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3100000007

第7章 作战(1)

打仗不是打兵马,是打钱粮

原文

作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华杉详解

《作战篇》,曹操注:“欲战,必先算其费,务因粮于敌也。”要打仗,先算算要花多少钱,想想能不能从敌人那里搞到粮食。

张预注:“计算已定,然后完车马,利器械,运粮草,约费用,以做战备,故次计。”他这里是讲《孙子兵法》的逻辑顺序,先是庙算、“五事七计”,看有没有胜算。胜算在握,决定打了,接着算,算什么呢?费用预算,算要花多少钱。

孙子开始算了,要多少兵马,多少钱。

“驰车千驷”,驰车,是轻车、战车。“驷”,一辆车四匹马拉,跑得快。孙子的时代,马蹬还没有发明,人骑马上厮杀还不稳当,所以没有骑兵,都是战车。《司马法》说,一车,车上配备甲士三人,跟着步卒七十二人,跟后来的坦克战术差不多,步兵跟在战车后面。

所以一辆战车是七十五人,我们读史常读到“千乘之国”,就是有一千辆战车,七万五千人的部队,这就是他的军事实力。

“革车千乘”。革车,是辎重车,装粮食、战具、炊具、衣服等物资的。

《司马法》说,一辆革车配十个炊事员,五个保管员,五个管养马的,五个管砍柴打水的,共二十五人。所以一千辆革车是两万五千人。这加起来就是“带甲十万”,一千辆四匹马拉的战车,配备七万五千人,一千辆辎重车,配备二万五千人,加起来就是十万人的军队。

这么大的部队,还要“千里馈粮”,你得给他运粮呀!古代打仗,运粮是个大事,若远征匈奴,出发时十车粮食,运到前线部队只能给他两车。为啥?

因为有四车被运粮部队在去的路上吃掉了,还要留四车给他们在回来的路上吃,因为还有好几个月返程呢。若粮不够,他们在路上饿死了。我说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李筌注解说,千里之外运粮,得二十人奉一人,费二十人的口粮才能运一个士兵吃的上去!

还有迎来送往的使者宾客,车甲器械的修缮,胶漆之材,都是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日费千金,十万之师才能运转。

所以《孙子兵法》第一篇讲实力对比,风险评估,胜算几何,第二篇就讲费用预算,资源保障,这和我们经营的道理,真是一模一样。

汉武大帝,一世英名,毁于军费

原文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华杉详解

贾林注:“战虽胜人,久则无利。兵贵全胜,钝兵错锐,士伤马疲,则屈。”

战争是为了获利,如果打的时间太长,消耗太大,就得不偿失了。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长期征战,国家就拖垮了。所谓“汉武大帝”,就是深刻教训。

在咱们的历史教材和电影电视里,汉武帝的形象,是相当的高大上。而事实上,像他那么穷兵黩武,多大国家也得被他拖垮,他不仅把政府搞破产,而且把全国人民都逼破产了。

所以孙子的伟大,就在于不是因为他是兵家,就拼命忽悠主公打仗,好让他建功立业。恰恰相反,他拼命劝你别打。因为他是真正的智者,而且是真正的仁者,是负责任的人!

人性的弱点,就是好大喜功,不光统治者好大喜功,小老百姓做了炮灰填了万人坑,被搞得家破人亡,他还是崇拜迷恋那好大喜功的统治者。

汉武帝之世,被称为“盛世”。他继承的,是文景之治,是“治世”。中国历史上的好日子,就是治世和盛世。人们都津津乐道盛世,却不知道治世才是人间天堂,盛世你可能就会家破人亡,做了盛世赞歌中的炮灰。

治世是什么呢?就是休养生息,税收极低,达到三十税一差不多。贸易关税、过路费、过桥费全部没有。民营企业投资自由,别说负面清单管理,根本没有负面清单。煮海造盐,开矿炼铁,甚至开铜矿铸钱,全部自由。就和现在的自由经济国家一样,发钞票的银行也可以是民营。

文景之治,和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就是这样的治世。简单说治世就是自由和自治社会。小政府,不干预民间文化经济和生活。法无禁止皆可为。而那法禁止的东西极少,比刘邦的“约法三章”多不了几条。

这样休养生息,民间活力空前释放,社会财富迅猛增加。

文景治世下来,到汉武帝即位的时候,国库的钱财粮食堆得装不下,史书上说拴钱的绳子都烂了,钱还没地方花。他就开始找地方花了。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现在愤青们说起这句话,还饱含热泪和激情。可不知道,这句话的背后,是从政府到民间的全国破产。

