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1800000010

第10章 废墟上的新崛起(4)

希格荣先生代表艺术节组委会举行的宴会,在我们下榻的“汉堡饭店”宴会厅举行。进入宴会厅才知道,不只宴请我们一个代表团,是宴请前来参加“地平线”艺术节的亚洲各国的新闻界人士和记者。应邀出席的有日本、泰国、香港、南朝鲜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官员和记者。我们被安排在主桌靠近总书记希格荣的座位,大概显得对中国代表的重视吧。在这个宴会上,有两位新闻界同行给我印象深刻:南朝鲜《中央日报》文化部的一个女记者非常热情,她大概没有带名片,便按照名片的格式给我们写了一张纸片介绍了姓名,并要了我们的名片,用英文同我们寒喧;香港的英文刊物《亚洲周刊》的记者刘女士主动把她办的刊物送给我们。她是从美国留学回到香港的一位博士。听说我是搞文学评论的,当即写下了几个问题留给我,另约时间找我作专题采访。待到宴会结束,离开宴会厅时我才发现她是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半残疾人。这样一个残疾人作为一个记者在世界各国东跑西颠也够不容易的,只有很强的意志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宴会自始至终,希格荣先生都表现出对中国的热情,这大概与他六次到中国,与中国人民建立了友好情谊是有关系的。

七、在西柏林看川剧

“地平线85”世界艺术节,是以中国四川省川剧团演出的《白蛇传》来揭开序幕的。西柏林自由人民剧场的蓝色帷幕徐徐落下,大厅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达十几分钟之久。数以千计的观众超越了语言障碍,获得了艺术美的享受。西柏林《每日镜报》发表了题为《向天神造反》的长篇评论,指出:“最后一幕……观众中爆发出在这儿几乎是闻所未闻的热烈反响。川剧团在西欧的首次演出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同时也是第三届世界文化节的成功。”《柏林晨报》发表题为《中国人打斗用秀气的小拳头》为题的评论,对川剧精堪的艺术赞不绝口,称赞“《白蛇传》是一部色彩斑斓的、轻柔的、带有杂技色彩的唱剧,装饰华美,场面动人。幕内传来的悦耳的敲击声、哼唱声,唱腔曲折婉转,像鸟啭蝉鸣那样动听,场面美丽如画。有的观众赞美说:光是缀满刺绣的服装,已经是非常华美的了,每个头饰都足以同我们祖母时代最精美的灯罩媲美。”有的报纸还风趣地报道说:“《白蛇传》使文化节售票处前也排起长蛇。”中国艺术得到如此高度的称赞,大概是欧洲观众在经历了现代派艺术的新潮之后,对古老艺术美的一种向往吧!

我在另一剧场,同上千名观众一起观看陕西省木偶剧团演出的秦腔木偶《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同样看到西欧观众对中国艺术热烈赞赏的动人场面。孙悟空的神话故事对于西欧观众来说,也许要比《白蛇传》的故事为更多人所知。据我在现场观察,观众对此故事并不十分陌生。每场演出之前,报幕员用德语向观众介绍故事情节,观众情绪活跃,不时哄堂大笑,演出过程中,观众为剧中的场面时而惊叹,时而哄笑,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通过翻译问旁边的一位带小孩的中年妇女和小孩是否看得懂,那位女士说:“这是一出美不胜收的戏,每一个细节都令人赞叹不已。……(木偶)在空中飞,在水中游,在地上跑,闪扑腾挪,变化无穷,使剧场变成一个木偶的世界。幸亏观众时而发出惊叹声才使人们又回到了现实中。”演出结束,孩子们跳起来,当演员举着木偶走下舞台到观众席,向观众致意时,不少观众同木偶握手、拥抱。有的孩子天真地问:“孙悟空还在中国吗?”谢幕的掌声也是很长很长的。作为一个中国怎么人,当我们在异国看到如此激动的场面,听到对祖国艺术的赞美,怎么不感到自豪呢?当时,我对西安木偶剧团的副团长李旭东同志说,回国以后我一定要写文章介绍这个动人的场面。

