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700000001

第1章 取材(1)

学习指导和要点提示

这章主要讲平时怎样积累写作材料,重点讲获取材料的途径。取材不外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观察直接获取,这是生活的积累;二是通过读书(或调查)间接获取,这主要是知识的积累。此外还要在观察、读书(或调查)过程中积累语言。所谓写作材料,无非是生活、知识、语言这三个方面。

写作有一定的章法可循,但又是法寓于无法之中。学写作,既要掌握基本的规律,又要发挥独创性。这就必须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本章讲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目的就是要开发写作的智力。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观察、立意、布局等能力的训练,实际上就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学习写作,一定要重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本章第一节讲观察和感受。观察是写作的入门,不会观察就谈不上提高写作能力。要明确观察的要求、方法,提高观察的自觉性,坚持写观察日记。通常说观察也包括感受在内,单独提出来讲,是强调要在观察中重视发挥感受器官的功能,要有自己深切的独特的感受,扩大和加深生活的积累。

本章第二节讲通过读书积累知识。一面观察,一面读书,观察和阅读结合,多看多读多写,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本途径。要讲究读书的方法,养成勤于积累的习惯。第三节是从取材的角度讲想象,怎样通过想象扩展和丰富写作材料,要学会艺术的思维,发展想象能力。

占有材料是写作的第一步。占有了大量的丰富的材料,写作才有深厚的物质基础,文章才有取胜的可能。

写作材料从哪里获取?毛主席说,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是作家、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创作源泉,这是讲作家的创作,一般文章的写作也是如此。写作的材料,不外人、事、景、物、情、理等方面,这每一方面的材料都是来源于生活。当然也要从阅读中获取,但那只是“流”不是“源”,“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毛泽东《实践论》)学习写作,一定要树立生活是写作源泉的观点,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积极投身到生活中去,在色彩斑斓的生活海洋里,随时张开生活之网?捕捉丰富的写作材料。

材料的获取,不外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获取就是自己的见闻经历,间接获取就是读书或调查。写文章要有两个材料库存,生活储备仓库和知识储备仓库,因为写作就是“从知识和印象的库藏中间抽出最显著和最有特征的事实、景象、细节,把它们包括在最确切、最鲜明、最被一般理解的语言里。”(高尔基《苏联的文学》)

直接取材——观察与感受

一、培养观察力

1.观察和写作

文章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写文章就是对生活的观察、分析和表现。观察是人们认识生活的基础。要认识生活,丰富生活,就必须把观察的大门拉开,让社会生活的信息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来。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把“观察,观察,观察”写在实验室的墙壁上,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座右铭。达尔文曾自豪地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中人之上。”观察在写作中应有更为重要的地位。鲁迅先生说:“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茅盾指出,学写作,技巧方面的问题固然不可不学,但尤其不能不下苦功夫的“是在观察力的养成”。

记叙文以记人叙事为主,观察尤为重要。初学写作常常抱怨生活单调,提起笔来“没啥写”,原因之一就是不善于观察生活,分析生活。契诃夫曾对一个青年作者说:“怎么会没有题材呢?一切都是题材,到处都有题材呀。您看这堵墙,似乎它连一点有趣的地方都没有。可是您凝神看着它,就会在那里面有所发现,找到别人以前还没注意到的东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写下来了……又如月亮,虽然已是个很老的题材,可是仍旧可以用它来写成好东西。甚至可以写出有趣味的东西来。不过当然也得注意观察月亮,得到自己的发现,而不是别人的、已经陈旧的东西。”(《契诃夫论文学》)对事物不观察,或者观察不精细,就不会有具体形象的反映;观察不深入,没有自己的发现,把握不住生活的底蕴,就反映不出生活的本质面貌。

