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700000002

第2章 取材(2)

反复观察。观察要做到“所见者真,所知者深”,就必须长期地反反复复地观察。客观事物由于受各种外界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往往会出现变幻莫测的奇异形态,不作反复观察,把握住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就会以偏概全,以假乱真。一个同学曾对雪后的远山作过这样的反复观察。一天中午放学时看远处披着雪的西山,发现西山好象离自己近了一半似的。下午上学时再观察,却又发觉这些山似乎又向远处略略移动了。下午放学再看,山似乎又向远处退过去一些。第二天第三天又照样作了观察。随着山上积雪的颜色一天比一天变暗,山的距离也好似一天比一天远了。几天后,它终于消尽了白色,山也退回到原位上去了。经过反复思考,终于弄清了山在移动的道理:这里起作用的是积雪的白色,因为白色的东西具有对光的相当强的反射性,当阳光照在白雪上时,反光强,人们就感觉披雪的西山好象变大了,显得近了。当积雪渐渐消溶,白色变暗淡了,反光弱了,人又感觉那山小了,显得远了,“不是山会移动,而是光和色在跟人们变戏法啊!”(《作文入门——从学习观察开始》)

此外,还要考虑观察的方位、角度等。看同一景物,观者所处的方位、角度不同,仰视、俯视、正视、斜视、侧视、平视,人们的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金字塔从底部仰视,是一座高不可及的山峰,从飞机上俯视,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石头三角堆。又如看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数十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形状。”(宋画家郭熙)正是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3.写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也有的叫“日记”、“札记”、“笔记本”、“记事簿”,有的作家称“文学笔记”、“文学速写”、“作家手记”等。

写观察日记是积累写作材料的好方法。茅盾说:“我们在开始写作的时候或以前,就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象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已经出版的《契诃夫手记》,同他的文学创作一样,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他手记的内容很广泛:从城市到乡村,从妇女深闺到官场教会,从孩子到老人,从农民、商人、仆从、娼妓到文人学者、官吏、教士等等。所记的形式,有的是一个场面,有的是街谈巷语,有的是一个奇特的手势,有的是一次不寻常的痛苦或狂笑,三言两语,灵活多样。他的一些小说中的人物、故事就取材于他的“手记”,有的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写进了小说,如“手记”中的这段文字:

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穿着雨鞋,雨伞装在套子里,表装在套子里,小刀也装在套子里。大概躺在棺材里的时候,他也会含笑地说:“这一下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地方。”

除了最后一句话,其余的都略加增改,写进了他的小说《套中人》。果戈理有本大型观察日记,上面有他的亲笔题名,“万宝全书或日用百科全书”,长达490页,内容极丰富,都是分类记录。如在“狗”一栏里就有如下记录:“浅毛狗——光滑的,尾巴和腿上有很长的毛;长毛狗——整个身上生着很长的毛;克里米亚种——有很长的下垂的耳朵;布鲁达种——耳朵和毛都竖着……”后来他把这些素材写进了他的小说《狄康卡近乡夜话》,在《死魂灵》一书中,又用这些素材写了罗士特莱夫的狗窝。

写观察日记也就是练习写作,孙犁把这称做是“文学的跑马场”。作家们文思敏捷,笔墨酣畅,正是在这样的跑马场上纵横驰骋、勤苦磨练的结果。苏联大作家马卡连柯曾把他的第一篇小说寄给当时的大文豪高尔基,结果,因为“写得不好”被否定了。此后长时间没有再写小说,但他一直在用记事本积累写作素材和练习写作,十三年之后才写出了轰动文坛的《教育诗》。在搁笔的这十三年里,他实际上是在用记事本的形式苦练写作基本功。他说,用记事本写作,“我认为这是写作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要极力向每一个作家,特别是向初学写作的人推荐用记事本。”(参考后附作家观察日记选)

生活本身就蕴藏着十分丰富生动的写作材料,有了平时积累,经过加工,就会成为很富有表现力的文章内容,以至构成闪耀着生活奇光异彩的动人篇章。下面是青年作家莫伸的一则观察日记:

售票员工作不负责任,旅客买“湘潭”,她卖成“襄樊”。结果旅客来找,她拍桌瞪眼,一百个不高兴。

旅客气极,说:“我不和你吵。你们领导是谁,我找你们领导!”

