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3600000009

第9章 类乎荒谬实系真相(1)

那一霎,长达数百米的钢管,准确地钉入了巷道中。抢险者和全国电视观众都听到了井下矿工敲击管道的回音。这回音像兴奋剂一般让人一下子激动起来。

4月2日晚8时,李福明在激动中主持第六次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刘德政也提高了嗓音:记者朋友们,事故抢险进入了第6天。我们大家在这里苦苦等待苦苦盼望的消息,我给大家带来了。今天14点,地面2号钻井井筒里面的钻杆传递出了井下敲击的声音,这是激动人心的声音,是催人泪下的声音。这个声音说明在井位的下方有被困人员生存着,他们在等待救援。确认这个声音之后,井台上所有的人掌声雷动,热泪横流,因为我们得到这个消息,盼望这个消息太迫切,太着急了,终于把它盼来了。在下午3点10分又有一个好的消息传来。2号钻井的井位,钻杆从井下提上来以后,在钻杆最下端,钻头的位置上绑着一个金属铁丝环。现场分析,确实是人力把它吊在钻头上的。而且有可能原来还挂着别的东西,在提升过程中很可惜把东西给挂掉了。这两个消息证实,钻孔下方的灾区有人,这里是我们的生命线、信心线,也是希望线。我们向下面已经送去了360袋营养液,还向下面送去一封信。现在钻杆就在下面停着了,给井底的被困人员一点时间,让他们取东西,让他们看信,让他们想办法回信。我们已经往井下送了纸笔送了电话,希望有确切的情况反馈回来。现正在焦急等待中。

刘德政发布这条新闻,眼含热泪,言语中充满感情。但是,此后却再也没有任何讯息传来。亢奋中的人们转而又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井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矿工们不再敲击管子呢?为了再一次捕捉来自地层深处的声音,指挥部一度下令全场静音,所有的矿山机器都停止了运转。救援者竖起了耳朵,可是却什么也没有听到。

被困矿工们为何放弃了如此重要的“生命通道”?井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家小分队同仁们,对这一现象产生了重大疑问。而在分头采访中,生还后的矿工们往往对此闪烁其词,或言不由衷,或保持沉默,或处处矛盾。他们有什么顾虑呢?这样一件事情为什么总是说不清?抑或不想说清,回避说清?

被困矿工武林果的说法是:上头钻管子探下去之后,我们绕过去,看见管子了。这个巷道有水,得游过去。当然,这个管子起作用了,通风了嘛,空气流通开了。我们过去敲管子,下头敲三下,上头敲三下,就算通了信息了。后来没啥动静,大家也就不再理会,也没有力气了。把矿灯灭了,不敢再用了,因为那个矿灯顶多坚持20多小时。写那个纸板是4队的人,用铁丝拧好往上送。后来知道也没送上去。好几个人都写了。

被困矿工刘学军的说法是:就怕涨水。上面打通第一个管子之后,水涨得跟出事那天差不多,一下子涨两米多。大家害怕。这个时候有人蹚水过去,踩着皮带架子,那个水齐腰深。他敲击了第一个管,上面没有回音。隔一天还是两天,没有时间概念。第二个管子下来了,我拿一个硬纸板写了一封信。下边有个安检员,他有笔。写了两条:一是说下面有120人被困,需要水和食物,等待救援。其实没有120人,也就90多人。大家开玩笑说,多报一些人数,能多放一些食物下来,大家都饿坏了。这个玩笑数字,是虚报的。写完第一条,大家又说,再要求放下一部电话来,好跟上面联络。就这么两条。

同样的内容写了两封,都是这个意思,放在自救器的盒子里,给了过去敲管子那个人,我也不认识。水还是齐腰深,他把衣服脱了蹚水过去,他敲管子的时候,上面有回音。然后他把那个盒子挂在铁丝上面,还小心压了块石头,上下有风,怕吹跑了。是我让他拿根铁丝拴在那个钻头上面,升钻的时候不就带上去了?

