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5900000005

第5章 中国牌知识分子(2)

她和其他“黑帮”本来由革命学生看守,后来学生懒得看了,叫革命教师看——现在学生领导老师了。因为学生无疑比老师革命。知识越少越革命嘛。后来革命教师也懒得看了,“黑帮”们只觉得少了主心骨——万一学院这儿那儿出了什么事,肯定诬赖“黑帮”们干的。得有个人看着,才能证明“黑帮”们都乖乖儿地在干活呢。于是几个“黑帮”代表去找这个那个战斗队了:“我们是黑帮。你们都不来看我们了,我们怎么办?”

怎么办?中国的知识分子怎么办啊?中国没有了知识分子又怎么办?

当然,这种后遗症只有过若干年后才会真正显现出来。而当时,“反动学术权威”们一个个被赶到五七干校、农场、车间,学院确是显得革命多了。各派红卫兵占领学校制高点,把矿石标本作为武器,展开了武斗。程渊如真是不敢看啊!她倒不是怕砸到自己身上——她的生命现在还有什么价值?她实在是从扔掉的矿石标本里,看到了扔掉的一代代知识分子,一个个青年……

而她,则被扔到农村当猪倌。她拂袖而去,也努力拂掉她的记忆,她的过去。她现在的工作是养猪、挑猪食。她不愿找男同志帮她挑。既然叫她一人养猪,她哪怕每次挑两个半桶呢?五十好几怕什么?她仍然是不知退却的,仍然怀着希望。她现在是把希望放在她的猪崽上。她发现猪爱抓痒痒,可后脑勺和后脊梁又抓不到,她便买了把梳子,给猪从后脑勺到后脊梁轻轻地梳着。啊,一溜猪崽全在她跟前趴下了等着梳痒痒呢,多有意思!她和猪崽们已经处得很默契了。一个冬天的夜晚,这群猪被卡车拉到别处。它们因为怕冷,互相拥挤着不愿下车。怎么轰也轰不动。还得找程渊如。她拿起哨子轻轻巧巧一吹,猪呼啦呼啦都下来啦。“你们这些小淘气!”程渊如笑着数落着它们。“程渊如,你怎么老是跟猪说话呢?”“没有人和我说话啊!”

是啊,她已经是孑然一身,一无所有。她的亲人——她的父亲、大妹和大妹夫,都受尽迫害而死了。她唯一的财产——那几十箱书,她已请求学院图书馆收下,也许将来还能发挥作用呢!现在,她就像一首什么歌里唱的:“猪场就是我的家。”

程渊如哪里会想到她又会有一个家呢?——或者准确地说,是一个两间房的单元。她真觉得她一人住两间近乎奢侈呢!“程老师,您这家怎么这么寒酸?”——学生觉得我这家寒酸了?是啊,现在年轻人结婚,哪家不是沙发啊,多少条“腿”啊。一开始就把小家庭布置得像像样样的。现在没有人会认为坐沙发就等于是资产阶级。这也不知意味着是前进还是后退?

而程渊如,不管是在原先有着几十箱书的家庭里,还是在猪场里,还是在这孑然一身的新居里,她都一样尽她所能地干。至于她这么干得到了什么,或是她应该得到什么,她才没精力去想呢!嘿嘿。

事业

人要想把事业从自己的心里抹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谁能轻率地抛开自己的事业,那只能说明他对事业从来就没有真爱过。可是程渊如决心永远离开自己的事业了。她等了这么多年了,前不久她总算获准给工农兵学员上辅导课。上什么课都行呀!只要还能干点业务:“你们采矿专业的地质课,要以岩石构造为纲。”

她又一次受到了批判:“一切只能以阶级斗争为纲!”她实在是失望了。要求退休吧!告老还乡,落叶归根,回上海去。

不过上海的户口很难报进。所以退休手续还没办完。她已经改变主意了:“四人帮”被粉碎了,我不退休了!但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得打起精神才能教学生。对,订上《中国青年》和《中国青年报》。要摸清年轻人的脉搏啊!

“程老师,我是个女学生,比不上人家男同学。”“不对,你从小就抱弟妹、洗尿布。你哥呢,顶多挑担水。你抱着孩子听张家长李家短,你就注意起一些琐事来,从小没有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再说,前些年社会上也没有学习气氛。姑娘,不是你笨,是你得长志气!”