议论文、说明文等文章的写作,也同样离不开观察。比如写议论文。有人认为议论文是用概念、判断阐释事理,只要多读书有了理论知识,不观察照样能写好议论文,这认识是片面的。写议论文自然离不开学习理论知识,但观察仍然是议论文的写作基础。议论文的作者只有关心周围的事物,深入实际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通过观察和调查,掌握了丰富的写作材料,经过分析研究,才能提炼出有针对性的深刻论题和有强大说服力的论据,才能获得有典型意义的议论形象。毛泽东为了回击右倾机会主义者对农民运动的诽谤,深入湖南几个县作了三十二天的农村调查,根据亲身见闻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恩格斯为了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不仅掌握了大量的书面材料,还用了二十一个月的时间深入到英国工人住宅区去调查采访,他亲自观察工人的日常生活,问询工人的疾苦,亲眼看他们同资本家作斗争。这本书的副题就是“——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

2.观察的要求和方法

观察要和思考相结合。

写作的观察不同于一般的看看听听,是指用眼睛科学地察看世界。既要仔细察看,又要用心思考,观察就是“看+想”。通过观察获取的写作材料,包括主、客两个方面:客,就是从生活中获取的写作素材;主,就是素材经过头脑思考形成的思想、观点、情感。观察的任务就是要把握客观素材和主观思想的相互联系,达到主客观的统一。思考应该是观察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更为重要的环节。“多想出智慧”(毛泽东),“思之,思之,鬼神通之。”(郑板桥)光看不想,就只能获得一些零碎的感性材料。文章笔下无物,或者写得不具体,不深刻,多是因为在观察时没有开动思想机器,有所见,无所思,材料没有观点统帅,生活素材自然就变不成文章的血肉。

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这是观察的基本要求。事物的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世界上的事物林林总总,变幻多姿,各以其独特的面貌相区别。同是雨,大雨,小雨,梅雨,疾雨,暴风雨,雷阵雨,早晨的雨,午后的雨,各有各的情态。就人物来说,更是“人心不同,各如其貌”,“天下没有一个无性格特征的人”。只有把握了事物的特殊性,才算是真正把握了事物的形象,用准确语言再现出来,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有动态与静态、外在与内在的不同表现。动态的事物,就是在相对变动中的事物,事物的内在指的是蕴含在事物内部的精神、气质。静止、外在的形态容易把握,要把握事物的动态和内在就比较困难。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得好:“你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中去。”因为当你第二次走进河流时,水已经流过了,此一时彼一时,这河流就不再是原来的河流了。人的思想更是深邃浩大,变化不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环境条件下,就会出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复杂情状。这就需要有善于把握事物特征的观察能力。作家邓友梅常进行这样的观察练习:“在走熟了的路上,每天找出一点自己没有注意到的特征;用文字给自己周围的人画像,要画出别人没看到的特色来;对一处大家看惯了的景色,用别人没说过的话把它写出来,而且不走样……”观察就应当这样,肯于在把握事物特征上下功夫,培养观察的敏锐性、精确性。

观察要有所发现。

观察力就是发现力,即能从普通生活和平凡事物中发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新鲜东西。如罗丹所说:“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论艺术》)这就要靠平时多锻炼,练就一副能洞幽触微、高瞻远瞩的慧眼。福楼拜就这样指导莫泊桑写作,他对莫泊桑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去观察它,以便能发见别人没有见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因为人们用眼看事物的时候,只习惯于回忆起前人对这事物的看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点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让我们去挖掘它。”(《小说》)雾是灰色的,可是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画家透纳,在他描绘泰晤土河畔雾景的画幅中,第一次告诉人们:伦敦的雾是红色的。人们习惯于用老眼光来看待雾的颜色,而透纳却能敏锐地发现,由于曼彻斯特林立的烟囱喷出大量带有火星的煤烟与其相映照的缘故,所以伦敦的雾不是灰色的,而是红色的。写文章的观察就要有这样的发现力。

另外,观察还必须集中注意力,要目不转睛地看,全神贯注地想,使自己的全部身心和观察对象融而为一。如宋代画家曾云峰画草虫那样:“取草虫,笼而观之”,“复就地而视之”。“方其落笔之际,不知我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左顾右盼,心神不专,既抓不住事物特征,更不会有所发现,因为“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乌申斯基)

