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2300000010

第10章

“文化大革命”犹如滚滚东去的长江波涛,真可谓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身陷“文革”洪流中的亿万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有的奋臂击水,逆流而上,虽然多喝了几口水,但终成跃上浪尖的弄潮儿;有的投机钻营,坑害百姓,虽然得意于一时,但终成沉人江底的泥沙。究其根本,还是在动荡无序的“文化大革命”中学习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此,黄如论先生深情地说:

“我是老区红军的后代,伯父是个老革命,我在‘文革’中以伯父为榜样,学习做一个像他们那样的人。”

诚如前文所述,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深人发展,红卫兵时代的黄如论从连江县城杀到了省城福州。不出所料,又很快成了福州地区一派红卫兵的小头目。由于他是红卫兵中的双料“红五类”,所以管理红卫兵组织的军代表非常信任他。那时,恰好是红卫兵在全国大串联的岁月,乘车不要钱,到任何地方住宿、吃饭也不要钱,真是开中外历史的先河!我就亲耳听周总理讲过,为了保证来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的红卫兵不挨冻,有地方睡,我把自己住的西华厅倒出了一半房间给红卫兵小将们住。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全国各大城市接待红卫兵大串联的任务是何等的繁重。其中,分配住房、领取衣被、划拨伙食费等等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由军代表信得过的红卫兵来主持、操办。结果,黄如论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军代表所倚重的红卫兵。说起这段经历,黄如论先生动情地向我讲了如下这段话:

“省城闹革命的时候,我分管外县来省城的红卫兵的伙食和后勤。当时要贪污是很容易的,红卫兵来福州大串联的时候,你需要多少,就给你报多少伙食、衣服和被子,我既管公章又管钱,报多少人、伙食多少钱,只要盖上公章,上面就给发多少。但是,我一点都没有贪污,应该说我是很忠于毛主席的,还是很廉洁的。所以说我是立志做好人,才有今天的成就,这也是我从小到大做好人做好事累积起来的善报。”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清楚:红卫兵运动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他们的背后,尤其是上到所谓中央文革,下到各级对应的机构,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各种黑手在操控红卫兵运动。换言之,红卫兵只不过是这些政客、阴谋家手中的玩偶;红卫兵运动也只是这些政客、阴谋家想要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所必需的行动。为此而付出代价的是国家和民族,其次就是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幸存在世的老革命,当然还有那些紧跟旗手闹革命的红卫兵。就这个意义上讲,红卫兵时代的黄如论也是一个受害者,所不同的是,他虽然身处逆境,依然不忘学习做人的道理。请看他给我讲过的一个发生在“文革”中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中,我曾经跟在一批被打倒或靠边站的首长身边,其中有好几位还是厅局级干部。在他们身边,我学到了很多待人处事的办法,也领悟到了在这个社会中为人处世的真谛。有一次,我们这一派红卫兵被另外一派红卫兵打倒了’为了保护我们这一派的老干部,我就匆忙带着他们向山区跑去。由于行动突然,没有准备,所以沿途之中没有饭吃。最后,大家饿得实在是走不动了,我们就坐在路边想办法。这时,一位首长好不容易从内衣袋中找到了仅有的一角钱,叫我到对面买几个地瓜来吃。但是,当我来到出产地瓜的地边之后,找不到种地瓜的主人,我就在山坡上挖了三个大的地瓜,接着,又学着当年红军的样子把一角钱放在地瓜秧的下边。当我走到山口的时候被一个农民抓住,说我偷了他的地瓜。我就像当年红军那样跟他解释:我是挖了你的地瓜,但我把钱放在了你家地瓜秧的下面。农民听了我的话以后,再看看我白白净净的像个书生,就相信了,就把我给放了。通过这件事,我真正懂得了当年红军为什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道理。还是通过这件事,我进一步向老红军干部学到了敢爱敢恨、正直诚信的品质和为人处世的技巧,对我后来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我跟着这些老革命整整三年,对我一生的影响也是很巨大的。”

不久,全国随着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运动的兴起和普及,一批又一批红卫兵被送往边疆的农村和牧场,有的当了社员,有的成了再教育的对象,闹得天翻地覆的红卫兵运动就此偃旗息鼓了!时过20岁的黄如论先生本身就是农民,遂又带着一个又一个问号从福州回到了连江县马鼻乡辰山村,沉重地思索下一步该怎么走。

