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你必须对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培养诚信品格,是一笔最好的投资。具有诚信品质的人,注定是人生的赢家。而孩子诚信品质主要是由家长来培养的,因为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对自己的孩子最了解,对孩子的影响也最大,责任也最直接,因此家长应该负起培养孩子诚信品格的责任。
是谁造就了这样的悲哀
每一个成人都应该记住,只有当他们的行为正直而高尚的时候,他所坚持的道德观念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灵中去,并支配孩子的思想和感情。
——苏霍姆林斯基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曾报道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女生叫明子,是一个非常温顺乖巧的孩子,在去年中秋节那天,被班主任拉,住红领巾猛拽了几下(因为她父亲在当天早上到学校投诉班主任乱收费),造成颈椎脱拉住院治疗十多天后痊愈。
家长四处反映未果,悲愤之余求助于新闻媒体,引起了几家新闻单位的关注,进行调查曝光。法院经审理判决班主任侵害事实成立,赔偿明子医药费1800元,精神损失费4000元。
但明子伤愈返校后,被全体同学所孤立,更有甚者,有的同学还组织了一个“跟踪团”来监视她的行动。这个“跟踪团”有组织,有分工,情报直接送给班主任。一个小男孩还用刀当面威胁恐吓明子,收到满意的效果后,旋即给班主任写了一份“喜报”。这对明子的打击,远远大于先前所受的暴力侵害。
电视里的小女孩哭着说:我再也不想上学了。当明子同班的二十几个孩子面对镜头,回答“有没有看到老师拽明子的红领巾”的提问时,这些孩子像统一训练过一样,齐声高喊:“没——有——”
看着这些天真无邪的小脸,我们的心里难以抑制地涌出厌恶和悲哀。
这些孩子其实明知自己是在撒谎。不但撒谎,还懂得以积极的迫害行动取得老师的欢心。这只是一群不到10岁的孩子啊!他们已懂得了利害关系,已经明白得罪同学与得罪老师,哪样对自已最有害。他们甚至非常成熟地知道把握这个来之不易的向老师邀宠的机会,他们惟一不关心的,是受害同学的感受和命运,因为与他们无关。
这些孩子,10年以后要进入大学,20年后会成为官员、学者、法官。他们将掌握整个社会的命运,他们将不断面对舍己为人还是损人利己的选择。而童年的烙印,会在其中发挥多大的影响?
我们不能不感到深深的悲哀,可是,这样的悲哀又是谁造成的呢?
有位母亲说,撒谎其实是我们在孩子幼年时教他们的,通常是懒得去接电话,最不伤人的谎言是:“你就说我不在家。”孩子们对说出的每句话都认真负责,而我们呢?这种看似圆滑处事的方式,不经意间就成了孩子不诚信做人的反面教案。
又一位父亲说,生活中我们拿来哄骗孩子的话都没有去做,说过了就当耳边风。要知道,这些微小、毫无恶意小事一点一滴积攒起来,孩子们就会发现:所有的大人都在随便说话,他们的言行之间根本没有相互联系。
可能有人会说:从道理上讲,对人老实是对的,但实际上,会吃亏的。的确是这样,但古往今来,许多事实证明,忠诚老实人也许一时受挫,但其高尚情操永远闪耀着光芒。
受到诚实教育的孩子大多能够开心地坦然地生活,问心无愧地面对他人,面对社会和人生。反之,不诚实的孩子总承担着较大的心理负担,严重的会影响身心的健康。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莎士比亚说:“你必须对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培养诚信品格,是一笔最好的投资。具有诚信品质的人,注定是人生的赢家。而孩子诚信品质主要是由家长来培养的,因为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对自己的孩子最了解,对孩子的影响也最大,责任也最直接,因此家长应该负起培养孩子诚信品格的责任。
【把握培养关键点】
一个人是否诚信,和他受到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有直接关系,特别是童年时期的引导培养,是一个人形成这一品质的关键。培养孩子诚信品质,是每一位家长都必须重视的一项责任和义务。
擦亮孩子做人的招牌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贝多芬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随时擦亮孩子做人的牌子,让诚信的品质永驻他们的心间。
有一对夫妻,下岗后开了家烧酒店,自己烧酒自己卖,也算有条活路。
丈夫是个老实人,为人真诚、热情,烧制的酒也好,人称“小茅台”,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传十,十传百,酒店生意兴隆,常常是供不应求。
看到生意如此之好,夫妻俩便决定把挣来的钱投进去,再添置一台烧酒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酒的产量。这样,一可满足顾客需求,二可增加收入,早日致富。
这天,丈夫外出购买设备,临行之前,把酒店的事都交给了妻子,叮嘱妻子一定要善待每一位顾客,诚实经营,不要与顾客发生争吵……
一个月以后,丈夫外出归来。妻子一见丈夫,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神秘兮兮地说:“这几天,我可知道了做生意的秘诀,像你那样永远发不了财。”丈夫一脸愕然,不解地说:“做生意靠的是信誉,咱家烧的酒好,卖的量足,价钱合理所以大伙才愿意买咱家的酒,除此还能有什么秘诀。”
妻子听后,用手指着丈夫的头,说:“你这榆木脑袋,现在谁还像你这样做生意,你知道吗?这几天我赚的钱比过去一个月挣的还多。秘诀就是,我给酒里兑了水。”
丈夫一听,肺都要气炸了,他没想到,妻子竟会往酒里兑水,他冲着妻子就是重重的一记耳光。他知道妻子这种坑害顾客的行为,将他们苦心经营的酒店的牌子砸了,他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
从那以后,尽管丈夫想了许多办法,竭力挽回妻子给酒店信誉所带来的损害,可“酒里兑水”这件事还是被顾客发现了酒店的生意日渐冷清,后来就不得不关门停业了。
其实,做生意也是经营人生。给酒兑水,表面上看是坏了产品,影响的是生意,但折射出的实质是低劣的人品——弄虚作假、不诚实,失去了人们的信任,失去了酒店的信誉,也就自己砸了牌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是这样,如果欺骗了别人一次,就有可能影响自己的一生。
郑凯是上海某小学的学生,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跃为第三名,期末名列全班第一,下学期由于学习松懈,成绩有些下滑,期中考试仅名列班内第九。可能是由于虚荣心太强,或者怕爸爸、妈妈责怪,于是涂改了两科成绩,使总分列班内第三。这是他长大以来第一次欺骗父母。
期中考试刚过,他的父母在参加一次文化沙龙时,巧遇郑凯的班主任,和他谈起郑凯的学习,自然说到期中考试成绩。老师说:“郑凯这次成绩不太理想,只考了第九名。”他爸爸说:“听郑凯说,好像是第三名,从成绩上推算也应是第三名。”老师肯定地说是第九名。
参加晚会回家,父母问郑凯这是怎么回事,他觉得纸包不住火,便把实情告诉了父母。这件事对一个只有12岁的孩子来说,虽然算不上大错,但关系着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由于当时心情激动,他爸爸很想狠狠打他一顿,但出于对孩子自尊心的保护,他没有那样做。而是语重心长对他说:“不管考第几名,爸爸、妈妈都不会责怪你,关键是你不诚实,用假成绩哄骗家长,实际上也是自欺欺人,这样的孩子将来怎么能有所成就?”郑凯不仅对自己的过错十分痛悔,而且还写了反省日记。这件事情虽然过去了许多年,在郑凯的脑海里仍记忆犹新。毕竟对培养他诚实的品质起着很大作用。从那以后,他再没有欺骗过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