这种令人兴奋激动的气氛一直持续了好几天。我还两次到柏林的音乐厅观看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团的演奏会。一次是在一个小型音乐厅里。中国年轻的表演艺术家们,用中国古典的乐器——古筝、箫、埙、琵琶、扬琴等,奏出了委婉、圆润、动情的中国古典乐曲,扣动欧洲观众的心弦。观众拼命鼓掌而不愿离去。按正常的规矩是不再加演的。希格荣先生那天在场,他同中国的艺术家们商量加演,再演了一个节目之后,观众方依依不舍地走出剧场。还有一次,是在柏林最著名的音乐厅,这里经常举行世界知名的音乐家的音乐会。国际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经常在这里指挥演出。那天有日本、泰国、南朝鲜、印尼等国的音乐节目。最受欢迎的又是中国古典乐器表演,掌声激越、热烈、持久,同某些国家演出的效果恰成鲜明的对照。第二天,我在柏林一家大百货公司碰到民族乐团的姜建华等几位年轻演员,当我们谈起他们的演出,受到如此高度评价时,一种爱国主义的感情油然而生,大家都几乎激动得掉下眼泪。

希格荣先生还邀请我们去参观在西柏林马丁·格罗皮乌斯堡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故宫博物院展览”。当我们到达展览馆门前时,希格荣先生迎候在那里,把我们介绍给展览馆主人和中国展览小组的成员见面以后,他又突然不见了。这些天来,我们几乎在每个场合都能见到希格荣先生,而且使人感到他都在那里恭候你。其实他是个“旋风式”人物,无所不在。此刻他匆匆离去,一定又是去应付别的场面了。“故宫文物展”是作为这次文化节的一个组成部分,时间为三个月,展出不到一个月,观众已达十万人次。那个购买到第十万张票的人,是一位中年妇女,突然被通知去领奖。顷刻之间,几十位记者把摄影机对准她,弄得她莫明其妙。原来,展览馆为了招徕观众,设置了这个“观众奖”,这第十万个观众成了唯一的幸运者。这里展出的一百二十多件(套)展品,只是故宫珍藏的一小部分,但是三千多年前的青铜器、巨幅的《康熙南巡图》、《乾隆八旬万寿图》等为欧洲观众叹为观止。有的观众在留言簿上写道:“中世纪的文明在中国。这次展出表明中国人重新确立在世界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柏林的气候变化无常,时冷时热。虽然时届六月,一下雨还有相当的凉意。但在“地平线85艺术节”举行的日子,西柏林却出现了一股“中国热”。我深深感到,这股热气来自中国伟大文化所发出的光辉,来自正在日益强大的中国。一股友好的热浪,冲击着微带寒意的西柏林。