就这样回来等,等好长时间也不见投下食物来,大家想,既然第一根管子通下来了,上头应该往下送点水啊食物啊,怎么没有?第二次去敲管子,有反应,但也没见往下放东西,再敲管子就没有回音了。我们就怀疑,这个管子也不是救人的。唉,上来以后才知道,是管子里产生井喷现象,压力太大,短时间内根本放不下东西来嘛。

这时,大家都挺悲观失望,到第三天也就没有人再过去看了。上面再敲也没有人再管它了,因为过去一趟不容易,还得蹚水过去。饿得头晕。

被困矿工时锦涛的说法是:大概是第5天,上头第一个钻眼管子下来了。没过多大一会儿,水涨起来了,比第一次透水时还快。是这些天涨涨落落最凶的一次。我跪下就作揖,也不知道该求谁,好多人哪,都这样,向空中作揖。啊呀,不管是耶稣啦,太上老君啦,菩萨啦,能求的咱都信,就求那水别再涨了。

当时慌了,我跟我那个老乡说,你赶快找绳子。因为他有在顶上吊几天几夜的经历嘛。随时准备把自己挂到上面去。这两个带子一直也没有扔,上来的时候让医生给扔了。我们还有炸药,口袋里装着雷管。我们炸完联通巷道,炸药和雷管都没有用完。我心里想,万一再用着的话,还可以再炸。

又下来一根管子,又折腾,快6天了,大家也累得不行,就不理它了。水如果再涨1米,就淹到我们生存的联通巷道里了。

被困矿工李六六的说法是:你说什么时候最怕?水涨的时候最怕。水涨了三次,最严重的一次就是打通管子那回。水往里涌,我觉得浑身冷。水涨得离我们待的地方很近了,我们连动也不敢动了。不知道上边打下来两根管子,到底要干啥?

被困矿工罗欠徕的说法是:井上的打钻声传到了井下。钻孔正对的下方是两米多深的积水,我们离钻孔还有60多米。我操起一根钢筋,攀着巷道里湿滑的皮带,爬到钻孔下,猛敲钻杆。还有,刘学军写了一封信,装在自救器盒子里,龚长中找到一根粗铁丝,把盒子绑在了钻头上。井上的人第二次敲击钻杆,我们也听到了。这一次,我是用木头回应的。主要害怕钢筋敲击引起巷道冒顶,也怕瓦斯浓度高,敲击的火花引起爆炸。

和罗欠徕在一起的被困矿工龚长中的说法是:当时我们使劲敲了四五下钻杆,紧接着,传来了地面的回应。是我用一些粗铁丝,一圈一圈地把自救器盒子绑上钻杆的。钻杆上去后,再无反应,好长时间也没有见到送下来吃的,也就没有人再过去敲管子。

被困矿工杨甲国的说法是:头一个管子钻下来之后,也有人过去敲了,但没动静。后来害怕了。我们好像听到水从管子上下来了,水也忽然涨了,好家伙,比第一次还快,涨到原来的位置。弟兄们认为矿上不救我们了。那个王吉明就给我们说,他们可能要害死我们。让我们先睡觉,不准出声。有人吵吵,他不让人吵吵,上去打了一个耳光。

我们也都说,谁要是害我们,我们就打死他们。

有人说,你们再说话,上头知道你还活着,他就会把你弄死灭口,弄死之后他再抽水,顶多给你家里赔点钱就完了。有人讲了好几个黑矿主的故事,还对我们说,不能早出去,就怕灭口,等水下去之后晚一点出去,出去就偷偷跑。那个老王说,有人下来,我们也不能出,等待机会再动。其实大家都害怕了。

——矿工们害怕黑矿主,不乏残酷的先例。

“那个老王”就是井下重要人物王吉明。王在河津医院里接受采访时也含糊其辞,以至于作家黄风误认为他不善言辞,颠三倒四。黄风说:钻机打下来的时候,王吉明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是送食物,第二个反应是通风。但是,他们没见送下吃的来,第二天就再没人指望了。井下水位忽然上涨,王吉明说他的心像吊桶一样,七上八下。

真真假假,莫衷一是,实情容当后述。

井上。曾经给大家带来无限希望的钻孔,正“哧哧”地向外排放潮湿的空气流。井下再没有一点动静。

有人试图再次敲击钻杆。守在钻台现场的山西省长王君和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提醒:再测一下瓦斯浓度!瓦斯检测仪显示:瓦斯浓度2.6。施工人员开始敲击钻杆,还是没有回应。

