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5700000003

第3章 玄学的缘起(2)

罗宗强先生在《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一书中,将东汉末年到晋宋之交士人心态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东汉末年,这时期士人失去了作为文学侍从参与上层统治集团重大活动的条件,他们的文章、建议不仅不能规劝皇帝,甚至还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政治生活的黑暗,使他们的理想普遍受到压抑,对于儒学的遵奉开始有所动摇,而内在的自我世界初步得到发现。

东汉末年,发生了两次震惊当时的“党锢之祸”,第一次党禁,有二百多士人被下狱,后来这些人被遣归乡里,终生不得出世为官。第二次党禁,有一百多士人被处死,而且受牵连被流放、废黜的也有六七百人。士人们的心理遭受到了极大的重创,他们开始远离朝政,退而著述。至桓灵二帝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攻伐不断,战乱不止。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建安士人目睹了战争的残忍与血腥,看到了黎民的哀嚎与困苦,曹操的《蒿里行》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写出了当时人民的凄惨凋零状况,士人们自己也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王粲《七哀诗》说:“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对生离死别的体验,对人生短促的惶恐,命运的难测,祸福的无常,加深了士人们的悲剧意识及对生命的理解。在战乱动荡的年代,人们的生命时时刻刻都处在危险之中,人们到处漂泊,没有一定的安身之所,在辗转漂泊之中,悲剧性的体验加剧了他们更深沉的人生感慨,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经不起折腾。所以一旦暂时找到安顿身心的栖息地,士人往往把酒言欢,及时行乐,沉迷于声色之中,以此作为对有限生命的补偿。在士人纵乐与欢娱的背后,暗含的是对人生苦短的哀叹,对战乱纷争的无奈。罗氏说:“当自我觉醒,体认到生之可贵的时候,却同时也是战乱不断,人命危浅的时期。于是生的欢乐便伴随着人生短促的悲哀,在纵乐的时候便常常弥漫着一种浓重的悲凉情思。”

正始时期是罗氏书中士人心态变化的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司马氏当政,大肆诛杀异己,政权再度混乱,士人精神上虽然少了许多禁锢,但由于政治取向的不同,常常惨遭杀害,如何宴、夏侯玄由于拥护曹氏被杀,嵇康也由于拒绝与司马氏合作,惨遭杀戮。建安时期士人们普遍高扬的政治理想再度落潮,面临着更深刻的人生困惑,危机感与幻灭感笼罩在他们心上,同时受新兴的玄学风气的影响,士人们内心的自觉意识进一步觉醒,开始用一种崭新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人生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重新阐释生命的意义。

这一时期整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儒家哲学所提倡的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消退了,人们转而寻求老庄的出世以获得精神的解脱与心灵的慰藉。由对功名道德等外在之物的肯定,转向对内在自我人格、自我精神的肯定。正始士人的清谈,竹林七贤放达不拘的个性,东晋士人飘扬飞逸的神采,超然世外的风度,都在昭示着一种全新的价值取向与生命追求,由此生发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审美情趣及处世之道,对当时及其之后的文人生活态度以及文学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说自己“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无已……”阮籍就更为放达,王隐《晋书》说:“魏末阮籍嗜酒荒放,露头散发,裸袒箕踞。”在生活中完全不拘礼法,不拘细节。《世说新语·任诞》七说:“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同篇十一说:“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同时的竹林七贤以及当时一些名士几乎都不拘礼法,行为乖张任诞,放达不羁。

鲁迅先生对这种现象曾做过精辟的分析,他说:“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尔崇奉,……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渎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这就是说嵇康、阮籍等人的放达与蔑视礼教,实则是尊重礼教,相信礼教,召唤礼教,而在那个虚伪狡诈的社会,在假名教泛滥的时代,他们看不到希望,因此只能以不合当时虚假名教的行为进行抗争。所谓竹林七贤的风采,也就是他们放浪形骸、蔑视礼法、纵酒放达等种种荒诞,不合礼俗之举乃是他们寄托愤懑、逃避祸端、保全性命的一种选择。

