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8500000010

第10章 武林旧事

云蒸海气欲浮城,雨过江天旷望清。

踏浪人归歌缓缓,回帆风定鼓声声。

潮头前后英灵在,浙水东西王气平。

回望西湖真一掬,几番花月送人行。

——《吴山写望》

风起水参差,舟轻去转迟。

一湖新雨后,万树欲烟时。

有客倚兰楫,何人唱竹枝?

莲娃归去尽,极浦剩相思。

——《雨后湖泛》

落笔写这篇的时候,刚从杭州学茶回来。每年春秋二季都会到杭州小住一段时间,已成了习惯。明前龙井,金秋桂花,若再搭上四时皆宜、晴雨雪夜各有其妍的西子湖,大抵是许多人,于这散淡浮生不能、亦不愿舍去的趣好了。

明明是这样熟悉,落笔时还是踟蹰——说些什么好呢?杭州,千百年来都和“江南”这个词你侬我侬,不分彼此地联系在一起,说杭州不说江南,写的人自己先不好意思。然而,说杭州若必言及江南,又有什么意思?

好吧,拐弯抹角说了这么多,我是想说明一件事,若非此番黄仲则两首写杭州的诗横亘在前,我实难提起勇气写杭州,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诗词歌赋……无论以何种方式呈现,杭州留下的印象和内涵已经足够全面、足够彻底,千载之下,被人评谈不息。

白居易、苏轼、柳永,这些文采绝世的风流人儿,他们的作品随便拎出一个来,都足以让我自惭形秽地闭嘴,掷笔消失。别怪我气馁,我仔细地想了想,想了又想,千百年来,这座城从内到外,从上到下,有哪一个角度、哪一个层面是没有被人细细考量,仔细掂量过的?就算是旷世才子、绝代佳人,被这般火眼金睛打量了千年,也实难端详出什么新意来了。

上文所引的两首诗,我并无意将其刻意推崇到怎样的高度。平心而论,这就是黄仲则中等水平的即兴之作,之所以提及,是因为黄仲则一生浪游四方,足迹遍及苏、浙、皖、湘等地,以后辗转来回多次,诗集中有众多带有游历性质的诗作,这两首可算是起始之作——了解这点前情提要,后文提到的很多诗作理解起来会更容易。

乾隆三十二年(时黄仲则十九岁),他应童子试时的座师潘恂升任浙江观察,仲则受邀游杭州。他游历杭州时所留下诗中,以《观潮行》和《后观潮行》最为令人称道,是他的名作,袁枚盛赞其才,这是后一篇要着重说的内容。

《两当轩集》中,有很多写杭州的诗,他日后经钱塘,过杭州,行迹日深,佳作不少,但仲则初至武林时,他的情怀寻常似游人,着眼点也没有特别的不同。《吴山写望》为应景之作,描写的景致全面而空泛。大抵是登临吴山,俯瞰江河,感怀历史所触发的感受。

吴山,在杭州府城内西南隅,旧名胥山,上有子胥祠,南临钱塘江,北俯视西湖。今日的杭城,就算登临吴山,亦很难感受到“云蒸海气欲浮城,雨过江天旷望清”之浩渺清廓的意境。怀古之幽情难觅,叫人印象深刻的,倒是徐渭的一副楹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颇有境界,值得回味。

我读这首诗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联想,二百多年前,乾隆盛世时的杭州,是怎样繁盛的风情?那是一种深藏在记忆里不可言说的记忆,仿佛是岁月留下来的还未消散的年华,虽未曾亲历,却值得坚定相信和期待。

遥想康乾盛世时的杭州,犹如看《清明上河图》,走入北宋的汴梁,初见时,这都城花繁叶茂,细节引人入胜,归来时,落花沾襟,惆怅萦怀,深知这一切的所感,犹如杂树生花,不可尽言,心知不过只是一梦繁华而已。