随着坚决贯彻、落实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最高指示,数以亿万计的大中学校的红卫兵——尤其是生长在城市的红卫兵不仅告别了坐火车不用票、吃饭不花钱的生活,而且一夜之间由红卫兵变成了知识青年。被视为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农村和草原等的艰苦生活,很快就把这一代学生身上的狂热降到了冰点,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曾经天天高喊要做天下主人的革命理想也化作了虚幻的惊梦。可能是存在决定意识吧,绝大多数的知识青年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面向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中变得现实起来,他们以及他们的家长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利用各种手段——有的女知识青年甚至把自己圣洁的身体都奉献上,借以达到离开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的目的。简之,回城变成了他们人生最高的奋斗目标。我记得在一次出国访问中遇到了一个当年的知识青年,他感慨万千地说了这样一段话:

“农村、草原这个广阔天地实在是太大了,也太苦了!说它大,我找不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说它苦,我不知道人世间还有苦。咳!就像京剧《红灯记》李玉和说的那样,有娘这碗酒垫底,我什么酒都能应付了。”

但是,我们的传主黄如论先生是生于农村、长于贫苦家庭的红卫兵,他当年带领红卫兵大闹连江县和福州市是长见识,开拓人生的视野;而今再由省城福州返回连江县马鼻乡是回家,绝对没有全国大多数红卫兵那种失落感。如果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对自己未来的前程感到茫然。换言之,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洗礼,黄如论要么像自己的爷爷、爸爸那样安于农耕,至多像其他同乡青年那样偷渡去海外。这些年来,他在省城福州大开了眼界,知道了外部的世界有多好,让他再安于在马鼻乡辰山村终生务农已经是完全不可能了!可是如何才0能从家乡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打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呢?他没有明确的答案。因此,他于茫茫然中又陷人了人生抉择的苦闷!

我长黄如论先生10岁,曾经是北京早期红卫兵运动的参加者,也是京城红卫兵最大的保守派组织“二司”的发起人,也曾有过作为“反革命”被放逐解放军农场的历练,因此对黄如论先生陷入这种人生抉择的苦闷是理解的。另外,我们之间或许有着共同的红卫兵运动经历的缘故,在我们的交谈之中,偶然也会说起“文化大革命”中亲历的一些事情。记得有一天,我有些沉重地向他讲起自己在“文革”中最难忘的一件事:由于派性作怪,我们保守派被造反派打培了,作为保守派的核心人物的我被抄家,一天之中还挨了三次批斗,站板発,坐飞机,游街示众等体罚全都经历了,各种非人的滋味也全都尝到了。黄如论先生听得十分认真,接着又慨然长叹,说了如下这段话:

“我16岁的时候就被人家戴上高帽子游街,帽子上面写着‘反军小丑反革命黄如论’。那时,我的两只手也被绑起来,被逼得跪在地上接受批斗。”

我听后苦笑着摇了摇头,许久说不出一句话来。像我挨批斗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已经大学毕业,也曾做过对不起另外一派红卫兵的事情。可是那时的黄如论先生只有16岁啊!对此,我们二人相对无言,沉默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最后,我低沉地说道:

“苦难,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而言,都是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我之所以能成为作家,就是能够正确地对待‘文革’带给我的苦难,并把这笔苦难转化为艺术思维,使得我写的作品更深刻一些。就这个意义上讲,我是非常感谢自己拥有这样一笔苦难财富的。”

黄如论先生十分认同我的见解。他沉吟片时,也讲了如下这段记录在案的话:

“你说得很对,‘文化大革命’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很锻炼人的,它让我懂得了忠与奸,曲与直,也让我知道了为人处世的技巧,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这场变迁,很多道理我是不懂得的,所以说不破不立,大破才能大立。”

但是,那时的黄如论先生毕竟从福州回到了家乡,面临着自己一生最为关键的抉择。可以想见,他在回到家乡的最初阶段,依然难以忘怀昔口在省城福州大闹红卫兵运动的往事。随着这种苦闷日子的推移,昔日在省城大闹革命的往事渐渐远去,似乎那些所谓轰轰烈烈的革命也都变了味道。我不记得是谁说过类似这样的话:革命催人早熟。有时,几年学不懂的道理,在革命的关键时期一天就明白了。当我们二人谈起“文化大革命”带给我们的教训时,黄如论喟叹不已地讲了如下这段话:

“在‘文化大革命’中,戴红花也戴过了,批斗也被批过了,我感到很疲倦,觉得中国的人和事实在是太复杂了,绝不是我们这些人所能左右了的。”

黄如论先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善于自学的人。尤其当他处于精神困惑的时候,他更是借用读书来转移这种精神困惑和痛苦。他在家乡这段相对茫然而无所适从的时间里,几乎是天天与书为伴,借用读书打发这茫然而苦闷的日子。或许正是出于这种原因,他在这期间读了大量的图书。

事后,我们反观他在这段时间里所读的书,大多是因破“四旧”而流传到社会上的一些闲杂图书。然而善于自学的黄如论先生自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他把读闲杂图书也当成了一种学习。正是有了这种学习,他才能在这些闲杂图书中汲取知识的养分,使他在今天讲话的时候做到口若悬河,博古通今。请看他讲谈录中的这段话:

