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0400000003

第3章 天人相应

(一)“天人相应”的内涵

天,指人生活的整个自然界;应,即相应、贯通之意;天人相应,是说人与自然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统一的。“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医学整体观的范畴之一,是中医整体观念具体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该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类之所以能在自然界中生活,是因为自然界中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实体。要不断地在自然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空气、阳光、水以及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而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自然界。故《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论述:“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说明了人与自然界具有相同的规律,自然界的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功能变化。《灵枢·邪客篇》说:“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岁露论》也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本神》又论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德,指自然法则、规律;气指成形的物质。这句话就是说天赋予了人类形成的法则,如阳光和雨露,而大地提供了形成人类的物质,如粮食蔬菜,这样天德下流,地气上交,就产生了人类,这是古人的自然观和生命观。

自然界有一年四时的变迁,而四时又各有所主,即春主阳气生发、夏主阳气盛长、秋主阳气收敛、冬主阳气闭藏。根据“天人相应”理论,机体顺应自然界阴阳的消长变化规律,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了圣人(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应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的养生规律。即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春夏顺应自然界温热之性调养机体的阳气,秋冬顺应自然界寒凉之性调养机体的阴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受这种变化的影响,人体相应地发生着生理或病理上的变化。因此,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应的,人的生、长、壮、老、死等过程与自然界密切相关。

(二)中医“天人相应”与儒、道的“天人合一”

1.“天人相应”的理论渊源

人生活于天地之间,与万物共存,而天文历法、地理学和物候学三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均与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这些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为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特别是秦汉以前的哲学思想,为“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文化的知识铺垫。“天人相应”的理论不但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而且还是中医理论的精髓。

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儒家、道家思想关系十分密切。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的。

天,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早在殷商时期,人们认为天有意志,有目的,赏罚分明,是主宰一切的神,世间的一切事物都要受到它的调控。在秦汉之前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儒家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并不深刻,但儒家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产生却有一定的影响。《礼记·乐礼篇》中写道:“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天动地静,与之相应的有礼和乐,礼乐分别与天地的分与和相对应,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天人合一”思想。春秋战国时代,孔子感叹:“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同》)试图通过主观努力去改变人类的命运,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观点。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性善说,认为性根于心,又是天赋的,将心、性、天统一起来,提出了儒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学“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凡事只要尽心、知性,通过理性思维去唤醒善性,就可以知天,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颇有不同,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给予了高度概括,为中医学对天的认识又进一步启发。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为人与“道”要统一,要最终达到天人“玄同”的境界。老子主张天道自然无为,认为人只要顺应自然,就能把握天道,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这种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老子这种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盲目顺从自然规律的思想,对人类发展又具有消极的影响,人不能只被动地适应自然,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主动地改造自然,这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庄把“道”视为宇宙的最高法则和规律,强调作为万物之长的人,应该遵循自然法则和规律,通过无为而治。

中医学接受了道家自然之天的观点,“天人相应”理论中的天即为自然之天。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是指人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临床诊断治疗等都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相适应,这种朴素唯物论思想的形成与道家对天的认识有重要关系。作为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多次使用“道”的概念,但这“道”已不再像老子和庄子所论的“道”那么抽象,而是指事物本身的法则或规律,如天地之道、生化之道、养生之道等等。中医之“道”秉承了老庄之“道”的客观重要性,并将其具体化,使之成为天和人各自的和共有的内在规律的代名词。经过儒、道等哲学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天人相应”理论,可以说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是继承了先秦诸子哲学思想的唯物主义理论成分而形成的。

2.“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

中医“天人相应”理论高度概括了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关系,主要是在儒家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应也”。即人与自然界是相互通应、相互影响的,从而形成了中医“天人相应”的自然观。

中医“天人相应”与儒、道“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都把人与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整体。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人体,从而引起人体相应的变化。简单地说,就是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应。

“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是以阴阳为基础的。阴阳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有名而无形,必须依附于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才能体现出来。中医学认为天地分阴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述天地形成的过程时提出“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素问·天元纪大论》提出“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素问·阴阳离合论》提出“天为阳,地为阴,人亦应之”。而中医学认为人体也分阴阳,人的表里、上下、内外、脏腑皆可以用阴阳进行划分,天地阴阳与人体阴阳两者是彼此相应且贯通的。因此,“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均认为人与天地都有阴阳之分,且天地之阴阳与人身之阴阳是彼此相通的,人体阴阳随着自然界四时阴阳的运动变化而发生着相应的改变。

