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700000010

第10章 做回真正的自己 (3)

能够做到时时心口如一,处处言行如一,心地光明磊落,没有牵挂纠缠,就不必去追寻世外桃源,也不必向往人间净土,更不必东攀西附,只要做好自己,哪怕身处喧闹世俗也不受影响,那么,心内便是净土。

其实每个人的本性都没有差别,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人一生下来本就具有纯真的心念,只不过被后天的欲念所玷污,变得争权夺利、事事计较,或因一时糊涂一步踏错,步步皆错。

人心本来纯真无私、正直光明,但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渐渐发现周围的许多人都是心有城府、尔虞我诈、钩心斗角、自欺欺人,便不由自主地随波逐流,放弃了自己的直心道场。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地过日子。做真实的自己,活出自己的性格,才能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尊重自己生活的行为方式,做真正想做的事,做想做的人,才会达到快乐自在的人生状态。

给生活留一点空隙

【佛心智语】

有空隙,才能兼容更多东西,才有可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佛家讲开悟,是说做人要有平常心。现代社会中,我们惯于为自己作各种周密而细致的盘算,权衡着可能有的各种收益与损失,却不懂得为自己的生活留有一点空隙,平常心也因此而变得可望而不可即。事实上,保持一分内心的宁静,就会发现,世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拥挤,生活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痛苦难耐。

书法上有一种技巧叫飞白,国画也有一种讲究叫留白。不论飞白还是留白,都是一种通过在空间上留白,从而在视觉欣赏上留下空隙的方法。恰如其分地为有限的空间留下空隙,能创造一种高雅简约之美,令观者心旷神怡,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艺术作品是这样,人生更应该这样。生活中,我们常常不知不觉地加快了脚步,生怕身边的人将自己抛下,于是在追赶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自我。

有一个僧人向禅师请教如何开悟。

他说:“我每日早起早睡,勤打坐勤念经,心无杂念,为什么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交给僧人一个葫芦、一块盐,叫他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

“盐一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僧人照禅师所说的去做了,过了一会儿,他向禅师抱怨:“我把盐块装进葫芦,可它化不了,葫芦口太小,拿一双筷子伸进去,却搅不动,看来我没办法开悟了。”

禅师拿过葫芦,倒掉一些水,然后摇晃几下,盐一下子就溶化了。

僧人露出困惑的表情。

禅师说:“从早到晚不停用功,不留一点间隙,就像装满了水的葫芦,摇不动又搅不动,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仍旧不解:“不用功也可以开悟吗?”

禅师耐心道:“修行如弹琴,弦太紧就容易崩断,弦太松又发不出声音。保持平常心,不忘给自己留一点空隙,才能悟道。”

学僧终于有所领悟。

“修行如弹琴”,禅师的话说明了一个平凡的道理:过犹不及。琴弦绷得太紧或太松,都弹不出美妙的音乐,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太过紧张焦虑,会导致压力和烦恼缠身;太松弛懒惰,又会一事无成。生活中应当时时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努力工作,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同时,不忘给自己留一点空隙。

世间万事万物,都需要空隙。建筑与建筑之间有空隙才不会显得拥挤,家居环境中有空隙才有生活的空间,两辆车之间有空隙才不会相互碰撞,树与树之间有空隙才有生长的余地,人与人之间有空隙才能和谐相处。

一无所有的时候,要留空隙;功成名就的时候,更要懂得留空隙。人在高处时,不容易看清自己。有了一点成就,就以这点成就来标榜自己、评价自己,因此沾沾自喜。这样,真正的自己就被蒙蔽了,人生的路就被堵住了。

生活的空间,需要借清理而留出;心灵的空间,则需要借助思考开悟而扩展。给心灵留空隙,其实是在心灵的角落为自己留一个位置。每天花一点时间给心留出一点空隙,才能在为人处世上清醒地坚守自我。

不伪饰,不失本色

【佛心智语】

保持一颗本色之心,遇山则高,遇水则低,随顺自然,才是真谛。

顺其自然是佛法,恢复本原亦是佛法。世间万物皆有其自身的规律之所在,树在风中摇摆时是自由自在的,它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

自然的,才是最美的。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尤其是人,都应保持自己的本色。失去本色,就失去了特征,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要知道,任何虚伪的掩饰都不会长久。

生活也是如此,保持一颗本色之心,遇山则高,遇水则低,随顺自然,才是真谛。

无德禅师四处行脚漂泊,一天经过佛光禅师那里,便去拜访他。

佛光禅师惋惜地说:“你是一位很有名的禅者,为什么那么辛苦地四处奔波,不找一个地方隐居起来呢?”

