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本还源便到家,亦无玄妙可称夸;
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
——明·浮峰普恩
人生之大病,不在无用,而在无明。无明是心灵的蒙尘,心上的负累,心底的混沌。世人生活在生动多姿的万事万物之中,常被外物所惑,心随外物而转,迷失自我本性。开悟,便是于茫茫宇宙间,脱去一切外在的执迷,悟出真正的自己。做人无机心,不为形役,不以物喜,心意才清净;心意清净,才能抛开繁华世相,返璞归真。
人生随时要保持单纯的本性
【佛心智语】
“不思善,不思恶”,人的思想观念要时时保持纯净无杂,心地胸襟要时时怀抱原始天然的朴素。
《大宝积经》里有一句话:“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金刚经》也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谓相,是指因缘和合所生之法。
我们看自己往往都有一个我相,看别人有一个人相、众生相,看万物也都有其相。事实上,这些相都不过是表相而已,只是暂时存在,随时都可能变化或消失。
佛教中有一个无相门,进入此门者,便没有相貌美丑、地位差异之分,佛祖面前,众生一律平等,这种平等就是无相的平等。人的生命,最初都不过是一团相同的泥巴,只是被塑造成了不同的表相。要看破这层表相,就要摆脱一切外在的影响,不执著、不迷失。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太容易以表相识人,看见达官贵人,就只看到一个达官贵人的皮相;看见落魄书生,就只看到一个落魄书生的皮相。
从前有一座山庙,里面住着一位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
有一次,山上来了一位达官贵人,捐了许多香火钱,老和尚热情地接待了他。
后来,山上又来了一个书生,衣衫褴褛,饿得面黄肌瘦。老和尚立刻叫小和尚将他扶进庙里,尽心招待。
小和尚心里不解,于是问师父:“为庙中捐了钱的达官贵人当然有资格受到礼遇,师父为何如此厚待一个穷书生?”
老和尚没有直接回答小和尚的疑问,而是用泥巴塑了一尊菩萨,告诉小和尚这是用千金请来的菩萨,于是小徒弟每天认真地上香念经。
不久,老和尚将泥菩萨雕刻成一只猴子,放在原处。小和尚发觉后,吓了一跳,便再也不肯去上香了。老和尚问起这件事,小和尚便答:“师父,那尊菩萨变成一只猴子了!”
老和尚于是拿起那只猴子,细细雕琢,转眼间猴子又变成了一尊菩萨,小和尚看着那尊菩萨,终于有所悟。
一个是为寺庙捐了很多钱的达官贵人,一个是穷书生,小和尚只看见了他们的身份,也就是他们的表相,便对二人区别对待。相,恐怕是世界上最能影响我们的东西,我们往往执著于所认识到的那个相,从而渐渐迷失了自己。自卑于自己相貌的人,可能会郁郁终日;做老板的人在企业里强势,回到家也脱不开老板这个相,对待亲人也过于强势,家庭关系自然疏离;做官的人,到哪儿都离不开官相,做人总是颐指气使,必定使人生厌。
其实,不论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相都只是我们所扮演的一个角色,并不是我们自己。对角色太投入,就会迷失自我,就会无法自拔,进而生出种种烦恼,痛苦不堪。放下一切众生相,才能看到真正的本相,也就是原本的自我。生活中,不应让财富、地位、身份成为评判自己的标准,而应该还原自己本来的面目,这样才不会被外在的物质形态所奴役,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
无相,才能无痴。看己看人都要做到不被表相影响,做人处世才会不拘泥、不执著。禅宗说“不思善,不思恶”,是要求人的思想观念时时保持纯净无杂,心地胸襟也要时时怀抱原始天然的朴素,不被各种各样的外相所蒙蔽,以此态度来待人接物、处理事务。如果个人拥有这种修养,就不会被烦恼缠身而痛苦不堪;如果人人持有这种生活态度,天下自然太平和谐。
其实,人本来生下来都很朴素、很自然,由于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种种原因,把圆满自然的人性雕琢了,刻上了多余的花纹雕饰,反而掩盖了原本的朴实。玉不琢,不成器,但不要以为这些花纹和雕饰就是真正的自己,而是要看透雕饰下面的自我,保持最单纯的本性。
想得少点,活得简单
【佛心智语】
活得简单,才能于简单中发现生命真正的芳华。
一个人若追求复杂而奢侈的生活,则不仅贪欲无度,烦恼缠身,而且日夜不宁,心无快乐。复杂往往会浪费生命中宝贵的时间,奢侈则极有可能断送美好的人生。
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追求、很多憧憬。有人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也有人追求金钱,追求名誉和地位。有追求就会有收获,我们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有些是必需的,而有些却是完全用不着的。那些用不着的东西,除了满足虚荣心外,就只是一种负担。
我们已经拥有很多,仍旧不满足,贪恋名利,贪恋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繁华。我们总以为人生在世,不尽可能多地得到,就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殊不知得到越多,烦恼也就越多。于是我们背负着沉重的拥有,疲累而苦恼,却不懂得停下脚步,倾听一下内心的声音。
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把这种欲望无限放大,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就会在无形中成为欲望的奴隶。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是非实现不可的?又有什么东西值得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