八、斯佩莉河上的友谊聚会

作为“地平线85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是在柏林斯佩莉河上泛舟夜游。

斯佩莉河是穿越柏林市区的一条内河,河水平稳缓慢地流着,一片湛蓝。河的两岸是墨绿的森林,看不见一座建筑,没有一座烟囱,像乡村一般静谧。河水静静地在柏林市区流淌。

我们坐在这艘豪华的游船上,同前来参加“地平线85艺术节”的亚洲远东地区作家、新闻记者以及欧洲的一些作家、记者一起,游览风景如画的斯佩莉河。这是“地平线艺术节”活动中心组织的一次东西方作家之间的对话,是一次饶有兴味的大型联欢。据介绍,这届“地平线艺术节”一共有六个项目:音乐、戏剧、文学、电影、座谈、展览。中国除了派出四川川剧团、陕西秦腔木偶剧团、江苏昆剧团、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团、故宫文物展览小组和十八部电影以外,还有一个以王蒙为团长的中国作家代表团。他们在这里同日本、南朝鲜、东南亚以及台、港作家一起,与西欧作家开展座谈对话。中国作家代表团比我们晚到西柏林。但他们一到,也就忙乎不停。他们住的酒店,离我们住的汉堡饭店只隔一条街。但各忙各的互不交往。那天在远东作家会见大会上我们才第一次见面。参加这次文学对话的亚洲远东作家代表团中,以中国作家代表团的阵容最大,他们成了这届艺术节文学交流中的“明星”。组委会的希格荣先生了解到,我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从事文学评论写作,算是同文学“沾边”的人,因而有意无意地安排我们参加一些与文学有关的项目。例如,让我们在法兰克福逗留一天参观歌德纪念馆;让我们专程到托马斯·曼和亨利希·曼诞生的卢卑克市访问;也送给我们一些文学方面的资料,让我们对当代联邦德国的文学状况有一点了解。知道德国不仅过去有伟大作家歌德、海涅、托马斯·曼兄弟,当代文学也很活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联邦德国大致有三种文学力量并存:一部分是“国内流亡”作家(如高特弗里德·本、维尔纳·贝根格林、汉斯·卡罗萨、弗里德里希·格奥尔格、云格尔和恩斯特·维歇特);一部分是本人或者作品返回了德国的流亡国外的作家(如贝托尔特·布莱希特、赫尔曼·布罗赫、阿尔弗雷特·德布林、亨利希·曼、托马斯·曼和斯特·茨威格等);再就是“砍光伐净”派的青年作家(如沃尔夫冈·魏劳赫)。这三种文学在德国是并存的。不过,对战后德国文学具有深刻影响的还是“废墟文学”——例如,戏剧方面沃尔夫冈·博歇尔特的《大厅之外》;散文方面海因里希·伯尔的《列车正点到达》、《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诗歌方面魏劳赫的《写到了墙上》和根特·艾希的《偏僻的农家院落》、《地下铁道》等等。1972年,海因里希·伯尔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1981年德语作家埃利阿斯·卡内蒂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们的创作手法从社会批判现实主义到怪诞的讽刺的扭曲的现实主义。六十年代的各种体裁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深刻地政治化了,诗歌也随之功利主义化了。戏剧方面把历史和现实材料作为创作题材,最常见的戏剧形式是记实戏剧,例如,罗尔夫·霍赫胡特的剧本《代理人》、《士兵》,海纳尔·基普哈特的剧本《奥本海默案件》,根特·格拉斯的《平民试验起义》,彼德·魏斯的《调查》等等。文学家则主张把文学和政治、社会经历和美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到了七十年代,“纯文学“的空前繁荣时期,文学从政治化走向非政治化。作家不再对错综复杂的政治问题进行探索,而是把自己的经历作为艺术创作的题材。特别是小说,作家把题材转向自我,并把自我作为主体重新加以揭示。这里面有自传体作品,如马克斯·弗里施的《1966——1971年的日记》、《蒙掏克》,沃尔夫冈·克彭的《青春》,托马斯·伯恩哈德的《原因》、《地窖》,彼德·汉德克的《世界的重量》等;有纪实性的刻画艺术家性格的作品,如彼德·海特林的《荷尔德林》,沃尔夫冈·希尔德斯海默的《莫扎特》等;回忆自己个性的女性文学,如卡琳·施特鲁克的《阶级爱》、《母亲》,维雷纳·施特凡的《蜕皮》等。这些作品大多在逼真地描写无聊的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异常敏感地探索人们的心理活动。

联邦德国的作家有各种流派,但公认的德国当今最重要的作家是海因里希·伯尔、西格弗里德·伦茨、沃尔夫冈·克彭、沃尔夫冈·希尔德斯海默。我这次到德国,对于德国当代文学这些复杂情况,来不及进行研究,也没有同那些最有影响的作家进行更多接触,因此不可能对上面提到的作家和作品进行评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代联邦德国的作家同样希望与东方作家对话,增强各国之间的文学交流,这是共同的愿望。西欧人士重视通过文学的窗口了解中国,这也是确实的。所以,中国作家代表团到达西柏林,受到如此的关注,是不无原因的。在这次“地平线85艺术节”的六项节目中,文学座谈是重要的一项。“远东作家会见”的正式节目开始前一天,在西柏林艺术学院的小礼堂,举行了“德中对话翻译奖”的授奖仪式。我国作家张洁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的德文译者受到奖励。近几年来,联邦德国翻译了不少中国作家的作品,除了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以及巴金、丁玲等老一辈作家的作品之外,反映我国现实生活的作品特别受到重视。《沉重的翅膀》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本书由汉瑟出版公司用德文翻译出版后,第一版六千册,三天之内被抢购一空,很快又决定出第二版五千册。这个数字对西欧国家来说是很不简单的。德国著名批评家阿诺尔德说:“这是在德国获得最大成功的一本书。”在这次翻译奖授奖大会上,张洁应邀作了讲话,受到热烈的欢迎。在“远东作家会见”大会举行的当天,在大厅的活动橱窗上,挂着中国作家王蒙、黄宗英、张洁等人以及旅外港、台作家的照片。还有日本、南朝鲜等国家作家的照片。我在这次会见会上,首先看到了张洁。她穿着中国旗袍,脸上焕发出喜悦的光彩。我同她开玩笑说:“人家出洋穿洋装,你怎么穿起土装来了?”她笑了笑说:“这才有代表性哩!”后来陆续看见了王蒙、鲍昌、刘剑青、黄宗英、张抗抗等我熟悉的中国作家。各国作家和各国新闻界的朋友混坐在一起,游览过程中张洁出了一点麻烦。采访她的记者很多,没有翻译。当时香港一家英文刊物《亚洲周刊》的记者用英语采访她,不能对话。那位女士虽不懂中国普通话,但能讲粤语,可以用粤语对话。我因为懂粤语,张洁就抓住我给她作了一段翻译,这是一段小小的插曲。

