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操的决赛是李小双本次奥运征程的又一个遗憾,不过这一次的主角不是李小双而是裁判。虽然在这次比赛中小双没有再次使用那个已成经典的“团三周”,但一组精彩的、毫无失误的动作却只获得9837分,裁判的偏袒把金牌送给了水平和发挥都很一般的希腊选手。
作为运动员来说,受伤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奥运会后李小双本来准备在97年全运会后才退役,但在97年2月11号下午训练到五点钟左右,小双正练习快速小翻(自由体操中的串跟头)时,一落地,就感觉脚腕一阵剧烈疼痛。当时没太在意,以为休息两天就没事了。25号到医院一看,才知道是双踝关节外侧韧带拉断,小双不得不坐上轮椅,休养了近一年。这是李小双17年翻腾的岁月中,遭受的最大的一次创伤,以至他不得不告别了心爱的体操……
失落的日子里他拼命接着一些爱好,比如打台球、打保龄球、打高尔夫球,而6月与香港幻影全音公司的签约,终于成为他整理自己感情的开始。许多人跟李小双打交道,觉得这家伙是钢做的,训练时手上撕裂皮,一剪刀就剪下去,决无二话可说。你要想让他办成一件事,不妨先强调干成这件事很困难,他准去干,准能干好。于是,之后,我们有幸又看到了一个生活中的“全能王”。
在中国体育界,小双是独一份的角色,几年来体育迷公认的几位体育偶像中,熊倪温文尔雅,孔令辉文质彬彬,独有小双属硬汉形象,偏偏却是这位“硬汉”玩起了流行音乐。体育明星登台唱歌并不是新鲜事,像邓亚萍、王涛、李宁、李永波等人,几乎啥等级的舞台都敢登,王涛和李永波跟专业歌手配合起来毫无逊色,李宁与老爸合作的《卖汤圆》曾上过中央电视台某年的元宵晚会。
小双步入歌坛正是经过李宁推荐的。李宁本人多才多艺,既能挥毫泼墨作画,也能玩票唱歌。香港幻影公司私下里帮李宁录过歌,有一回李宁便提及小双。早在1996年,国家体委训练局便组织了一次卡拉OK比赛,各省市100多名运动员报名参加,最后筛选出20人参加决赛,一组由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组成,另一组由亚洲冠军和全国冠军组成,小双最后获得前一个组的冠军。嗅觉灵敏的幻影公司岂能不知道这一情况,公司监制邓先生听李宁一介绍,立刻约见李小双。小双最后圈定了《其实我也在乎》、《让我伴你一生》、《你离我那么远》、《欢迎你到中国来》等十首歌曲,专辑取名《感触》。
“我把我经历的所有感情融入了歌唱。”小双这么说。跟那些专业歌手相比,小双认为无法在演唱技巧上跟人家比高低,但自己独特的经历或许是别人无法企及的优势,正如《其实我也在乎》中唱道的“经过了太多的苦,默默去追逐,别说自己从不在乎,可选择坚强就不能输,其实自己最清楚”。小双说初次读到这首歌就爱不释手了,觉得这歌好像是专门给他的。小双提高歌艺的途径是多听别人的带子,个人慢慢悟,而不是拜名师。他的理由是除了发声技巧等确实需要高师指点,能不能把歌唱好关键在于个人,自己不行,沾名师的光是很可怜的事。如果一定要老师,他认为歌迷就是最好的老师。现在他有很多歌迷,许多是他当运动员时的崇拜者,歌迷常写信鼓励他,也坦诚地指出他的不足,这让他受益不浅。
小双认为流行歌曲是很个人化的东西,每个歌手因为声音、阅历的不同,即使是同一首歌也会有不同的诠释。这与体操不管个体差异,要得高分就必须做到标准动作完全不同。而在他看来,“李小双式”的歌应是健康自然、明朗有活力的,内容以鼓励年轻人奋发向上的励志歌曲为主,当然,不可避免地也会有一些爱情歌曲喽。
小双在体操房和赛场上滚打摸爬了18年,每次大大小小的成功或失败,都付出了太多的汗水,付诸了太多的情感,体操场上的语言只有硬汉式的跟斗,小双在歌中找到了最好的表白。
熟识小双的人都知道,小双干事很认真,要么不干,要么干出色。这种个性不知道是不是与生俱来的。有人拿小双与大双童年的合影端详,最后得到结论,小双与大双其实也好辩认:眼睛流露温柔的是大双,流露“杀气”的是小双。
为了培养专业感觉,小双曾专门拜着名民歌手方明女士为师,每周三次从驻地方庄小区驱车几十公里到海淀区方老师的家,每次学2至3个小时,这么坚持了近两个月。拍MTV的日子还算轻松,地点集中在广州,多多少少于湿热中尚有一丝浪漫,最苦的时候要数在录音棚里的时光。虽然拜了名师,校准了音高、音调和音色什么的,但小双的南方口音无法清除干净。比如有一首歌里某句“好吗”两个字的准确发音反复录制了一个多小时。《让我伴你一生》录制时更惨,为了节省开支,公司要求小双尽可能一次完成每首歌的录音,那天不知怎么了,老遇到“好吗”那样的麻烦,从进录音棚到出录音棚,整整耗费了8个小时。“录到后来我都不想录了”,小双如是说。
终于,曾在“健牌总评榜颁奖礼”上承诺“不做颁奖鼓宾,要做领奖歌手”李小双,以专辑中一首《其实我也在乎》成为了真正的领奖歌手!