管道气压逐渐弱下来。施工人员把一部电话用塑料布层层包裹起来,用胶带仔细粘好,又在电话底部拴上了一根三角铁,作为固定铅锤。一部防爆电话、一盏矿灯和一封信同时投送下去。

王君省长不时地旋转电话手柄,不停地呼喊着,静静地倾听着,耐心地等待着。

另一头始终没有回音。井下矿工已经离开管道口,回到支巷高地了,当然没有回音。

这天下午,救援人员努力与井下取得联系,一刻也没停。

生活总是给我们提出了无尽的悬念。

事实上,人与社会之间的不予信任,官民之间的深刻误会,已经在地层深处酿成一场危机。井下发生的异常情况是十分严重的。作家小分队在采访中得知,以普二队王吉明为首的一批矿工,出于他们以往的惨痛经验,加上眼前的失望,涨水,还有求生的本能,已经对于井上打孔入巷的动机产生了重大怀疑,并采取了种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行动。

被困重庆矿工唐冬发,向作家玄武讲叙道:王吉明不让人敲管子,我说了一句,他一撬棒打来,打得我的耳朵现在还肿着。

被困河南矿工时关中,也向玄武说到一个细节:我再一次听见敲管子的声音,说快去回应,一边就跑过去敲。有个叫王吉明的人一下子把我打趴在地上,说不许敲,谁敲打谁,上面人正想着放水淹死弟兄们。这一点很多人可以证明。他在下面打了好几个人。

作家李骏虎在采访中得知,郭海军那个组,在艰难地与大多数人会合于支巷高地后——年龄最小的郭会,早就听到了钻探声,就跟于建华走出去,想弄清发生什么事了。走了不远,他们看见几个人拿着棍子,在一起站着。其中就有王吉明。王吉明守在那里,是不让人游过去敲管子。但于建华和郭会不知道,这些人拿着棍子站在那里要干吗。他们又想去接点水,洞壁上有滴滴答答的水。就拿个矿泉水瓶子在那里接点水。没想到拿棍子的王吉明,误以为他们要去敲管子,一棍子就把郭会给敲倒了。于建华脾气不好,双方差一点就要干仗。但一看,王吉明这边还有几十个人,光王吉明带领的太原来的矿工就有27个人。而他们只有两个人。于建华强忍气扶着郭会回来,并对郭海军说,咱们一起出去把那个家伙揍一顿。他们虽然饿了五六天了,但男人嘛有气性。幸亏郭海军很冷静,说,还不知道是死是活呢,现在保持体力最重要,等以后出去再说吧。于建华说,正是不知死活,才要在死之前把这口气出一下。旁边便有河南人说,你们别出去,你们人少,打不过人家。骏虎叹道:上面拼命救他们,他们不相信,在井下却要报复出气,甚至要械斗,要群殴。这是谁造成的?王吉明他们害怕黑心老板要灭口,不让敲管子,差点让上面救援者真的以为下面没有活人了。

作家鲁顺民采访到那位写信的矿工刘学军,证明了井下大多数人的恐惧和怀疑:救我们出去那天,有一个人去看水位,看见前面有灯在晃。回来告诉大家,说前面有灯在晃。大家马上聚在一起,说快把灯灭了,再仔细看看,他们到底是来瞅人的,还是来救援的?有矿工在小窑碰到过这种害人灭口的事情,就怕矿上对这个事故瞒报或不报啦,不救我们啦,是下来灭口的。事实上大家都比较担心,所以全体灭了灯,都在那里观察。看见有人过来了。大家还没有动。

下来的人说:有没有人?我们是西山救援队的。

啊!西山的!有人回应了一声说:有人有人。这下子,所有的人才把灯打开了,把能亮的东西都亮起来啦……

在河津医院里,作家黄风直接采访王吉明。这位45岁的井下带头人,向黄风否认了以上种种说法。对具体情况避而不谈。也许,在他没有领取补贴费之前,还不愿意敞开心扉,不愿意坦诚地承认自己曾有的质疑和行动,更不愿意承认动手打过人。也许,他担心自己曾在井下判断有失误,唯恐得罪政府和企业。也许,政府真的把大家救出来,他会因井下的顾虑而内疚。作家小分队在晚间分析情况时,大家都深感遗憾。他不说真相,你不知真相。