可以说,从东汉末年到晋末,在这个一直处于战乱纷争、动荡不安的时期,中国士人在价值理想与精神追求上出现了难以调合的矛盾。几千年来中国士人一直主张积极入世参与政治,儒家重事功,重道德,重操守,主张人生的伦理道德化,强调人生的功利目的和个体的社会责任,这也就是士人们全部的人生追求与生命价值所在。但在一个充满杀戮,政治黑暗,生死难测的社会,士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失去了现实的依托,他们找不到实现人生追求的方向,甚至有时候连自我的生活道路也难以选择。于是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士人一步步从世俗的世界走向心灵的世界,开始对老庄进行膜拜。

(三)清谈之风、名理之学的盛行

魏晋士人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玄学”的见解。一为著书立说,如王弼的《老子注》《周易注》,向秀的《庄子注》等;或是自己写作有关玄学理论的文章,如何晏的《道德论》,嵇康的《养生论》《释私论》《声无哀乐论》,阮籍的《通易论》《通老论》《达庄论》以及郭象的《崇有论》等;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清谈,即在生活中谈玄。

但实际上清谈的出现要早于玄学,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玄学是清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而清谈又是由“清议”发展而来的。汉代实行“察举制”征辟、选拔人才,所谓察举,主要是乡闾选举有一定道德风尚与学术品质的人才到朝廷去做官,主要以这个人的社会名望作为选拔的标准,而没有一定的考核制度,主要靠评议、靠社会舆论。那么在选举的过程中,“清议”就发挥着舆论监督与人物品鉴的作用,这种方法直接影响着朝廷对人才的选用。后来在曹魏时期,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进一步将其制度化。

早期乡闾清议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物的道德情操和具体行为品格做出评议,但是到了东汉末年,这种情况有了变化,主要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人物品评逐渐从具体走向抽象,主要是注重人物的气质神韵与仪态姿容。魏晋时期,对人物的品评极为兴盛,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许多篇章记载的都是魏晋时期的人物品鉴,并描写了这些魏晋名士的逸闻逸事和玄虚清谈。如《赏誉》:“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另一条:“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又有:“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等等,诸如此类,还有很多。人物品评内容从政治、道德方面逐渐转向才性、才学以及精神等方面,标志着清谈之风的兴起。

以后清谈的内容又有了进一步的转变,逐渐由才学、才性问题发展到老庄之学的玄虚理论内容,而才学、才性问题本身也为魏晋玄学思潮下的一个问题,才性与玄理,乃魏晋玄学的两端。重虚、重空灵、重精神的愉悦,是典型的老庄思想。

有关名理之学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玄学包含在名理之内,另一种观点认为玄学即名理,还有人把玄学与名理对立起来。魏晋时期的名理之学主要探讨的就是东汉后期名教信仰的危机,他们想复归形名,然而在思维方法上却走向了玄学化,用抽象的思维方法辨析名理,最终走向了思辨的玄学之路。

这样在汉末魏初的正始年间,由于上述一系列因素的催化生发,对中国文学具有重大影响的玄学也就随之出现了。

同类推荐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经久不衰。,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热门推荐
  • 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有效节约的38个细节

    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有效节约的38个细节

    节约是企业实现效益倍速的利器,建立节约型文化是企业实现效益的长久之计。本书正是一本培养节约型员工的必备教材。
  • 稻草人(青少版名著)

    稻草人(青少版名著)

    依据其思想发展的轨迹顺序排列,以供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考虑到阅读对象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书中的重点词语和写作技法作了相应注释,以期在词语运用及写作技法上有所指导。叶圣陶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他的童话作品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宝库中的珍品,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不少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
  • 奥巴马给年轻人的11个忠告

    奥巴马给年轻人的11个忠告

    成功需要方法,但更需要智慧,作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成功可以说是空前的,本书汇集奥巴马成功智慧,总结了这位现任美国总统给年轻人的11个忠告。
  • 与君如故

