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在梦中也多有佳作产生,仅《东坡志林》一书,就记载着他在梦中作诗作文的许多材料。例如:“苏轼梦见参寥诗”、“苏轼梦赋《裙带词》”、“苏轼梦中作祭文”、“苏轼梦中作靴铭”,等等。
其实不仅是文学创作如此,很多发明创造的诞生亦是得益于梦境顿悟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希尔普雷西特是楔形文字的破译者。他在自己的自传中写道:
到了半夜,我觉得全身疲乏极了!于是,上床睡觉,不久就睡熟了。朦胧之中,我做了一个很奇异的梦——一个高高瘦瘦的、大约40来岁的人,穿着简单的袈裟,很像是古代尼泊尔的僧侣,将我带至寺院东南侧的一座宝物库。然后我们一起进入一间天窗开得很低的小房间。房间里,有一个很大的木箱子,和一些散放在地上的玛瑙及琉璃的碎片。
突然,这位僧侣对我说:你在22页和26页分别发表的两篇文章里,所提到的有关刻有文字的指环,实际上它并不是指环,它有着这样一段历史:某次,克里加路斯王(约公元前1300年)送了一些玛瑙、琉璃制的东西,和上面刻有文字的玛瑙奉献筒给贝鲁的寺院。不久,寺院突然接到一道命令:限时为尼尼布神像打造一对玛瑙耳环。当时,寺院中根本没有现成的材料,所以,僧侣们觉得非常困难。为了完成使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将奉献筒切割成三段。因此,每一段上面,各有原来文章的一部分。开始的两段,被做成了神像的耳环,而一直困扰你的那两个破片,实际上就是奉献筒上的某一部分。如果你仔细地把两个破片拼在一起,就能够证实我的话了。
僧侣说完以后,就不见了。这个时候,我也从梦中惊醒过来。为了避免遗忘,我把梦到的细节,一五一十地说给妻子听。第二天一早,我以梦中僧侣所说的那一段话作为线索,再去检验破片,结果很惊奇地发现,梦中所见到的细节,都得到了证实。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也有类似的经历。为探求化学元素之间的规律,他研究和思考了很长的时间,却未取得突破。他把一切都想好了,就是排不出周期表来。为此他连续三天三夜坐在办公桌旁苦苦思索,试图将自己的成果制成周期表,可是没有成功。大概是太劳累的缘故,他便倒在桌旁呼呼大睡,想不到睡梦中各种元素在表中都按它们应占的位置排好了。一觉醒来,门捷列夫立即将梦中得到的周期表写在一张小纸上,后来发现这个周期表只有一处需要修正。他风趣地说:“让我们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做梦吧!”
为什么在清醒状态下百思不得其解,而在梦中却会得到创造性的启示呢?其实,这并非什么奇异现象。当个体处于睡眠状态时,并不等于机体绝对静止,它的新陈代谢过程仍在缓慢进行,此时的思维活动不但在进行,而且它超越了白天清醒状态缠绕于头脑中的“可能与不可能”、“合理与不合理”、“逻辑与非逻辑”的界限,而进入一个超越理性、横跨时空的自由自在的思维状态,从而使我们获得了创新的灵感。
捕捉思维中的灵感闪电——直觉
灵感与人的直觉是密不可分的,直觉是人的先天能力,它是在无意识状态下,从整体上迅速发现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不经过渐进的、精细的逻辑推理,是一种思维的断层和跳跃,往往可以成为创意的源泉,被人们称为“第六感”。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其实正是靠直觉处理事情的。任何时候人都会有预感,只是我们时常忽视它,或把它当做非理性的无用之物。
假如我们能够了解,直觉是人类另一个认知系统,是和逻辑推理并行的一种能力,或许我们比较能够接受直觉的存在。让直觉进入我们的生活,与思考的能力并行,就像打开车子前面的两个大灯,同时照亮我们左右两边的视野。
直觉较为丰富的人应具有以下特点:相信有超感应这回事;曾有过事前预测某事的经验;碰到重大问题,内心会有强烈的触动,所做成的事大都是凭感觉做的;早在别人发现问题前就觉得该问题存在;曾梦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总是很幸运地做成看似不可能的事;在大家都支持一个观念时,能够持反对意见而又找不到原因;如此等等。
直觉是成就创新的一种灵感,在艺术创作和科学活动中,几乎处处都有直觉留下的痕迹。
马兹马尼扬曾对60名杰出的歌剧和话剧演员、音乐指挥、导演和剧作家们的创作进行了研究,结果这些人都谈到直觉思维曾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起过积极作用。
居里夫人在镭的原子量测定出来前四年就已预感到它的存在,并提议将其命名为镭,“以直觉的预感击中了正确的目标”。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也写道:“1972年,我感到很可能存在许多具有光特性而又比较重的粒子,然而理论上并没有预言这些粒子的存在。我直观上感到没有理由认为重光子一定要比质子轻。后来经过实验,果然发现了震动物理界的J粒子。”
1908年的一天,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化学教授池田菊苗正坐在餐桌旁,品味着贤惠的妻子为他准备的晚餐。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菜肴,教授吃吃这个、尝尝那个,然后拿起汤匙喝了口妻子特意为他做的海带汤。
刚喝了一口,池田菊苗教授即面露惊异之色,因为他发现海带汤太鲜美了。直觉告诉池田菊苗,这种汤中肯定含有一种特殊的鲜味物质。于是,教授取来许多海带,进行了一系列化学分析,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从10千克海带中提炼出了2克谷氨酸钠,把它放进菜肴里,鲜味果然大大提高了。池田菊苗便将这种鲜味物质定名为“味の素”(即味之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味精。