10多天过去了。我们也在疲累中回到了太原。

王吉明在领得自己那份安抚费用之后,平安出院,回到了太原古交。他无法安顿自己的情绪,他想找个机会表达自己劫后余生的许多感想。这也是一条血性汉子。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在5月5日傍晚,郁闷中的王吉明,竟然主动与黄风和我取得了电话联系,他说他有一肚子的话,想和作家讲一讲。

我很高兴。

次日上午,体力已经有所恢复的王吉明,专程打车几十公里,来到了太原城里我和黄风的住地。这位王吉明精壮高大,有些江湖气。一场动人心魄的谈话开始了。只一阵儿工夫,我们便得知了井下真相。(以下访谈简称赵、王)

赵:吉明好。我叫你老王,你叫我老赵吧。你老家是哪儿?

王:在古交,下石沟村。

赵:下面是采空区?

王:全是。房子都裂缝了。

赵:采矿引起地质变化,造成裂缝?

王:是,多次反映了也没人管。手都能插进去。原先我在马兰矿干了十几年,到2007年解除合同,更没人管了。

赵:还得找事儿干啊。

王:是啊,马兰矿有个外包队,浙江家的吴老板来这里包个工程。就有人向他介绍,说王吉明在井下甚也能干。

赵:你干了十几年煤矿,包工头最需要有技术的人。

王:去年7月份立秋后,就跟这位吴老板去了王家岭煤矿,他在这里包了四个队。干了半年多,我们一直打到采煤工作面。井下地势高低,我都了解。

赵:国家的现代化矿井,按说是不该出事的。

王:说老实话,事故都是人为造成的。省长王君、安监局的骆琳在医院看我就问过我,你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事故?我说,一个是怨地质部门和设计失误,一个是施工管理没有责任心。盲目赶进度。出事前几天,综七队就被砸住两个,刚一两天,又因为开机器弄住了一个。

赵:都是受伤?

王:三个都死了!

赵:都是今年的事?

王:都是出事前一礼拜的事。两个是顶板,一个是矿车运输。为了赶进度,造成死亡。至于说受伤更是经常事。煤矿章程明文规定,行车不行人。这里却是完全混行。按说应该岗位上的人先坐车下去。他不,他先把运输队的人弄下去,先干活。造成开三个矿车来回跑。外包队干的轨道不平,质量不过关。操作不规范,就是瞎干。

赵:两个被顶板砸死的是什么地方的人?

王:不是我们队里的。都是老板悄悄拉到某个地方,说是给多少钱了事。老板太多,中煤让华晋干,华晋和一建就把工程包给关系户,或者包给有钱的工头。本来,招工得培训一段时间,但他们不。他们包给老板就不管了,老板就直接让老乡下井。所以吴老板要我们赶快出院,生怕记者们问细节的话题。去年还有一个东北家也死了,是我们队的,花了50多万悄悄摆平了。

赵:意思是说半年内死了4个人?

王:对,这还只是我知道的。都是匆匆打发一下就算了。那个东北家是去年11月份死的。

同类推荐
  •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毛翰生为中国人,我们常常为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而骄傲。面对辉煌的古典诗歌遗产,我们又不免羞惭于自己的贫乏。文学艺术的发展不同于科学技术,科……
  • 谁“害”了北大学生

    谁“害”了北大学生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其传统中所弥漫的气息,表现在毕业生身上,却与社会现实存在某种冲突。问题出在哪里?是谁“害”得他们与社会现实不合拍?又是谁“害”得他们饱受种种非议?是北大学生自己?是北大学校?是用人单位?还是社会整体发展效应的结果与悲剧?这其中是否隐藏着深刻的体制性根源?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通过考察这些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并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视角提出了缓和这些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藉此希望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本书主要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些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其中在阶层矛盾中深入剖析了贫富矛盾
  • 东宫·西宫(王小波作品)