她气汹汹地说:“你倒来找我们领导。哼,我还想找你们领导去呢!我去告诉他,怎么教育出这么个胡搅蛮缠的职工,吃饱了饭到这儿来胡捣!”

“我胡捣还是你胡捣?!你把票卖错了,你还有理?!”

“你有理!你有理你把湘潭说成襄樊!”

“我又不是故意的。我说不了普通话。可是你也不问青红皂白,票一扔出来我还没看,就啪地关了窗口。”

“那怪谁!要怪,只怪你自己。谁让你长了这么个大舌头,也不去医院治治!”(《〈窗口〉的写作经过》)

莫伸就是在这样类似的一些观察日记的基础上,创造了小说《窗口》中售票员韩玉楠和旅客吵架的那段文字:

一个中年旅客要买五十四次到华县的车票。我告诉他,五十四次在华县不停。他好象听不清:“嗯?”

我又说一遍。他还是“嗯?”

一连三、四个“嗯?”我火了,“你‘嗯’啥?一边去!”谁知他愣了愣,又把钱重新递进来:“我买到华县去。”

我气得光想发脾气。看看窗口外面那么些旅客,又觉着不好。想了想,我也侧着头,“嗯?”

“我买到华县。”

“嗯?”

周围好些人哄地笑了。这个旅客明白过来,脸胀得通红:“你这是啥态度?!”

“啥态度,”我说,“好态度!算算自己‘嗯’了多少声,我才‘嗯’两声,你就不耐烦!”说着,我“啪”地关上窗口。

如果没有平时的材料积累和文笔锻炼,哪里会创作出这样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好文字。

二、锻炼感受力

感受,就是运用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接受各种外界现象(如声音、颜色、气味、滋味、冷暖等)刺激后反映出来的一种心理活动。

锻炼感受能力,就是锻炼运用感官摄取生活的能力。写作材料的获取离不开五官,所谓“五官生五觉,五觉出文章”。观察是获取材料的主要途径,而感受不为视力所限,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广阔的领域里广收博取。有人问高尔基:你常常根据什么样的感觉来构成形象?他回答说:“当然是根据一切的感受。”作家肖殷也说,写作的材料,“主要的不是依靠搜集,而应该依靠作者自己的亲身感受。”写文章就是写自己的感受所得,把自己感受过的那种感情用文字表现出来,使别人也能感受到那种感情,这就叫艺术劳动。为什么一些极普通的生活景象,有人就能捕捉到其中的诗意美,描绘出一幅幅充满诗情的艺术画面,把普通的实际生活写得那么丰富多采,新奇有趣?而在另一些人的笔下,却是干巴巴,空洞洞,单调贫乏,平庸无奇,这主要取决于一个人感受的有无和深浅。要从生活中获取丰富充实的写作材料,就要磨砺感觉器官,提高感受能力,使自己的大脑成为一部反映敏锐的感受器。

巴尔扎克说:“虽然所有的作家都有耳朵,可是很明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善于运用听觉。”因为写作的取材,并非只是看一看,听一听,就能轻而易举地把材料拿到手,要成功地运用感官摄取材料,必须有多方面的条件配合,这主要是:

1.要赋予感受以浓重的感情色彩

观察反映事物一般是客观的,而感受反映事物则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所谓“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四溟诗话》)。“异于内”即内在情绪不同所致。同是写桃花,白居易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生机勃勃,令人赏心悦目。李商隐这样写:“春风为开了,却拟笑东风”——桃花又成了一个“得意负心”的形象,如此可鄙可憎。感受就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把主观感情倾注在客观事物身上,寓情于景,登山则情满于山,临海则情溢于海。激情溢满心胸,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发而为文,才能兴会淋漓,感人肺腑,如清人袁枚所说:“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诗。”我们是为革命而写作,锻炼感受能力,首先要使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党对人民,对自己的职业和整个革命事业,要有深挚的爱;对一切错误的反动的思想意识,一切腐朽的社会现象,要极尽憎恶。鲁迅先生译的岛崎藤村的一篇文艺杂文里有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深思:

愿爱憎之念加壮。爱也不足,憎也不足……于事物太淡薄,生活怎么能丰富?