客观世界是纷纭复杂的,观察方法也应当是灵活多样的。下面介绍三组六种观察方法。每次观察,应以一种观察方法为主,辅以其他的观察方法,几种方法交互进行,有主有次,主次结合,就可望收到良好的观察效果。

第一,随意观察和专意观察

随意观察就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随时随地进行观察,如鲁迅先生说的“留心各样的事情”。大至社会的阶级斗争,小至个人的家庭细事,人物,事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应在观察之列。饱阅饫看,日积月累,可以大大丰富自己的材料储备库,有的就可能是很宝贵的写作素材。“辟之富人积材,金玉布帛竹头木屑粪土之属,无不预贮,初不必有用之。而当其必需,则粪土之用,有时与金玉同功。”(清·魏禧)巴尔扎克每到一处都要仔细观察那里的环境,每一条街道,每一幢楼房,每一个门槛,他都耐心地细看,寻找平凡事物中的特殊点,因此他笔下的环境描写总是那么真实感人。作家刘白羽也是这样,他说:“随时随地,一语一词,一场景,一感受,我往往在行军途中停下几步,掏出小本子,匆匆记下几个字。”“我还训练自己随时随地通过生活现象深入思考生活问题,从一件小事看到全局的本质,摸到时代的脉搏。”

专意观察是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地选定某一对象进行观察。观察社会,可以观察人物的语言、行动,对问题的看法,在不同环境中的思想变化;观察街道,学校,公共场所,注意发生的各种事情,或新闻趣事,或新人新风。观察自然,可以选择山川风物、阴晴雨雪等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专意观察由于对象明确,有目的,有准备,一般观察效果也好,“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巴斯德)专意观察要有观察提纲,如以《校园春来早》为题,可列出如下观察提纲(转引一位老师给学生列的观察提纲):

(1)看杨树是什么颜色,杨花是什么样子。

(2)看泡桐树上有没有花苞,花苞里面是什么样子。

(3)看杨槐树的皮是什么颜色,树枝上有无叶芽。

(4)看石榴树的枝条有什么变化。

(5)看苹果树上有没有叶苞,叶苞里面是什么样子。

(6)看榆树枝条上有什么东西,那里面是什么样子。

(7)找一找蚂蚁洞,看看蚂蚁出洞没有,它们在干什么。

(8)到墙根去找一找,看看有没有草芽,草芽是什么颜色。

(9)看小鸟在哪里,它们是怎样活动的。

(10)体会一下现在的阳光和冬天的阳光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感觉。

第二,全面观察和细致观察

全面观察是对事物的各个方面逐一进行观察,以求对该事物有一个全面彻底的了解。全面观察包括整体观察,即全貌和轮廓的观察,这是观察事物的基础。过程观察,观察事物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联系观察,观察一事物的各个阶段及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要特别注意全面联系的观察。比如自然界山水树木呈现的光亮、颜色,就常常和天气的阴晴、阳光的强弱有密切关系。树枝一般是绿色的,背着阳光看就是黑色的。在夕阳照耀下,就能给山石树木涂上一层玫瑰色,正是“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的景象。描写失真,常是由于不注意联系观察造成的。列夫·托尔斯泰谈到高尔基的小说《二十六个和一个》时指出:“你写的炉灶安放得不对。”高尔基自我批评说:“原来烘面包圈的炉灶的火光,是不会象我所描写的那样照着工人们的脸的。”高尔基正是忽略了对炉灶光亮和工人身影的联系观察而造成细节的失真。

细致观察是对事物某一方面的精细观察,以求得对该事物的深入了解。所说细致观察,并不是细大不捐,现象罗列,而是要善于观察那些能代表整体反映本质的细枝末节,“管中窥豹”,“见微而知著”。观物则“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文心雕龙·物色》),即深入体察风物景色的情态,精细钻研花草树木的状貌。杜甫的诗句:“芹泥随燕嘴,蕊粉上蜂须。”(《秦州杂诗二十首》)诗人能看见燕嘴上沾带的芹泥,蜂须上沾带的蕊粉,何等细致的观察!观察人则不仅能看到人的外貌、动作等,而且能窥探到人的心灵奥妙。有的作家就称自己的职业是“人类心灵的观察者”(司汤达)。周立波说,他在东北搞土改时,发现同是中农,家有两匹马和家有三匹马的,对土改工作队的态度就不一样。所以朱自清要求“剥开来细细看”,“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唯有如此,“才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