无德禅师无可奈何地答道:“我也想隐居,可是我拿不定主意,请问究竟哪里才是我的隐居之处呢?”

佛光禅师不客气地指出:“你虽然是一位很好的长老禅师,却连隐居之处都不知道?”无德禅师开玩笑说:“我骑了30年马,不料今天竟被驴子摔下来。”意思是说,我30年来见过不少大风大浪,今天却被你难住了。于是无德禅师就在佛光禅师这里住了下来。

一天,有一个学僧问道:“我想离开佛教义学,可以吗?请禅师帮我抉择一下。”

无德禅师告诉他:“如果是那样的人,当然可以了。”

学僧刚要礼拜,无德禅师却拦住他说:“你问得很好,问得很好。”

学僧道:“我本想请教禅师,可是我还没有……”

无德禅师打断道:“我今天不回答。”

学僧执著地问:“干净得一尘不染时又怎么办呢?”

无德禅师答道:“我这个地方不留那种客人。”

学僧在问:“禅师,什么是您特别的家风?”

无德禅师说:“我不告诉你。”

学僧不满地责问道:“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无德禅师斩钉截铁地答道:“这就是我的家风。”

学僧更加不满了,讥讽道:“您的家风就是没有一句话吗?”

无德禅师随口说道:“打坐!”

学僧顶撞道:“街上的乞丐不都在坐着吗?”

无德禅师拿出一枚铜钱给学僧,学僧终于醒悟。

无德禅师再见佛光禅师,郑重其事地说道:“我现在已找到隐居的地方,那就是当行脚的时候行脚,当隐居的时候隐居!”

无德禅师能够当行脚时行脚,当隐居时隐居,正是顺其自然的生动体现。

龙门清远禅师有一首偈语:“醉眠醒卧不归家,一身流落在天涯。祖佛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无论醉醒坐卧,都不拘小节,天涯海角任逍遥即是禅者的人生观。什么都无法束缚他们,什么都不改其乐,即使到地狱也洒脱。“祖佛位中留不住”,连佛祖都不做的胸襟还有什么会成为他们的挂碍呢?

当行脚时就行脚,当隐居时便隐居,心中没有任何伪饰,到哪儿都是行脚,去何处都是隐居,生命到此境界,才算是真正的自由自在。

做自己最幸福

【佛心智语】

自身价值要自己发现,要自己在生活中慢慢体悟。做好自己,便能活出自己人生的真意。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时刻在意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或是与熟人比较,或是与亲人攀比,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定位。只看到他人生活中的光鲜,却看不见自己生活中的美好。

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感受的境界也是各自不同,最重要的是能感受到自己生命中独有的意义和价值。不必徒然祈求他人生活中的锦衣玉食,我们也有自己的粗茶淡饭,不用羡慕别人,只需做好我们自己。生活的表象只是代表了不同的活法和不同的道路,只要能安心自在,活出自我,就能在平常中体味满足和幸福。

有一对孪生兄弟因为逃难而失散,多年后重逢,个性活泼的哥哥在饥寒交迫下投身寺院当了和尚,个性安静的弟弟则在机缘巧合下娶妻生子。兄弟俩过得极不快乐:哥哥羡慕弟弟娶妻生子,享尽家庭温馨;弟弟羡慕哥哥皈依佛门,远离尘世纷扰。

一天,兄弟俩相约在半山腰的小凉亭闲谈。正要离开时,发生了山崩。慌乱中他们躲进了一个小山洞,幸免于难。半夜,哥哥怕弟弟着凉,脱下僧衣给弟弟盖上;清晨,弟弟感激哥哥的照顾,脱下上衣给哥哥盖上。几天后,兄弟俩获救了,但哥哥被送回了弟弟家,弟弟被送回了寺院。