听说航海多日而渴恋陆地者,往往和土接吻。愿有爱憎之念到这样。

2.要到生活中去深切体验

身不历,目不见,自然不会有所感受;身已历,心不入,也不会有真切的感受。应该是既“身入”又“心入”。“心入”就是走到生活的深处,钻进事物的内里,设身处地地去观察、揣摩、体味。作家周立波说:“为什么写不出动人的东西呢?我想,这是因为……没有亲自去参加。他们带了铅笔,带了本子去……忘记把自己的心也带了去……最重要的是带了自己的心去,去参加工作和斗争……把群众当作亲人,和他们一同进退,一同悲喜,一同爱憎,要这样做,将来才能写出好作品。”这种在生活中的深切体验,巴尔扎克叫作是“摄取别人的身体与灵魂”。怎样“摄取”呢?他说:“进入他们的生活,觉得背上披着他们的破烂衣服,穿着他们开了口的鞋走路;他们的愿望,他们的需要,样样进入我的灵魂,不然就是我的灵魂进入他们的灵魂。这跟醒着还在做梦一样。”这就是“同其感情,共其生命。”当然人不能事事都去直接体验,比如写动植物,写凶杀、死亡等,但也要去揣想、玩索,写羊就假定自己是一头羊,写老虎就假定自己是一只真老虎。法国作家约翰尼斯·贝希尔,甚至要求人们去体验猪排在油炸锅里时的感受。为了描写一块猪排,作者也一定要到油锅里去躺过吗?他说:“为了描写一块猪排,的确不一定要在油锅里躺过。如果要描写的只是猪排的滋味如何的话,这时要求的应该是吃过猪排。可是如果要描写的是猪排在油锅里煎炸时的‘感受’的话,那么,你得要求至少诗人的‘灵魂’,曾经跟猪排在油锅里躺过了。”要求自己的灵魂同描写的猪排一块“在油锅里躺过”,这就是到生活中去深切体验的形象说明。

3.要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独特感受就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感受,发前人所未发,言前人所未言,能从普通生活和平凡事物中引发出自我的新鲜感受,不是袭用书本上的陈言和人云亦云的俗套,“用自己的嘴说别人的思想”。前人强调为文要“求自得”,“求自得于学问,故为文之根本”(《文史通义》),“求自得”,即独特的发现。所谓锻炼感受力,主要的就是要使自己具有这样获取独特感受的能力。通过独特感受获取的材料,最生动,最宝贵.写进文章中,才会荡人心胸,灼人眼目,优秀之作无一不是抒写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同是描写黄昏的景象——

黄昏是一个迟笨的黑牛,一步一步地走下了西山。(闻一多《黄昏》)

夕暮的紫色中,炎阳的红味渐渐消减,凉夜的青味渐渐加浓起来。(丰子恺《儿女》)

黄昏展开暗淡的翅膀。(弥尔顿《复乐园》)

幽美的黄昏,软绵绵的天空……象一张强烈的色彩已经黯淡的东方地毯。(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作家们都从一个特定的角度非常准确地描绘了黄昏的景色,但由于感受不同,用笔的着眼点不同,笔下的形象也就绰约多姿,异彩纷呈。

4.要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和积累感受

感受力的锻炼要靠平日用功夫,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抓住自己感兴趣的一人一事,一场一景,细心观察,深刻体验,把感受所得随时写进观察日记。要锻炼捕捉瞬间感受的本领。有时,某一声音、动作,某种情态、景物,或者思想火花的一闪,是瞬间发生的,如同电光石火,稍纵即逝,“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遇到这种情景,就应当象摄影掌握照相机快门那样,抓住这一瞬间,快速拍摄下来,写成观察日记。这瞬间感受,往往是珍贵的写作素材,由此追思下去,还可能构思成一篇好文章。杜甫的诗句:“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诗人把这“回头”的一瞬间,描摹得何等真切!锻炼感受力,就要“善于摄住其中有什么东西特别打动他的一瞬”(杜波罗留波夫)。