第三,比较观察和反复观察

比较观察就是把两个事物加以比照,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它们的形象和特征。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哲学家黑格尔说:“假如一个人能见出当下即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区别一枝笔与一峰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小逻辑》)观察任务的重要一环就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从表面上不相干的事物中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同中求异,就是从相同相似的事物中找出不同点。福楼拜这样指导莫泊桑进行比较观察,他以眼前经过的一辆牛车为题,让莫泊桑写出七篇不同的散文来,当莫泊桑感到为难时,他就启发他说:“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的神态不一样;赶牛车的人喝醉了酒和没有吃饱,对牛的态度也不一样,牛饿着肚子上山岗和饱着肚子走平路有明显的不同……这些不同的细节举不胜举,如对这些细节仔细加以观察,就是写出一百篇散文也不困难。”

同类推荐
  •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奥达的马队

    奥达的马队

    我们的故事不过是唱给一些已经湮灭了踪迹的过客的挽歌。他们曾勒着坐骑在历史的黎明中显出身影。从此君临一个时代。 而当黄昏,山风掀动马鬃与他们身披的黑色毡毯。这时,山峰的幻影再一次凸现,一切景象都已面目全非。粗粝蔓延的莽原已被机械的声响与新的悲欢际遇所笼罩。
  •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其实,人这一生就如同做一篇文章一样。一篇好的文章,每个章节里都应该有好的、鲜活的细节,让这些鲜活的细节打动人。我们一生每个年龄段里,也应该有让我们终生记忆的细节。善良的待入,宽容的看待生活,对事业、对亲人、对朋友多份责任和爱心,人生就丰富了。日日年年,积攒到人生的后半段,再回望自己的一生时,便会发现自己这一生一世写了一篇满意的文章。
  • 《世说新语》名句

    《世说新语》名句

    《国学名句故事绘:<世说新语>名句》是一本双色图文书。以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名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为底本,精选了六十六则名句,分为立志修身、交友处世、治家劝学等各篇,逐则释义、析理,再配以暗合名句意蕴的历史典故、逸闻趣事、古画碑帖,供读者阅读、赏析。《世说新语》是中小学生必读名著,是教育部指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物;同时,《世说新语》记述的奇人趣事也最为人们津津乐道,鲁迅就称其为“名士的教科书”。我们以名句+故事+插图的形式出版,帮助中小学生和传统文化爱好者获得“三分钟轻松阅读,一辈子受益无穷”阅读价值。
  • 道可道:晚近中国学人珍闻录

    道可道:晚近中国学人珍闻录

    其中多见机智谐趣。却能以小见大,本书分“天分”“勤学”“应试”“授业”“论争”“品典”等共26章,录介中国近现代以来一些学界名流的趣闻掌故,钩沉诸多历史的生机和真实。历史上有很多被有意无意丢弃的“边角料”。涉及人物有梁启超、章太炎、赵元任、鲁迅、白寿彝、竺可桢、傅斯年、梁羽生等。,虽然抹去了庄严格调,报喜特色人物的特色性格
热门推荐
  • 走火

    走火

    枪走火,弟弟打死亲哥哥,弟弟发誓照顾嫂子和两个年幼的侄子,怀着愧疚、赎罪的心情娶了大自己七岁的嫂子。然而,叔嫂的这段婚姻却遭到世人的猜疑和不接受。嫂子突然得重病,他动用单位公款被判三年徒刑。大墙外的嫂子遇到老同学,读书时这位同学追求过她,于是热心帮助她,两人走得很近。出狱后,物是人非,嫂子与他分手,他一如既往地实践着自己的诺言。一个美丽的姑娘爱他,鼎力支持他创办企业,他们的爱情纯洁、高尚、荡气回肠,意想不到的结局令人潸然泪下……
  • 堂冥猎魂者