“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均认为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给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即天给人类提供了风、暑、湿、燥、寒五种气候变化,而大地给人类提供了成形所需的酸、苦、甘、辛、咸五种饮食。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必然要受到自然变化的影响,而人类在与自然环境长期的斗争中,形成了相应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如《春秋繁露·同类相动》所述:“天将阴雨,人之病故为之先动,是阴相应而起也;天将欲阴雨,又使人欲睡卧者,阴气也。”认识到自然界气候的阴雨变化,可引发人类疾病的发生。由此可见,“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均是以自然界的某些变化来解释人类的生理变化和病理现象的,皆以天地与人相应的自然观去认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与哲学之“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完全等同。可以说“天人相应”观与儒、道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虽然人与天地相应的基本观点相同,但这两种观点对“天”和“人”的认识却有所区别。“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的区别在于二者对“天”和“人”的认识有所不同。

中医的“天人相应”,“天”是指人生活的自然界,而“人”则指人的生命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各种功能反应,“天人相应”则是人以适应自然界规律为主的一种自然天道观;而儒、道的“天人合一”着重论述人的各种活动与“天”和神的关系,这是一种比较强烈的天命观,着重强调人的精神道德“受命于天”,将“天”神化,从而扩大了“天”的内涵,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因此,从哲学角度说两者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

“天人相应”是探讨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理论,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其形成以《内经》为标志。《内经》吸取了古代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主要吸收了儒、道两家“天人合一”学说的合理内涵,并赋予其医学内容。“天人合一”认为天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感应,人如果违背天意,就会受到天遣,人的行为和精神活动能感动天。因此,“天人合一”既包含神秘的神学论的内容,也包含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问题。儒、道两家都主张“天人合一”,道家倾向于把人自然化,以天道推论人道,将人道融入天道;儒家倾向于把自然人化,以人道推论天道,将天道融入人道,承认自然规律,承认自然规律对社会、对人类生命活动的主宰作用。而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则融汇儒、道两家之说,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较详细地解释人体生理、病理与自然界息息相应的关系,强调人体本身不仅具有适应自然的能力,人类在适应自然界变化的同时应当积极、主动地去改造自然。因此“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是两种不完全相同的思想,二者不能混淆。

同类推荐
  • 乳腺癌综合诊治规范化手册

    乳腺癌综合诊治规范化手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妇女患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 本书共十七章,前六章简要介绍了有关乳房的形态、结构,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机制,诊断及预后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第七至十四章阐明了乳腺癌手术、放疗、化疗等各种治疗手段及其适应证;最后三章为乳腺癌的预防、监测、随访和相关的重要的临床试验。附录中还介绍了各种医疗文件书写格式。综观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朴实,实用性强,可为肿瘤工作者,尤其是乳腺癌临床医师案头查阅,也可供本病研究者、兴趣爱好者参阅。
  •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医院药事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医院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开展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用药安全,这些内容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必须把药事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
  • 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中藏经·素问玄机原病式:译注(文白对照·译注详解)》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中藏经·素问玄机原病式:译注(文白对照·译注详解)》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 医道还元注疏

    医道还元注疏

    作《医道还元》“注疏”,在“注疏”的规范性上难以把握。因为就《医道还元》正文的九卷,都分为“总论”和“洋解”两个部分,“详解”对“总论”进行逐句解释。如果把“详解”当作“注”,那所做的只能叫“疏”;如果把“详解”当作“总论”的“分论”,那所做的则叫“注”。从这个角度,《医道还元》原文本应该叫《医道还元注》才合适。就文本的实质而言,“详解”与“注”无异。既然原文本已经含“注”,那后来在此基础上做的工作,只能叫“疏”了。鉴于原文难以界定,所以本书名为《医道还元注疏》,此“注疏”的意思可以多熏理解:既可以理解为在“注”上作“疏”,又可以理解为有“注”有“疏”。
  •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是在前面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包括大外科各专科的常见疾病,有些疾病因病情、类型不同而处理不同则分别介绍。每一疾病均从“诊断要点、治疗程序、处方、警示”四大方面进行阐述。“治疗程序”集中体现了治病的理念,表述了治病的步骤和重点。“处方”是该书的重中之重,以临床应用的正规模式开列,既有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而且还明确了用药的先后顺序,什么情况下该换药,什么情况下该减药,什么情况下要改变用药方法,如何联合用药等都一一作了交代。
热门推荐
  • 抛弃萌动的大烦恼

    抛弃萌动的大烦恼

    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述,告诉青少年学生如何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 刺红(已出版)

    刺红(已出版)

