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6400000003

第3章 一件小事

文/李德忠

有一件小事,确实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却永远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我的老家,绍兴乡下的华舍镇,一个十分典型的江南水乡。那时,母亲在一家食品厂打工,这个厂与家只隔着一条河。说是食品厂,其实就是进行农产品的盐渍加工,整天与水啊、盐啊打交道,所以,只要上班,母亲总要穿双雨鞋,围个橡胶裙子。到了农产品大量上市的季节,工人们便是最忙碌的时候。大家得挑着百十来斤的担子,从船上挑进厂里。我记得每天母亲一下班便动弹不得,真是辛苦得不得了。钱来得不易,使得家里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从我懂事起,就知道,除了上学交学费和必需的学习用品外,其他是不可随便开口的。因此,我们兄妹三人都习惯没有零花钱的。就是遇到过年,正月初一早晨,翻开枕头底下,会有一角钱放在那里,那是父母给的压岁钱。但是,大多也只能在口袋中放一天,到了傍晚,都去交还给母亲了。

然而,偏偏有一件事情,让我打破了规矩。也永远留下了我对母亲的愧疚。

那大约是上世纪60年代末,城里书店来了几个人,那时叫“送书下乡”,就在镇上的小学校内,这个学校,早年是寺庙,后改造的。

我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开心,当即急匆匆地奔向学校的书摊。

确实的,确实有许多书,我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多的书,一本一本已经整齐地放在并列着的课桌上面。特别是你可以任意地一本本地翻看,不需要问“我想看这一本可以吗?”敞开售书在当时是很少见的,不像现在有个超市,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翻看。

我贪婪地一本本地翻看着。几乎没有一本不喜欢,因为那时能看到的书太少了。看着,看着,我感到这个小书铺确实在是太可爱了,天下怎么还有这么多的书。但我清楚地知道,我只能如此翻翻看看而已,不可能买一本带回家的。

我如饥似渴地翻看着,我告诉自己,要翻个痛快,看个痛快,书嘛,看过了,也就是自己的了。

但是,当一本《外国短篇小说集》映人我的眼帘之后,我已经完全激动了。“外国”两字就非常震撼,当时,我们不可能见到外国的小说的。特别是这本集子里,罗列着我依稀知道的许多大作家的名字:莫泊桑、契诃夫、屠格涅夫……我急切地翻看书价,1元1角钱。我傻眼了,这个数字在当时可以管全家2—3天的生活,作为长子,我非常清楚这一点。我不由自主地放下了这本书。但是,想得到这本书的欲望又促使我再次地捧起它。我拿起,放下;放下,又拿起。我实在太喜欢了,我手中第一次真正地捧着有着莫泊桑写的小说,我已经舍不得再把它放下了。我已经产生了想买这本书的念头。与此同时我想要去找母亲了。只有母亲能帮助我。

中午时分,母亲刚好从食品厂下中班回家,全身湿漉漉的,双手脏得很,雨鞋还穿着,眼睛有明显的劳累感。我看到母亲后,到嘴边的话都咽了回去,不敢开口。中饭后。我又跑回了书摊,我又翻看起这本书来,我想,看几篇也好。我越看越放不下手,确实爱不释手,想想书,想和母亲去说,想想母亲,又感到万不能说。我十分的无奈。

但是,这本书对我诱惑力实在太大了。我得到这本书的欲望是那么的强烈。忍不住又一次跑着去找母亲。当我远远地看到母亲挑着担子从船上走向跳板的时候,我的眼睛模糊了,我没有再跑向母亲。

就这样,我中途反复地打着来回,矛盾地思想着。但每一次,我都浮现出母亲劳累的面容和低微的收入,以及平时家里那种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场景。

我不知道最后是如何战胜一切迟疑的,我决定用全部的决心鼓励自己,去向母亲开口;我用心安慰自己,母亲希望我读书的,这是买书,不算乱花钱。

我再一次地走向母亲。

这次,我见到母亲,我大着胆,只怕自己又退缩,迅速地用最急促的话完成了我的要求:“妈,我要买本书。”妈问:“什么书?”“一本外国人写的书。”“要多少钱?”“一元一角。”母亲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略略犹豫了一下,从口袋中掏出了一个用塑料纸包着的一个小包,翻开塑料纸后,从里面抽出了我要的钱。

我再一次飞也似的跑向书摊。忽然,我停住脚,回头望了一眼,只见母亲还站在那里,看着我。我不知道,此时的母亲在想着什么。

我终于买回了这本小说集,蓝色封面的装帧,美丽极了。

现在,我总会时不时地想起曾经有过的这一次购书的经历。虽然那只是一件小事,却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里。我热爱书,因为我觉得书里,有着我母亲的温暖。

同类推荐
  • 从一个微笑开始

    从一个微笑开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逃离鉴定、正眼看它,正面迎它、幸福人的座右铭(节选)、鼻子底下就是路、没有天生的傻瓜、羊蹄甲、从一个微笑开始、我很矮,可是我不蠢(节选)等等。
  •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是世界文坛一颗不朽的巨星,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他流畅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代的读者,是年轻人心灵的初恋,也是长者经历世事、募然回首的感悟。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心灵的精髓,超越了时空,成为了人类永恒的箴言。
  •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由赵毅衡所著,大部分篇幅,都是讨论叙述形式问题,过于深入到细节之中。为了醒目起见,我把《苦恼的叙述者》的分析原则在此作简要说明。在全书开头讲这问题,有先人为主之嫌,实际上,下面的讨论应是全书的结论。建议有兴趣的读者看完全书后不妨再读此节。
  • 神的后花园

