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们会经常问自己,许多人的答案都是一个放大的问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我们不断地了解未知世界,可我们对自身的探索却始终停滞不前。了解自己,才能认识整个世界,才能接受世间的一切。
人是必须认识自己的,这是我们获得成功的第一黄金定律。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我们才能规划自己的人生。任何一位成功者,必定对自己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谁若看不清自己,必将成为一个失败者。
建立正确的“自我观”
“自我实现”,即“自我观”,是决定人们各自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每个人,无论是聪明或愚蠢,贤良或奸诈,他的表现都是与其当时的“自我观”相符的行为。没有人会去做一件在当时他认为与自己的身份、年龄、性别、能力以及他本身任何一方面不相宜的事情。就像穿衣服,你会选择和你的年龄、职业相称的服装,讲话时会选择和自己身份相称的词句,甚至外出吃饭也会选择与自己的经济能力相称的场所。总而言之,每个人都会依照他的自我观点,来决定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或是该怎样去做好一件事情。因此别人也就能够根据他通常所表现的行为,对他有所了解和认识。
如果某一个人对于自己各方面的印象,都和实际情况颇为接近,也就是说,他有着比较正确的“自我观”,那么他所表现的行为自然会适当得体。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自我观”,就不能很清楚地表现自己独特的一面,而只是成为人群中的一分子,这个人的个人形象明显存在缺憾。缺乏“自我观”的人很难有引人注意的特质,当然更谈不上成功了。
当一个人具备了正确的“自我观”时,他至少成功了一半。如果没有正确的“自我观”,也就没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就会无法自我定位,别人一提意见,就会无所适从,惊慌失措。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别人的人生与自己的人生自然是不同的。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辉煌的传奇”还是“人生的悲剧”,全是自己的问题。你没有必要努力想达到某个所谓的标准。“自我观”决定生活方式,形成正确自我观的人已决定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不会在意别人的目光。
认清自己,扬长避短
客观地认识自己当然是困难的,然而作为一个想正正经经做一番事业的人,对自己先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是一个起码的要求。
你可能解不出那样多的数学难题,或记不住那样多的外文单词,但你在处理事务方面却有特殊的本领,能知人善任、排忧解难,有高超的组织能力;你在物理和化学方面也许差一些,但写小说、诗歌是能手;也许你分辨音律的能力不行,但有一双极其灵巧的手;也许你连一张桌子也画不像,但有一副动人的歌喉;也许你不善于下棋,但有过人的臂力。在认识到自己长处的前提下,如果你能扬长避短,认准目标,抓紧时间把一件工作或一门学问刻苦、认真地做下去,久而久之,自然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综观古今中外,凡是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做最适合自己的事。
爱迪生在校学习时,老师以为他是一个愚笨的孩子,经常责怪他:而爱迪生的母亲却发现了自己儿子爱探究的天赋,用心培养他,后来他终于成了发明大王。
国学大师钱钟书,1929年报考清华大学,数学只得了15分,但他的国文和英文成绩均名列前茅,被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录取。此后他发挥自己的优势,潜心钻研,成了学贯中西的奇才。
现代人才学发现,人至少有146种类型的才能,而现在的考试制度只能发现41种,人的大部分才能并未能很好地被开发和利用。人的潜能如同在地下的石油,只有发现它,把它开采出来,它才能发光发热。
即使是那些看起来很笨的人,也许在某些特定的方面会具有杰出的才能。比如,柯南道尔作为医生并不著名,写小说却名扬天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自己特定的天赋与素质。如果你选对了符合自己特长的努力目标,就能够成功;如果你没有选对符合自己特长的努力目标,就会埋没自己。
很多人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进行定位。如果不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只凭自己一时的兴趣和想法,那么定位就很不准确,有很大的盲目性。比如歌德就一度没能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树立了当画家的错误志向,害得他浪费了十多年的光阴,为此他非常后悔。
对于科学人才来说,也有许多自我埋没的现象。爱因斯坦大学时的老师佩尔内教授有一次严肃地对他说:“你在工作中不缺少热心和好意,但是缺乏能力。你为什么不学医、不学法律或哲学而要学物理呢?”幸亏爱因斯坦深知自己在理论物理学方面有足够的才能,没有听教授的话。否则,也许我们的物理科学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了。
