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的天赋也是不同的。你也许在某个方面表现突出,而其他方面则可能有所欠缺。所以,你最好集中自己的智慧潜能优势,寻找一个与之相符合的发展方向,这样成功的机会就可能更大。
强项是成功的源泉
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与困难抗争实际上是正常的,也极有挑战性。我们的回答是:“战胜困难就是强者!”那我们怎样战胜困难呢?唯一的答案,就是依靠我们自己的强项。
当你在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中碰到困难时,应遵循一个原则——绝不言退,发挥自己的强项!因为,人生如战场,试想一下,如果你身临战场,当你遇到困难和敌人时就赶紧后退,其后果如何?把事情做好,把困难解决掉,这不也是一种“作战”吗?
1946年的秋天,26岁的汪曾祺从西南联大肄业后,只身来到上海,打算单枪匹马闯天下。在一间简陋的旅馆住下后,他就开始四处找工作。工作显然不好找,他便每天在胳肢窝里夹本外国小说上街。走累了,他就找条石凳,点燃一支烟,有滋有味地吸着,同时,打开夹了一路的书,细心阅读起来。有时书读得上瘾了,干脆把找工作的事抛到一边,一颗心彻底跳入文字里沐浴。
日子越拖越久,兜里的大洋越来越少;能找的熟人都找了,能尝试的路子都尝试过了。终于,有一天下午,一股海涛般的狂躁顷刻间吞噬了他!他一反往日的温文尔雅,像一头暴怒不已的狮子,拼命地吼叫。他摔碎了旅馆里的茶壶、茶杯,烧毁了写了一半的手稿和书,然后给远在北京的沈从文先生写了一封诀别信。信邮走后,他拎着一瓶老酒来到大街上。他边迷迷糊糊地喝酒,边思考一种最佳的自杀方式。他一口口对着嘴巴猛灌烧酒,内心里涌动着生不逢时的苍凉……晚上,几个相熟的朋友找到他,他已趴到街侧一隅醉昏了。
沈从文先生在回信中把他臭骂了一顿,沈先生说:“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地,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里有一支笔,怕什么!”
沈先生在信中谈了他初来北京的遭遇。那时沈先生才刚刚20岁,在北京举目无亲,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就梦想着用一支笔闯天下。但只读过小学的沈先生最终成功了,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大作家。读着沈先生的信,回味着沈先生的话语,汪曾祺先是如遭棒喝,后来一个人偷偷地乐了。
不久,在沈先生的推荐下,《文艺复兴》杂志发表了汪曾祺的两篇小说。后来,汪曾祺进了上海一家民办学校,当了一名中学教师,再后来,他也和沈先生一样,成了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
如果你有获胜的机会,而且这困难也值得你去克服,那你就要竭尽全力去做。找到自己的强项,勇往直前,你定会走出困境。
一招鲜,吃遍天
有这样一则寓言:
猫和狐狸外出去朝拜圣地,它俩打扮得像两个小圣徒,实际上是两个圆滑刁钻、阿谀奉承的伪君子,名副其实的骗子。他俩一路上尽干坏事,没少骗吃家禽和干酪。根本不花费自己一个铜子。
漫长的旅途十分枯燥无聊,用争论问题来打发时光是一个好办法。整日里,空旷的路上充斥着这两位朝圣者的吵嚷声。在结束一个话题后,两者谈起了周围的同伴。狐狸对猫轻蔑地说道:“你自认为聪明,其实你懂些什么,我有的是锦囊妙计。”
“那有什么用,”猫说,“我的袋子里只有一招,但它足以赛过各种计谋。”于是两者之间又重新爆发了新一轮的争论,各说各的理,吵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候,一群猎狗赶了来,于是争吵得以迅速平息。猫对狐狸说:“朋友,现在就看你有什么锦囊妙计了,多动脑筋想想看,赶紧找一条逃生之计吧,对我来讲就看这一招了。”话音刚落,猫纵身跳到树上,爬了上去。这只狐狸只得动脑筋想办法了,然而,它想出上百条计谋但不知哪一条更有利于逃生,不得已钻进一个窝穴,在受到烟熏和猎狗的追咬下,狐狸冒险钻出地面试图逃跑,随即被两只动作利索的猎狗一拥而上,咬住咽喉活活咬死了。
从这则寓言中,我们可以看到掌握一技之长是多么重要。只有掌握一技之长,在关键的时候,才能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开合有度,逢凶化吉。
而且,技之长也是个人自下而上的重要资本。
有一个名为疙瘩村的小山村,村里有一个王木匠,他的手艺远近闻名。
王木匠的手艺是祖传的。谁家里有儿女到谈婚论嫁年龄的,就早早买好木料排在他的院里,怕到时候轮不上给新人做家具;村里聪明伶俐的男孩,都设法接近他,希望能跟着他学个一技之长,其实这是枉然。王木匠有四个儿子,他早就想从他的四个儿子中选一个接班人,使他的祖传手艺继续传下去。
王木匠的四个儿子中,数老四最聪明,也数老四文化最高——他是县中毕业的。但是,老四就是不愿做木匠,他说一听到锯子与木头的摩擦声,浑身就起鸡皮疙瘩,让他做木匠,还不如杀掉他。那年暑假,老四和王木匠大吵一架之后,背着行李卷去了深圳,气得王木匠三天没吃好饭。
