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Emotinal Quotient,简写成EQ),是认识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是由美国耶鲁大学彼得·萨洛维教授提出来的,为人生的成功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情商包括5个基本内容:
1认识自己的情绪,主要是自知、自信。
2管理自己的情绪,主要是自我调节、自我控制。
3自我激励,主要是设定目标,保持激情。
4同理心,就是认识感知他人的情绪,了解别人的感受,与人融洽相处。
5人际关系管理,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与技巧。
人际关系是人生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情商高的人,人见人爱,总是能得到众多人的拥护和支持,有利于人生成功。同时,人际关系是人生的重要资源,一个人关系多→必然朋友多→必然信息多→必然机会多→必然财富多,从而形成新的"马太效应"。认识什么人,有时比拥有知识、金钱更重要,凡成功者都会有一大批高人做朋友。王鼎钧说过:"人生不仅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且极可能是近大者大,近小者小。"我们一般人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较重视,而对"近大者大"却认识不足,其实这是成功的捷径。为什么"近大者大"?主要是在"近大"的过程中,价值观、知识和能力可以"移植"。情商,涵盖了人的自制力、热情、毅力、自我驱动力等,可以帮助人们开发潜能,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必备的素质。
一切从认识自己开始
"我是谁?"我们会经常问自己,许多人的答案都是一个放大的问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我们不断地了解未知世界,可我们对自身的探索却始终停滞不前。
了解自己,才能认识整个世界,也才能接受世间的一切。我们经常企图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可是,无论别人的推心置腹显得多么美好,从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讲,人们都应当是自己最好的知己。
"我思故我在。"这条真理这样确实,这样可靠,任何一种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我们可以断定,我们可以毫无疑虑地接受这条真理,把它当作我们获得成功的第一黄金定律。人是必须认识自己的,即使这无助于发现真理,至少将有助于规范自己的生活,没有别的比这更为正确的了。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认识,那么我们的确是瞎子。
任何一位成功者,必定对自己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谁若看不清自己,必将成为一个失败者。
客观地认识自己当然是困难的,然而作为一个想正正经经做一番事业的人,对自己先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是起码的要求。你可能解不出那样多的数学难题或记不住那样多的外文单词、成语,但你在处理事务方面却有特殊的本领,能知人善任,排解纠纷,有高超的组织能力;你在物理和化学方面也许差一些,但写小说、诗歌却是能手;也许你分辨音律的能力不行,但有一双极其灵巧的手;也许你连一张桌子也画不像,但有着动人的歌喉;也许你不善于下棋,但有过人的膂力。在认识到自己长处的这个前提下,如果你能扬长避短,认准目标,抓紧时间把一件工作或一门学问刻苦、认真地做下去,久而久之,自然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想成功,就要从认识自己开始。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尽管我们知道历史上从来没有完全像我们一样的人存在过,但我们还是习惯于将自己与别人相比。我们把他们作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成功,我们常常在报纸上读到某人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然后很快就发现他们的年龄超过了我们,因此我们至少得到了一点暂时的安慰:我也还是有可能取得同样的成功的。
但是,把自己与别人相比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别人在生活中的目标与动力以及别人独一无二的能力。别人有别人的才干,我们有我们的才干。有人可能认为才干就是音乐、艺术或智力方面的天赋,但实际上,人人都有奇妙的、仍在忽视的才干,诸如激情、耐力、幽默、善解人意、交际才能等,它们是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强有力的工具。
不断地拿自己与别人相比,只能使我们对自我形象、自信以及我们取得成功的能力的认识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能力是否得到了充分开发。
心理学家指出: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对自己的定位以及我们将要实现的目标决定着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独特的位置。
科学家认为人50%的个性与能力来自基因的遗传,这意味着另外的50%不取决于遗传,而取决于创造与发展。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最希望的变化是什么?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有些事情是我们无论如何积极思维也无法改变的,比如身高、眼睛、肤色等,但是我们却可以改变对它们的看法,这是一种优良的品质。
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如果认定了自己的独特之处,就能成就我们独一无二的形象。如果我们有一个清晰的自我形象,我们便不会给自己贴上标签。不要被我们所做的工作、所住的房子、所开的汽车或是所穿的衣服限定住,我们不是这些东西的总和,成功者相信的是自己,我们取得成功的潜力不依赖于地位或身份,而依赖于我们自身实现目标的信心。