行业不同,需要的素质与才能也不同。比如,做一个杰出的临床医生,必须具有很好的记忆力;研究理论物理学,抽象思维能力不可少;一个演员必须要有很好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等等。人的兴趣、才能、素质也是不同的。如果你不了解这一点,没能把自己的所长利用起来,你所从事的行业需要的素质和才能正是你所缺乏的,那么,你将会自我埋没。
反之,如果你有自知之明,善于设计自己,从事你最擅长的工作,你就会获得成功。
认识和正确评价自己的途径
对每个人来说,要想完全了解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的一些复杂的品质,目前还没有办法或工具可以直接量度的。于是人们就得经常利用间接的方式来获得一些对自己的印象。而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利用实际的工作成绩,利用自己与别人相比较的结果,把自己同某个理想的标准相比较,或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等来进行推断。
1在比较中认识自我
想要了解自己,与别人相比较,是一种最简便、有效的途径。每当我们需要自问“我在某方面的情况怎样”时,就很自然地使用这种方法,去判定自己的位置与形象。
我们除了要不时和周围的人相比较之外,还会经常与某些理想的标准相比较。从父母、教师以及各种传播渠道,我们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与价值观念,并由此融合而成了若干的理想与模范标准。我们知道了很多名人或成功者的事迹,并被教导要以他们为榜样。也就是说,把他们作为比较的对象,以自己能否达到跟他们同样的标准作为衡量成功或失败的尺度。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屡见不鲜。
与别人相比较虽然简便,但称不上十分理想。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它的缺点。首先应该指出的,就是人们很难在真正公平的情况下互相比较。通常人们会认为,同在一个班级的学生,由同一位教师教导,用同样的题目考试,计分标准也没有差别,应该算是公平的了。但是如果我们再认真地分析一下,每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之间,无论在身体健康、智力水平、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别,有的甚至差别很大,因而学习的成绩必将有所差异。那么这时互相比较的结果,是否完全合理呢?
和理想的标准相比较的方法也是常见的,而且极富教育意义。历史上有许多圣哲、英雄、学者都是足以为后世所效法、所奉为典范的。不过一般人不会注意到那些伟人贤哲最值得后人效法的,乃是他们立身的准则、处世的态度、认真治学及治事的精神、不屈于困难或逆境的勇气等。这恰恰是大家都可以学,也是应当学习的。至于先贤们的丰功伟业,在某一方面的卓越成就,那是历史上的重要事实,不过却不一定是每人所必须与之相齐的。
2从人际态度中反馈自我
一个人总是需要跟别人交往、共处的。因而别人对你的态度,相当于一面镜子,你可以从中观测到自身的一些情况。比如某人若是被父母所钟爱,被师长所重视,被朋友所尊重和喜爱,大家都乐于和他交往,愿意和他一道工作或游戏,那就表示他一定具备某些令人喜爱的品质。如果他经常被大家推举承担某项工作,或是经常成为周围人们请教的对象,则表明他具备某些才能,或是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其他的人。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被周围的人所重视和喜爱,甚至大家对他有厌恶感,不喜欢与他一起工作或参与其他活动,这虽不足以说明此人满身缺点,但通常情况下,他应当会感到不安,而不得不自我反省一下了。
我们因为看不见自己的面貌,就得照镜子;同样,我们无法准确地衡量自己的人格品质和行为时,就得利用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和反应,来进行自我判断。一般说来,当对方与自己的关系愈密切时,他的态度也愈有影响力。
由别人的态度反映出来的自我印象,有时也难免被有意歪曲或夸张。由于对方的偏见或是缺乏了解,使其在赞美或批评时,常常与当事者本身情况不尽相符。如果单纯据此来建立自我印象,自然是不适宜的。
当然,这个缺点还是可以弥补的。有缺陷的镜子终究不占多数,如果能多用几面镜子,总是可以看清自己的。同样,有成见的人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能多多与人交往,看看多数人对自己的反应,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有助于自我了解的。
3用实际成果检验自我
除了根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以及与别人相比较的结果之外,我们还可以凭借本身实际工作的成果来评定自己。由于这种方法有比较客观的事实作为依据,所以通常因此而建立的自我印象也是比较正确的。这里所指的工作是广义的,并不仅限于学业或生产性的行为。由于每个人所具有才能的性质互不相同,如果只是看他们在少数项目上的成就,往往不能全面地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与作用。有些时候,一部分人的某些才能或许因得不到施展的机会而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