    《刺红》已出版上市。“刺红”又名蔷薇、刺蘼。这类植物美丽、孤独、坚强而多刺,喻示了主人公芳菲的性格。人生处处有危机,生活处处是陷阱。女性经历的各种伤害,都在芳菲的人生里一一发生:众叛亲离、家破人亡、贫困交加。这是一部女性的血泪史,也是成长史,看似励志日志,其实是复仇过程。一个人报复一个人简单,一个人报复一群人,芳菲是如何做到的?其它作品:1.情感惊悚小说《家有诡女》出版http://m.pgsk.com/a/50110/2.《众里寻她千百度》出版http://m.pgsk.com/a/82629/3.《蓝莲》已出版http://m.pgsk.com/a/53637/
  • 吴小莉:与卓越同行

    吴小莉:与卓越同行

    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两岸三地最知名女主播吴小莉首部高端商业访谈录,与中国企业界领袖级人物柳传志、马云、马蔚华、宗庆后、刘永好、常小兵等畅谈“管理经”“生意经”,关注热心话题,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大势,助力中国经济发展,为创业者和经营者指点迷津。
  • 百吃不厌的精品家常菜

    百吃不厌的精品家常菜

    本书作者是搜狐网美食名博主,她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精心诠释每一道菜,将人人都听过、做过的家常菜做出自己的风格,做出自己的味道。《百吃不厌的精品家常菜》作者应用大量的过程图对每道菜的制作过程进行详尽地描述,并为读者精心编写厨房小贴士,对每道菜品均详细介绍原料、做法、特点以及烹饪技巧等内容,让不会做菜的人,一看就会,一学就能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让忙碍的人们轻松地用最常见的食材,最简易的方法,最科学的营养搭配,做出自己的美味,让人们在平凡的日子里通过美食感受生活的美好,使平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 薄情系列:纵爱(全本)

    薄情系列:纵爱(全本)

    似乎倾尽所有的宠爱,似乎她就是他手中的那块瑰宝。原来,只是个替代原来,只是宠不是爱原来,这样的爱只如昙花一现原来,原来……原来,就像一场误会一样当丢了心,失了身后,她才知道,爱的太浓,失去的也就越快。他是她的爱,却不是她的真命天子。那每晚抱着她入睡的宠爱,也只不过是他的嗜好!只是,当他把另一个女人带进畅园的时候,她还能留在他的身边吗?这样的爱,好重!?某风先说声抱歉啊!最近发生了一些扰乱心情的事,加上工作忙,所以更新落下了。风保证,本文于明天(3月23号)开始,每天更新。某风承诺,一定保证每天更新。某风的全部文文列表:http://m.pgsk.com/a/89140/《薄情系列:黑豹的猎物》兰琪,阿哲的故事。残忍中的温柔……连载中http://m.pgsk.com/a/115057/《XX妖女系列:苍狼驯妻》狼与羊的捕捉和反扑……连载中http://m.pgsk.com/a/90864/《薄情系列:纵爱(全本)》季相宇,唐半若的故事。宠爱中的心痛……http://m.pgsk.com/a/91701/《薄情系列:薄情丈夫负罪妻(全本)》濮阳傲,仇忆筠的故事。深深的报复伤害,最终修成正果。http://m.pgsk.com/a/62556/《女儿=老婆(全本)》暮惜言,暮天霖的故事。风的第一本文。http://m.pgsk.com/a/73993/黎晏溪,靳寒的故事。温馨的宠物最终成为情人。真的粉温馨啊!http://m.pgsk.com/a/102490/《教父的小“暴”君(全本)》居贝贝,占如风的故事。看她如何挑逗意大利教父的心。嘻嘻……喜欢的请支持哦!
  • 玩游戏测试智力(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玩游戏测试智力(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民调局异闻录

    民调局异闻录

    “干尸复活”事件后,沈辣被调入一个叫“民俗事务调查研究局”的神秘机构,开始接触到一系列用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离奇案件。这些超自然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1987年,大火后的大兴安岭发现一具长着獠牙的活焦尸,解放军官兵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才将其制服,由沈辣的三叔沈援朝负责押送回北京。运送途中,焦尸再次复活,危急之时,一名神秘白发人出现,轻松便把复活的焦尸消灭掉。十几年后,天生阴阳眼的沈辣参军,被选入特种部队。在一次随队追剿毒枭的任务中,误入云南边境的一个神秘山洞;山洞内远古祭祀干尸纷纷复活,向沈辣小队发动疯狂攻击。这时,神秘白发人再次出现,将沈辣等人救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