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700000008

第8章 做回真正的自己 (1)

返本还源便到家,亦无玄妙可称夸;

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

——明·浮峰普恩

人生之大病,不在无用,而在无明。无明是心灵的蒙尘,心上的负累,心底的混沌。世人生活在生动多姿的万事万物之中,常被外物所惑,心随外物而转,迷失自我本性。开悟,便是于茫茫宇宙间,脱去一切外在的执迷,悟出真正的自己。做人无机心,不为形役,不以物喜,心意才清净;心意清净,才能抛开繁华世相,返璞归真。

人生随时要保持单纯的本性

【佛心智语】

“不思善,不思恶”,人的思想观念要时时保持纯净无杂,心地胸襟要时时怀抱原始天然的朴素。

《大宝积经》里有一句话:“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金刚经》也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谓相,是指因缘和合所生之法。

我们看自己往往都有一个我相,看别人有一个人相、众生相,看万物也都有其相。事实上,这些相都不过是表相而已,只是暂时存在,随时都可能变化或消失。

佛教中有一个无相门,进入此门者,便没有相貌美丑、地位差异之分,佛祖面前,众生一律平等,这种平等就是无相的平等。人的生命,最初都不过是一团相同的泥巴,只是被塑造成了不同的表相。要看破这层表相,就要摆脱一切外在的影响,不执著、不迷失。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太容易以表相识人,看见达官贵人,就只看到一个达官贵人的皮相;看见落魄书生,就只看到一个落魄书生的皮相。

从前有一座山庙,里面住着一位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

有一次,山上来了一位达官贵人,捐了许多香火钱,老和尚热情地接待了他。

后来,山上又来了一个书生,衣衫褴褛,饿得面黄肌瘦。老和尚立刻叫小和尚将他扶进庙里,尽心招待。

小和尚心里不解,于是问师父:“为庙中捐了钱的达官贵人当然有资格受到礼遇,师父为何如此厚待一个穷书生?”

老和尚没有直接回答小和尚的疑问,而是用泥巴塑了一尊菩萨,告诉小和尚这是用千金请来的菩萨,于是小徒弟每天认真地上香念经。

不久,老和尚将泥菩萨雕刻成一只猴子,放在原处。小和尚发觉后,吓了一跳,便再也不肯去上香了。老和尚问起这件事,小和尚便答:“师父,那尊菩萨变成一只猴子了!”

老和尚于是拿起那只猴子,细细雕琢,转眼间猴子又变成了一尊菩萨,小和尚看着那尊菩萨,终于有所悟。

一个是为寺庙捐了很多钱的达官贵人,一个是穷书生,小和尚只看见了他们的身份,也就是他们的表相,便对二人区别对待。相,恐怕是世界上最能影响我们的东西,我们往往执著于所认识到的那个相,从而渐渐迷失了自己。自卑于自己相貌的人,可能会郁郁终日;做老板的人在企业里强势,回到家也脱不开老板这个相,对待亲人也过于强势,家庭关系自然疏离;做官的人,到哪儿都离不开官相,做人总是颐指气使,必定使人生厌。

其实,不论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相都只是我们所扮演的一个角色,并不是我们自己。对角色太投入,就会迷失自我,就会无法自拔,进而生出种种烦恼,痛苦不堪。放下一切众生相,才能看到真正的本相,也就是原本的自我。生活中,不应让财富、地位、身份成为评判自己的标准,而应该还原自己本来的面目,这样才不会被外在的物质形态所奴役,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

无相,才能无痴。看己看人都要做到不被表相影响,做人处世才会不拘泥、不执著。禅宗说“不思善,不思恶”,是要求人的思想观念时时保持纯净无杂,心地胸襟也要时时怀抱原始天然的朴素,不被各种各样的外相所蒙蔽,以此态度来待人接物、处理事务。如果个人拥有这种修养,就不会被烦恼缠身而痛苦不堪;如果人人持有这种生活态度,天下自然太平和谐。

其实,人本来生下来都很朴素、很自然,由于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种种原因,把圆满自然的人性雕琢了,刻上了多余的花纹雕饰,反而掩盖了原本的朴实。玉不琢,不成器,但不要以为这些花纹和雕饰就是真正的自己,而是要看透雕饰下面的自我,保持最单纯的本性。

想得少点,活得简单

【佛心智语】

活得简单,才能于简单中发现生命真正的芳华。

一个人若追求复杂而奢侈的生活,则不仅贪欲无度,烦恼缠身,而且日夜不宁,心无快乐。复杂往往会浪费生命中宝贵的时间,奢侈则极有可能断送美好的人生。

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追求、很多憧憬。有人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也有人追求金钱,追求名誉和地位。有追求就会有收获,我们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有些是必需的,而有些却是完全用不着的。那些用不着的东西,除了满足虚荣心外,就只是一种负担。

