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7300000001

第1章 自 序

人人都对钱向而往之,但是对有钱人的态度恐怕就千差万别了,甚至多数是颇有微词的。讨厌有钱人的无非是两种:一是觉得有钱人“饱暖思淫欲”,有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二是因妒生恨,并催生了“仇富”一词。

其实,孔子他老人家早就为大家指引了一个方向,《论语·述而》里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也就是说,如果发财致富可以追求得到的话,就是从事再低微的差事,我也干;如果追求不到,那我就做愿意做的事。

商业、商人的起始,还要从 4000 多年前说起。商部落里第七任首领王亥,用牛车把部落中过剩的物资,转运到其他部落,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易。

因为商部落首创了这一对当时人来说稀奇新颖的行为(称其为首创似乎略显牵强,试想,原始部落时代,私人间以物易物必定早已存在,可是因为身份特殊,历史只重点记载了王亥),从此,人们便把从事买卖贸易的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作“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作“商业”。这便是“商人”“商业”“商品”三个名词的由来,王亥也被尊为“华商始祖”。

殷商时期,人们乐于从事商业活动。周兴之后,认为殷商之亡,是民众太过醉心商业,而荒废了关系国家根基的农业,开始逐渐轻视工商。

在儒家思想没有一统天下之前,“轻商主义”虽然已经存在,但是从商还不至于被整个社会视作“贱业”。春秋战国时期,从商人转而成为政治家的就有管仲和吕不韦。到了西汉,仅《史记·货殖列传》就罗列出了 21 位有名的大富豪。文景之治时,甚至把国家的货币制造权交给了商人邓通。可见那时候的商人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可是,对世家豪强的兴起深感不安的王权和对商人商业抱有偏见的儒家学派结合了。汉建元元年(公元前 140 年),西汉王朝迎来了第六代君王——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年仅 17 岁的刘彻一登基,就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儒家学说成了国家给国民定制的唯一“思想”。儒家觉得商人“重利轻义”,是最容易违背“仁义”准则的人。亚圣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开篇就对请教他的梁惠王说:“王,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接下来,在《孟子·公孙丑下》里,孟子更直接把商人称为“贱丈夫”。《逸周书·程典》说:“士大夫不杂于工商。”《礼记·王制》也说:工商“出乡不与士齿”。

另外,当权者还觉得商人有了财力,如果再拥有社会地位,就会对王权产生潜在的威胁,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讲,商人都不会受到当权者的欢迎。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就规定“工商杂类不预士伍”,即官僚阶层中不允许有商人存在。

这些都大大助长了“轻商主义”。商人不仅在政治层面受到打击,在道德说教方面儒家也加了一把力,逐渐地,中国人养成了羞于言“利”、耻于谈“钱”

的习惯,与之相连的商业也被波及,逐渐沦为“贱业”。“轻商主义”扎根在了中国人的潜意识里,甚至衍生出一个极端的思想:金钱总是和道德对立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得到了金钱必定会在道德层面上有所缺失。

在精英社会圈,国人的“精神教科书”更是摆明了姿态,亮出了态度。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商人做到宰相级官员的,从齐国的管仲、秦国的吕不韦,到元朝的阿合马、镇海和桑哥,再到民国的宋子文和孔祥熙,加起来不会超过十个人,可见“轻商主义”传统之深。

在一般社会阶层,“轻商主义”亦是弥漫四溢。读不懂那些圣人典章的小民百姓,用另一种方式继承着对商贾的鄙视,一句“无商不奸”似乎是人人都能随口说出的熟语。只要是商人,统统贴上“坏人”的标签。

在古典文学作品里,“好汉”“好人”大多没商人的份儿;“坏人”“坏蛋”,如西门庆之流者,却大有人在。当然了,坏人大多时候还是“有钱人”,不是说人有了钱肯定就会做坏事,而是富人做坏事的能力更强一些,影响也更大,没有足够的金钱作支撑,就算想做坏事也是力有不逮。

自西汉之后,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没有出现几个像样的大商人,沈万三的异军突起,不能不说有其时代因素。