他们将错就错地住了下来,体会着自己向往的生活。哥哥为了衣食拼命干活,累得半死也撑不起一家温饱,丝毫享受不到家庭的温馨;弟弟为了准时撞钟、诵早课,和衣而睡,难以安眠,半点感受不到出家生活的优哉。兄弟俩在疲惫不堪下恢复身份,这才发觉,还是做自己最好。

无论哥哥或弟弟的人生多么值得羡慕,最终二人都发现,还是做自己最幸福。因为丧失自我的生活,是不值得拥有的。

在有限的生命中悟透人生的本体,了悟人生的真谛,发出生命的光芒,活出人生的真意,认识到动静一如、有无一般、生死一体、来去一致的心态,放宽胸怀,空出心智,合于自然,从而超越智勇奇巧,超越悲喜荣辱,超越沉浮生灭,超越时间的限制,认清生死问题、苦乐问题和生命的价值问题,那么,人生将会于无尽的空间中绵延,直至进入生命的圆满之境。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苦有甜的,关键是要发现并能享受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自身价值要自己发现,要自己在生活中慢慢体悟。做好自己,便能活出自己人生的真意。

【大师点拨人生】

其实,人的本性原是清净、良善的,只因后天染上各种的习气,若无法改掉不好的习惯,就会造成身心的痛苦。如果能时常保持清净心,则不论遇到何种境遇,都会守好人生的本分。

——证严法师

时时回归自己本性的清净,守本心,守本分,不为境遇所动,方能协调身心。

物有本,水有源,人有本来面目。每一个人的本真、本性、本来面目像湛然的朗朗晴空,没有一点污染;又如一大明镜,只因为平时被烦恼、无明的尘埃遮盖了,失去了本真,才落在生死海中受苦。很多人为了人情、名利,不得不去攀援、找关系、走后门,从事种种的拜托,沉沦在人情世相里,认不清自性,失去了本真,如何能成就觉悟的自己?

——星云大师

做真实的自己,活出自己的性格,才能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

我们偶尔会有一念、有一刹那、有一秒钟,如果更好,会有一分钟保持这种清明无执的状态;继续保持下去,从一分钟到两分钟,两分钟到三分钟,功夫做到纯熟的时候,也可以三天两天、十天八天都能保持这种心地光明朗照的精神状态。平时,可以在一定的、没有外在干扰的情况下来做这个功夫,然后逐步地做到有一些外在的干扰也能够不受影响。久而久之,就可以达到对境无心,那就是一种觉悟的精神状态,很容易也不容易。我希望大家不要把开悟看做是一个畏途,不敢去接触它。只要肯努力,开悟很容易。

——净慧法师

开悟,便是悟出真正的自己。脱去执迷,做人无机心,心意清净,就是自我的本色。

同类推荐
  • 打造你的黄金人脉

    打造你的黄金人脉

    常言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就是人脉之道,掌握了人脉之道就好比掌握了扭转命运的黄金罗盘。
  • 每天学点社交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社交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成功的事业离不开社交,美满的生活同样离不开社交。要想在社交中 游刃有余,做到人见人爱,除了提高自身素质外,还必须掌握一些社交技巧。余春荣编著的《每天学点社交学大全集》正是要教你一些成功社交的 小窍门。首先,《每天学点社交学大全集》会告诉你,人脉是多么重要,我们一定要花点心思与人交往。然后,要与人顺利交往,不仅要有良好的 心态、形象、礼仪、口才,而且还要知己知彼,才能对症下药,百战不殆。书中还有很多典型事例和小故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又很有启 发性。读完此书,你定能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 关于这个世界,你不快乐什么

    关于这个世界,你不快乐什么

    我发现我不快乐很久了,彻底不快乐的那种。理论上,我应该快乐,可是我真的不快乐。我想唱歌,可是不记得一句歌词,唱难听了,自己还先脸红了。我想跳舞,可是刚跳上几步《江南style》,就又想起了我们江南的那个姑娘。我想出去转转,可是该死的北国天气让我在寒风中哆嗦,将我的皮肤吸干得像木乃伊。
  • 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幽默是人的能力、意志、个性、兴趣的综合体现。幽默是社交的调料,有了幽默,社交可以让人觉得醇香扑鼻,隽永甜美。幽默是引力强大的磁石,有了幽默,个人魅力无形增值,会把一颗颗散乱的心吸入它的磁场,让别人脸上绽开欢乐的笑容。本书用精彩的理论和有趣的故事,展示幽默的力量、揭示幽默的技巧,告诉读者幽默能使批评和反驳被对方接受,幽默能使长篇大论的演讲富有感染力,幽默能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幽默能使生活充满乐趣,启发读者了解幽默、认识幽默,更好地掌握和使用幽默这门艺术,说幽默话做幽默人,增进沟通,改善人际,促进工作,获得优质高效的人生。
  • 让你成为最美、最可爱的女人