    堂冥猎魂者

    俗话说,人死如灯灭,可灯灭之后被人重燃,必是有违常理之事。数个性格各异之人因各种意外失去生命,一切本已划上终点,他们却突然死而复生,身赋异能,逆天而行的他们只能以人魂血肉为食。原以为只是良心与本能的较量,却接连牵扯出越来越多的危机与秘密:同类的绑架、暗处的猎杀、隔绝城市的诡异大雾、神秘组织浮出水面,看似平常的D市,在一夜之间危机四起,陷入一片混乱。面对全市的围剿与地表之下的隐匿之物,既然他们已经无路可退,那就只好破釜沉舟。
  • 人类梦境排行榜

    人类梦境排行榜

    科学研究显示,尽管全世界有60多亿人,但大家常做的梦却只有12种!人类的梦境,听起来千奇百怪,实际上大同小异,不论你昨晚的梦多么离奇古怪,在当时,就至少有5亿人在做相似的梦!通过将这些在梦中频繁出现的情节和主题(比如梦见被人追赶而逃跑,梦见自己身患重病,梦见遭遇车祸)分门别类、归纳排序,心理学家整理出了这份神奇的“人类梦境排行榜”。本书作者王彻,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在开设心理工作室、为数千人解梦释梦之后,他想要告诉你:梦,其实是了解自己最好的工具,不同的梦境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同的内心诉求和心理暗示。
  • 驿站长(普希金中短篇小说选)

    驿站长(普希金中短篇小说选)

    普希金的作品具有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表现了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的坚定信仰,他“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其诗篇《黑桃皇后》、《茨冈》等,被改编为重要歌剧脚本;他的抒情诗则被谱成了歌曲,更加脍炙人口;另外有的还成了舞台上不朽的芭蕾舞。本书收录了由其创作的小说。
  • 最懒萧家少夫人

    最懒萧家少夫人

    知薇和萧梓辰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没培养出来,倒是孽缘路修了很长。萧梓辰这个小霸王在她手里被摧残多年。她该死的竟然还嫁到他家!他要娶温柔贤淑的大小姐啦!可是后来她要走,身边冒出一大堆的竞争者。可怜的小霸王只能将她偷着藏着,将她那惊世的才华喊着求着收起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取其精华,打造一本全新的礼仪书,以实用而规范的解说,我们力求在尊重于原著的基础上。向你展示了魅力的秘密。紧贴生活实际,美国礼仪皇后艾米莉·博斯特写就的鸿篇巨制,一部分门别类、细致入微的全球礼仪手册。书中介绍了包括社交礼仪、商务礼仪、职场礼仪、举止气质、服饰形象仪表、社交礼仪、用餐礼仪、及旅行礼仪等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所有礼仪规范。自问世以来,已修订再版18次!为了迎合当前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详细而实用
  •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误惹总裁大人

    误惹总裁大人

    “我真是世界上最不幸的美少女啊~”从小学开始就经常不顾他人的冒冷汗自称美少女的点点,终于在25岁的时候遭遇了她人生中的滑铁卢——被相恋6年的男友甩掉了。过了一段浑浑噩噩的日子之后,终于从以前的天真慢慢蜕变成如今的冷静与理智。虽然平时还是会一副看起来天真浪漫的样子O__O”…失恋失业的她是如何成功获得事业与爱情的呢?事业:“你之前的两份工作都做得这么短,又已经快1年没工作了,我们很难相信你的忠诚度和能力的。”面试官面无表情地说道。“请您听我细细道来(吧啦吧啦2分钟后)因此,我相信我是能够胜任贵公司的这一份工作的。您给的一次机会,我将付出我十分的回报!”点点露出了她标志性的单边梨涡笑。其实,她的另一个身份是……
  • 植培师

    植培师

    这是一个亡灵不时拜访的世界,这也是一个魔法与剑的世界,为了更好地生存,西维亚的目标是——植树种草,绿化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