汉武帝年年穷兵黩武,开疆拓土,国库很快空了。他就开始搞国营企业,所谓盐铁论。盐家家要吃吧,由央企垄断,民间不许经营。农业社会,家家都要镰刀锄头吧,央企垄断开矿炼铁,民间不许经营。

中国由央企垄断国计民生,形成第二税务局的制度,发端于春秋时齐国的管子,固化于汉武帝,一直到今天,吃盐还是央企垄断。

央企的钱很快也不够汉武帝花了,他开始随意加税。加税也加到头了,他开始对社会财富存量收税,要求全国中产以上人家向政府申报财产,课以财产税。

大家当然不愿意申报,或者少报。汉武帝就下令全国人民相互举报,有虚报的,邻居或朋友向政府举报,举报者可得到被举报者财产的一半!

这一下子,潘多拉的魔盒打开了,官吏乘机勒索,没虚报的也被诬成了虚报。所有中产以上人家,全部破产。

到汉武帝晚年,国家快玩不下去了。空前巨大的政治压力,让他给全国人民写了检讨: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轮台罪己诏》。

“拙速”,就是准备要慢、动手要快

原文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华杉详解

打仗拖得时间长了,后方和外交都会出问题。如果兵疲气挫,力尽财竭,列国诸侯就会乘你的危机而起兵进攻。到那时,再有智谋的人,也束手无策,所以用兵只听说过老老实实的速决,没见过弄巧的持久。

典型历史教训是隋炀帝杨广,他的性格和汉武帝差不多,能力也很强,也是绝顶聪明,文武双全。能者多劳,他就取个年号叫“大业”,要做一番大事业。

开挖大运河是他泽被子孙的大事业。如果只做这一件,他就名垂青史了。

但人生苦短,他要集中力量把大事都干完,于是迁都洛阳,营建东都,又亲征吐谷浑,三伐高句丽,搞得民穷财尽,天下愁苦。为他造船工期之紧,弄得工匠脚一直泡水里都生蛆了。

于是杨玄感、李密等英雄乘弊而起,天下大乱,杨广就丢了脑袋。

孙子这篇兵法是写给吴王阖闾的。不过阖闾后来也成了这一条的反面案例,就是吴楚桑叶战争。

桑叶战争名字是我取的。就是吴楚接壤地,两个小姑娘争一棵树上的桑叶,吵了一架,或许还动了手。结果双方家长都比较火爆,就抄家伙打杀起来。死了人,双方边防官就动了军队,最后发展成两国大战。

大战的结果,是吴军攻陷了楚国首都郢都,楚昭王逃亡了。这是春秋战史上第一次有诸侯国国都被攻陷。

吴王兴奋啊,就待在郢都作威作福。时间长了,越国看他军队待在楚国,国内空虚,就“乘其弊而起”,发兵攻吴。楚昭王又从秦国搬来救兵。阖闾和秦军作战不利,他的弟弟夫概起了异心,也“乘其弊而起”,偷偷溜回国自立为王了。

阖闾赶忙回国平叛。好歹应付过去了,夫概率本部投降了楚国。

所以阖闾打了个空前的大胜仗,不能见好就收,反而差点覆灭,大伤元气,什么利益没捞到。这没有利益,当初为什么要开仗呢?人们做事总是会忘了目的,就是这样。

“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巧的东西长久不了,就那一下。就像时尚服装就能穿一季,最时尚的只能穿一次,标准衬衣能穿十年。

“拙速”,曾国藩把它体会为“不疾而速”。从战略来说,从人生道路来说,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积累,每天进步一点点,二十年你就超过所有人。功夫都在平时,都在基本面。

从打仗来说,拙速,就是准备要慢,动手要快。这就是林彪著名的“四快一慢”战术。

“四快”是指:

1.向敌军前进要快。进攻时要善于出其不意,长途奔袭,以抓住敌军。

2.攻击准备要快。抓住敌军后,看地形、选突破口、调动兵力、布置火力、构筑工事、战斗动员等各项准备都要快。

3.扩张战果要快。突破“一点”后,坚决扩张战果,使敌军无法恢复防御。

4.追击要快。敌军溃退后,要猛追到底,使敌军无法逃跑和重新组织抵抗。

“一慢”是指发起总攻击要慢。要在查清敌情、地形,选好突破口,布置好兵力、火力,做好准备后再发起进攻。

林彪的“四快一慢”,就是孙子兵贵拙速的最好注解了。

利害关系:先考虑避害,再考虑趋利

原文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能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华杉详解