跨烈马、扬弯刀的蒙古人,呼啸而来,践踏了大半个地球,衰弱的南宋自然是不堪一击。用柏杨的“酱缸理论”来比喻,蒙古人的到来,无疑是给中华大地这口淤沤僵臭的酱缸注入了一股清流。前面已经说过,商人为官做到宰相级别的不多,可是,只有不足百年历史的元朝就出现了三个。

蒙古人看重财富和土地,他们没有受到儒家那一套“道德规范”的束缚,中原人的“精神教科书”对他们完全失效,他们更像是大航海时代的西方人,重视实际利益,做事大刀阔斧,充满冒险精神。但是,正因为他们的“蛮干”,无法和汉家文化融为一体,不足百年,就被朱元璋为首的群雄驱赶,黯然离去。

尽管蒙古人没有像 270 多年后,另一个入主中原的异族政权——清朝那样“国祚绵长”,但是,他们带来的社会变革还是巨大的。在蒙古人统治期间,商人的地位空前提高,活动空间剧增。商人敢于做大,国家也默许商人做大。横跨欧亚大陆的辽阔疆域助长了国际贸易,很多商人不再把自己的足迹限制在中原地区,而是越洋跨国,大做海外贸易(沈万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元朝政府只做一件事:变本加厉地收纳赋税。在这之前,历朝历代都是打击“豪强”——

须注意一点,不管哪个朝代都不反对商业,而是反对可能对朝廷的权威构成威胁的商人。蒙古人似乎不理会这一套,只要你不公然造反就可以,沈万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才得以发家致富的。

有关沈万三的记载,正史如《明史·高后马氏传》,多处提到沈万三,野史如《五杂俎》《蓬窗类记》《云蕉馆纪谈》《元明事类钞》《吴江县志》《周庄镇志》等,也都有记载。甚至连万历年间刊行的世情小说《金瓶梅词话》里潘金莲也曾两次引用谚语:“南京沈万三,北京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

《金瓶梅》成书约在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托言北宋,实际上是写明隆庆、万历年间的社会世态,书里居然出现了以沈万三为喻的谚语,可见,那时候沈万三已经是尽人皆知的社会名人,可称其为明朝的“马云”,是财富和有钱人的象征。后来演变成了“沈财神”“活财神”,甚至被当作了“金钱图腾”来崇拜,影响至今不衰,其家乡周庄也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都会有相关的纪念活动。

不管沈万三的死亡时间是元末还是明初(明史学者顾诚主张,沈万三在元末就已经死亡),历史上确实有这个人,而他一生的财富传奇是真实的,他创下的亿万财富是可信的,这就足够了。

沈万三的成功固然有时代因素,但是和他个人的努力肯定是分不开的,如果他不主动去追求财富,金钱是不会自己送上门来的,所以,大时代是一个原因,个人的出色表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沈万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对他本人的性格特征,历史上少有记载,只知道他大方、豪迈,为人精明,巨富之后不仅做了很多慈善事业,似乎还喜好文事。他的儿子——沈达卿和明初的许多文人都有交情,如明成祖倚重的谋士姚广孝、明初翰林刘三吾等人,沈达卿本人也是地方上颇有名气的文人。

财富注定和权力有瓜葛,无论从哪个方面解释,想在那个时代拥有这么多金钱财富,没有政治层面的支持是不行的,也就是说,他要得到当权者的认可,起码应该和管理地方的官员们有交往。

为了拥有一个发展空间,沈万三一直不遗余力地结交有政治背景的权贵,希望能在乱世中占有一席之地。他曾资助过张士诚、朱元璋,据《明史·高皇后传》记载: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朱元璋怒曰:“匹夫犒天子军 , 乱民也 , 宜诛。”后马皇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 ?”

