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8300000002

第2章 你的离去像刺青,如此痛如此美丽(2)

谁不曾有过花好月圆的时光,只是很少人会做好有一天被洗劫一空的准备。岁月看似深厚,实则凉薄如纸,那些说好不散的人,最终或不相往来,或阴阳相隔。

上高中之后,因不在同一所学校,我和小冉渐渐失去联系。

秋天已足够悲凉,冬风还要肆无忌惮过境。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可人生之春始终遥遥无期。

放寒假回家后,初中班长组织同学聚会。我本想去小冉家通知她,母亲告诉我,小冉肯定不会去的。我以为小冉还未从悲痛中缓过来,但母亲说她在学校体检时被查出患了和她母亲一样的病。

寒风长驱直入,微雨渐渐下成雪。萧瑟的秋和寒彻的冬,色彩都不浓烈,因悲恸永远是惨淡的。

我踌躇一番,最终还是去了小冉的家。她爸爸不再瘫在沙发上喝酒,而是竭尽全力撑起这个家。雪挂树梢,天气阴寒,已经逝去的无法挽回,而他当下的一举一动,都像是一种郑重的仪式和庄严的承诺。

小冉躺在房间里,此前糯软的嘴唇变得苍白干涩。她望着窗外的雪,无法预知春天何时到来。她问我,像她这样的人,可不可以有爱情。我转过头,看到她的眼里噙着泪水。

我们像从前那样拉着手,窗外是严酷的冬季。

等她睡熟后,我抽出被她紧紧攥住的手,帮她盖好被子,轻轻走出屋门。那时,她的父亲正在给她熬制中药。正当我踏雪迈出大门时,恰好碰到初中同学李浩走进来。我的眼泪倒映在他的瞳孔里,他的心疼瞒不过我的眼睛。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小冉问我的话。

街上行人很少,雪地靴踏在地上有着咯吱咯吱的响声。

我回到家后问母亲,李浩一直在照顾小冉吗?母亲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只是应了一声。语气中,是赞叹,是惋惜,也是无奈。

爱情从没有定义,一千对恋人,便有一千种对爱情的理解。它可以轰轰烈烈,天涯海角相追随;它亦可以平平淡淡,看尽细水长流。不管它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它都有一种属性——笃定。笃定彼此的心,叠在对方心上。

小冉问我,她可不可以有爱情。其实,她是害怕辜负一个人的心。她亲眼看到母亲去世之后,父亲的生活是如何从精致美满变得粗糙残缺。爱情有着最柔软也最坚韧的力量,可建立一座避风的城堡,亦可摧毁一座坚固的城池。尽管小冉已经爱上李浩,但因预料到了残破不堪的结局,所以每次李浩去看望她时,她或是在睡梦中,或是将房间上锁。

如若小冉在睡梦中,李浩便坐在床边,直到她醒来;如若她将房门反锁,他便帮着她父亲熬制中药。爱情里,多半是中听的承诺,殊不知,真正的承诺,正是这被所在之人看在眼里的一举一动。

因知晓命运给予他们的时间所剩无几,所以,他想要给她极致的爱情。所谓极致,于他而言,便是每日下午前来守候。一句“我爱你”,远不如一日陪伴,这是他的爱情箴言。

李浩的父母不是没有反对过,他们曾不止一次问他,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在决定爱的那一刻,爱本身就产生了意义。

这是李浩心中的想法,但他始终没有回答。他只愿有一天,父母会理解他。

花落尽,叶落尽,又到深秋。

小冉咯出的血染红了医院的白床单。她的手在李浩的手中渐渐变凉。

人们都在追寻永远的爱情,以为永远即是完全。但在那个凉风秋月夜,李浩永远失去了小冉,却收获了一份完全的爱情——不会变质,不会过期,跨越时间,超脱空间。

再见到李浩时,是在初中同学十年聚会上。

他很大方地向大家介绍他的妻子,脸上是平静的幸福。

我不知道在秋风起时,他会不会想起小冉,但我知道这是小冉最希望看到的结局。

因为,爱一个人就是要他幸福。

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

幼儿园里一片寂静,阳光透过密密的枝丫筛下斑驳的树影。色彩鲜艳的滑梯安静地坐落在院落中央,人工草坪上偶有小鸟飞过。

教室内窗明几净,小萍拿着画有图画的英文单词书教孩子们读英文。她读一句“Miss”,孩子们就用稚嫩的童声跟着读一遍。

Miss,Miss,Miss,小萍读了三遍,告诉围着她坐的孩子们想念妈妈时,就可以对妈妈说这个词。孩子们似懂非懂,自顾自地在书页上折下许多角,或随意画下许多线条。只有一个脸圆嘟嘟的小孩子结巴地问老师,万一妈妈理解错了怎么办。小萍注视着这个孩子,猛然想起这个单词并不只有想念一个意思,它也代表错过。