运动员退役后可选择读书、出国等许多出路,去大学深造尤其流行。但李小双首先选择了开公司,并不是因为他没有读书学习的想法,上学是肯定的,但不是现在。小双首先认为以他目前的基础上大学显见薄弱,其次他觉得即使有些人读完大学,学了一门很时髦的专业如计算机或工商管理等,但到生活中可能会发觉他所学的不是他急需的,而他欠缺的却没能学到手。所以李小双先选择了经商,通过在社会实践中的总结明确自己应该去汲取哪些知识和养料。在体育圈,小双智商、交际能力是有名的,他,完全具备成为一个商人的先天素质。
小双最早经营一家广告公司,之后又以自己的名字创建了“李小双全能体育明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后又搬至北京体育馆路)。小双似乎并不满足当一个地道的商人,他把这个公司的内务大权全权交给了同胞兄弟李大双,自己则负责外联方面的事务,相当于形象大使兼外交部长的角色。
公司的业务发展很快,在国内商业近两年并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他们的营业额却在同行中引人注目。在1999年举办的全国体育博览会上,在100多米的展台里摆满了“李小双”牌体育用品,琳琅满目,成为那次博览会全新的景观,吸引了不少体育迷前来光顾。
“李小双”牌体育用品刚刚产出就受到体育爱好者的欢迎,在全国已有几百个“店中店”销售点,每当一个销售点开张,李小双就是再忙,他也要争取去签名售货。他说:“刚下海经商的我,钱对我来说很重要,但我不在乎能抑多少钱,我在乎的是,我的产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我的人生新的价值。”
小双认为,要想在新的领域中干出成绩来,必须抓住每一次机遇,而且,在机遇来临时还要像练体操时一样,把每套动作都要做到“10”分水平,才能把新的事业中取得突出成绩。
这就是李小双……
莫慧兰
个人简介
莫慧兰,女,原国家体操队队员。生于1979年7月11日。身高150cm。广西桂林人,壮族。1985年7月,进入广西桂林体操学校。1990年12月进入国家体操队。1997年退役。1998年9月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免试录取。
5岁开始和双胞胎妹妹一起练体操。几经波折,以妹妹“陪练”身份挤入国家队;历经险阻,练就“莫氏空翻”。励精图治,在收获无数荣耀后,凤凰涅磐般地蜕变为美丽女主播。
搜索有关莫慧兰的记忆,脑海里出现的关键词依然是体操、金牌、大眼睛和笑容。直到见到她本人,这个印象才被打破。
2007年深秋的一天,在北京南城的一家咖啡馆里,透过厚厚的玻璃窗,看见一个娇小的女孩缓步走来:身着米黄色的外套,右肩背着乳白色的挎包,粉红色的棒球帽遮住了大半个脸。虽然与十几年前赛场上那个满脸笑容的小女孩很是不同,但仍能一眼就判断出这个素面轻装的靓丽女孩就是莫慧兰。
“你是哪个报的?”刚刚落座,记者还没来得及发问,莫慧兰倒先说话,语速很快,语气中透着干练。
递过名片,讲明采访意图。短暂的交流已能感受到眼前的莫慧兰与赛场上那个世界体操冠军有了很多区别——大眼睛里多了许多成熟,脸上少了那颗痦子。
“那颗痦子已经点掉了,女孩子都爱美的嘛!”当问及她脸上的这个标志性符号怎么消失了时,她的回答倒是干脆。
莫慧兰1979年出生于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市,5岁开始和双胞胎妹妹莫慧芳一起进入桂林体操学校练体操。1990年以妹妹莫慧芳“陪练”身份挤入国家队,1992年开始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高难动作“前空翻一周半跃杠”。1994年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12届亚运会上,莫慧兰一人独得团体、平衡木、自由操、跳马和高低杠五枚金牌。“前空翻一周半跃杠”在这届亚运会上大放异彩,被国际体联称为“下世纪”动作,并命名这个动作为“莫式空翻”。1996年,莫慧兰参加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并获得跳马银牌。
莫慧兰在赛场上创造的辉煌和收获的荣耀,至今仍然让人印象深刻。对莫慧兰的采访,就从她的体操生涯开始。
省队里的“逃兵”
莫慧兰走上体操这条路充满了戏剧性。
1984年,体操王子李宁在当年的奥运会上一人狂揽3块金牌,在中国刮起了一股李宁旋风。第二年,喜欢体操的父亲就为莫慧兰和她的双胞胎妹妹莫慧芳报名学习体操。由于太过兴奋晚上没有睡好,莫慧兰和妹妹在去学校报到的当天睡过了头,等姐妹俩赶到学校后已经过了报到时间。教练在给她们做了体检后,就让姐妹俩回去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但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一天,父亲带着她们姐妹俩逛公园,碰巧被体操学校的教练李贵凤看到。李教练被姐妹俩的活泼劲和身材比例吸引,就与莫慧兰父亲商量让这两个孩子学习体操。