我们已经拥有很多,仍旧不满足,贪恋名利,贪恋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繁华。我们总以为人生在世,不尽可能多地得到,就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殊不知得到越多,烦恼也就越多。于是我们背负着沉重的拥有,疲累而苦恼,却不懂得停下脚步,倾听一下内心的声音。

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把这种欲望无限放大,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就会在无形中成为欲望的奴隶。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是非实现不可的?又有什么东西值得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

再大的权势,再多的财富,也终有一日会成空,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内心的幸福。我们需要的是简单的生活,因为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快乐。尤其是在面临人生重大的选择时,更需要除去多余的念想。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没法死而复活。

这件事情传到了当地的寺院里。寺里的一个小和尚听了以后便就去问农民为什么选择救孩子。农民告诉他,他救人时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他身边,他抓起妻子就往山坡游。待返回时,孩子已被洪水冲走了。

简单是一种最睿智的生活方式,这个农民如果进行一番抉择,事情的结果会是怎样呢?洪水袭来,妻子和孩子被卷进旋涡,片刻之间就会失去性命,这个农民还在山坡上进行抉择,妻子重要,还是孩子重要?那么,最终他谁也救不了。

在人一生中,许多时候并没有机会和时间进行抉择。抉择很困难,但也很简单,困难在于人们总是把抉择当做抉择,并为每一场抉择附加太多的意义,患得患失;简单在于别去考虑抉择问题,而是遵循生命自然的方式,不要被多余的考虑束缚身心,活得简单,才能于简单中发现生命真正的芳华。

世间的繁华是没有尽头的,一切繁华其实都是人内心制造的幻影,以为自己得到了它,实际上还离得很远,我们只不过用自己的人生为繁华作了一个注脚。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人最容易丧失自我。因为对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拥有物质不一定就能得到幸福,这就好比带着枕头被子出门,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反而增加了负担。再多的物质也会有不满足的时候,心灵则因为被物质挤压,无处容身。

在有限的生命里,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在拥有的同时失掉了简单,失去了幸福?

做人不掺杂念

【佛心智语】

陷入生活的泥沼时,要善于摆脱杂念,少一念就少一分烦恼。

人活在世上,应当眼界开阔,看得透人生诸多名利与荣辱背后的真相。眼界狭小的人,只看得见眼前的得失,为每一次得失大喜大悲,你争我夺,看不清前途所在,看不清祸福,看不清生死,对于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一无所知,自我在其中迷失,万千的烦恼也应运而生。懂得放开眼量的人,不会被生活中一时的忧乐所惑,从而能驾驭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困。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懂得放开眼量的人并不多,这是因为人在世间行走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有很多,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善和恶纠结不清,接触到的世界越宽广,接受的观念和思想越多,欲望也就越多,人心渐渐失去了判断力,失去了向外寻找和向内探求的力量。

佛家修行讲究心无杂念,大千世界、世间万象都在心中,心中却能一片空明,无一杂念,这是一种修佛的境界。做人也是一样,陷入生活的泥沼之时,也要善于摆脱杂念,少一念就少一分烦恼。不掺杂念的心就像赤子之心一般珍贵。

从前有一个老者和一个小孩子生活在一起,这个老者从来不教孩子各种礼仪和做人的道理,只是让他自然而然健康地成长。

有一天,一个云游四方的僧人,在老者的家中借宿,见孩子什么也不懂,于是教了他很多礼仪。

孩子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晚上,孩子见老者从外面回来,于是恭敬地走上前去问安。老者十分惊讶,就问孩子:“是谁交给你这些东西的?”

孩子如实回答:“是今天来的那个和尚教我的。”

老者马上找到和尚,责备说:“和尚你四处云游,修的是什么心性啊?这孩子被我捡来养了两三年,幸好保持了他一片天然可爱的本心,谁知道一下子就被你破坏了!拿起你的行李快出去吧,我家不欢迎你!”

小孩秉持天然个性成长,和尚却用俗礼污染,被老者赶出家门着实不冤。人无识,便心境明澈;无知,便身无烦恼。如此做人,才是最本真的方式。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达到。

每个人从降生于世到长大成人,都会接受各种的教育,即使不接受教育,在社会上生存,也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给人磨砺,促使人成长。人不可能做到绝对的无识无知,但是可以做到在被生活的苦楚纠缠时,退回内心,重新找回面对人生的力量。

退回内心并不是简单的逃避,而是一种洞见心性的智慧。一个人只有明了自己真正的心性,才能在抬头看世界时,保持正确的视角和心态,不会被短视迷住心窍。在内心摆正了自身的位置,才能不掺任何杂念,在实现人生目标的道路上不被外物所惑,笔直前行。

除去心中累赘,回归自然天性

【佛心智语】

心之所以不老,是因为不为外事挂心,不为烦恼所役。

人的本性是自然的,但是在尘世中行走多年,有多少人能保持一颗纯净质朴的初心呢?