乃释秀,戍云南。

沈万三帮助朱元璋修筑都城之后,还觉得巴结得不够,更准备再出银子替天子犒劳军队,但是遭到了朱元璋的斥责,甚至差一点丢掉小命。当然也有人说是因为朱元璋觊觎沈万三的财富,找了个借口,把他发配到了云南。不管怎么说,沈万三想结交、攀附政治势力,却是实情。

还有记载说他向朱元璋献上 1500 万两银子,用来建造廊房 600 多楹,给1000 名军士提供甲马。

从这些点点滴滴的记载来看,沈万三善于交际,更善于结交有权有势的实力人物。试想,在等级森严、资讯又不发达的明初,一个富民能越过一层层官员,把自己的触角延伸到最高统治者——朱元璋身上,能和皇帝“搭上线”,如若不是在官僚阶层中广结善缘,有一定的人脉做支撑,是很难做到的。不然一个商人,就算富甲天下,但在官场中没有一定的影响力,就算想巴结逢迎君王,也是见不到皇帝的,皇帝更见不到他。

沈万三不仅结交政治势力,他的后代还做了官。据《吴江县志》载:二子茂、旺密从海道运米至燕京。洪武初,以龙角来献,侑以白金二千锭、黄金三百斤,甲士十人、甲马十匹,建南京廊房一千六百五十四楹 , 酒楼四座,筑城阶,造铁桥水关诸处,费巨万万计。

时方征用人才,茂为广积库提举,旺之侄为户部员外郎。

没有送大米到燕京,没有交到权贵手中的金银,没有和政治势力结合,他的儿子能被“征用”吗?显然这是一笔权钱互易,名义上是“良民急公好义,朝廷适才录用”,其实就是权力和金钱的联姻。

再大的家业,再多的金银,都不堪大权在握之人的一根指头。沈家依靠政治权力发家,最后也因权力而家败人亡。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二月,举世震惊的“蓝玉谋反案”爆发,沈家牵涉其中,杀的杀,坐牢的坐牢,从此一蹶不振。从中可以看出,沈家当时对权力的介入已经很深了。王权之下,玩权力和金钱的游戏是要付出代价的。

通过本书,我想把这个从默默无闻的小民,到举世瞩目、留名后世的巨富,这些兴家、败家的故事摆出来。同时,还有一个小小的希望,希望状写出 “中国式商人”的一个缩影,或者说是冰山一角,当然,这个很难。

沈万三这部书稿写了一部分之后,友人借去一观,疑惑地问我为何要把沈万三写得这么“世故”“圆滑”,这么略显“病态”地察言观色、揣摩人心,我没有回答,其实心里想说的是:这就是中国的传统!在中国古代,想成为沈万三那样的国家级富豪,这些特点都是必备的。儒家文化熏陶出了精华,但是也跟着产生了糟粕,这就是糟粕的一面,我只是把它展现出来而已。

走笔至此,忽然想到了《红楼梦》中那首发人深省的《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这首歌,勾勒出了多少富家大族的起起落落,沈万三和沈家“富二代”“富三代”兴业、息业的故事亦是如此。

叨叨赘言,以为书正,亦以为序 。

二○一四年十二月三日,午夜两点

李 蒙

同类推荐
  • 蓝色百合

    蓝色百合

    这是一个青年女子对一个陌生人的奇怪情感。水青有爱她的丈夫和稳定的工作,生活安宁妥帖,但是她内心中并不平静。她时常会碰到一个陌生男子,一个“高高的个子,有些清瘦,捧着一张报纸,边走边看”的人,这个陌生人像一个谜,她开始幻想,并试图接近这个陌生人……水青对陌生人的兴趣,可以说是对庸常生活的一种反抗,是对诗意的一种追寻。
  • 爱刻三生石

    爱刻三生石

    纵然是缘来缘散分分合合又何妨,命中注定刻在三生石上;就算无法抵挡心会伤,三生石上也会留下雕刻时光……三生石,三生路,三世情缘尘归土。但相思,莫相负,再见时盼如故。
  • 包川作品选2:浅尝辄止

    包川作品选2:浅尝辄止

    本书在塑造普通人物形象时,总是将视角聚焦在小人物美好的品格和情怀上,努力地发掘他们的心灵美。善于在社会万象中采撷最具代表性的人和事,截取生活中的小片段,从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最有人情味的闪光点人手,如邻里和谐、朋友互助、母子情深等,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人们的喜怒哀乐,倾注着对人物真诚的理解和同情。
  • 武家兄弟闯清河

    武家兄弟闯清河

    传说武松在打虎英雄后,又成为新一代打鼠英雄,得到乡亲邻里的爱戴,不过很有可能成为动物保护协会的首要通缉犯,而他的哥哥武大郎也没有扫兴,在岛国生活得乐趣多多……
  • 1984:汉英对照