我想念你。

我错过你。

此刻,我如此想念你,是因为我已经错过你。

那一晚,她在幼儿园门口等了一夜,却只等来一封辞别信。

幼儿园不远处驻扎着一支武警部队,队长的儿子小飞便在小萍的班里。由于队长太过繁忙,每天送小飞上幼儿园的任务便落到了班长宋斌身上。小萍每日站在幼儿园门口迎接孩子时,宋斌都会嘱托小飞几句,看着他欢快地跑进教室后,他才转过头来跟小萍寒暄几句。他的话很短很简单,多半都是感谢之言。小萍大多时候也只是笑笑,说都是应该的。

时间的针脚密密麻麻,置身其中的人从不知晓它的寓意,待回头看时,才恍然明白他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向彼此靠近。

小萍从未拒绝过宋斌的搭话,这即是一种委婉的应允。故而,当宋斌提出周末邀请小萍到部队转转时,她便没有顾虑地答应了。宋斌的战友很是热情,纷纷拿来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水果递到小萍面前,胆子大的战友甚至向她开起善意的玩笑,管小萍叫起嫂子。小萍听到后并不恼,只是假装嗔怒地让宋斌好好管管他们。

周末晚上七点战士要全部到操场集合,这是这支部队的惯例。于是,将近六点时,小萍主动提出要回去。宋斌没有阻拦,戴上军帽便陪着她走出部队大门。

从部队到幼儿园,很短的一段路,他们却走了很长的时间。也正是这迟迟不愿迈出的脚步,让他们更清楚自己以及彼此心中涌动的爱意。因而,宋斌鼓起勇气将自己的手,覆在小萍的手上时,尽管对方有瞬间的惊慌,到底没有躲避。

随着彼此相处时间越来越长,小萍渐渐了解到宋斌老家在内蒙古,父亲年轻时是一名优秀的骑兵,但因身患重病,在他十二岁时,便病逝离他而去。他与哥哥皆听从父亲临终时的遗愿,自十八岁参军。所不同的是,哥哥留在了内蒙古,而他离开那片美丽的草原,来到了现在所在的城市。

临近年底,宋斌转业的时日一天天逼近,他的神色也一天天暗淡下去。每次送小飞上学时,他总是不敢直视小萍的眼睛。

雪一场接一场地下,总有些东西暂时被掩盖着,只是日出一到,雪就会融化,那些被掩盖的事,也终究会被消解。

周末,寒风凛冽。然而,比风更寒更冷的,怕是两人的心。

他们并肩走在再熟悉不过的街上,行人从他们身边匆忙走过。他们并不急着走向未来,因他们已在彼此眼中看到了路至此戛然而止。

有些事情与其逃避,倒不如坦然面对。即便遍体鳞伤,总也好过在沉默中无疾而终。小萍裹紧大衣,看着宋斌的眼睛问他是不是转业想转回家乡。宋斌沉默良久,终郑重地点了点头。俄而,他拉起小萍的手,认真地对她说,希望她能随自己一起回到那片美丽的草原。

小萍坦言,她自己并没有什么意见,但要和父母商量一下,毕竟家中就她一个女儿。尽管这只能算个折中的答案,也已让宋斌惊喜万分。

回到家,小萍告诉父母自己的意愿时,遭到了他们的坚决反对。纵然在这个城市里,自己家并不富裕,倒也能衣食无忧。内蒙古草原虽然美丽,终究太过荒凉与寒冷。父母的爱,是种禁锢,亦是一种保护。

小萍拗不过父母,只得劝宋斌留在这座城市。宋斌呵出一团团雾气,最终无奈地摇了摇头。

临走前一天,宋斌与小萍约好下午五点在幼儿园门口相见。

她等了许久,从午后至傍晚,从傍晚到深夜,从深夜又到黎明。他始终没有出现。待到清晨时,与他关系甚好的一个战友则替他转交了一封信。

小萍读完信后,方才知晓宋斌执意回家的缘由。在信中,宋斌告诉小萍,前一段时间,他哥哥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去世了,他曾劝母亲离开内蒙古,来到他所在的城市。但那片草原上,睡着她的丈夫和儿子,她今生不会离开草原半步。宋斌再不愿母亲在孤寂中度过余生,便义无反顾地选择转业回乡。