    神的后花园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此书上起周代,下至明末,囊括了名家名作及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文章,故三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适合初学散文者诵读的启蒙课本。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热门推荐
  • 熏腊味食谱

    熏腊味食谱

    《熏腊味食谱》主要介绍了熏制品、腊制品的制作方法,制作过程详尽,原料取材容易。《熏腊味食谱》行文简洁,通俗易懂,一学就能做出符合自己口味的熏腊品,是学习制作熏腊品的极好参考书。
  • 找不回的恋人

    找不回的恋人

    2166年5月17日,科学家乔波在世界第一人工岛国重生岛举行新一代机械人产品发布会。岛民林振羽邀朋友陶陶一同前往,却在发布会上邂逅一名神秘少女,并随即遭到一帮歹徒追杀。林振羽与神秘少女并肩御敌,少女在击毙众歹徒、勇救女童人质后便乘直升机凭空消失,但却因相貌与林振羽五年前无故失踪的女友极其相似而引起林的怀疑。为彻查真相,机缘巧合下的林振羽与陶陶前往乔波博士的“广寒宫”参加博士与神秘少女的订婚仪式,却意外揭开了纯人类等人种与新机械人之间几乎毁灭地球的世界大战序幕……
  •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夺宫》是《康熙大帝》的第一卷。描写康熙八岁即位后,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与辅政大臣鳌拜集团的篡位阴谋作斗争的故事。 康熙年幼时异常聪颖,曾拜落第举人伍次友为师,学习封建统治本领。在太皇太后孝庄和侍女苏麻喇姑的支持、帮助下,康熙团结了一批在圈地中破了产的中、下层地主和知识分子,形成了一支拥帝派的拱卫力量。经过多次较量,他终于在十五岁时,智擒了鳌拜,巩固了帝王权力,为清王朝的振兴打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 食味记

    食味记

    一朝穿越入农家,花小麦表示,奔放的人生无须解释。 朝起炊饭香,晚来烹鱼虾,日子有色又有味,节操什么的,都是浮云。 二姐说,遇见好男人,便要果断扑倒之,花小麦摩拳擦掌,某男倒退三步。 “娘子莫急,这种事,还是放着我来。” ------------------------------ 新书《娇颜》上传,欢迎少年们围观么么哒O(∩_∩)O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职场现形记

    职场现形记

    天仁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深圳找工作,应聘进入欢喜公司做布料推销员,不料虽向鸿发公司推销成功反倒被炒了鱿鱼;又应聘进入美国3A公司深圳办事处继续推销布料。天仁再次向鸿发公司推销成功,同时,与办事处首席代表丹妮互生爱慕。美国3A公司派来新的首席代表顶替丹妮,天仁被提拔为副代表。天仁的收入明升暗降,暗下决心自己创业。天仁结识日本商人日下部,接下一笔衬衣出口订单生意。天仁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周密安排,从美国3A公司购进布料原料委托鸿发公司加工生产出货后,赚得36万元,预备向美国3A公司辞职并向丹妮求爱。丹妮却嫁给了鸿发公司二代掌门人胡仲谋。天仁怀揣着要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一家跨国公司的大梦……
  • 车头爹 车厢娘

    车头爹 车厢娘

    《车头爹车厢娘》(作者刘华)是一部缅怀中国铁路的蒸汽机时代的长篇小说,这是对一个激烈变动的时代和一个铁路世家的书写,这是关于一个国家的大规模建设时代的史诗性长篇。《车头爹车厢娘》讲述从抗日战争中沿着铁路走出来的枣庄奶奶和他的子孙们,亲历了一个为铁路而热血沸腾的时代,火车的汽笛声是深入奶奶精魂的生命之声,枣庄奶奶的一生见证了铁路飞腾的时代和铁路工人建设国家的历史:他们出身铁路世家,他们为铁路而生,他们为铁路而死,他们追随铁路走向四面八方,他们因铁路而进发出生命的激情,他们是中国铁路史和中国工业化历史的建设者。
  • 无名的裘德

    无名的裘德

    这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男主人公仅十一岁,父母双亡,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但幼小心灵中已深深埋下了求索上进的宏志大愿。袭德的这番经历,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逐渐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
  • 天降萌宝:赖上迷糊娘亲

    天降萌宝:赖上迷糊娘亲

    【已完结】人人避之不及的“霉女”,却在街头遇上收徒的乞丐,一个臭要饭的,凭什么收徒啊?教她如何要饭吗?为了一碗面不得不认了乞丐当师傅,谁知,“高富帅”乞丐竟逼她街头行乞,讨饭,讨饭,竟讨来了一个小孩,追着她喊“娘亲”老天,别在玩她了,她还没成亲呢!哪儿来这么大一孩子,“娘亲,别讨饭,我们打劫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