此后,李贵凤就成了莫慧兰姐妹的启蒙教练。桂林体操学校训练房里的那段平衡木,也成了莫慧兰姐妹俩几乎每天都要亲密接触的东西。3年后,莫慧兰姐妹双双入选省体工队。她们离开了父母来到南宁,在省体工队,继续她们的训练生活。那一年,莫慧兰姐妹俩8岁。
但谁也没有料到,省体工队的训练生活,却成了莫慧兰和妹妹莫慧芳在训练成绩上的分水岭。原来训练成绩不相上下的姐妹俩,差距越来越大,莫慧兰被妹妹莫慧芳远远抛在了身后。这让莫慧兰的情绪非常低落。
恰在这个时候,一次训练中的意外受伤,让莫慧兰对自己彻底失去了信心,甚至当了“逃兵”。那是在一次平衡木训练中,脚骨意外骨折,“脚肿得像个面包!”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莫慧兰仍然印象深刻。受了伤,却没有爸爸妈妈的照顾与安慰,想家的痛苦和训练的艰辛让莫慧兰选择了出逃。虽然回到家后,经过父亲的耐心劝说和教育,莫慧兰还是回到了省体工队。之后在教练的帮助下,状态也逐渐调整了过来,训练的精神头和刻苦劲也上来了,训练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以“陪练”身份进入国家队
1990年,国家队开始了新一轮的选拔,在有全国近百名优秀运动员参加的选拔测试赛中,莫慧兰的妹妹莫慧芳以全国第八名的成绩顺利入选国家队。尽管莫慧兰自己也发挥正常,但没能入选。
没能入选国家队让莫慧兰伤心绝望,这一切,都让她的教练看在了眼里。经过教练的再次推荐,加上国家队当时已经有了李大双和李小双这个双胞胎成功的例子,国家队领队钱奎决定让莫慧兰以妹妹莫慧芳“陪练”的身份进入国家队。
进入国家队的莫慧兰训练更加刻苦,年龄逐渐大起来的她也开始动脑子琢磨起训练来,灵性渐渐显露,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技术特点,许多运动员都怵头的单杠大回环竟然成了她的一个优势。这个转变,不仅莫慧兰自己感到高兴,她的教练刘桂成更是高兴。刘桂成根据她的身材和技术特点为她专门打造了一些高难动作练习,经过多次尝试后,1992年,刘桂成决定把“前空翻一周半跃杠”作为一个技术创新动作由莫慧兰练习。
这个动作在当时的体操界看来,难度系数很大,之前没人尝试过。莫慧兰练习这个动作,最初是在男子单杠上进行的,尽管她的大回环技术优势使得她练习这个动作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但风险依然存在。在一次练习中,莫慧兰不慎失手摔倒,把她那两颗美丽的兔牙嗑掉了,以至于这个动作在被国际体联命名为“莫式空翻”后,有好事者也给这个动作起了个名字——兔牙飞飞。
经过两年的艰苦训练,莫慧兰练就了当时世界上女子体操高低杠项目难度系数最大的技术动作“前空翻一周半跃杠”。就像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在闭关修炼多年,练就绝世武功后威震江湖一样,莫慧兰注定要一鸣惊人。
机会终于来了。
1994年在日本广岛举办的第12届亚运会上,莫慧兰一人狂揽女子团体、高低杠、跳马、平衡木、自由体操五枚金牌。成为那届亚运会获得冠军最多的运动员,并创造了中国女子体操运动员在一项赛事中的夺冠记录。在这届亚运会上,她同时以9.1万张选票列最佳女运动员榜首。
带着5枚亚运会金牌的辉煌,1995年10月,莫慧兰在日本鲭江举行的第3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表现出色,以990的全场最高分为中国首次夺得平衡木世界冠军。并夺得高低杠亚军、女子跳马第4名和女子个人全能第6名。
此时的莫慧兰,已成为中国女子体操队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收获了空前的荣耀。1996年8月,盛名之下的莫慧兰出征奥运会。但她并没有像国人期待的那样,续写辉煌,尤其是在她的拿手项目高低杠上,发挥失常,连决赛的资格都没拿到。世人失去了一次欣赏“莫式空翻”的绝好机会。而莫慧兰,也失去了她梦寐以求的奥运会金牌。但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在跳马比赛中,发挥出色,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银牌,而在此之前的奥运会上,中国女子运动员从来没有在跳马项目上进入过前三名。
11年后的今天,回头再来审视自己当时的表现,莫慧兰坦诚当时压力过大,背负的包袱太重。“我当时特别向往能拿奥运会这块金牌,各方面的压力也特别大。在出发之前。其实自己已经觉得状态没有像以前参加比赛出发之前那么好。到了奥运村后,就明显感觉到在信心上还有状态上,都不如以前。”莫慧兰回忆说,“不过在这种状况下能拿一个跳马第二,应该还算可以吧,至少对自己也算是个交待。”莫慧兰如此评价当时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