贾林注:“兵久无功,诸侯生心。”

杜佑注:“兵者凶器,久者生变。若智伯围赵,逾年不归,卒为襄子所擒,身死国分。”

他说的这个智伯,是春秋时晋国四大家族,智、韩、赵、魏的智氏。四大家族,智氏最强,智伯做了晋国执政。先后找韩、魏两家索要土地,两家都给他用了“卑而骄之”之计,痛痛快快给了。因为不给,打不过他。给了,好让他再去惹别人。

智伯志得意满,又找赵襄子要。这回要的,是赵家最好的地,关键是赵家祖先宗庙所在,无论如何不能给。于是就开仗了。

智伯裹挟韩、魏两家一起伐赵,许诺灭了赵氏,分土地给他们。这仗打了三年,赵家支持不住了。派使者找韩、魏两家,说智伯怎么回事你们都知道,哪会分土地给你们,不过是各个击破罢了。不如我们三家联手灭了智氏,分了他家土地。

韩、魏两家早等着这一天,就差一个人来捅破窗户纸。于是阵前倒戈,突袭杀了智伯。不仅分了智伯土地,而且之后灭了国君,三家分晋,把整个晋国瓜分了,在后来的战国七雄里,韩、赵、魏就占了三国。

智伯也是文武全才的人,而且作为晋国执政,他的政治、经济实力都远超另外三家。攻打赵氏,如果能等待时机,周密准备,一鼓而下,三家可能就真被他一鼓而下了,晋国可能就成了智国,没有后来三家分晋的韩、魏、赵了。

但夜长梦多,兵久弊生,反为三家所害。赵襄子对智伯是刻骨仇恨,把他的人头骨上了漆做酒器,每天端着喝酒才解恨。这就是智伯的下场。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李筌注:“利害相依所生,先知其害,然后知其利也。”

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

李嘉诚说,做任何事情先考虑失败。

经营和打仗一样,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其实比打仗的胜算还低十倍。因为打仗就是两方打,不是你胜就是我胜,经营是你不知道跟谁在打。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我们不要一脸无辜:“怎么会这样?”不能“成功了都是自己伟大,失败了那是环境变化”。环境本来没义务等我,先能避害,然后才可趋利。因为利今天没有,明天还可以再图。而害却可能让我输掉老本,彻底出局。所以避害比趋利重要得多。

为什么我们的趋利意识总是百倍于避害意识呢?主要是因为侥幸心理,赌一把。有人说,大不了重新来过!不是每个人都有史玉柱的命,出局了就没法重来了,因为那牌局里的人都不白给,你手里没牌了,拿什么入局?

把战争成本降低,就能提高胜算

原文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华杉详解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役不再籍”,就是一次征兵就解决问题,不要仗打了一半,人打没了,又回国征兵。

“粮不三载”,这要求更高了。“不三载”,就是两载。去的时候带一次粮食,回来的时候再送一次粮食给军队路上吃。中间吃什么呢?“因粮于敌”,吃敌人的,能克敌拔城,得了他的储积,就不用国内运粮了。楚汉相争,刘邦就是先占了秦朝留下来的中央粮库——敖仓。楚军饿得嗷嗷叫,他始终不愁吃不愁穿。

一次把事情做对,一定搞定,不返工,就是最高效率。看来做任何事的道理都一样。

国之贫于师则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杜牧注解说,粮食是重物。要运粮食,就要人去运,牛拉车,则农夫耕牛都离开了农田,没人耕地,百姓不得不贫。

管子说:“粟行三百里,则国无一年之积。粟行四百里,则国无二年之积。

粟行五百里,则众有饥色。”运粮行程三百里,则一年的存粮没了;行程四百里,则两年的存粮没了;五百里,则全国人民都要饿肚子。所以诸葛亮北伐,他得攒三年粮食才能伐一回,魏国也把他这粮食账算得一清二楚,知道他下回什么时候来。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

同类推荐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元帅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元帅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喋血四平

    喋血四平

    946年4月至5月间,东北民主联军在四平地区展开了抗击国民党军进攻的防御战役。四平是东北的军事重镇,在解放战争期间,四平战役名闻中外,被外国记者称为“东方马德里”。此战中东北民主联军歼敌1万余人,迟滞了国民党军向北满的进攻,对巩固北满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谍影重重