“纵观古今,凡是文武双全,在历史上做出一番轰轰烈烈伟业的人,无一不是有道德、有良知、有高尚品质的先贤。例如:春秋时期写就《孙子兵法》的孙武,高风亮节的乐毅(西汉时期被称为国士无双的韩信,能骑善射、骁勇多谋的赵充国;东汉时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班超,以马革裹尸还的马援;三国时期横槊赋诗一世的曹孟德,鞠躬尽瘁、死而已的诸葛亮,忠肝义胆、勇冠三军的关云长;唐朝时期创立开元盛世的太宗皇帝,时穷节见、忠烈悲壮的大书法家颜真卿;宋朝时期性情刚正、力挽狂澜的寇准,精忠报国、壮怀激烈的岳飞,男儿到死心如铁的辛弃疾,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明朝时期,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的于谦,千秋享庙、死重泰山的袁崇焕;清朝时期,浩然正气、中流砥柱的曾国藩,横刀向天、肝胆昆仑的谭嗣同等等,无一不是文武兼备、风流儒雅的外将内相之才。正因为他们有了高人一等的气节,所以他们的眼光更为超迈,见解更为独到,能够做到于内可以文治安邦,于外能够武功定国;大可纵横捭阖长袖善舞,细可洞微人烛圆满通透。”

同类推荐
  • 企业操盘手

    企业操盘手

    企业操盘手是企业战略定位、执行系统导入的支持者与实施者,只有高效的企业操盘手团队,才会有战无不胜的常胜企业。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面临着生存的诸多问题,企业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成熟度,打造团队凝聚力,系统全面地构建企业的培训体系,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机制,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企业文化到战略定位,从产品设计到企业目标,从薪酬设计到绩效管理,从人才引进到股权激励,用最实操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系统化建设、企业利润增长的难题,促进了公司管理文化高统一,为强大企业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 营销的真理

    营销的真理

    一个真正从事营销活动的人是一个实践家而非幻想家。许多人有想法,但没有几个人能立刻将想法变为切实的行动,那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没有真正地理解和认识营销,另外还因为人们对真正从事营销活动有一种恐慌,本书可以令你改变这一切。营销是充满了欢乐和痛苦的集合体,但正是这种多姿多彩诱惑着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愿意为之“献身”。
  • 推销员定律

    推销员定律

    指导个人成功与组织成长的完美手册。本书收集了在推销领域中广泛应用的81个定律。这一些定律一部分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发现的一些人类社会基本规则,一部分是推销名家经过长期的工作总结并行之有效的真知灼见。它们如同人类智慧的一扇扇窗户,通过它,可以了解纷繁复杂世界背后的真相,并掌握解决推销工作中复杂矛盾的利器。这些定律堪称推销的黄金法则,曾改变过无数人的命运。阅读它,你的命运也将随之改变。
  • 整合:让一切为我所用

    整合:让一切为我所用

    资源的整合到底有多重要?古人带兵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这就是资源有效整合的一个典范。我们熟知的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事,大多数都可从中分析出之所以如此结局最深刻的原因。现在的商场就如战场。我们周围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事情:有些老板很忙,忙到坐下来抽根烟喝口水的时间都快没了,对于这样的人我们总是很敬佩,亲力亲为嘛,可是公司的效益却没有上去,反而有所下降;有些老板却很闲,经?常约朋友去打打高尔夫啊、骑骑马啊什么的,公司的效益却很让人眼红。为什么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其是否重视并进行了有效的资源整合。
  • 道德经与无为管理

    道德经与无为管理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国学巨著,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提出了“道”和“德”的思想,体现了深邃的管理哲学,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无为管理和人尽其才的战略,促进人性和谐,提高个人修养,促使人发挥潜能和自主精神。从而获得非凡的团队协作效益。
热门推荐
  • 地理百科知识博览

    地理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地理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名人的成功心得

    名人的成功心得

    世上有一种征服,不凭蛮力,不用刀枪,亦无需牺牲,这便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人文”,亦即“文化”。
  • 希腊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希腊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之后的卡西欧博士重整旗鼓,和恶心巴拉教授一起研制出了可以穿越时空的时间机器,他们预谋通过搭乘时间机器去改变历史进程。作为正义使者的米娜、卡奇和莱恩当然不会眼看着博士的阴谋得逞,他们来到了西方文明的起源地——希腊,和博士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穷途末路的田健三郎趁乱进入了时光机器之中,来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时代之中,米娜、卡奇和莱恩也紧跟着进入了不知名的时代,在穿越时空的过程中,米娜、卡奇和莱恩一起领略到了希腊不同时期的历史与风土人情……
  • 魔鬼躲在细节里