“老师,我那朋友人倒挺好,就是他家里什么也没有。要是跟他结婚,什么也不能添置,人家该说我身价都没有了!”“唉,同学,你知道什么叫身价吗?那是卖身的价钱!你干吗这么看着我?我可不是老顽固。我也不是专要你们年轻人吃苦。我是希望你们去创造幸福!人家资本主义国家的青年都羞于用老子的钱,年轻人,要自己去创造价值,创造一切!”

为了给学生们创造一个好一些的学习环境,程渊如用她步距很短的特定步伐,跑上跑下到处找人:“我们矿业学院自己却不能制造岩石薄片?都得外购?一个薄片就是几元钱!我们必须建一个磨片室和一个水文地质室。没房子?我早侦察好了,这个楼每一层四个厕所的便池都锁住一半,干脆把两个厕所的便池全打开,另外两个改建成实验室。这总可以吧?同意的话我就要把这两间未来的实验室先锁上。”

“程渊如抢占房子!”

“程老师,人家有意见——”

“管他什么意见,我担着!把厕所改建成实验室,这要求不算过分吧?”

程渊如实在想不到干点工作会招来这么些埋怨。当初让她这个“黑帮”天天打扫厕所时,她也没有埋怨过呀!“厕所里有没有人?”“黑帮”程渊如总得在男厕所外先嚷上一句,然后才淘粪、沤肥……她至今不埋怨叫她淘粪的人。那些年,谁不给极左思想侵蚀啊?她自己不是也有一些极左思想吗?她不是以为等她六十多岁了,共产主义早就实现了吗?她这个曾经拥有几十箱书的人尚且这么头脑发热,那么那些年轻幼稚的头脑里产生出来的过火行为,你又怎能去谴责他们呢?

这位公正的学者于是被推到了评级和调资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两年多!她做起了思想和行政工作:你哪年工作的?哪年当助教?哪年……说来好笑,程渊如把别人的资历一个个了解了,却唯独在填自己的表时,不知道自己是哪年当的讲师。她完全记不得了。她从来也没想过去记住这个。知识分子追求的,不是职位、荣誉,而是每天去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又贡献更多的知识。

可是她如今被评级和调资的漩涡卷进去了。她觉得愈干愈力不从心。她之所以不退休了,本来是为了吐尽她最后一丝的知识。“我只希望教学!”六十四岁的程渊如向院方申请。

程渊如没想到的是,学院又让她去上学了。1980年9月要在北戴河召开有几十个国家参加的国际性矿山开发与规划讨论会。宣读论文、答辩和讨论都用英语,不准带翻译。可是程渊如的英语早在50年代就基本搁下了。50年代一切以俄文书为范本。程渊如一边自学俄文,一边查着字典翻译俄文的教学大纲,编写我国新开设的水文地质学教材。1960年批修后,一切俄文书受到了株连。于是俄文书、英文书上的东西都不让提了,否则便是“长敌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到1966年以后,程渊如因为以前在家常和丈夫练习用外语对话,便成了“特嫌”——“你们讲什么黑话?我们听不懂!你们这是搞阴谋诡计!说吧,你们的手枪、炸弹藏在哪儿了?”

现在英语又成了压倒俄语的热门。程渊如跟不上趟了。她赶紧在去北戴河前一个月买了台录音机,到领导给她安排好的一个部门去进修英语。六十四岁的老太太走进课堂,她倒并不怕别人笑话。只要别倚老卖老,别不懂装懂,老老实实地学,她自信一定能学好。她在学外语的崎岖的道路上,依然要迈开那步距很短的特定步伐,坚实地向前走去。只是另一方面,这事也真叫人感慨。要不是一次次的极左思潮,一次次的对知识的反动,她怎么会忘了英语呢?她又何须像个小学生一样地坐在课堂上呢?不过为了事业,一切的一切都不用提了。我们的现代化正在从ABC开始。开始了就好啊!要消除人民中的消极情绪,唯一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国!

程渊如又用当年她攻英语的劲头来恢复英语了。她不要儿子,失去丈夫,没有家庭,她受尽批斗、委屈、苦难,但是只要让她工作,她什么时候都是全力以赴的。说起来,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副教授,并没有什么重大发现和发明。但是,她对祖国这样的忠贞不贰,这也许在外国都不被人理解,可这不正是我们中国千千万万知识分子的共性吗?多么可爱啊,中国牌的知识分子!