繁华并不等同于浮华。繁华充满了耐人寻味的细节,气度雍容,而浮华粗野冲动,只懂得一拥而上。

那时的高楼广厦不会如今日的建筑垃圾这般见缝插针,挤兑湖山,几近丧心病狂。纵然是陌上花开歌缓缓,车如流水马如龙,亦不会交通拥堵到令人发指、绝望的程度。

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斜阳。杭州曾经胜景无数,叫人漫步徜徉,抚今追昔,既有历史陈迹之叹,又有人世悠悠、好景无限之慰。可惜如今却添了不少俗设。高楼接踵而至,人群川流不息,置身其中,却越发有了令人不安、孤零零的味道。难以言说的孤独,人人都在参与、制造,无法逃避。

我其实庆幸,杭州还是一个将节操保持得不错的地方——比起现如今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那些数得上来的风景名胜,除却地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这种惨不忍赌的现状,杭州在气质和形态上还略存几分中国士大夫清逸雅致的情韵。

说杭州又叫我想起它邻近的南京,一样惹人唏嘘的“金陵”。仲则诗中也颇多关于金陵的诗作。都是被许以“王气”的地方,奈何在此建都立国的朝代都命途多舛,国运短浅。胡兰成说,南京是没有古今的,这句话,我深以为然。他论及杭州时,用到“紫气红尘”四个字,我思量再三,觉得真是漂亮大气,与仲则诗中描摹的意境甚为投契。

唐末时临安人钱镠从军,追随石镜镇指挥使董昌,在清剿黄巢起义时表现出众,逐渐拥有自己的军事力量,后又招讨叛逆董昌,立下大功,被唐昭宗赐以金书铁券,以彰其功。《辍耕录》记载赐吴越王钱镠的铁券,形状宛如瓦,高尺余,阔三尺许,券词黄金镶嵌。誓词有所封的爵衔、官职及受封的功绩等,另刻有“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这是极大的恩宠及笼络。

时移世易,唐亡后的五代时期,群雄并起,钱镠拥兵自重,割据两浙,称王,建立了吴越国。私盐贩子出身的钱镠是个头脑清醒颇有远见的人,在当时混战割据的情况下,他深知自己所辖的吴越国地域狭小(吴越国极盛时也不过有浙江全境和江苏以南的部分地区),不堪与人为敌,所以一直不贪功冒进,安守一隅。一边对北方强大的政权称臣修好,一边勤修内务,建杭州城,筑钱塘江堤坝,疏浚内湖(西湖、太湖、鉴湖)。这些政策的施行,特别是兴修水利方面的举措,使得吴越之地富庶甲于东南,当时人称他为“海龙王”。

在我眼中,钱镠算不得真正的王者,因他没有征伐四方、平定天下的欲望,至多算是一方诸侯。他的家国都在这弹丸之地,他与民为善,悉心经营吴越锦绣之地,留下了许多为人称道的善政,连他写给妻子的书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短短九个字,就足以情动后世,艳耀古今,令许多自命风流多情的文人羞惭欲死。

当黄仲则站在吴山上的时候,他说:“回望西湖真一掬,几番花月送人行。”说实话,这真是一句很不怎么样的结语,就好像我们小学生时作文的结尾添上一句:“今天真是充实的一天啊!”这种类似的感觉。我十分地想知道在一番华丽的铺陈背后,他究竟想表达什么。在《雨后湖泛》中,我找到一个模糊的答案。

我想,就算能扛得住杭州历史的苍凉,没人抵御得了西湖的静媚。当黄仲则把情感从杭州的历史展望中收回来,将目光定格到西湖,尤其是雨后的西湖时,妖娆动人的西子湖施展她千年不衰的魅力,准确地击中一个十九岁少年的心。

这一首《雨后湖泛》写得楚楚动人、婀娜生姿,与《吴山写望》比,它显然呈现了作者更为真挚的感情和细腻的才华。如果说,《吴山写望》是一首随手写就的应景之作,不乏唱和应酬的嫌疑,那《雨后湖泛》就更像是他在独自一人的状态下,漫游西湖,精心描摹出的一幅小景。