老四一走就是三年,三年里只写过三封家信。第一封信是第一年春节写的,他说深圳到处都是机会,只要运气好,干一年顶做木匠十年。王木匠一句话没说,把饭碗一搁,带着孙子买炮去了。第二封信是第二年春节写来的,他说那边机会虽多,但没有一个是留给乡下人的,他依然替人打工,比做木匠辛苦多了。王木匠还是一句话没说,就着老婆炒的小菜和另外三个儿子喝得一塌糊涂。第三封信当然是第三个春节写来的,王木匠看完信后只说了一句话:“打电话叫老四回来。”十天后,老四真的回来了,他是瘸着一条腿回来的。
老四回来后,王木匠既不问他外边的事,也不支使他干活,老四就天天吃了睡,睡了吃。再懒的人也搁不住没事干,何况老四本就不懒。一段日子之后,他就主动往王木匠跟前凑,进而四下找零活做。王木匠说: “你在这儿碍手碍脚,倒不如去把院子里那堆废料卖掉。”老四高高兴兴地装了一拖拉机,拉到集市上卖了100元钱。几天之后,王木匠又让他去把做好的几件柜子卖掉,这次老四卖了1000元钱。又过了几天,王木匠又让他去卖一组屏风,这次老四卖了10000元。老四给王木匠钱时,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王木匠说: “同样是一堆木头,当劈柴,它值100元;做成柜子,它值1000元;再做成屏风,它就值10000元。最值钱的是什么?是手艺。”
王木匠说这些话时,一直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甚至连眼皮也没抬。而老四却一下子明白了,并开始踏踏实实地跟王木匠学起了木匠手艺。
后来,人们都知道疙瘩村有个瘸子木匠,木匠的手艺是祖传的,远近闻名。
可见,一技之长是个人的生存之本,它就是人的“铁饭碗”,凭借它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生存立足。
找到自己的强项
我们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但是我们一定可以把其中的一件事做到最好。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更容易成为强者。
一个下岗女工靠亲人集资开了一家杂货店,几个月过去了,生意很不景气。她的丈夫喜欢读书,有一天,他对妻子说在图书馆看到一份杂志,上面有一个全球500强企业的专栏,丈夫发现所谓的“500强”不过也很寻常,都是些“一根筋、一条路”。妻子不太明白,丈夫继续解释说:“打个比方,你卖纽扣,就只卖纽扣,卖所有品种的纽扣,店再大,都不卖别的。以后你再进货,头饰、胸花之类的东西,不要再进了,全进纽扣,有多少品种进多少品种,看看会怎么样。”妻子半信半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集中所有资金做起了纽扣生意,谁知效果的确非常不错。几年以后,这家曾经的小杂货店变成了这座城市唯一的一家“航空母舰式的纽扣店”。
上例中丈夫的发现虽然有些肤浅,却很有道理。《财富》中的世界500强,都有一个规律,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物流运递类第一名是UPS公司,UPS发展到今天也只做了一件事——用最快的速度把包裹送到客户手中,只做了一件事,UPS就把业务做到了全世界。零售业的“老大”——沃尔玛自始至终只做零售。通用汽车公司,一百多年来,也是只做汽车与配件。很多著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公司,都是集中所有力量,取得一个行业的垄断和领先地位,再不断地进行科研,使自己的技术无法被同行业的竞争者所超越,从而取得超额利润。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确实是“一根筋、一条路”,这些现实案例也告诉了我们,只有集中精力做好最重要的事,才能获得成功。
只做好一件事,意味着集中精力发展,而不是多元化发展。很多人涉足很多领域,学习很多知识,但是时间、精力等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部深入钻研,结果每一项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目标定了很多,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没有做到最好,实质是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找到自己的强项,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那个领域,然后拿出全部精力去钻研,才能有所收获。
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但是人生发展的可能性却是无限的,所以要清醒地告诫自己:不要做消耗式的人生规划。不能每件事都只做一半,就畏难、畏烦而放弃;也不应该没有规划,看到什么有利的条件,就去追逐,最终什么都做不好。
掌握这个原则,就能使自己从一个局部的胜利走向另一个局部的胜利,最终完成全面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