爱默生在散文《自持》中如是说:
"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都会有段时间确信:嫉妒是愚昧的,模仿只会毁了自己;每个人的好与坏,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纵使宇宙间充满了好东西,不努力你什么也得不到;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很多哲学家都对我们发出忠告:要认识自己。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把它理解为:仅认识你那消极的一面。大部分的自我评估都包括太多的缺点、错误与无能。
认识自己的缺点是很好的,但如果仅认识自己的消极面,就会陷入混乱,使自己变得没什么价值。
以下的练习可帮助你正确地衡量自己。
(1)确定你自己的五项主要资产。可请一些较客观的朋友来帮助你。例如,你的太太、你的长辈或教授,保证他们能够明智忠实地提出意见。通常须列出的资产项目可包括:教育、经验、技能、仪表、和谐的家庭生活、处世态度、品行、干劲等。
(2)在每一项资产下,写出三位已经获得巨大成就的人物,但是这个人在这项资产上仍比不上你。这时,你就会发现你至少某一项资产比许多成功者强。
惟一的结论是:你比你想像中的自己还要伟大。所以,要将你的思想提高到真正的高度,绝不要看轻自己。你也能像他们一样成功。
总之,情商高的人很善于在自己和别人心中,创造出乐观积极、富有展望性的画面。就像道格拉斯·玛拉赫在一首诗中写的那样: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青松,那就当一棵山谷里的小树。--但要当一棵溪边最好的小树。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那就当一丛小灌木。
如果你不能当一丛小灌木,那就当一片小草地。
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麝香鹿,那就当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
我们不能全是船长,必须有人当水手。
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
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
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
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你。
相信你自己
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是自己岗位上的主角。
莫小米先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很耐人寻味。
有位同事特别管不好自己的钥匙,不是丢了,就是忘了带。要不就是反锁在门里边。他的301办公室就他一人,老是撬门也不是个办法,配钥匙时便多配了一把,放在302办公室。这下无忧无虑了好些时日。有一天他又没带钥匙,恰好302室的人都出去办事了,又吃了闭门羹,于是他在303也放了钥匙,多多益善。最后就变成这样,有时候他的办公室,所有的人都进得去,只有他进不去。
以上所述说明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放弃自己的权利,让别人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生活的人实在不少。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自我追求和信仰,也就失去了自由,那自卑就会随时来压迫你,迫使你归入生活的阴暗里面去,最后变成一个毫无价值的人。要知道,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
另外有个故事,讲的是一位画家把自己的一幅佳作送到画廊里展出,他别出心裁地放了一支笔,并附言:"观赏者如果认为这画有欠佳之处,请在画上作记号。"结果画面上标满了记号,几乎没有一处不被指责。过了几日,这位画家又画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去展出,不过这次附言与上次不同,他请每位观赏者将他们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他再取回画时,看到画面又被涂满了记号,原先被指责的地方,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这位画家不受他人的操纵,充满了自信。正像林润翰先生所言,他"自信而不自满,善听意见却不被其所左右,执著却不偏执"。
上面两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前者过高地估计他人而过低地估计自己,遇事认识不到自己拥有无限的能力和可能性。越是这样,越觉得自己不行;觉得自己不行,就必然要依赖他人,受他人的操纵。这样,每失败一次,自信心就会磨灭一次,久而久之,一切就会按照别人的意见行事,一切就会操纵在别人手里,可悲的事就会接踵而来。后者因为用正确的观点评价别人和看待自己,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迷失自己,都会有完全的自信,永远不会受他人操纵。所以遇事要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不要完全相信你听到的,看到的一切,也不要因为他人的批评、鄙视而轻视自己,摒除自卑感产生的压力,找回坚定的自信。
世人只有抛弃了拐杖,树立起自信,才能够成为自主的人,才有可能得到成功。自信是进入成功之门的钥匙,是获得胜利的保障。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他的思想才会丰富他的言行,他才会自由自在。
一个人越自信,他的性格就会越迷人。一个充满自信心的人之所以与众不同,这就在于他能有意识地追求和表现人格的魅力和令人折服的坚定自信;就在于他能够在复杂的处境之中和胜负未卜之前,有积极的自我意识、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自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