他这首小诗写得实在是情致动人,用来做西湖雨景的题画诗简直一绝,导致我每每看到雨后的西湖,颠来倒去想到的都是“一湖新雨后,万树欲烟时”。

隔天我在湖上泛舟,西湖烟水朦胧,恰有“风起水参差,舟轻去转迟”的风致。阳光暖洋洋照在身上,是见得到的流光飞舞,半梦半醒之间想起两句诗:“有客倚兰楫,何人唱竹枝?”没由来牵动一点愁思,心中一动,想起是黄仲则的句子,不觉暗笑,把一个人的诗记得太牢也是不好,动不动就来缠人。

眼前春水汤汤,将人的情绪都漫住了。我想到仲则的“莲娃归去尽,极浦剩相思”,再一个转念,想到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那样轻灵曼妙的情境,在诗文里往来,直像是隔着人间岁月遥遥相应的两个镜头。突然觉得唐和清之间千年的距离并不远,它们同在一个古旧的时空里。倒是我这仅仅隔了两百多年的现代人,对此情此景生分得难以启齿,只剩下束手艳羡的份儿了。

唐宋元明清,情怀惘惘,一时间不约而至,叫人悲喜难辨,忍不住要一声叹息。如今不再是“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时代了。若还有一星半点的相思剩下,亦不知要放到何处收藏供奉才好。

同类推荐
  • 在西藏想你

    在西藏想你

    刘兆林的情感散文,写人物有光泽,有风趣,也有智慧。收在“笔情”一辑里的篇章,他写文坛的马加老人,于平易的生活琐事间充满了会心的理解和挖掘,有的细节,轻描淡写,滋味隽永。他写君子之风的学者彭定安先生,文字清浅明朗,近距离透视,不枝不蔓。尽管对于常情的描写不容易像亲情、私情、友情那样感人,但他对于社会常情那种无私的关注和真诚并富勇气表达,也很难能。“乘美以游心”,这是刘兆林情感散文追求的为文之道。朴素自然,大方无华。这让他既摆脱了雕虫小技,也完成了精神上的一次超越和洗礼。收入本书中的文章,或深情写意,或娓娓道来,或意趣横生,或情思飞扬,显示了一位成熟作家对情感世界的独特捕捉和品味。
  •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作者把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与读者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至情至理,亲切感人。给人以轻波摇梦、低吟浅唱的情韵,很有几分耐人品嚼的味道。特别值得一读的是“谁主沉浮”这篇。作者构思奇巧,立意新颖,哲理性强。读后既让人感到无奈,苦涩、沉重、惋惜,又耐人思索与回嚼,并久久不能忘怀。黄河系列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到句句有诙谐,字字是真理。黄河是个大题材,从涓涓细流,到融汇百川,千回百折,奔流不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走访过她,讴歌过她。作者的黄河系列中的“一任西行”、“心诉”及“雪落黄河静无声”等都值得一读。故乡与怀旧系列,作者构思巧妙,入情入理。
  •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本书编入了中外百余篇抒情散文,或优美动人,或朴实真挚,或意味深长,如日暮黄昏的天空中升起的袅袅炊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抒情散文从平常生活、旅途见闻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心灵咖啡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回眸和感悟,灵魂被陶醉,思维被熏陶,文学修养也更上一层楼。
  •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本书全面统计出李白诗歌中共有复音词14563个,其中有并列式复合词1223个;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系唐代文化背景和全唐诗的语境,通过艰苦的考证和分析,相当准确地解释了其中218个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包括一些宗教色彩颇浓的词语;分析了构成李白诗歌并列式复合词两个语素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论证了这些复合词是以上古单音词作为语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归纳出这些并列式复合词意义的类聚特点,揭示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应用的鲜明系统性以及李白诗歌用词“无一句无来历”的特点。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乐府诗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感情强烈外露,形式朴素自然,长于叙事。在《陌上花开》中,安意如以诗为线索,以史为素材,以独特的感性文字,将古意盎然的乐府诗词完美解码,复原了那些哀乐缠绵的故事、丰神俊逸的人物、婉曲难测的情怀。回到汉魏、两晋、六朝、盛唐、五代。去观望彼时的风月无限。
热门推荐
  • 浮生六记(增补版)