在西柏林市当局举行的盛大晚宴上,黄宗英把旅美台湾女作家陈若曦女士介绍给我认识,并带开玩笑地说:“这是我们党中央机关报的文艺评论家缪俊杰先生!”在这次作家会见会上,陈若曦女士又介绍我认识了其他一些旅居港、台的作家。海峡两岸的作家,想不到竟热情地聚会在异国土地上。“曲终人散”。我们在斯佩莉河游船上结识的国内外一些文学界、新闻界的朋友,若干年后,彼此也可能淡忘,但我想,这种友谊不会像流水那样轻轻地流逝的!

九、天涯何处不相逢

有人说,世界上凡有人群的地方都可能碰到黄种人,都可能遇到炎黄子孙。这话虽有点夸大,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中国人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话虽这么说,但一到外国总有一种身处天涯的陌生感,能遇到一个中国人就有了“他乡遇故知”的特殊感受。

我这次到德国,几乎处处都遇到中国人。例如在汉堡我就遇到很多中国人,结识了一些中国人。中国人和德国人交往历史悠久。据说,早在1830年,汉堡的商船已到过中国。1978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商船已有109艘在汉堡港卸船。我们在汉堡港游览时,就曾看到过中国广州的商船和台湾的商船在那里卸货。尤其令人惊讶的是,仅汉堡一个城市就有近二百多家中国餐馆。到汉堡以后,我们在许多公共场所,在博物馆、饭馆、书店,不时都能碰到来自大陆、香港和台湾的旅德华侨及中国留学生。这些炎黄子孙一谈到祖国,就会顿感亲近……

同类推荐
  • 间隔年,一个女孩在游行

    间隔年,一个女孩在游行

    她,蔡璐璐,一个80后单身女孩,经历了一段奇幻又刺激的间隔年之旅:在路上,她经历了单身女孩旅行可能遇到的各种惊奇、刺激和彪悍的事:她想要的,是如何在庸常不变的朝九晚五中寻找到人生的乐趣与价值,如何不在房子、车子、信用卡三座大山重压之下日渐麻木,将年少时的所有梦想抛诸脑后。也许答案就在路上。每个人只能年轻一次,即使不能像光鲜的影视剧中那般轰轰烈烈,至少要给自己一次机会,试着推开那扇通往世界的大门,哪怕只从门缝中瞭望一眼也好。
  • 一个人与他的铁道旅行人生

    一个人与他的铁道旅行人生

    “每逢开启新的旅程,手握通往远方的车票,自我与位置世界的羁绊,是驱使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 梦游者的地图

    梦游者的地图

    《梦游者的地图》主要介绍了著名的风景旅游地,也分了几部分:布衣北京、名士风流、城市备忘录、梦游者的地图,没有故乡的人。把旅游过的地方作为一张地图
  • 驴友入门宝典

    驴友入门宝典

    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本基础知识类的驴友入门书籍,是写给全国几千万初、中级驴友看的书。这是一本作者参加户外活动7年多、带队出行200余次的经验总结,主要针对的是短程、低海拔、低难度的户外活动,向大家介绍关于驴友的基础知识、户外装备、安全知识、户外小经验、特种户外、省钱攻略、带队常识等等。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涉及的都是初、中级驴友最关心的、实用的内容,可以帮助初、中级驴友快速成长,更安全、更开心、更省钱的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野外耐力生存手册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野外耐力生存手册

    本书在野外生存领域是赫赫有名的畅销书。“你如何给自己定位,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论在哪一个领域,面对挑战,你必须鼓足勇气、积极进取,努力开拓未知的领域。
热门推荐
  • 周仓是个大帅哥

    周仓是个大帅哥

    三国时代不仅会经常打仗,我觉得可能是作者的写法让我们充满了薪鲜感——他试图用童话的眼光打量那些在我们眼前渐渐模糊的历史,这和时下的“恶搞”“戏说”“穿越”都不同,作者获得过冰心儿童图书奖。偶尔也会举行类似于现在的选美比赛——当然,周仓有一次参加了,铜铃样的大眼睁开来总好像随时要跟人打架,本来选美不一定轮得到他,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事件改变了大家对他的看法……《周仓是个大帅哥》受欢迎的原因,乱蓬蓬的胡子能经常把他喜欢的小孩吓哭。周仓长得和张飞差不多,它使厚重的历史有了温度,可感可触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三言二拍精编(1册)

