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樨盈树幻兼真,拆赠家家拂俗尘;
莫怪灵山留一笑,如来原是卖花人。
——清·澄波
不妄求是知足的生命,不投机是本分的性格,不计谋是诚实地做人,不自私是净化的身心。待人应似春风,处世须像夏莲,律己宜带秋气,利他犹如冬阳。以己心度他心,是为人的根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时刻牢记:我们怎样对待世界,世界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遇怒缓一缓,不迁怒于人
【佛心智语】
迁怒是一种掠夺,情感的掠夺。在遇到问题时,不迁怒于人,是做人最重要的涵养之一。
不迁怒,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需要有极高的修养。我们常常会看到“迁怒”的现象,有的时候明明是自己在外边受了气,却把心中的不快发泄在亲人的身上;有的时候心情不好,控制不住内心的火,就乱发脾气,惹得大家的关系都很紧张;有时,甚至因为自己内心的不满便对社会和他人采取报复的手段。
人如果能够做到不迁怒,就是道德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迁怒于人,是做人最重要的涵养之一。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小则使人际关系紧张,大则导致事情失败。佛家说,人生的大病,就是时时刻刻盘踞在心中的贪、嗔、痴。
嗔是人生的大病,是心底的毒。之所以会迁怒于人,就是因为控制不住心里的怒气。
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小事生气,她觉得自己这样不好,所以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开示。
高僧听了之后,沉默不语,只把她带到一座禅房中,锁上门便离开了。
妇人气得破口大骂。骂了半天,高僧也不理会。妇人于是开始恳求,高僧仍不理她。最后,妇人终于沉默下来。
高僧在门外问:“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生我自己的气,气自己为什么到这里来受罪。”
高僧说:“连自己都不原谅,又如何能做到心如止水?”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还生气吗?”
妇人说:“不生气了。”
“为什么不生气了?”
“因为气也没用。”
高僧说:“你的气还没有消退,只是压在了心底。”
当高僧第三次问她时,妇人答:“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高僧微笑道:“还在衡量值不值得,说明心中还有气根。”
妇人问:“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
妇人盯着地上的茶水看了许久,终于领悟。
什么是气?气就如同倾洒于地上的茶水,泼出去便收不回来。有时我们对某人生气,并不是因为讨厌这个人,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从其他地方受了委屈,于是迁怒于某人。当我们对人发怒时,这股怒气在人际关系和人情上造成的伤害常常是无法弥补的。
易怒的脾性并不是天生的,而来源于对人对事的“不爱”。与人有怨仇,所以不爱;别人做事不能如自己的意,所以不爱;爱自己胜过爱别人,所以容易对他人起嗔怒。有时候,不懂得嗔由心生的道理,而将自己脾气的暴躁归于天性,这也是一种迁怒。
学僧请教禅师:“我脾气暴躁、气短心急,以前参禅时师父曾经屡次批评我,我也知道这是出家人的大忌,很想改掉。但这是我天生的毛病,已成为习气,根本无法控制,所以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能帮我改正这个缺点吗?”
禅师非常认真地回答道:“好,把你心急的习气拿出来,我一定能够帮你改正。”
学僧不禁失笑,说:“现在我没有事情,不会心急,有时候遇到事情它就会自然跑出来。”
禅师微微一笑,说:“你看,你的心急有时候存在,有时候不存在,这哪里是习性?更不是天性了。它本来没有,是因事而生、因境而发的。你无法控制自己,还把责任推到父母身上,你不认为自己太不孝了吗?父母给你的,只有佛心,没有其他的。”
学僧听完后,若有所悟,惭愧而退。
佛陀说:“嗔为毒之根,能灭一切善。”当一个人嗔心一起,所有的善念就都会被遮盖,还会迁怒于身边的一些人和物。
迁怒一般都有一个规律,即迁怒于弱者,迁怒于物,迁怒于对自己没有巨大威胁的对象,以此来寻求所谓的平衡,这其实是一种阴暗的心理。
迁怒是一种掠夺,情感的掠夺。迁怒者往往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而不顾忌被迁怒者能否接受。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曾是被迁怒的对象,而同时又是迁怒者。这种角色之间的转换给人带来尊严与心理的损害是很大的,甚至无法弥补。
在嗔心生起之前,在发怒之前,应当先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多为他人考虑一下,要知道难以解决的问题靠生气是解决不了的。生气只会伤害他人,让事情变得更加严重。每个人都不希望承受别人的怒气,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应该对他人倾倒怒气。
多要求自己,少苛求他人
【佛心智语】
应当对自身的习气有所自觉,在指责他人之前,应该先看清自己的心,自己的毛病。
佛家认为,重的错失是烦恼,轻的过失叫习气。譬如,有的人上台讲话,习惯低着头自顾自地讲,不看下面的人,这就是习气;喜欢吃什么东西,喜欢买什么东西,也叫习气。传说大菩萨已经到达等觉位,却不成佛,因为他要“留惑润生”,即留一点习气,好让众生亲近。
这些都只是无伤大雅的习气,也就是小过,人最大的恶习是不自知。不自知,便不能知人,或者在知人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一切不好的习气都来源于不自知。有一种说法叫“烦恼易断,习气难改”,就是说不好的习气是不容易更改的。我们经常对别人要求很高,对自己却要求很低,所以总是指责他人而轻易原谅自己,也就是所谓的“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这就是一种难改的习气。
《大乘要语》中说:“习气不离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应当对自身的习气有所自觉,在指责他人之前,应该先看清自己的心,自己的毛病。
金陵有一位法灯禅师,他性情洒脱,为人豪放不羁,不受世俗的羁绊。其他人不满于他的无所事事,总是对他有成见,然而法眼禅师却非常器重法灯禅师。
一天,法眼禅师问了众人一个问题:“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铜铃解下来呢?”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吱声。法灯禅师坐在角落里,眼睛眯着,俨然一副已经睡去的样子。旁边的僧人不满地推了推他,他睁开眼睛,看到法眼禅师正面带微笑地看着自己,便开口说道:“我们怎么能解下来呢?谁系上去的谁才能解下来啊!”