    1984:汉英对照

    本书是一部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他惊人的想象力、伟大的创造力、深邃的洞察力,用他独有的风格和高超的技巧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恐怖世界。故事讲述的是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大国瓜分后的社会场景,主人公正处在三国之一“大洋国”,此时的世界战火纷飞,国家高度集权,以统一历史和语言、拆散家庭等方式维持运转,监视人们的行为,控制人们的思想。书中的每一个场景都触目惊心。
热门推荐
  • 剑尖上的国术

    剑尖上的国术

    本书《剑尖上的国术》,这本书主要讲述内家形意剑,从功法到招式,是一部介绍国术武技的作品。 我本终南形意仙, 天高地远任往还。 六步神剑今在手, 潜龙腾渊上九天! 轩辕凌霄群号:150895857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温商为什么优秀

    温商为什么优秀

    “温商的头发丝都是空心的!”“温商的血液里都流淌着铜钱的味道。”十个温州人九个商,还有一个会算账。 本书荟萃温州人传奇的创富经典,打造中国犹太人的致富圣经,阐释天下温商的经商哲学,聚焦东方犹商的赚钱艺术。
  • 狼后

    狼后

    新文《王妃十岁》:谁道当了丫鬟就得唯主子命令是从?谁道不能说话就活该憋屈受冤?想她好好一名NO.1的杀手,穿越也就算了,当了哑巴丫鬟也算了,但是想欺负……不好意思,门缝都没有。睡觉吃吃豆腐,忍了!谁让他是她的衣食父母。女子变男装,也忍了,反正男装穿着更舒服!但是,要了她的心,定了她的身,你丫最好就洁身自好!你敢立别的女人为狼妃,别怪我泡别的男人,蛟龙霸道,孔雀美男赏心悦目,小狐狸更是贴心……万倾森林可不止你一颗绿草!片花之一:“睡!”某男一巴掌拍上某女的小俏臀,翻来覆去,让他怎的安睡?“睡不着!”水眸死瞪着泰半个身子压在身上的某男,就算他身材再好,也有百来斤,是个人都睡不着!“睡不着?或许,可以尝试一下某项运动!”某男手摸下巴,微眯星眸,越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建议。“或许……我在上面可以试试!”某女看着彼此的体形,一脸认真,无半点玩笑之意。片花之二:“双胞胎?诈尸?借尸还魂?请给我一个合适的说法!”某女问的眉眼带笑,唯独水眸之中,透骨冰冷越发的寒气逼人!“跟着那人妖男,温吞男,还有那该死的水族小泥鳅,你不是红杏出了墙吗?告诉你,我回来了!别说出墙,出门缝的机会你都别想有!”某男狼眼‘喷火’,越发的觉得自己水性越来越好——游醋海游的!再次的异口同声,该死的心有灵犀,怒吼出了口,才发现……中间搞鬼的究竟是谁?*********迷糊完结文推荐:《惑妻》:《魅姬》:《迷糊蛋狩猎美男记》:推荐好友作品:夜梦羽《弃夫上了瘾》:无意宝宝:《天魔》夜梦羽:《前夫勿烦我》:上官玥儿:《调教夫君》:懒惰的馒头:《逃妾难追》:初晨:《帝妻》左芽:《重生之妖孽当道》逍遥贝贝:《绝色天师》月光下的精灵《风邪》凌镜《前夫的吻痕》
  • 代班保姆不好惹

    代班保姆不好惹

    来到大城市才知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一年之内换了7份工作,居然都悲催的碰到了禽兽男!她情急愤怒之下,使出了自己的绝招——踢胯功!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丢了工作,流落街头……再一次流落街头后,夏梦婷正生气地埋头向前走着,居然不小心撞到了一个男人,而且也是一个禽兽男?二话不说,我踢!看小保姆如何成功变身,成为一个超级白领和知名作家的同时,还霸占了禽兽男的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人心不古