    谍影重重

    世界王牌间谍、谍战大案秘闻全记录。细说世界顶级间谍的传奇故事,直击重大火热的间谍事件,揭开间谍工作的神秘内幕。通过介绍普京的克格勃情结、“地下总统”胡佛、英国间谍女皇帕克、谍海枭雄勒鲁瓦、日本间谍东方魔女川岛芳子、谍海奸雄土肥原贤二等,从侧面反映神秘、无情、血腥的间谍人生。
  • 东方神都

    东方神都

    一个时代!一个背景!一场风云再起的诡谲征战!一个热血男儿的尔虞我诈!权与利、忠与信,欲与爱!脚下成堆白骨,春秋的轮回!人生的舞台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精彩好戏!最终是时代造英雄,还是英雄铸就时代?小人物又是怎样雄起……
热门推荐
  • 鱼干女的机甲生涯

    鱼干女的机甲生涯

    这是一个现代典型的鱼干女魂穿到未来,成为某军人世家的一员,从而没什么选择地成为一名普通机甲战士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新编实用管理学

    新编实用管理学

    希望《新编实用管理学》的出版,对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在从事管理活动中有所裨益,并为建立与完善中国社会主义科学管理理论体系起到推动的作用。
  • 皇家童养媳

    皇家童养媳

    好吧,还有,被选进宫名义上陪侍太后的苏四小姐,原则上来说,你的责任,英明神武的皇帝,是勾引到太子,睿智高深的太后,成为未来的皇后或皇妃!,一群美貌聪慧的后妃……嗯。这些其实都不关苏如绘的事,毕竟,才女出身的皇后,她的目标不是嫁给皇帝
  • 自觉成就一切

    自觉成就一切

    主动的人,才会得到更多赏识。当自学成为一种习惯时,你也就拥有事业成功的通告证。
  • 绝代魔妃

    绝代魔妃

    【今生】冷凌依,冷家的废材四小姐,生性懦弱无能,胸大无脑。与青月帝国蓝家公子蓝泽宇订婚,却爱慕慕容绝。后因为姐姐冷凌月的挑唆而被父亲赶出家门发配边疆。然而,梦中醒来,她却不再是她……初生的她,光芒万丈,血契超圣兽,灭四大家族,报血海深仇。她一袭红衣,一张面具,一把染满鲜血的长剑便让人闻风丧胆。此后,那个废材小姐就此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王者。从此,这天下无人再敢伤她毫发,从此,泱泱大陆被她踩在脚底……【前世】云穹,神魔大陆唯一一个兼修战气和魔力的人,却用尽自己所有功力封住她的一魂一魄,等待千年只为换回一面之缘。他为她撑起前面的路,却换来了她内心的芥蒂。前世,他是她最爱的人,是她生命中的所有。今生,他当着天下人说守护她一生一世,她却迟疑了……***她说,得罪我的人都得死。她说,这泱泱大陆想要我死的人比比皆是,一旦你决定动手,就要有十成把握,如若我死了,便给你天下太平,如若我活着,便要你鸡犬不宁。她说,我来的那天便一无所有,所以,我将会夺回那些原本应当属于我的东西。她说,从你们决定跟随我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注定了生亦同生,死亦同死!她说,这天下,我无所畏惧,独独害怕失去你……***他说,冷凌依,不管这天下人怎么看你,我会一直守护你。如若这天下人叛你,我便负了整个天下。他说,对不起,我不介意自己怎么样,唯独你不能受伤……他说,我曾经失去过你一次,这次断断不会再让这样的事发生第二次……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上班族身心健康枕边书

    上班族身心健康枕边书

    上班了,走向社会了,毫无疑问,只要我们努力付出,我们就会一步步地迈向人生、事业的巅峰。事业上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人际关系的协调,这都是我们渴望和追求的。但是真正上班了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幸福———疾病、亚健康像是恶魔一样缠上我们的上班族精英……
  • 穿越之异世潇湘情缘

    穿越之异世潇湘情缘

    她本是来自现代的白领丽人,独立自主。看她如何在吃人不吐骨头的红楼里以柔弱纤细的林黛玉的身份活出自己的一份精彩,一改黛玉的悲凉结局。如何与自己心目中的恋人共谱一曲恋歌,成就一段美好姻缘。我以我笔写我心,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红楼,我笔下写的仅是我心目中的红楼,我希望林妹妹有的生活。我的QQ群号码是94737621欢迎加入一起讨论。喜欢则看,不喜莫入,绕道远行,勿坏和谐。推荐夏轻尘红楼新文《潇湘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