法眼禅师点头称赞他回答得妙,并在事后对众人说:“心铃是自己系上去的,所以也只有自己解得开,法灯早已解下了自己的心铃,而你们的却还挂在那里,所以你们不能小看他。”
在法眼禅师眼中,我们自己就是心铃的系铃人和解铃人,而法灯已解下了自己的心铃。解铃还需系铃人,那些嘲笑法灯的僧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抛不开心头的成见,眼睛只看见他人的坏处,却看不见自己已经被自己亲的心铃所束缚。僧人们正是因为没有留一双心眼观照自己,所以心中有铃而不自知,也不知道只有自己才能还自己自由。
这就是习气难改的道理。然而,难改并不等于不能改。许多人认识到了自身的习气,却期望依赖他人的规劝和教诫来改变。殊不知,他人的帮助只是外力,只有自己勇于认错,决心改过,内心具备恒心和毅力,时时砥砺自我,才能彻底改变自身的恶习。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身处的世界是个不平等、不公平的世界,确实,世间的事很难平等,但最重要的是要在心理上建立平等的观念。不仅对别人一视同仁,更要把自己和别人放在一起观照,对自己要求多一点,对他人包容多一点,彼此尊重,人我同等,相互接纳,才能和平相处,共享安乐。
多自我反省、自我忍耐、自我批评,眼睛多看自己,少看别人,才能在看到他人的缺点时,先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样就能在对人对事少一分不平之气,多一分平和之心。
不以自己的标准度量他人
【佛心智语】
一灯照暗室,举室通明。何能只照一物,他物不沾光?
佛道求真性,尊重人的自性与本性,这也是佛家中尊重人的地方。佛重视发展人的自身潜能,主张自修自悟。同样,佛家也主张推己及人,因为事物的好坏与善恶本没有绝对的标准,所谓的是非正解由各人心中所得。每个人自以为的正解未必就是他人心中的标准答案,所以,不要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他人头上。
不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是一种同理心的表现。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对事物的判断与处世的标准就会不同,于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便会产生差异。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能够在表达自己意见的同时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存在。
一个屠夫的妻子因病去世了,他请一个禅师到家里来为亡妻诵经超度。做完法事后,屠夫问禅师:“这一次法事,我的妻子能得到多少利益呢?”
禅师回答他:“佛法是普度众生的,所以,不只是你的妻子得利而已。”
屠夫听到这样的答案后着急了,他说:“我妻子身体虚弱,长得也娇小,众生都能得到利益,那她肯定会吃亏的。禅师,你可不可以单独只为我妻子诵经?”
禅师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说:“你这是自私的表现。修法有一个非常讨巧的方法,那就是用自己的功德照耀别人,让大众均得到法益。所谓因果、事理的关系就是这样,就好像一支蜡烛点燃千千万万蜡烛,这支蜡烛的光亮并未因此而熄灭,反而引燃了别的蜡烛,也照亮了自己。”
屠夫似乎有所感悟,又似乎没有真正领悟。他又说:“你说得有道理。那就不需要单独为我妻子做法事,但是我想提个小小的要求。”
禅师问:“什么要求。”
屠夫说:“我有一个邻居,他以前老找我的碴儿,想尽各种办法来害我,欺负我。既然禅师说做法事众生都会得利,那可不可以把他从这个众生中抽去呢?因为我真的非常讨厌他。”
禅师厉声说道:“既然是众生,哪还有除去之说?”
屠夫被禅师的一句话点醒了,翻然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