    三言二拍精编(1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
  • 水龙吟传奇

    水龙吟传奇

    大侠与宵小只在一念之间,英雄与枭雄都能雄霸一方!是对是错,原本就不明确,正邪之分也只存在于你我心间。它虽然是绝世神兵,但它的成就只取决于他。他会是将来的武林救世主吗?
  • 嫡妃狠狂野:殿下休想进门

    嫡妃狠狂野:殿下休想进门

    不休我,我就给你戴绿帽子!“为什么要娶我?”“因为你八字够硬。”他是整个大陆里让人闻风丧胆的鬼刹王,做他嫡妃?不稀罕,成亲前逃不了,那她就成亲后逃。”你不休我,我就给你戴绿帽子,很多很多的绿帽子!!!”她是东方家族的大小姐,不小心穿越至异世大陆,成为身怀异能的将门千金,还被冠上鬼刹王妃头衔,大陆烽火狼烟四起,天赋异能却被压制,离家出走,各路追杀抢她,异能觉醒,她命由她不由人.
  •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千篇一律、机械重复、枯燥乏味是不是你工作的真实感受?另起炉灶、寻找新家、换个环境会不会是你的下一步行动?但是最终解决问题了吗?想要釜底抽……
  • 网游之我是武林高手

    网游之我是武林高手

    一入江湖岁月催,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皇图霸业谈笑中,天下风云出我辈,不胜人生一场醉
  • 大大小小都爱她

    大大小小都爱她

    欲望山庄的庄主,是警方锁定的目标人物。这个男人很神秘,莫含雅在那里呆了几个月,也没有见过他。某一天,他的两个十八岁的儿子入住了这里。他们一个叫东方欲,一个叫东方望,两兄弟,都是高大俊美。漂亮美丽的蘑菇都是有毒的,莫含雅看到他们两兄弟的第一眼起,就很清楚的知道,在他们魅力无穷的完美五官下,一定隐藏着暴戾恶毒的因子。不知是倒霉还是幸运,她居然被这两个小她八岁的两兄弟“看”上了,哥哥强吻她,弟弟不甘示弱,要她做他的女朋友……终于有一天,她听说造出这两个妖孽的山庄主人回来了,她是冒死,也要见见这个神秘的男人。看到那个男人的第一眼,她傻了,她万万没有没想到,这个男人竟然是……【情景一】东方迷万万没有想到两个儿子会拿一杯加了料的酒给他喝,药效发作,立即叫来两位贴身保镖:“马上下船去抓个女人来我的卧室。”某女万万没有想到,在海边散步也会被无缘无故的抓走,呜呜,手被绑住,眼睛被蒙住,就那样惨痛的失身给了一个不知什么长相的神秘男人……【情景二】欲望山庄斯文儒雅的总管:“庄主,两位少爷喜欢上了同一个女人,他们昨天为了争夺那个女人,又大打出手了。”魅力无边的神秘庄主:“玩具消失了,他们就不会争夺,不会闹矛盾——知道该怎么做了吧。”“可是庄主,那个女人是莫含雅。”“怎么会是她?”神秘庄主大惊。欲知详情,请收藏!!!尘埃会努力的写出一个不一样的精彩故事!!!。。。推荐尘埃正在追看的好文《重生——妖娆未婚妻》。。。小兔子失恋,也会喝酒买醉的。那夜,她醉得晕头转向,迷迷糊糊的错进了一间豪华的总统套房。她似乎走运了,这间总统套房里,虽然没有她暗恋的李经理,却有着三个积聚贵气、霸气、帅气于一身的各有千秋的俊美男人。他是色龙,他是暴龙,他是腹黑龙,而她偏偏只是一只兔子,呜呜呜,噩梦就这样华丽丽的开始了…**【剧情之一】**“你叫夏小兔,是这个村最漂亮,最美丽的村姑,对吧?”身穿紧身皮衣,带着黑色面具的男人扯着她的一头长发问道。她气愤的忍着痛,“对,我夏小兔就是这个村最美丽最漂亮的村姑。你想怎样?”“呵呵呵……”神秘男人神秘的邪笑,“你很快就会知道的,我,会让当今的皇太子殿下,和那位自负的莫总裁,以及嚣张霸道的江老大仔仔细细的看到我玩弄你的精彩情节的。”“……”夏小兔的脸,惨白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