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主动创新化为一种习惯,能够使我们擢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对我们的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将创新作为我们的第一“意焦”,创新的力量就像那一团通过凸透镜聚焦的点,能燃起熊熊大火。要养成创新的习惯,正如牛顿所说的:创新源于“整天想着去发现”。当我们把创新变成一种好习惯,我们就能时时处处、自觉地进行创新,这样,创新力必定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将创新作为第一“意焦”
我们知道,创新可以提升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可以促进企业和科研的进步,可以给每个人带来发展的机会。那么,如果想成为一个杰出的创新人才,就应该将创新作为我们的第一“意焦”。
何为“意焦”?
“意焦”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其含义是三种“意力”,即意识、意愿和意志的“焦点”。“意焦”就是要把上述三种“意力”集中于一处,以产生最大的效果。
著名学者亚历山大·埃弗雷特曾经说过:“如果你每天花1%的时间集中精力,这将会对一天中其余的99%的时间产生深远的影响。”
意焦就像一个凸透镜,它能把所有的创新光源聚成一个点。我们每个人的能力都有限,但是,如果我们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把所有能力集中起来,那么创新的力量就像那一团通过凸透镜聚焦的点,能燃起熊熊大火。
先听一个故事。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沙漠去猎杀骆驼。
他们到达了目的地。
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
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父亲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二。
老二回答说:“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还有沙漠。”
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父亲又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三。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骆驼。”
父亲高兴地说:“答对了。”
这个故事在向我们讲述一个道理: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为自己的行动找一个“意焦”,一旦选准了方向,就要专注于此,然后朝着确定的目标不断努力。
工作中,大多数人在做一件事时,头脑里都会想着另一件事。注意力不集中往往会使人产生错误的观念,作出错误的决定,因而无法干好当前的工作。
爱迪生说过,高效工作的第一要素就是专注。他说:“能够将你的身体和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感到厌倦的能力就是专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都要做许多事,而我只做一件事。如果一个人将他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上,他就会成功。”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条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全国都轰动了,国内欢欣鼓舞,认为这是扬眉吐气的机会。帝国主义者却把它当做一个笑话,认为中国人没有修筑这条铁路的能力。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翻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他时刻把完满修筑铁路的目标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遇到困难时千方百计寻找解决办法,找不到办法时就虚心向老工人们请教。在遇到青龙桥附近的陡坡时,他创造性地为火车设计了一个“人”字形线路,解决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大难题。
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那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创造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詹天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攻克铁路难题上,这期间,他承担着外界的种种压力,也深受自然界恶劣环境的阻挠,但他没有半句怨言,一直坚持了下来。在修筑中国自己的铁路这个强大的“意焦”下,他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打败了前进路上的所有拦路虎。
总之,只有通过“意焦”,才能将自己所有的能量集中到一点,才能发挥最大的创新潜能,才能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创新天才。
创新源于“整天想着去发现”
创新力,并不会在你一觉睡醒以后拥有,也不会哪天从天而降。创新,需要一个长期思考的时间,是一个不间断探索的过程。创新的形成需要你时刻把它当做自己的第一要务,创新源于“整天想着去发现”。
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不少人夸赞牛顿的卓越成就,牛顿则笑笑说:“我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我整天想着去发现。”牛顿的这句话道出了所有创新者的秘密:要创新,就要主动去思考,去想办法,把创新当做生活中的主旋律。
2002年2月,时至春节,杨文俊在深圳沃尔玛超市购物时,发现人们购买整箱牛奶搬运起来非常困难。
由于当时是购物高峰期,很多汽车无法开进超市的停车场,而商场停车管理员又不允许将购物手推车推出停车场,消费者只有来回好几次才能将购买的牛奶及其他商品搬上车,这一细节引起了杨文俊的重视。
此后,杨文俊就不断在思考这件事情,想着怎么样才能方便搬运整箱的牛奶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文俊购买了一台VCD,往家拎时,拎出了灵感:
一台VCD比一箱牛奶要轻,厂家都能想到在箱子上安一个提手,我们为什么不能在牛奶包装箱上也装一个提手,使消费者在购物时更加便利呢?