    让你成为最美、最可爱的女人

    人生并非苦旅,不要总是把境况看得那么糟糕。调整情绪,放飞心情,你会发现,每一天都是精彩的一天,每一天都可以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样,连疾病都会远远地躲着你。 当然,人都会有疲倦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们适时清理自己的情绪,大声宣泄自己的不满,而不是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要面带微笑地对所有人说:“不用担心”。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全新的挑战,男人们也很少有喘息的机会,他们需要“另一半”的温柔、关心、体贴和宽容。 以上这些,你都做到了吗?
热门推荐
  • 箭霸乾坤

    箭霸乾坤

    村庄剧变,父母失踪,亲人离散,无助少年卷入异世大陆,是巧合还是阴谋,重重谜团,层层陷阱。懵懂少年自强不息、愤然崛起。看他如何催元神,学箭术,揭谜团,寻至亲,一人一箭舞乾坤!
  • 异能天下

    异能天下

    4;,并且得到神器奖励。之后却发现这是神秘的公会,"普通的异能小子却奇遇得到异空间的特殊比赛。当他遇到两个兄弟和一个漂亮佳丽的时候,故事开始了。在他们的工会中你可以利用积分购买你所想的一切…
  • 倾世魔妃:狂傲逆天血族

    倾世魔妃:狂傲逆天血族

    一朝穿越,人人自危,她插一脚,放火偷粮,落井下石。人鬼殊途,她横一手,色鬼、懒鬼、讨厌鬼,下锅油炸。人妖混战,她眉一挑,敢在你姑奶奶面前撒野?不知道她是血族驱魔师?泰然自若是她,狂傲狠戾是她,降妖伏魔亦是她,且看她堂堂血族驱魔师,如何在人、鬼、妖共存时代风声水起,绝代风华。
  • 犯罪心理档案

    犯罪心理档案

    这是一部囊括了几乎所有犯罪元素的惊心之书,每一起凶案都让人头皮发麻,真凶一直藏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同眠共餐。善与恶的殊死角逐背后,充满着绝望、怨恨、嫉妒、贪婪、傲慢。公安厅最隐秘最不可告人的犯罪档案完全揭露,你将深入一线的犯罪现场,深入剖析诡谲罪案,展现不寒而栗的凶案全记录令人心惊。直面最令人恐惧、最沉重难解的人性之恶!
  • 雄狮去流浪

    雄狮去流浪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灭世大陆

    灭世大陆

    张小天在帮朋友出头的时候,不幸被小弟出卖,被敌人用炸弹炸死了,但是他的命不该绝,不但穿越到了灭世大陆,而且还附身在了和他同名同姓的人身上。一次意外,让他得到了“三杀镯”,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无意之中把自己的血滴在了“三杀镯”的上面,却唤醒了“三杀镯”里住着的老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弹头十字架

    弹头十字架

    《弹头十字架》讲述了某次艰苦的边境战争最后防御阶段,某驻防连连长急于建功,命令狙击手出动,狙杀敌方,招致对方大炮报复,我军众多士兵阵亡,连长亦在下撤过程中牺牲的故事。本书是作者施放创作的一部笔力雄健的战争小说。书稿以某次边境战争为底色,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作者极力淡化时代背景,将目光聚焦于战场上的士兵,不追求视觉化的战争场面,而是反复扫描、观察,给读者呈现士兵在特殊而又艰苦的战场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变化。由此,作者的个人思考也无限接近战争本质。
  • 高血压病防治指南

    高血压病防治指南

    它打破了传统的教科书的书写模式,该书对于从事慢性病预防和临床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邹燃主编的《高血压病防治指南》,也将具有较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学习疾病知识的普及读物。,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系统地介绍了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知识、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
  •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的日记,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前后近30年。他去世后,由阎氏纪念会整理,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