    东宫·西宫(王小波作品)

    本书包括王小波《他们的世界》——第一本中国男同性恋研究的专著,王小波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和其他四部未竟稿。电影《东宫·西宫》由张元执导,胡军、赵薇、司汗等人主演,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 谁说8090不靠谱

    谁说8090不靠谱

    他们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生代群体,这注定了他们与以往的任何一代都不同。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他们都已经长大,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作为80后、90后独生一代,你如何处世?作为父母,如何调教80后、90后的孩子?
热门推荐
  • 总裁—妈咪偸下蛋

    总裁—妈咪偸下蛋

    情人酒吧。有三个女孩躲在酒吧老板的办公室里头秘密商议着一件事情,一件很有趣很刺激很好玩的事情。猜猜?啥事情?她们分别是,秦依瞳、夏甜甜、苏浅夏。苏浅夏是情人酒吧的老板,别看她才十八岁,外表狂野性感又清新,人却是绝顶聪明,不然怎么能开了一间酒吧呢,这间酒吧生意非常好,每天只经营四个小时,从凌晨00:00至04:00结束营业。夏甜甜长滴甜美动……
  • 教主夫人别装纯

    教主夫人别装纯

    在圣天大陆上,每一种时节,都会有不同的景象,热闹,繁华,宁静,都会在这里演变。没有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而此时正值除夕之夜,烟火在天边绽放。纵眼望去,整个圣天大陆是一片和乐融融的景象。温馨,幸福,是不是就能够这样一直延续下去?就在夜半时分,天忽然变了,整片天空突然间变得幽紫深邃,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旋窝,既让人着迷,又让人心慌。天降异象,到底是福是祸?神秘的天……
  • 趣味知识竞赛题库

    趣味知识竞赛题库

    读者实现了这个期待已久的愿望。本书的编辑们耗时几年,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中,犹如海滩拾贝,精心筛选了几千道题,编成了此书。它收录的是那些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知识的大千世界,为渴求知识的人们搭起了一座简便、快捷地获取知识的桥梁。
  • 天封孽界

    天封孽界

    被封印的世界,可能拯救?迷失灵魂,又何时才能找寻到光明的所在?长生剑诀,修得长生,却修不得姻缘百年……且看破灭的世界里,一个坚强的少年如何手持由本源内世界凝聚而成的世界之剑,披荆斩棘,除咒战天。天既不仁,我奴苍天!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机3

    天机3

    “他们正在接近真相,然而悬疑却并未减少一分——有人侥幸窥见天机,正待道破却意外身亡:有人秉性软弱,难挡诱惑深入“蝴蝶公墓”;有人十八年前欠下孽债,注定要在这遥远的空城以命偿还……最初的十九人,只剩十人。猜忌仍在蔓延。谁会是下一个祭品?看不见的敌人,是真正的恶魔,还是潜伏在他们之中的特洛伊木马?真相何时显形,命运何时逆转?最终审判,又何时降临?”
  • 若爱只是一夜繁花

    若爱只是一夜繁花

    他已经寻找了她二十年,如今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成熟帅气的男子了,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也出现了皱纹。
  • 为孩子讲点中华句典

    为孩子讲点中华句典

    本书精选了我国文化经典里的诸多名言警句和趣味典故。所选警句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言,是必须传承的文化精髓,让孩子熟读经典,与古圣先贤直接对话,能使国学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到孩子的灵魂深处,丰富他们的知识,启迪他们的智慧,非常具有现实的教育和指导意义。
  • 三国大航海

    三国大航海

    李宗吾云,刘备厚,曹操黑,孙权又厚又黑。面对这个又厚又黑的叔叔,作为孙策的独子,孙绍表示压力很大。他隐忍,他藏拙,可是无数的牵挂让他无法独善其身,超出时代的眼界让他无法遮掩自己的光芒,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面对厚黑叔的步步紧逼,孙绍拍案而起,誓与厚黑叔战斗到底。东风吹,战鼓擂,要比厚黑谁怕谁?水密舱,螺旋浆,本来就领先世界的大汉水师如虎添翼,纵横四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