这一想法在会上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并马上加以实施。
这个创意使蒙牛当年的液体奶销售量大幅度增长,同行也纷纷效仿。
现在看来,这一创意很简单。可为什么杨文俊能够提出来,而其他人却提不出来呢?原因就在于是否有创新的习惯,是否能做到“整天想着去发现”。
有些人将工作看做“差事”,是用来“应付”的,他们一日复一日地工作,却没有进行创新的习惯;但杨文俊式的员工将工作当成自己的责任,整天想着去发现,创新的念头和思路也就源源不断地涌现了。
王伟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创意文案。一次,一个著名的洗衣粉制造商委托王伟所在的公司做广告宣传,负责这个广告创意的好几位文案创意人员拿出的东西都不能令制造商满意。没办法,经理让王伟把手中的事务先搁置几天,专心完成这个创意文案。
连着几天,王伟在办公室里抚弄着一整袋的洗衣粉在想:“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已经非常畅销了,人家以前的许多广告词也非常富有创意。那么,我该怎么下手才能重新找到一个点,做出既与众不同,又令人满意的广告创意呢?”
有一天,他在苦思之余,把手中的洗衣粉袋放在办公桌上,又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突然间灵光闪现,他想把这袋洗衣粉打开看一看。于是找了一张报纸铺在桌面上,然后,撕开洗衣粉袋,倒出了一些洗衣粉,一边用手揉搓着这些粉末,一边轻轻嗅着它的味道,寻找感觉。
突然,在射进办公室的阳光下,他发现了洗衣粉的粉末间遍布着一些特别微小的蓝色晶体。审视了一番后,证实的确不是自己看花了眼。他便立刻起身,亲自跑到制造商那儿问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得知这些蓝色小晶体是一些“活力去污因子”。因为有了它们,这一次新推出的洗衣粉才具有了超强洁白的效果。
弄清了这些情况后,王伟回去便从这一点下手,绞尽脑汁,寻找最好的文字创意,因此推出了非常成功的广告。
正因为整天都想着去发现、去创造,王伟才能够瞬间找到创作的灵感。
整天想着去发现,是一种培养创新习惯的表现。不想着去发现,没有创新的敏感度,即使创新的机遇就在眼前,也可能如过眼云烟,瞬间消散。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时刻想着去发现”,只有这样,才能够洞察创新的时机,才能为我们人生的开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
把创新变成一种好习惯
“由智慧养成的习惯,能成为第二天性”。这是著名学者培根曾经说过的话。
所谓第二天性,就是除了人本能以外最重要的东西。把创新变成一种好习惯,就是把创新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第二本能”。当我们把创新变成一种好习惯,我们才能把被迫创新变成自觉创新。在我们遇到问题时,能自觉出现“创新”这种本能反应,我们会不成功吗?
这是QBQ公司创办人约翰·米勒先生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也许从这件事中你可以体会到把创新养成一种好习惯的意义所在。
那是阳光明媚的一个中午,在明尼阿波利斯市区,米勒先生经过一家叫“石邸”的餐厅,想吃顿简单的午餐。
餐厅就餐的人非常多,赶时间的米勒先生,很庆幸找到了一张吧台旁边的凳子坐了下来。几分钟后,有位年轻人端了满满一托盘要送到厨房清洗的脏碟子,匆匆地从他身边经过。年轻人用眼角余光注意到了米勒先生,于是停下来,回头说道:“先生,有人招呼您了吗?”
“还没有,”米勒说,“我赶时间,只是想来一份沙拉和两个面包圈。”
“我替您拿来,先生。您想喝点什么?”
“麻烦来杯健怡可乐。”
“对不起,我们只卖百事可乐,可以吗?”
“啊,那就不用了,谢谢。”米勒先生面带微笑,说道:“请给我一杯水加一片柠檬。”
“好的,先生,马上就来。”他一溜烟不见了。
过了一会儿,他为米勒先生送来了沙拉、面包圈和水,留下米勒先生用餐。
又过了一会儿,年轻人突然为米勒先生送来了一听冰凉的健怡可乐。
米勒先生一阵高兴,却又有疑问:“抱歉,我以为你们不卖健怡可乐。”他问。
“没错,先生,我们不卖。”
“那这是从哪儿来的?”
“街角杂货店,先生。”米勒先生惊讶极了。
“谁付的钱?”他问。
“是我,才2块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