由于直觉在发明创造领域的重要作用,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由衷地给了直觉以最高的评价。如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第六感觉。”“直觉是人性中最有价值的因素。”未来派艺术大师玛里琳·弗格森说:“如果没有直觉能力的话,人类将仍然生活在洞穴时代。”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说:“实验物理的全部伟大发现都来源于一些人的直觉。”他还举例说:“卢瑟福很早就以他深邃的直觉认识到原子核的存在。”法国著名数学家彭加勒说:“教导我们暸望的本领是直觉。没有直觉,数学家便会像这样一个作家:他只是按语法写诗,却毫无思想。”
当然,由于直觉思维的非逻辑性,因此它的结论常常是不可靠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直觉思维的创新作用。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谈到氢弹之父泰勒博士的讲课特点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泰勒的物理学的一个特点是他有许多直觉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一定都是对的,恐怕有90%是错误的,不过没关系,只要有10%是对的就行了。”
要学会“抓拍”灵感
有一位老师为了考考学生的快速应变思维能力,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空中两只鸟儿一前一后地飞着,你怎样一下子把他们都抓住?”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用大网、用气枪、用麻袋……说什么的都有,方法很多,但大家都感到这些方法难以实现。
老师的答案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
“照相机抓拍!”
用快速抓拍的方法,太妙了!瞬间就能留下永恒。
灵感,作为人类最奇特、最具活力而又神秘莫测的高能创造性思维,它有时就像那飞翔的鸟一样,突然闪现,转瞬即逝,倘若毫无准备,灵感的飞鸟一旦消失就会无影无踪,而且在短期内不会重现,有的甚至在很长时间内也难以再现。这时,就需要我们具备快速抓住灵感的能力,那就是学会“抓拍”灵感。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就是一位“抓拍”灵感闪电的高手。一次,施特劳斯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休息,突然灵感火花涌现,当时他没有带纸,急中生智的施特劳斯迅速脱下衬衣,挥笔在衣袖上谱成一曲,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
创造学研究表明,所有智力和思维正常的人,随时随地都会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灵感在头脑中闪现,可是由于主人预先没有做好捕捉的准备,大量的灵感、创意、妙策、奇想、思想火花甚至惊人的发现,都在人们漫不经心、猝不及防、来不及捕捉与记录的情况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国古代有位诗人,在寒冬之时,见到地上一望无际的白雪洁亮晶莹,遂有写诗的兴致,但是他没有立刻写出,他觉得现在时机尚未成熟,所以他自道:“吾将诗兴置于雪!”
这位诗人将诗兴埋了几个月,仍然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等到春暖花开时,雪也被太阳融尽了,诗人也没有了写诗的灵感,便自叹道:“只怨烈日误我诗!”
佛教曾说我们有眼、耳、鼻、口、舌、身等六意,意思是指我们每天会有许多的念头起伏,就像海中的泡沫一样,一个破灭时,另一个又会升起。而灵感出现的状况也是如此,有如电动玩具中的打地鼠游戏,不时会在我们心中浮现,要是我们因为懒惰或其他的什么原因而搁置灵感,不立刻记下,也许就会像那位诗人,从下雪到雪融,任凭灵感消失。
为了避免再产生这样的遗憾,我们应该培养“抓拍”灵感的习惯。马上记录便是“抓拍”的一种方法,只要有点子出现,就立刻记下,这些最原始的想法,经过日积月累之后,就会变成我们创意的资料库。像台湾知名创作歌手陈升,就有随手记下自己心情的习惯,即使是几个突然想到的旋律。陈升自己还透露,他曾经为了抄下几个绝佳的和弦,差点在十字路口被车撞,由此可见他是多么在乎随机产生的灵感。
既然你已经注意到了灵感是这么容易消逝,也开始了灵感思考,下面该做的就是准确地把想到的灵感记录下来,否则就会像大多数人一样,还没开始执行就忘光了。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早晨一醒来就冒出一个好点子,等你到了教室或办公室,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点子是什么了。许多灵感是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的,一旦环境改变了,灵感也就不见了,所以要养成随手记录的好习惯。以下是一些记录创意常用的方法。
(1)在床头或厨房里放一叠便笺。
(2)在浴室里放一支笔。
(3)在车里放一部小型录音机。
(4)随时在口袋里准备着笔记本或便笺。
(5)把点子记在每日必看的电视节目单上。
(6)用增进记忆的方法——以图画表述点子的主旨。
(7)马上给自己打录音电话。
(8)一时找不到纸就记在手腕上。
(9)一定要随身带笔,如果忘了,就要开动脑筋,例如利用沙滩上的沙、浴室镜子上的雾、仪表盘上的积灰……
学会了记录灵感的方法,当灵感像飞鸟雷电般闪现时,我们便能迅速“抓拍”,让灵感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