佛家之人,不喝酒、不吃肉、不近女色、不沉迷于俗世的纷纷扰扰,生活得清净而洒脱。表面看来,他们的生活有些寡淡无味,但正是这清心寡欲的生活让他们的内心回归到淳朴自然的状态,恢复了初来人世时的初心之境。

同类推荐
  • 气场人脉掌控术

    气场人脉掌控术

    本书通过对众多人际关系中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气场掌控技巧和秘诀。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亚伯拉罕·林肯如何获得民心,又是如何把敌对者变成最忠诚的支持者;比尔·盖茨是怎样在人脉资源尚不算丰富的事业起步阶段签到了跟IBM的第一份合约;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为何难以复制,他又如何利用人脉反败为胜。诸多经典案例说明,那些杰出的成功者们往往善于运用强大的气场来充分发挥人脉的作用,并最终获得一种走向成功的神奇力量。
  • 没有不景气 只有不争气

    没有不景气 只有不争气

    遇到低谷期,你就得努力克服,而且还得一路走过来。在一路走来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这样问自己:低谷期是否含有某些发人深省的东西?低谷期实际上意味着什么?它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我们要怎样去理解和尝试呢?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一个:把脚步放慢点!干任何事情,实际上都不可能做到一帆风顺,决策一个比一个英明,措施一个比一个得力。该书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风平浪静、一路平坦的,会遇到许多的坎坷和困难,若不去正视与克服这些关隘,就会彻底地堵塞通往成功的大路,而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我们自己争气,因为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 科贝特给年轻人的忠告

    科贝特给年轻人的忠告

    《科贝特给年轻人的忠告:每句话都足以改变你一生》提出了有关教育、科学、贸易、农业、园艺、法律、管理以及宗教方面的忠告。但人们往往直到老了才会感悟到这些浓缩着人生智慧的忠告,可惜为时已晚。在《科贝特给年轻人的忠告:每句话都足以改变你一生》中,科贝特为年轻人奉上了这些宝贵的人生智慧精髓,助其领悟人生真谛!
  • 低调做人的哲学

    低调做人的哲学

    本书旨在引领读者体会低调做人的精妙要义,从心态、姿态、言辞、行为、处世、职场、家庭等多个方面讲述了低调做人的人生哲学。鲜活的案例与生动的说理相结合,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心灵的启迪,领悟智慧人生的秘诀。
  • 名人的金钱哲学

    名人的金钱哲学

    洞悉金钱哲学,我们方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处理好金钱与人生、财富与梦想的关系,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幸福,而又成功的人。
热门推荐
  • 领导六艺(大全集)

    领导六艺(大全集)

    领导六艺,是领导者的基本功。识人、用人、管人、沟通、决策、创 新六个方面,领导者要想熟练掌握、运用它们,就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与 锻炼。本书是对领导科学理论的普及,有助于领导干部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 。它突出领导艺术的方法、技巧,选例力求典型、精彩,是提高领导权威 、增强领导魅力的理想读物。
  • 钱脉:胡雪岩的那套办法

    钱脉:胡雪岩的那套办法

    作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黄马褂红顶商人”,胡雪岩叱咤商场,写尽人间风流。更令后人称道的是,他“为富且仁”,做出众多义举,在赢得“胡大善人”美名的同时,亦建立了一座举世瞩目的白银帝国。但是,因为时势的变化和自身的缺陷,他的巨额财富又顷刻间化为乌有。那么,这种天与地的差别为什么会发生在胡雪岩身上?《钱脉:胡雪岩的那套办法》主要分析了胡雪岩的坎坷一生以及他游走于官商两道的深谋大略。我们重点把胡雪岩的思想、性格、成功谋略的细节放大,力求挖掘出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动人的情感故事、跌宕的成功历程、战胜命运的谋略,把一个鲜活的胡雪岩呈献在读者面前。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二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二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趣谈中国文化

    趣谈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本书以生动的文采带你走进中国文化的殿堂。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邪武霸君

    邪武霸君

    天生废物的他,却拥有世上罕见的火体之身!一次机缘下,成功开启身体密码!从此修炼事半功倍!阴谋诡计那又怎样,照样称霸一方;敌人再强那又怎样,照样揉虐捏碎!且看王川如何逆天改命,成就宏图霸业……
  • 大智若愚的点滴

    大智若愚的点滴

    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古往今来,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中国人的德性

    中国人的德性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甚至与一些人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他声称自己在书中所展示的是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时所得到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 胜自己,赢别人

    胜自己,赢别人

    人性都是有弱点的,在人的一生中想得最多的是战胜别人,超越别人。凡事都要比别人强。因此,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因为最强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意志的差异。一个人有了自信,就有了意志,就具备了挑战自我的素质和内驱力,就能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个佼佼者。本书以“性自己,赢别人”为线索,精选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一则则或长或短的有关战胜自我、完善自我的经典励志故事,旨在让读者认知和了解每则故事后的“励志箴言”,蕴涵着精辟的哲理,凝聚了宝贵的人生经验,给人以智慧的启示这对读者战胜自我、完善自我,全面提高素质,实现理想的人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