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在成立之初,并没有引起外人的注意,哪怕是垄断整个港澳与广东省快递业务时,依然不为人所知。不过顺丰能瞒过普通人,甚至同行,却躲不过海外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敏锐的嗅觉。甚至在1995年之前,就有海外资本在寻找王卫,希望能买下顺丰的全部股权,但是王卫完全不露面,跟投资人玩起了捉迷藏。有的投资人甚至开出高价,只为和王卫见一面,依然没有成功。
其中,国际快递巨头荷兰天地快运(TNT)盛传早在1995年就曾与王卫接触过,不过最终的结局也是被拒绝。TNT为了配合进入中国快递市场的需求,退而求其次,最终在1995年收购了华宇物流。华宇物流在当时也是国内顶尖的陆路运输公司,TNT通过对华宇物流的收购,轻而易举地获得了1000多条运输路线,17万家客户。但TNT最初的选择是顺丰,足可见顺丰的潜力。不过因为双方都没有回应,此事并没有确凿证据。
进入2000年后,顺丰进入发展高峰期,前来寻找王卫的投资人更是络绎不绝。王卫依然如一棵咬定青山的劲松,硬是全部拒绝。2003年,另一家快递巨头联邦快递(FedEx)也看上了顺丰速运,出资高达五六十亿进行收购,而当时的顺丰年利润不过十多亿,王卫依然没有接受收购。最终(FedEx)寻找到了大田集团。大田集团是集海陆空物流于一体的综合物流集团,(FedEx)因此获得了大田集团覆盖全国接近600个城市的运输网络。
进入2007年,国际快递企业的资源整合行动进入高峰期,美国联合包裹(UPS)也开始大规模地加速中国快递网络建设,给国内民营快递企业施压。同时嘉里大通(国内最早的合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也积极铺设国内的公路物流网络,而国内传统的快递企业,为了加快发展脚步,则开始了大规模的并购行动。申通快递也随着快递行业脚步,收购了海航旗下的天天快递。所有以物流或者快递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均开始向着大物流方向前进,很少有企业拒绝变,拒绝进入大物流行业,但是顺丰依然没有改变,硬得有点不合群,像块石头。
王卫领导下的顺丰不仅拒绝并购,甚至在进入大物流这一集体活动上也表现得相当不积极。对于拒绝外资收购,甚至入股这一事情上,王卫有着多方面的考量:首先王卫在感情上就不太能接受,顺丰由他辛辛苦苦一手营造,对顺丰完全有种父亲对于孩子的感情,卖掉的话,心里的坎难以迈过去;其次是王卫认为顺丰在未来依然有强劲的发展动力,内地的快递市场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外资所开出的价码,完全低估了顺丰和未来顺丰的价值;再者,王卫始终存在一种朴素的爱国情怀,认为顺丰是民营快递的骄傲和标杆,他不希望为了钱而失去这一宝贵的品牌。
王卫做生意不纯是为了钱,除了钱,他还有更多的目的。在2011年7月的顺丰内部讲话中,王卫说出了钱之外的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经营企业的目的,可能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个目的还会发生变化。就我个人而言,经营企业的目的可能有点理想化,不完全是为赚钱,顺丰的愿景是成为最值得信赖和尊重的公司。我们不追求行业排名,也不求一定要做到多大,而是希望我们的人和经营行为都能被社会信赖和尊重。
“我觉得企业跟人一样,如果能有一些理想,做事的态度和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就好像为赚钱而画的人,同只求温饱、为追求艺术而画的人相比,他画画的方式和最后出来的作品肯定不一样。有艺术追求,就会有执着,它会推动你不断给自己挑毛病,不断改进。所以我总觉得,企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还是要有一点艺术家气质。而营业额可能是水到渠成的事。”
至于企业扩展业务,进入所谓的大物流行业,王卫也认为目前的顺丰业务足够他去发展,依然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正所谓贪多嚼不烂,贵精不贵多。快递业务作为主营业务,踏实做好这一项业务,完全可以做到最出色,赢得人们的信赖。甚至从顺丰进入全国发展阶段以后,就可以隐约看出王卫的目标,他很少参与国内民营企业的争论,只是一步步地按照自己的规划,带领顺丰走向全球。其实谁都能看出,王卫并没有把“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汇通以及韵达)作为竞争对手,他心里真正的对手是国际四大快递巨头(德国敦豪DHL、美国联邦快递FedEx、美国联合包裹UPS以及荷兰天地快运TNT)。
为了实现自己内心的这一目标,王卫自然不会把顺丰拱手相让,哪怕是外资投资,他都难以接受。在王卫看来,任何外资的注入,都会导致顺丰的决策层受到外资影响,进而影响到他做决定时的独立性。
如今国内快递市场尚在起步阶段,依然还有巨大的市场可以开发,而且顺丰已经顺利成为民营快递企业的龙头老大。王卫自己又仅仅40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心中有抱负的王卫理所当然地更希望建立起新的快递王国,让顺丰快递成为像国际快递巨头一样的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