    人心不古

    做过县重点中学校长的贺世普退休后,被贺家湾丰寸村主任隆重地请回老家,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小组组长。贺世普一心想把现代法制观念引入村民心中,让村民懂法、守法并自觉遵法守纪,减少纠纷。可在自己小姨妹因家暴喝农药自尽后,他想依照法律,把小姨妹的丈夫、自己的远房兄弟、邻居贺世国送进监狱,却遭到了来自村庄“就活人不就死人”的习惯法的阻挠,最后弄得自己十分尴尬。然后,他又遇到了一桩涉及自己的建房纠纷。贺世国在建房时,将二层楼房建成三层,并且还要在上面盖人字形的屋顶。这样严重影响了贺世普房屋的采光。贺世普拿起了法律武器维权,将贺世国告上法庭。官司虽然打赢了,贺世普却被村人普遍疏远,最后不得不离开村庄……
  • 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去做

    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去做

    本书从孩子的生活、学习、性格、心态、交际、理财等方面的细节入手,全面地向父母们介绍了哪些事是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的,并着重指出了怎样让孩子去做的方式方法。书中还设有“自立小故事”、“教子小故事”、“相关小故事”、“延伸阅读”等内容,父母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 饮鸩毒妃

    饮鸩毒妃

    【大婚】大婚当夜,遭人轻薄,那狂情男子却突然血染合欢榻。嫁衣不整、锦被凌乱,血色蜿蜒在榻,她的夫君眸色冰冷:“我从不稀罕失贞的女人。”她一身狼狈,傲然抬眸,浅笑冷艳,字字清晰:“我,也不稀罕把贞洁交给你这样的人!”【陌路】她被强人掳去,他却漠然处之,怀拥佳人离去。撕碎的罗衣飘落,她看着他的背影,笑的绝望。原来,他不认得她,她也不曾认得他。绝情吗,从来无情,何来绝情。【折臂】“不就是一只手,我还她就是。”看着他血红狂怒的眸,她冷笑,举臂。“不要--”那一声惊痛嘶吼,在决绝的断骨之声中淹没。青丝寸舞,骨断心折,路人之后,因谁痛彻。“你到哪里,我就让哪里夷为平地。”“你再向前一步,我便再杀一人!”“沁雪,回来。”城外厮杀,城头相对,相思如花,爱恨如血,为谁而绽。江沁雪,淡漠的外衣下,谁窥见那颗高傲的心,这一方璞玉,待谁为她精雕细琢,于乱世跌宕中绽尽绝代风华。——我就是我,不属于任何人,也不会输给任何人,我一直在等,等一个男子可以容我并肩而立,而不是,让我站在他的身后。秦世子宇文灏:——我一直以为我是秦北高原上的猎鹰,一辈子都可以无拘无束的翱翔下去,现在却不得不做那金丝笼里的囚鸟,陪他们丝竹笙箫、纸醉金迷,可是我发誓,有一天,我会亮出爪喙,摧毁这腐糜朽烂,夺回属于我的一切。漓太子萧琰:——世上最黑暗的地方是皇宫,皇宫里最黑暗的地方是东宫,我生于此间,是我摆脱不掉的宿命,若不能活着走出去,就会被人裂骨而食,化作一堆白骨浓血……我一直相信,我能够走出去,也想把你一起带出去,可是现在,你要走了,我还要继续留在这里……前朝帝裔楚风——以前,我觉得我什么都不缺,锦衣玉食,姣童美婢,可国破家亡之后才知道,所谓荣华不过过眼云烟,弹指一尘,什么都没有了,富贵不由己,生死不由己,所剩下的,唯有这颗心还是自己的。那一年,家毁人亡,她从相门嫡女沦为暖榻的宫奴,夜夜看不同的女子为他将身体旖旎绽放。掠夺之后,他攥住那如玉的下颔,笑的冷绝。--留你一条命,是为你纪家欠朕的,要由你来还。唇角勾笑,眸中爱已寂,泪已涸。那一夜,如水月华中,他亲手将她推入敌手,换来心爱的女子安然无恙。--这个女人,对朕已经没有用了。听着那字字绝情,心如锥,却仍淡笑如烟。信么,你会后悔今天的决定。那一日,崩塌的雪峰顶,一痕白衣无暇,与飘渺的雪共舞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