    与君如故

    暧昧版:当青楼女遇上腹黑男。某女,“你个下流无耻的大混蛋,吃干抹尽了就说我不行,你有本事以后就别再上我的床!”某男邪魅一笑,“昨夜好似是你主动爬到我的床,也好似是你扒了我的衣服。”某女默然无语……虐心版:烟花烂漫,唯独她,月下独酌,泪水满面,却不知心里该为那人的薄情而伤,还是该为自己的遭遇而怜悯。和亲路上,她于袖下藏了一把匕首,决定与敌国君主同归于尽。不料,盖头揭下,她看到的竟是他……刀子,陡然落到地上。他眸色暗沉,看着那掉在地上的那一把锋利匕首,冷声道,“原来,你此番过来竟要杀我?!”她惶恐摇头,不敢置信的看着他说道,“是你,为什么会是你……”
  • 斗爱之冠

    斗爱之冠

    新学期转入明御高中的一对姐妹饱受争议,姐姐慕时音美丽又仙气,妹妹慕芝爱乖戾难接近。可谁也不知道,她们转入明御的真正秘密。
  •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散文篇”精选了《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书信篇”精选了与陆小曼所写的信件,记录两人不为人熟知的情史。
  • 隔世暴君小小妃

    隔世暴君小小妃

    【小白版简介】:她发誓,她不是盗墓者!都是那该死的地震,竟然把她震落到一个恐怖的古墓里,于是,她也就很老套很华丽丽的穿越了。现实中,她一直都很恼火自己才十二岁,不能快点长大穿超短裙高跟鞋抹口红,凸显她的天香国色。穿就穿呗,为什么还穿到一个才八岁的小女孩身上?恼火,这样下去,她何时才能长大?幸好,她穿到将军宝贝女儿身上,至少吃香喝辣的,什么都不缺。真不好意思,把整个将军府搞得乌烟瘴气且不说,还把人家皇帝老儿住的皇宫玩转,把太子王子们当马骑,除了那个母后被毒死,饱受欺凌的十王子!因为小小的同情心,她为他倾尽聪明和智慧,帮他成长!十年后。他已经不是他了!而她也成为绝世娇颜,未来的太子妃。时光交织,命运交错,恩怨情仇,铁马金戈,江山美人,英雄热血,一一在他们身上上演…★非虐,但他们的爱情的确很美丽,但也很残酷!★
  • 绝爱:冷枭的冰心小宠

    绝爱:冷枭的冰心小宠

    她,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十八岁生日那天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哥哥惨死于下水道中……为了查出凶手,弱小无助的她毅然投入S市令人闻风丧胆的XX教父易擎天的怀抱,沦为小宠!三十五岁的他,对女人残忍狠绝,却在年仅十八岁的安琳燕身上找到了心动的感觉……易哲轩,童年时期的一次意外让他对自己的父亲充满了刻骨铭心的仇恨,然而,他却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父亲身边最卑微的小宠!为了争夺同一个女人,父子间反目成仇,彻底决裂!弱小的她被父子俩同时爱上,又该何去何从?她那颗飘飘荡荡的心,最终会为谁搁浅?又将为谁心痛?~~~~~~~~~~~~~~~~~XX里的爱情,就像是绽放在危崖边上的血色罂粟,凄美妖娆,然而,一旦采撷,便会摔得粉身碎骨!原来,太爱一个人,最终,也会酿成悲剧……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她宁愿他们从未相爱过!
  • 绯闻巨星

    绯闻巨星

    “梁沐枫,我不欠你的!这辈子,我只欠了一个人,他叫言深叶……”风起云涌的娱乐圈中,有一群人占据着最顶端的位置,而他们的星途并不一帆风顺,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对他们的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欺夫无罪:拐个少爷当驸马

    欺夫无罪:拐个少爷当驸马

    爱情,本来就是这样身不由己,明明爱着对方,却又不能大声地告诉他(她)。行走在人世间,多少繁华没落,多少风云又起,可是谁又能阻止谁爱上了谁?不求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但是到了最后,又有谁能够舍得放下,放下曾经的执著?她是落架的公主,却一心系于民情,哪怕毁了清白,也心甘情愿。他是富家少爷,富贾一方,却只为她心动。当少爷遇上公主,当欺骗遇上真情,谁又错付了谁?