间接取材——读书

一、读书和写作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本书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妙历程。本书是梭罗在瓦尔登湖林中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生活和思想记录。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它向世人揭示了作者在回归自然的生活实验中所发现的人生真谛——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便可以更从容、更淡定地享受人生。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普吕多姆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普吕多姆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让青春的梦想飞扬

    让青春的梦想飞扬

    在这纷繁的世界里,有多少生命在寻觅着温暖,小小的爱,经不起等待,或许我们还未曾意识,其实我们一直都在为之努力着。伸手感悟滴滴温情,暖化了一个个陌生的心……身因情在,情伴心生。寻找生命中的珍贵,成就成长路上的美好与伟大!人生因青春而美丽,青春就是梦想的样子,我们的青春在悸动,我们的行囊中装着青春更装着梦想,我一直朝梦想奔去……智慧主编以深度感性的文章,让你智慧、达观、自信地面对人生……
  • 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做人不能太死板

    做人不能太死板

    所以,好的推销员必须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助你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快,只要掌握一些推销的诀窍和技巧,就能成为一个所向披靡的推销高手,展翅高飞。甚至是生活的点滴,成功的推销很简单,他们都能从中得到启示。本书认真编选了100个非常具有可读性和启发性的故事,并努力把它运用到实际的推销中去,供广大推销员们阅读参考。,日常的许多成功案例。帮你更加深刻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哪怕是刚入行的新手
  • 教你学作文描写(上)

    教你学作文描写(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西桐情事

    西桐情事

    在日光迟缓而雍容的冬日里,桐河路的悠闲与安详是西桐最淋漓尽致的浪漫。沿河的步行街畔有白墙黛瓦的江南小院,样式精巧的路灯伴着枝叶斑驳的梧桐树,粉嫩的梅花在岸边开得肆无忌惮,连呼吸都能闻到那柔软的馨香。在日光迟缓而雍容的冬日里,桐河路的悠闲与安详是西桐最淋漓尽致的浪漫。沿河的步行街畔有白墙黛瓦的江南小院,样式精巧的路灯伴着枝叶斑驳的梧桐树,粉嫩的梅花在岸边开得肆无忌惮,连呼吸都能闻到那柔软的馨香。王子扬就是在这年空气微凉的冬夜里,在月光柔和的桐河路上,在那个叫作“玉楼春”的画廊里,初遇了穿着灰太狼棉拖鞋安静地作画的章慎择。这样热和的画面呵,该是每一个淡然如菊的女孩的梦境吧?她不自觉地就与他越走越近了。而他待她也尤其地温顺细致。他同她一道走过漫长的街讲似乎无尽的话,给她送往自己亲手炖的汤,救她于最尴尬的境地,也在最黑暗的夜里递给她一双最热和的手。她在他的陪伴下,渐渐丢弃那些自以为是的理智,也放手那些一厢情愿的感情。所有那些由不甘而衍生的爱怨,都随风而去吧。在西桐,唯有爱,才值得珍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疯狂的硬盘

    疯狂的硬盘

    菜鸟那啼笑皆非的黑客之路。本是电脑小白的胡一飞,无意间淘到块二手硬盘,从此走上了猥琐的黑客之路,想看胡哥如何网络潇洒,还请点开本文细读。2010最爆笑的黑客小说,2010最残酷的黑客江湖。敬告书友:切勿因本文而大量网淘硬盘,如遇歪货,后果自负!
  • 超级百宝囊

    超级百宝囊

    无敌的魔法武技?强大的武器装备?逆天的药剂道具?妖娆的美女军团?宝囊在手,天下我有!这其实就是一个目标成为勇者的少年在得到无敌的百宝囊之后,一路上勾搭妹子一起打败魔王的故事。
  • 一等庶女,嫁值千金

