,解开九个环,一共需要三百四十一步。

数列里头的各个数,到底有什么规律?是否非得死记不可?经过专家一研究、一分析,谜底终于揭穿了。原来,如果我们用un代表上述数列中的第n项,那么,就可以得出下面的公式:

当n是偶数时,un=2un-1。

(例如,解开八个环需要的步数170,正好是解开七个环需要的步数85的二倍。)

当n是奇数时,un=2un-1+1。

(例如,解开九个环需要的步数341,等于解开八个环需要的步数170的二倍再加上1。)

这样一来,我们有了u1,就能推出u2,有了u2,就能推出u3……正象顺藤摸瓜,这种方法就叫“递归”,是数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上面的方法虽然好,有人却仍旧感到美中不足。他们问,如果要解开几个环,到底需要几步?有没有一个直接的计算公式呢?用数学的行话来说,就是要求出一个用n来表示un的函数关系。经过前人的研究,这个式子也是有的,即:

un=13(2n+1-1)当n为奇数时;13(2n+1-2)当n为偶数时;

于是,九连环的问题就圆满解决了。

奇怪的遗嘱

古时候,人们曾将一些动物奉若神明。例如,古埃及人将猫尊为神圣的月亮和富裕女神,顶礼膜拜。谁家的猫死了,全家人都得剪掉头发,剃光眉毛,以示哀悼;而谁要是杀死了猫,即使是无意的,也会被处以极刑。

无独有偶,印度人也有类似的习俗。不过,他们顶礼膜拜的不是猫,而是牛,即使牛横冲直撞,践踏庄稼,人们也不敢干涉。至于有谁屠宰牛,则无异于犯下了弥天大罪。

由于这种奇特的习俗,印度人民中流传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相传在非常遥远的古代,一位老人害了重病,临终前,他将3个儿子全都叫到床前,立下了一份遗嘱。遗嘱里规定3个儿子能够分掉他的17头牛,但又规定:老大应得到总数的1/2,老二应得到总数1/3,而老三只能得到总数的1/9。

老人去世后,兄弟3人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分牛。起先,他们以为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可是,他们商量来,商量去,商量了老半天,也没有找出一种符合老人规定的分法。因为17的1/2是812,17的1/3是523,17的1/9是189,这3个数都不是整数!

而且,这种分法需要活活杀死2头牛,实际上是根本行不通的。

其实,即使是偷偷屠宰了2头牛也无济于事,因为812+523十189=16118并没有能将17头牛全部分完,还会余下1头牛的17/18。剩下的部分又该怎么办呢?这份遗嘱能够执行吗?

兄弟3人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去向许多有学问的人请教,大家聚在一起商量了老半天,也没有找出一种符合老人规定的分法。

一天,有个老农牵着1头牛从这家门口经过,听说了这件事,他想了一会儿,开口说道:“这件事其实很容易。这样吧,我把这头牛借给你们,你们按总数的1/2、1/3、1/9去分,分完后再把这头牛还给我就行了。”

兄弟3人决定按老农的分法去试一试。这时,他们手中共有18头牛,老大分1/2,得9头;老二分1/3,得6头;老三分1/9,得2头,真是巧极了,这么一来,他们刚好分掉了自己家的17头牛,而且还余下1头,正好原封不动地还给那位老农。

这个难住了那么多人的数学问题,就在这变魔术似的一借一还中,干脆利落地给解决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那位聪明的老农弄清了遗嘱的秘密。老人规定3个儿子各得17头牛的1/2、1/3、和1/9,实际上,也就是要他们按这个比例去分配。把1/2∶1/3∶1/9化成整数比是9∶6∶2,而9+6+2又正好等于17,所以,按照9、6、2这3个数字去分配,就正好符合遗嘱规定的分法。

那么,老农为什么又要借给兄弟3人1头牛呢?瞧,12十13十19=1718,这个算式提醒人们,按照遗嘱的规定去分牛,实际上是在分配18份中的17份。老农借出1头牛后,总数达到了18头,而18头的1/2、1/3和1/9正好是整数,他的分法就比较容易为大家所接受。

很清楚,无论借牛与不借牛,结果都是一样。当然,老农借出1头牛后,他就用不着多费口舌去解释其中的道理了。

“盈不足术”

如果有人出这样一道题:4个人合买一件12元的礼物。问每人应出多少钱?你会毫不费力地回答:每人应出3元。从代数的角度来看,这只不过是解方程4x=12而已,非常简单。但令人惊奇的是,象px-q=0这种简单的一次方程问题,在古代却要大费周折,用相当麻烦的办法来解决。

在中世纪的欧洲,为了解px-q=0这种类型的问题,有时要用到所谓“双设法”,即通过两次假设以求未知数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大意是:设a1和a2是x值的两个猜测数,b1和b2是误差,这时有a1p-q=b1,(1)a2p-q=b2,(2)(1)-(2)得p(a1-a2)=b1-b2,p=b1-b2a1-a2。

