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8600000006

第6章 启蒙和觉醒——莫扎特《魔笛》的人文内涵

仅比莫扎特年长七岁的德国大作家歌德终生崇敬莫扎特。在歌德看来,莫扎特是创造神力在人间最奇妙的化身。每当这位文豪在晚年谈论“天才”这个话题时,挂在他嘴边的例证总是莫扎特。“莫扎特应该为《浮士德》作曲。”歌德面对自己穷毕生精力写就的呕心沥血之作,曾发出如此感慨。显而易见,歌德本能地感到,只有莫扎特音乐在风格上海纳百川般的全面包容性,才能与《浮士德》精深的复杂内容相匹配。在说起公众对自己舞台作品的反应时,歌德提到,尽管一般的戏剧观众仅仅满足于舞台上的娱乐因素,但有经验的行家却不会错过剧中更深刻的含义,“就像观赏《魔笛》时一样。”

歌德针对《魔笛》的这番话,不免让人联想起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的妙评:“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约所有文艺经典都具有这种随环境、时代和欣赏者的改变而变化的特质。就歌剧作品而言,德奥歌剧由于偏好探索人生重大命题和哲学意念,尤其具有多种解释的可能。瓦格纳的乐剧是这种多解歌剧的集大成之体现,但始作俑者应该算莫扎特的这部《魔笛》。

从严格的艺术角度看,《魔笛》(首演于作曲家去世前两个月)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歌剧(尽管其后莫扎特还写了《狄多的仁慈》,但这部意大利正歌剧属于违心的“应景之作”,有不少敷衍之笔)。莫扎特自己非常看重《魔笛》,因为在此他实现了终生梦寐以求的“德语严肃歌剧”。当时的莫扎特已病入膏肓,经济拮据,常常依靠举债度日,生活陷入一片昏暗。困顿之中的莫扎特,却沉浸于《魔笛》晶莹透明的神话世界,在其中呼唤和向往理想的人类天国――博爱、宽容、平等和自由。届时,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已近终结,莫扎特的《魔笛》因此成为启蒙精神在音乐创作中的总结性表现。

在故事的层面上,《魔笛》并不复杂:年轻王子塔米诺钟情夜后之女帕米娜,以为意中人陷入大祭司萨拉斯特罗的魔掌,于是在魔笛的帮助下,由捕鸟人帕帕根诺陪伴,前往营救。后来才发现萨拉斯特罗是善良的智者,夜后才是邪恶之源。经过种种考验,塔米诺和帕米娜终成眷属,帕帕根诺也娶帕帕根娜为妻,而夜后最终得到公正的惩罚。

这个带有童话色彩的神秘故事究竟意味着什么?两百余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莫扎特留给后人一桩谜案。最直接、也最常见的解释是莫扎特和台本作者席卡内德均为共济会(一个强调道德、慈善和坚信灵魂不朽的秘密宗教组织)成员,因而他们有意将共济会的理想、象征和仪式(当然还有音乐)写入《魔笛》。共济会的活动在启蒙运动时期达到高潮,因为两者在世界观看法上有诸多共识:发现真理依赖科学和理性,表象与真谛之间并不吻合,人必须通过启蒙和考验才能认识世界和自己。

从“共济会”的视角观察《魔笛》固然能自圆其说,但这一家之言并不能穷尽《魔笛》的丰富人文意义。我们完全也可以将《魔笛》视为一个讲述性格成长和探索心路历程的隐喻故事:剧中人物其实是复杂个性、多重人格的象征,他们最后的和谐共处标志着人格的健全和成熟。有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魔笛》看出著名心理学大师容格理论中所谓的“原型人物”:如萨拉斯特罗代表智慧长者形象,而夜后则为险毒女性的原型。也有人发觉,《魔笛》是对当时奥地利政治的隐射(夜后隐射去世不久的马丽亚·特蕾西亚皇后,而塔米诺隐射刚刚登基的利奥波德二世)或是对法国大革命的隐喻(夜后代表旧王朝,帕米娜代表自由,祭司们代表国民议会,塔米诺代表人民,等等)。还有人以为,所有上述“挖空心思”的复杂诠释未免是“自找麻烦”,不妨简单地就将《魔笛》看作是一个美妙的爱情故事,或是干脆将其视为一个令孩童愉悦的童话歌剧。

但是最有效的理解途径,在我看来,依然是抛开所有这些先入之见,以观(听)者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智去直接体察莫扎特。《魔笛》尽管戏剧内涵具有多解性,但奇妙的是并不晦涩而造成费解(与瓦格纳的乐剧形成对照),如同《魔笛》在音乐形式语言建构上所取得的不可思议的成就:组织元素极其多样,但经莫扎特妙手锤炼,最终结为类似水晶般的透明体――初看光洁如水,一经阳光折射,方显七彩本色。