    一等庶女,嫁值千金

    抽风版:什么?以皇后的宝座诱惑她?切……皇后的那个印能卖多少钱?值一百两么?什么?无价之宝……某女摸着尖尖的小下巴,大眼珠滴溜溜的乱转起来,嘴边荡起一丝猥琐的笑:“可以考虑……”——女主不会聪明、强大到天下无敌,也不似云中仙子般善良慈悲,总之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喜富贵,我以这江山为聘。人若犯我,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深夜,她的惨叫划破长空,伴随着孩童啼泣!心心念念的结发夫君,情如手足的‘善心’嫡姐,却是将她推入地狱的操刀刽子手。她亡……受尽凌辱。冰凉的房里是几名彪形大汉残淫的喘息和咒骂声,她的孩子本该是高高在上的睿王世子,如今却被人只手捏断颈骨,出世则亡……庶女重生,她索命归来。那些伤她害她的人,她一个也不打算放过。说白了,这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懦弱庶女重生翻身的故事她是袁府小小的庶女,亦是世人嘴里惊才绝艳的女中诸葛。同一张面容,同一副皮囊,重生后,却是桃花四处开,她想避也避不开。——什么皇权贵胄都靠边站,本姑娘不畏皇权,我必十倍偿还(捂嘴奸笑中……)。至于男主……呃,不贪虚名!只是,这一只、二只、三只……后面的那些笑得像八百年没近过女色的皇子、公子们,请你们立正向后转,本姑娘哪里啃得下这么多?但是……(沉思苦想中)正所谓,食色,性也!最妖孽的那位留下,吃多了素食,偶尔开开荤,其实也不错!只是……只是……为毛被吃干抹净的人却是她?“娘子,为夫美么?”某妖孽笑得像只狐狸,双眼放光,手脚并用,还不忘伸出舌头……呃……妖孽啊……某女长叹一声,鼻血直流!——^^正剧版:上一世,视她为草芥的人,这一世是这样的:“锦心,我愿与你携手这江山,你做皇后我便是皇上,你若不要,我便陪你浪迹天涯……”上一世,连正眼都未瞧过她的人,这一世是这样的:“锦心,猜猜我是谁!嘻嘻!,天地神灵为媒,此生此世,只娶你一人……”上一世,处处打压她的人,这一世是这样的:“锦心,我知你不喜这深宅大院的尔虞我诈,跟我走吧,我经商,你守财,我生火,你做饭,这种生活,可好?”——深宅大院,危机四伏,一步走错,便有可能长睡不起。
  • 画蛾眉:一笑倾城百日香

    画蛾眉:一笑倾城百日香

    文案她是天朝六军元帅独生女儿,未及豆蔻之年,已是天下最美的女人。天下传说,她有一张惊魂摄魄的脸,一笑倾城,再笑倾国,三笑,则必定倾命。当朝太后的一面懿旨,她无从选择的嫁与天家皇子,消息一出,霎时,天下哗然,直说自古倾城多祸水,何况倾城倾国倾人命。将府之中,她心中冷笑,神色疏离,自顾悠然,全不在意。她的夫婿,传说中,年少英勇,心气高华,曾是功高骇世绝世英才,而自三年以前,大败宋国得胜还朝之后便销声匿迹的七荣王,竟也出人意料的允旨成婚,愿意娶她这个名闻天下的绝色祸水。嫁入天家,她原就当做玩笑,何况早已心有所属,更是万事从容,斑斑周全。大婚当夜,乐鼓震天,举朝笙歌,她安之若素,端的一身清华高傲。只是,她并未料到,传说中万般大义分明的七皇子,竟是如此语出惊人……
  •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是由郭运德编写,《守望精神》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历史遭遇娱乐潮》、《打造文化产业的菱形结构》、《尴尬的文艺批评》、《从风光到文化的深刻置换》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魂榜

    魂榜

    此后,习得七煞凝血。又与剑崇派发生摩擦,落神涧,传言这里曾出现过两位‘神’,家族险些被覆灭!萧何解救下剑崇派掌门,也因此得名。萧何,作为萧家的人,将困境解除。在家族试炼之中。突然有一天,偶遇萧家先祖,终得族长赞赏,展露惊人实力,后在巧合之中,也得知了自己父母的下落,二人纷纷交战,虽也本姓萧,便再一次踏上征程……,收服了雪独狮。当回到家族之后,可是却过着不如下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