    浮生六记(增补版)

    沈复编著的《浮生六记(增补版)》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是一本追溯往事的书。其中有《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此外还附有失传已久的《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
  • 教你打台球·保龄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打台球·保龄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一品田园美食香

    一品田园美食香

    她:衰神附体,也不晓得哪个混蛋踢了她一脚,害得她从山顶一路掉啊掉,莫明其妙的掉进异世,附在年轻小女娃身上。她想哭,更想笑。娘哎,就算她许了个愿要长生不老,可也不用一下从大龄剩女直接变成妙龄小女娃吧?在睁眼闭眼,一辈子就过去了的魔咒失效之后,好吧!她认栽了。她是打不死的小强,咱走南闯北,哪哪都能生存,再恶劣的环境,也经不住咱这一双巧手给你左修修,右整整,美好田园生活就在前方,努力向前冲啊!(本文文主打美食,地道农家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本文没有勾心斗角,都是温馨小感动。致富路上,慢慢前行,一步一个脚印。本文男主死心塌地,女主专情专一,欢迎妞们一起进入美食田园的怀抱,一起见证男女主的爱情成长,还有可爱萌宝加盟哦!)奉上美食心得(友情提示,注意各位的口水)(1)麦芽要告诉各位:“烤肉的时候可要注意了,不能烤的太嫩,也别烤糊了,得经常翻个身,每翻一遍身,就得刷一遍油,要烤的兹兹冒烟才好吃,那嫩肉完全吸收了烟熏跟油的香味才是最好,末了还要撒上花椒粉跟孜然……”话未落音,那炭炉上刚刚还在冒烟的肉串就没了踪影。“谁吃了?谁吃了??”……(2)俗话说,贴秋膘就得乘着要冷不冷的时候。大火爆炒洗净的猪大肠,加入酱油醋以及生姜调味,等炒够火候,再加骨头汤加大料一块炖煮入味,直到炖的入口即化,就能放进豆腐或是黄豆芽烫熟,或者青菜啥的都成,等到豆腐吸收了汤汁的鲜味,那滋味,那香气,能叫你连舌头也一并吃了。(*^__^*)嘻嘻……
  • 把你的情绪变成诗

    把你的情绪变成诗

    生活有时让人觉得挺乏味,但有时又有意想不到的人或事情出现。当你的想象力跟不上生活的变化时,至少说明你被生活磨灭了很多原本属于你的天性。你原本是谁?你原本是来做什么的?你曾经和谁牵手,但最后又为什么不得不放弃?透过那天边的云彩,你试图想看清点什么,但那云总是多变而美丽,引你泪下,让你对她的丰富生出无限的期待。所以沐浴她吧,让她刺激你的心灵,让你做个追梦仙子。绽放你的身体,绽放你的心灵,绽放你的眼泪,让你的生命更生动,更有灵性。
  • 狼族精神

    狼族精神

    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是自然界和现代职场共通的生存铁律,在相同的困境之下,如何生存?如何胜出并发展壮大?本书借狼族精神指导职场人在激烈的竞争中用拼搏扭转发展逆境,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用韧性等待先机……掌握狼族的精髓,成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职场高手和人生强者!
  • 无尽侠客行

    无尽侠客行

    有中国神话,有希腊神话,有北欧神话……有文明的地方就有神话。 不约而同传说有无所不能的神人。 然而神人终究被赶出了世界,赶出了我们的现实,即便上帝也不再显现一个奇迹。 网络,就是新的神话之地。 这里讲的,是NPC的神话! PS:这本书归类在网游,但这绝不仅仅是一本网游。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印帝

    印帝

    仙界,这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对于沉迷于幻想世界里的马留林来说,可是一个机会。他在仙界,一个人孤零零的奋斗。在得到了传承之后,结合这自己的想法,闯关斩将,夺城杀魔。最终,走到了仙界无上至尊的顶峰,靠着一手仙诀手印,开辟了仙界一个传奇。
  • 天气

    天气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