    魔鬼躲在细节里

    本书提供的四十二个细节,创新地提取了成功者身上的闪光点,加入了许多有突破性的观点,告诉你怎样从生活中旁人料想不到的环节出发,突破现有的工作困境、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获得成功。如果你想要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的追求成长和卓越,希望你能够在阅读本书的建议后获得启示,并且运用到工作中,提升自我,最后破茧而出,立于成功之颠。
  • 血型密码全集

    血型密码全集

    这个秘密除了我们所知的基因外。还有一些目前医学水平无法探测的物质。医生们只能通过大量的实验与数据证明它们的存在。,血液有一股神秘而奇妙的力量,没有生物的界限,没有时空的阻隔,从远古飘然而来。即使是从未见面的两个人,只要他们血脉相连,无须太多的语言,太多的介绍,只要两眼一望,心底仿佛就有一种早就存在的情愫,慢慢地连成一条线。在血液中,到底有什么古老而神秘的物质能使人类自己与其他的同伴聚集而又区别?一滴血看起来既渺小又普通,殊不知,就是这小小的 一滴血却包含着人类发展史上最神秘的秘密。祖先那些古老的传统和文明,以及优秀品质,通过血液的模式在子孙身体中得以完好保存,并不断复制
  • 怨气撞铃

    怨气撞铃

    许景媛、孟阿塞、李乃文、李宗翰等主演悬疑网络剧原著小说,讲述盛家的小女儿盛夏为查明母亲死因的真相,化身为路铃掌铃人季棠棠开启的一段神秘惊险的边疆公路旅途。怨气撞铃,一串只能被死人怨气撞响的风铃,一段永远看不到终点的漂泊旅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市井奇话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市井奇话

    精选于《三言二拍》中的爱情题材作品17篇,其内容大都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已有定评、已为广大读者喜欢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像《刘小官雌雄兄弟》《吴保安弃家赎友》等。
  • 脑残王妃

    脑残王妃

    【女主篇】恶俗呀,人生的一大败笔,她竟然也穿了,不是华丽丽的穿越,而是一觉就睡过去了,好吧,穿就穿吧,话说穿穿更健康,她就大发慈悲替这个短命的小姐活着吧,可为什么要她成亲?这不在她计划之内呀?完蛋了,她才不要和古人爱爱呢,她要回家撒~虾米,这个王爷说啥?这不是他要的婚姻?好吧,反正郎没情,妾没意,那就来个协议婚姻,她就等着满十八岁被阎王带走重新投胎就好。可为什么事情会走了样?她竟然也被别人利用成为报复摄政王爹地的棋子?成为古代弃妃一枚?汗,他们男人朝野争霸关她屁事?她不要留在这里,她要把老公拐回去度蜜月~~~~~~~~~~~~~~~~~~~~~~~~~~~~~~~~~~~~~~~~~~~~一心想要回到的现代的她,真正回来却发现……爱情亲情同时背叛,再度重生的她将如何使江湖风生水起,朝野颠覆?【男主篇】她是浮云城所有未婚男子想要迎娶回家的女人,她清纯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让他愤怒,既然这么美好,得不到索性就毁了~毕竟她可是得罪了他,那就让她永无翻身之日。只是这个女人突然就变得太奇怪,把他宁王府搞的鸡飞狗跳,天翻地覆,最后胆大的竟然拐走她未来的姐夫私奔.士可杀不可辱,这顶绿帽子的侮辱他一定会讨回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她抓回来凌迟处死~【精彩片段】洞房花烛夜,某个男人正准备开动,突然就发现有个偷窥狂出现在他的房间,抓住来拷问,结果得到的答案是:“我来参观一下。”某男:………“沈芍婳,你在干什么?”冷喝一声,把正在忙碌的沈韶华吓了一跳,抬眼看是自己的夫君,沈韶华无力翻了翻白眼。“长眼睛是干什么的?”她只不过动手能力强一些,做一下卫生棉而已,用得着大惊小怪吗?“我听仆人说你把棉花坊的棉花全买回来了?”男人冷声问道,他宁王府又不缺棉花,她买那么多棉花干什么?最好能给他一个好理由,要不然他不介意自己一时冲动把她掐死。“对。”女人回答的很干脆某男:…….宁王爷扯去女人繁琐的衣服之后,竟然看到女人的胸前有两片像荷叶一样很奇怪的东西:“这是什么?”“这是王妃给奴家做的,叫什么文胸。”女人娇滴滴地回答。轰地一声,高大的宁王爷摔倒在地,高昂的“性”趣也被浇灭了。【潼言潼语】:小潼的书友群:60686560(已满)潼窝:86104110(未满)欢迎亲们加入,小潼定会为大家竭力奉献精彩内容~~【推荐区】推荐小潼自己的作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李主任的一天

    李主任的一天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