再大的权势,再多的财富,也终有一日会成空,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内心的幸福。我们需要的是简单的生活,因为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快乐。尤其是在面临人生重大的选择时,更需要除去多余的念想。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没法死而复活。
这件事情传到了当地的寺院里。寺里的一个小和尚听了以后便就去问农民为什么选择救孩子。农民告诉他,他救人时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他身边,他抓起妻子就往山坡游。待返回时,孩子已被洪水冲走了。
简单是一种最睿智的生活方式,这个农民如果进行一番抉择,事情的结果会是怎样呢?洪水袭来,妻子和孩子被卷进旋涡,片刻之间就会失去性命,这个农民还在山坡上进行抉择,妻子重要,还是孩子重要?那么,最终他谁也救不了。
在人一生中,许多时候并没有机会和时间进行抉择。抉择很困难,但也很简单,困难在于人们总是把抉择当做抉择,并为每一场抉择附加太多的意义,患得患失;简单在于别去考虑抉择问题,而是遵循生命自然的方式,不要被多余的考虑束缚身心,活得简单,才能于简单中发现生命真正的芳华。
世间的繁华是没有尽头的,一切繁华其实都是人内心制造的幻影,以为自己得到了它,实际上还离得很远,我们只不过用自己的人生为繁华作了一个注脚。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人最容易丧失自我。因为对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拥有物质不一定就能得到幸福,这就好比带着枕头被子出门,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反而增加了负担。再多的物质也会有不满足的时候,心灵则因为被物质挤压,无处容身。
在有限的生命里,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在拥有的同时失掉了简单,失去了幸福?
做人不掺杂念
【佛心智语】
陷入生活的泥沼时,要善于摆脱杂念,少一念就少一分烦恼。
人活在世上,应当眼界开阔,看得透人生诸多名利与荣辱背后的真相。眼界狭小的人,只看得见眼前的得失,为每一次得失大喜大悲,你争我夺,看不清前途所在,看不清祸福,看不清生死,对于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一无所知,自我在其中迷失,万千的烦恼也应运而生。懂得放开眼量的人,不会被生活中一时的忧乐所惑,从而能驾驭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困。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懂得放开眼量的人并不多,这是因为人在世间行走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有很多,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善和恶纠结不清,接触到的世界越宽广,接受的观念和思想越多,欲望也就越多,人心渐渐失去了判断力,失去了向外寻找和向内探求的力量。
佛家修行讲究心无杂念,大千世界、世间万象都在心中,心中却能一片空明,无一杂念,这是一种修佛的境界。做人也是一样,陷入生活的泥沼之时,也要善于摆脱杂念,少一念就少一分烦恼。不掺杂念的心就像赤子之心一般珍贵。
从前有一个老者和一个小孩子生活在一起,这个老者从来不教孩子各种礼仪和做人的道理,只是让他自然而然健康地成长。
有一天,一个云游四方的僧人,在老者的家中借宿,见孩子什么也不懂,于是教了他很多礼仪。
孩子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晚上,孩子见老者从外面回来,于是恭敬地走上前去问安。老者十分惊讶,就问孩子:“是谁交给你这些东西的?”
孩子如实回答:“是今天来的那个和尚教我的。”
老者马上找到和尚,责备说:“和尚你四处云游,修的是什么心性啊?这孩子被我捡来养了两三年,幸好保持了他一片天然可爱的本心,谁知道一下子就被你破坏了!拿起你的行李快出去吧,我家不欢迎你!”
小孩秉持天然个性成长,和尚却用俗礼污染,被老者赶出家门着实不冤。人无识,便心境明澈;无知,便身无烦恼。如此做人,才是最本真的方式。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达到。
每个人从降生于世到长大成人,都会接受各种的教育,即使不接受教育,在社会上生存,也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给人磨砺,促使人成长。人不可能做到绝对的无识无知,但是可以做到在被生活的苦楚纠缠时,退回内心,重新找回面对人生的力量。
退回内心并不是简单的逃避,而是一种洞见心性的智慧。一个人只有明了自己真正的心性,才能在抬头看世界时,保持正确的视角和心态,不会被短视迷住心窍。在内心摆正了自身的位置,才能不掺任何杂念,在实现人生目标的道路上不被外物所惑,笔直前行。
除去心中累赘,回归自然天性
【佛心智语】
心之所以不老,是因为不为外事挂心,不为烦恼所役。
人的本性是自然的,但是在尘世中行走多年,有多少人能保持一颗纯净质朴的初心呢?
佛家之人,不喝酒、不吃肉、不近女色、不沉迷于俗世的纷纷扰扰,生活得清净而洒脱。表面看来,他们的生活有些寡淡无味,但正是这清心寡欲的生活让他们的内心回归到淳朴自然的状态,恢复了初来人世时的初心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