同类推荐
  •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 德古拉之吻

    德古拉之吻

    本书以日记的形式,勾勒出一段不为人知的诡秘往事。一场交易,让英俊、高贵的德古拉伯爵来到伦敦。他的出现引起了乔纳森·哈克的注意,他意识到在德古拉伯爵怪异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他竟然是个拥有不死之身的吸血鬼……此时的伦敦陷入了黑暗之中,到处充斥着迷失、噩梦与鲜血。陨灭或者重生,复苏还是沉睡,用跳动的心换来永生,你可愿意?
  • 郁达夫小说全集

    郁达夫小说全集

    本书汇集了郁达夫的31篇短篇小说和7篇中篇小说。郁达夫是现代中国著名小说家,在新文学运动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主张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自叙传”,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还大胆描写两性关系,反映被摧折的女性命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深切苦痛。文学超越时空,作者诚恳的心理描写和大胆的两性题材,那沉郁伤感的文风,散文般的笔触和痴情的描述,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许多青年的共鸣,在今天也足以令人倾倒。该书附录了郁达夫给当时素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的王映霞的书信选,情词哀哀,情真意切,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让今天的人们可以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体会到可以为她而死的真心真情。
  •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在毛泽东的笔下和口中,古老的国学被赋予了全新的灵魂:它能为现实的革命斗争提供方针政策的指导,它能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贡献力量,更奇妙的是,它能与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水乳交融,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原理呈现出大中华气派!对于国学典籍中的成语、典故、诗词歌赋,甚至神话传说,毛泽东能信手拈来,随意驱驰。他能以古典小说中的一个情节来说明一个革命道理,令听者拨云见日:他能从初见者的姓名中寻找到楚辞唐诗,让对办惊叹不已……
  •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枝奇葩,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化色彩于一体,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青少年熟练地掌握大量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练,条理清晰,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该书甄选的成语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强,且在当代使用频繁,十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 我不是妖女:人间第一公主

    我不是妖女:人间第一公主

    她本是人类公主,他原是妖界王子,出生之夜颠倒了身份。公主成了妖女,妖子成了太子。她在妖界如何生存,他在人间如何隐瞒身份?命运齿轮旋转,错位的人生和妖生将如何交叠?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倾世舞魅娘:墨染莲华

    倾世舞魅娘:墨染莲华

    【阎府九子系列之上卿:】一世幼时诺言,寻他十年相守!那日兵临城下,他冷言如剑,让她死了心。二世时与她牵扯两世的傻丫头,为她舍身救主。不疯魔不成活,脱胎换骨下,她踏上寻药之路,纠葛前世男儿情。上卿忽而稚嫩,忽而绝美的两张容颜不时交替,那眼是不舍,是眷恋,是早已刻入神魂的懵懂爱恋!玉华引皇位之上,那一剑伤了她又何尝不是伤了他。红发褪成白雪,手握着染血的融魂珠,离霄笑自己的执迷不悟。雪峰上,昭以寒为她落了满头青丝,奉她为主,只为赎她一世情缘。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是个将星云集的时期,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可是有很多名将却死的默默无闻,比如江东吕蒙,鲁肃病死家中,陆逊被孙权逼死,张飞死于小人之手等等。为将者当以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为荣,而不是死于阴谋和病痛上。
  • 探秘:世界未解之迷(动植物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迷(动植物篇)

    与太阳适度亲密的距离、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种种机缘使地球成为了生命的摇篮。目前,地球上人类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30万种,植物大37万种,每一种都有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在这些植物中到底蕴藏着什么样令人着迷的秘密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
  • 妖娆召唤师:嗜血邪凤

    妖娆召唤师:嗜血邪凤

    月影,绰号影魔。她要避,无影无痕,她要杀,如影噬骨。一场意外她魂穿异世,化身落魄娇小姐。影魔岂是盘中菜,任人鱼肉?六系妖孽召唤师横空出世,以杀止杀,掀起热血沸腾的废材铁血传奇。弱肉强食,任我纵横,亦正亦邪,黑白本无常。召唤世界,月影独尊!【本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料事如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料事如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人之所以烦恼横生,对人生困惑茫然,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没有健康,而是因为没有智慧,没有体悟茫茫人生的真相。本书在妙趣横生的小故事里让你感受智慧人生。所谓料事如神,并不是通过超自然的神奇力量去预知未来,而是通过对人生经验的积累和因果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预料将要发生的事情。掌握了这项能力,你的人生会柳暗花明,云开见月明的。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