(1)×a2-(2)×a1,得-q(a2-a1)=a2b1-a1b2,

即,q=a2b1-a1b2a1-a2。

因此,x=qp=a2b1-a1b2b1-b2,

同类推荐
  • 扬起风帆,向着希望远航

    扬起风帆,向着希望远航

    翻开本书,这里有古今中外各种励志故事,这些故事从努力进取、坚持学习、明确目标等多方面阐述了取得成功的途径。这些故事将像一位良师益友,告诉孩子们要成功势必要跨越很多障碍,只有重新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才能走出身边的误区。
  •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繁花:十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繁花:十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高考满分作文十大要点:标题引人入胜——独树一帜;语风清新明义——言简意赅;文体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视角独特深入——见微知著;内容充实新颖——镜意求新;材料意象丰富——托物引类;立意务求深刻——高瞻远瞩;行文展现才情——拍案惊奇;真情自然流露——去伪存真;彰显个性魅力——锋芒毕露。
  • 7招赶超优等生

    7招赶超优等生

    学习方法是一个学生成绩优秀的关键。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不会有成功的学校教育。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起。只有在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下,才可能取得好成绩。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早日赶超优等生。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G弦之歌

    G弦之歌

    你听过巴哈的G弦之歌吗?听起来似乎是哀伤的,可是背后却是感动的。安以贝一个看似普通却背负着身世秘密。很小的时候眼睁睁看着自己母亲死在自己面前,却不知道父亲是谁。从小生活在育幼院,却没有丧失爱人的本能,院长爸爸对她像自己的女儿,可是,上帝最后还是让她独自面对外边的世界。悲伤地咏叹调。交织着,爱情,亲情。至少,在这里是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残暴霸王柔情爱

    残暴霸王柔情爱

    笑到你岔气的搞笑文http://m.pgsk.com/info/m.pgsk.com两年父皇说只要两年!漫漫的两年,她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半年,她用泪眼承受他的残忍嗜血,恨不得手起刀落将他弑之!半年,她无故迎来他的缠绵对待,日日与他缱绻同床而眠!花开花落的一年,多么快,又是那么的慢。直到他温柔的进驻到她体内,她才知道,爱也依依,恨也依依。属于他的那天,竟是离开他的那天,但离了他,自己还是那个自己吗?伸出手,一寸一寸,穿越国恨如山,穿越两军对垒的烽火。穿越不知是谁辜负谁的思念之情。她只道自己真越过了那烽火,真越过了那不能越过的国恨如山痴情若遇家国事。竟真无一寸缠身之处举首,凝望天边她轻声呢喃真在喝孟婆汤后,全遗忘了前世的深情,所以才会有今生的冷酷无情或是前世奈何桥边天涯的等待不够长久还是我今生走的太匆忙忘了聚拢飘散在风中的誓言才会有我们之间这样无情的互相伤害他是草原上的雄鹰,旷世枭雄,天降之神,立于天地之间她是天地间最柔情的儿女,纤纤素手会抚琴,会抚去他的暴虐从伤害到相爱,从分离到厮守,不变的是他们那份永恒的爱
  •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努力自觉的激励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努力自觉的激励

    本书内容包括:对挫折的感悟、对爱心的感悟、对友情的感悟、对做事的感悟、对智慧的感悟、对品格的感悟、对自信的感悟等。
  • 30天精通心理学全集

    30天精通心理学全集

    揭开人类心灵的神秘面纱,把专业知识搬进生活舞台,让每个人感受心理学的神奇。不管你是想通过阅读学习知识,还是想从中寻找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抑或是想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本书都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学习它,把握它,运用它,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
  •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继《历史的坏脾气》之后,推出了第二本《历史的底稿》。两本书的观察怎样另类,有何特别,用张鸣的话概括,可以是四个字“不合时宜”。《历史的底稿》的序言里,他说出了“不合时宜”的原因:在社会生活里,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常常会感到窒息。打破这种窒息,对我来说,就是时不时地发一点不合时宜的怪论。其实也不怪,都是些用常识的理性判断出来的常识而已。张鸣写晚近中国的两本书,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历史的底稿》里,牙刷、辫子、人头像章文人的舌头以及义和团的药方都被作者拿来当题目,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间谍先生:阿富汗人

    间谍先生:阿富汗人

    惊动世界四大情报组织的间谍小说大师福赛斯!福赛斯在英国军情六处秘密工作二十多年,6岁开坦克,19岁成为战斗机飞行员!他对世界各国的间谍手法了如指掌,是美国中情局、以色列摩萨德重点关注对象!同时,他也是爱·伦坡奖得主,8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累计销量超7000万册! 间谍的世界,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2005年,伦敦发生一起震惊世界的重大恐怖袭击事件。然而,警方在调查中发现,伦敦事件只是开始,“基地”组织正密谋针对西方世界的又一次特大恐怖袭击。美英情报组织对袭击的时间、地点,目标一无所知。一名被美国囚禁多年的阿富汗犯人成了关键因素。间谍马丁再次出山,冒名顶替阿富汗犯人,试图潜入“基地”组织高层。然而就在马丁抵达阿富汗之时,真正的阿富汗人突然消失了......
  • 天煞狐星之血腥天下

    天煞狐星之血腥天下

    离奇的经历让他有玩转世界的资本,玩转世界却让他惹祸上身,捍卫正义,却发现自己是邪恶,斩杀邪恶!难道是要将自己斩杀?不管这一切的一切,我只做我自己,是正是邪,由我说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