寒风袭来,小萍将信捂在胸口。如若说遗憾,小萍最大的遗憾是,在最后的岁月里,她没有用更多的时间好好爱。

所幸,宋斌给予的温暖从未冷却,小萍给予的祝福也从未远离。在余下的时光里,他们仍会在各自的生活中,笨拙而用心地爱下去。

同类推荐
  • 洛克菲勒家书

    洛克菲勒家书

    本书是约翰·D·洛克菲勒给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的私人信札的汇编,这些信札是洛克菲勒不愿意公开的,以遗嘱形式珍藏的贵重物品。信札“透露了太多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业秘密与经营智慧,绝对是一本培养伟大企业家的无可比拟的教材……”洛克菲勒这些信札的价值正如艾伦·格林斯潘所说:“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全部财富还要宝贵。”
  •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在编写体例上,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兼及诗文体裁,从周秦诗音写起,包括诗经、汉魏辞赋、乐府诗、魏晋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每章先录原文,后是注释,紧接着是赏析文字,以便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诗词曲赋的创作背景和寓意情感。
  • 李清照的红楼梦

    李清照的红楼梦

    曹雪芹和自己的家人难道有如此深仇大恨?非要一一揭露自家老底。李清照和《红楼梦》,一个宋一个清,能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的巧合,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曹雪芹,还世人一部真正的《红楼梦》。
  •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赛特的生平和总体创作情况。第二章以《如意郎君》的思想内容为研究对象,指出这部作品对西方文化、世俗主义和宗教宽容、印度现代化发展以及中产阶级壮大等社会问题的看法。接下来的四章从空间、性别、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对小说进行研究。第三章从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切入,指出了作家虚构的布拉姆普尔城象征了50年代初期的印度,还分析了文本内部空间象征手法的运用。第四章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如意郎君》中的男性和女性形象构建与更新一代人物所承载的象征意义。第五章重点研究《如意郎君》的叙事结构。第六章对赛特的本土语言与英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弘扬学术是一项崇高而艰辛的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园地上辛勤耕耘。我们将坚守自己的文化理念和出版使命,“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为中国的学术进展和文明传承继续做出贡献。,收获颇丰,不仅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褒扬,殷切期望新出现的或可获得版权的佳作加入。也得到作者的肯定和信任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少夫人跑路了

    少夫人跑路了

    “戒指我收下了,人……我不要。”被相恋两年的男友甩了,失意逛街却遭乔氏老大的当街求婚,很没品的收下那只价值昂贵钻戒,却把他人给甩了,顺便捉弄了他一下下。与好友去泡个吧玩个乐,却不小心跟好退婚的未婚夫撞到到,作弄的金龟找上门,硬要她做老婆,杯催啊,A市两个最值钱的金龟因为她互掐了……
  • 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欧阳自远,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刻苦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国科学的尖端,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追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探月的梦想是如何走进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又肩负着祖国怎样的飞天梦。欧阳先生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期待中国探月的成功,但更期待国人真正了解“月亮文化”,感受到月亮后面的人文情怀。通过欧阳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历程的发展与变迁,更能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为梦想执着一生的高尚情怀。
  • 小学生礼仪:1-3年级

    小学生礼仪:1-3年级

    优雅的风度不是天生就有,需要从小培养。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每一个与人打交道的机会都是培养礼仪的机会。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礼貌无需花费一文,却能赢得许多。礼貌看似只是一些细节,但也能让人失去很多。本书是专为小学生量身打造的礼仪规范书籍,精选了常用的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等内容,教导学生要尊敬长辈、友爱同辈、严于律己、彬彬有礼,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送终者

    送终者

    关于寒江路三号,那是一个没有人愿意提起来,它和死亡,鬼魂,诡异相联着的。也没有人喜欢来到这里,尤其是晚上的时候,这里除了昏暗的灯光以外,没有一个行人。这里被称为死亡之路,它左面是一条小河,两面环山,如果这样说,这里不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可是这里偏偏就是和死亡联结在一起,而且已经有百年之久了,这里阴气森森,每年这里下雾的时候也是最多,而且久久不肯散去。
  • 冷宫凤后

    冷宫凤后

    嫁于他时,他的后宫,美女如云。大婚当天,金銮殿上,他与他的宠妃,调笑嫣然,全然不顾她独自跪拜于堂下的尴尬。新婚之夜,他宠幸别的妃嫔,任由她独守空闺。他娶她,为了完成祖训,她嫁他,为了家族安定。他冷酷,她淡漠,他邪魅,她傲然,两个人秉性相投,却背道而驰。利益的冲突,他不得不利用她,却不料一步步失了心,动了情。而她,却依旧淡然如风,犹如一株孤傲的寒梅。一身傲骨,不曾屈服。
  • 做人做到位

    做人做到位

    做人做到位,成功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能战胜自己的人,做一个能让自己心灵放飞的人。用点心思,琢磨做人的道理,提升做人的修养,为自己奠定一生成功的基础。事业成功的人,通常是那些把人放在第一位的人。做人做到位了,事业做到位了,财富自然也就随着来了,事业自然也就成功了。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两宋:两京梦华;元代:大漠烟尘;明代:浮华世家;清代:天朝日暮;民国:走向复兴。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