莫扎特去世前在音乐上进入到一个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神界”:单簧管五重奏、单簧管协奏曲、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最后三首交响曲等著名器乐杰作均是无与伦比的代表。但这种“晚期风格”在《魔笛》的音乐中达到了最完美透彻的体现:安祥明净、高洁单纯,旋律的纯粹与晶莹的配器交相辉映,温暖的和声以丰富的对位作为支持。《魔笛》的体裁渊源本是出身并不“高雅”的德奥民间歌唱剧,但莫扎特在此将其提升至令人目眩的审美高度,同时双脚仍不脱离民间的泥土――剧中占据相当份量的说白和帕帕根诺(娜)这样的“丑角”人物是为明证。所有人物,无论地位尊卑、智力高下,都有可能获得智慧和美德,并企及人性的觉醒――这种博爱和平等的启蒙精神不仅反映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中,而且也用音乐的风格和语言予以直接展现。莫扎特在《魔笛》中敢于将当时所知的几乎一切音乐风格要素悉数纳入囊中,并以松弛自然而晶莹剔透的笔法让它们井然有序地和平共处。正歌剧的咏叹调(如夜后的著名花腔)和喜歌剧的重唱,排箫的音阶(帕帕根诺的音乐特征)和赋格式的主题(如序曲),共济会的庆典与巴赫式的路德教众赞歌,维也纳的街头小调和威严庄重的萨拉斯特罗音乐――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大杂烩”,通过莫扎特个人化的语言加工和融汇,最终达到了奇迹般的色调统一。

“此曲只应天上有”――对于音乐的最高评价也许莫过于此。莫扎特的《魔笛》以神话隐喻人生,又将观众带至一个超越人间的理想世界。他的歌剧和音乐为芸芸众生而作,但缭绕余音直接飘向神的天国。根扎在泥土中,但参天树干高耸入云――《魔笛》因此不仅属于“上天”,而且同时更属于“人间”。

同类推荐
  •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双面猎犬

    双面猎犬

    《双面猎犬》里面讲了猎犬洛嘎和母豺达维娅共同患难后结成一家,朝夕相处。可洛嘎忘恩负义,被达维娅推进怒江而死。达维娅回到豺群,生下白眉儿便死去。白眉儿被-迫做了苦豺,地位低下,可他坚持不懈地努力活了下去,后来成为村长阿蛮星优秀的猎犬。
  • 爱上楼兰王:牵手梵花开

    爱上楼兰王:牵手梵花开

    故事纯属虚构]<br/>那一场顽皮的尝试,我带着戏弄和阴谋去诱他,却无可救药的爱上了那个木头...<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撕夜

    撕夜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责任胜于能力(国企员工读本)

    责任胜于能力(国企员工读本)

    畅销100万册,著名实战管理培训专家为国企员工再次倾力打造“责任”读本。责任永远是国企健康发展的动力和基石。当责任感着眼于全社会时,国企就会成为真正的大品牌;当责任感着眼于国家与民族时,国企的核心精神已经转化为民族的凝聚力,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 异海

    异海

    20世纪80年代,一个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下战功的军人吴××接到国家指派的神秘任务:化名曹沧,参与一个中美合作的物理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尝试进入另外一个空间——异海。随着中美联合实验在诡秘异海的展开,一系列离奇惊险的状况不断发生,很多神秘事件的谜团也慢慢浮出水面:疍族的《水路簿》、神秘的百慕大三角、西汉黄金的消失、罗布泊实验、大西洋科考、星球大战计划、末日黎明计划、费城实验……曹沧逐渐发现此次联合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在异海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纨绔女王爷

    纨绔女王爷

    雍容华贵人间王,血衣素马指天下。倾城一笑扰谁心?何人又识女儿身?殇君小王爷来了,快跑。跑啥?这你都不知道?他可是咱们傲国第一纨绔子弟,欺男霸女,坏事无所不做。傲殇君,傲国第一宠妃之子。他不笑时美若谪仙,笑时风流邪肆,实为京城第一风流美王爷是也。有人说他蛮横无理。殇君勾唇一笑,手中的玉扇‘啪’的一声打开,素手一挥:给本王打。有人说他奸淫妻女。殇君红唇一挑,一手搂过身旁的美女:本王就奸给你看。有人说他貌赛红妆。殇君邪魅一笑,玉指漫不经心的勾起来人的下颚:女人岂会比本王美?傲城:殇君,你若想要这万里江山,我拱手相让。傲悟:殇君,只要有我一世荣华,定有你一世富贵。傲然:殇君,这一生我定纠缠你到底,至死方休,亦然。南宫玉:爱你、护你、一生无悔,即使你永远也不会知道,我亦心甘情愿。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腹黑总裁强娶妻

    腹黑总裁强娶妻

    直到浴室的磨砂玻璃投出那道窈窕朦胧的身影,唐颂才收回视线,他可不敢保证再晚几分钟,会发生什么事。早上耽误了太长时间,唐颂似乎有些着急,把沈略塞进车里就走,银色的跑车飚出公寓的地下停车场,速度飞快。沈略到现在还莫名其妙,瞥了眼开车的他,说道:“你要有急事,就放我下来吧,我自己去学校。”他淡淡地扫了她一眼:“谁说我要送你去学校?”沈略深吸一口,告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